散热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07412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9344.X

申请日:

2009.11.05

公开号:

CN102056461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K7/20申请公开日:201105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7/20申请日:20091105|||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20; H01L23/34; H01L23/467

主分类号:

H05K7/2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汤贤袖; 叶振兴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向该散热器提供强制气流的一风扇,散热器包括一导热板及设置于该导热板上的一散热鳍片组,所述风扇通过一固定模组枢接于散热器上,该固定模组包括一穿置于散热器上的枢轴、枢接于该枢轴上的一固定架及至少一扣件,风扇通过固定架安装于散热鳍片组的外侧,当扣件位于一状态时,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固定于散热鳍片组外侧;当扣具位于另一状态时,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可相对于散热鳍片组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散热装置中当扣具位于一状态时,风扇固定于散热鳍片组外侧;当扣具位于另一状态时,风扇可相对于散热鳍片组转动,由此可方便实现风扇沿散热鳍片组外侧的定位、转动、重新定位过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散热装置, 包括一散热器及向该散热器提供强制气流的一风扇, 所述散热器包 括一导热板及设置于该导热板上的一散热鳍片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扇通过一固定模组 枢接于所述散热器上, 该固定模组包括一穿置于散热器上的枢轴、 枢接于该枢轴上的一固 定架及至少一扣件, 风扇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外侧, 当所述扣件位于 一状态时, 所述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固定于所述散热鳍片组外侧 ; 当所述扣具位于另一状 态时, 所述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可相对于所述散热鳍片组转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鳍片组上开设出一横向贯通 该散热鳍片组的容置槽, 所述枢轴穿置于该容置槽内。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容置槽开设于散热鳍片组的中部, 并垂直贯通该散热鳍片组。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散热鳍 片组相对两侧的二侧板, 所述侧板枢接于所述枢轴上。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由所述侧板延伸而 出的支撑板, 用以支撑所述风扇。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侧板上对应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容 置槽开设有一行程导槽。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枢轴穿过所述侧板上的行程导槽, 二扣件与枢轴的二端部分别配合, 所述固定架的二侧板夹置于该二扣件之间。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枢轴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 所述扣 件为一中空套体, 所述套体内表面攻有与所述枢轴端部的外螺纹相对应配合的内螺纹, 使 得该扣件能够沿枢轴的纵长方向旋动。
9: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若干相互结合的 散热鳍片, 这些散热鳍片相互平行、 间隔设置, 所述固定架的侧板平行于这些散热鳍片。
10: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枢轴的外围尺寸与所述散热鳍片 组的容置槽的内围尺寸对应一致。

说明书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风扇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迅速发展, 电子元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安装于电路板上的 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热量如不能及时地散发出去, 将导致 电子元件内部温度越来越高, 严重影响电子元件运行的稳定性。如今散热问题已成为影响 计算机运行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成为高速处理器实际应用的瓶颈。 因此, 通常在电子元 件的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 以降低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
     传统的散热装置包括与电子元件贴设的一基板及与基板连接的一鳍片组。有时, 为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散热装置还加设有一风扇固定模组及固定安装于风扇固定模 组上的若干风扇以提供流向鳍片组的强制气流。 目前业界通常是通过先将风扇与风扇固定 模组锁定在一起, 再用螺钉穿过风扇固定模组与散热器配合而将风扇固定在散热器一侧。 由于风扇固定模组通常与鳍片组相固定连接, 风扇工作时提供的强制气流沿单一方向流经 鳍片组。 然而, 考虑到系统中还装设有其他发热电子元件, 风扇工作时提供的强制气流流经 散热器后还可以兼顾其他发热电子元件的散热。这样, 通过设定风扇提供强制气流的流向 可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散热效果, 而为了适应不同系统的电子元件排布, 风扇工作时提供强 制气流的流向也需适应性改变以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灵活变动风扇与鳍片组的相对位置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 包括一散热器及向该散热器提供强制气流的一风扇, 所述散热器 包括一导热板及设置于该导热板上的一散热鳍片组, 所述风扇通过一固定模组枢接于所述 散热器上, 该固定模组包括一穿置于散热器上的枢轴、 枢接于该枢轴上的一固定架及至少 一扣件, 风扇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外侧, 当所述扣件位于一状态时, 所 述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固定于所述散热鳍片组外侧 ; 当所述扣具位于另一状态时, 所述固 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可相对于所述散热鳍片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风扇固定在置于散热鳍片组周缘外侧的固 定模组的固定架上, 该固定架与穿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上的枢轴相枢接, 从而通过所述扣 件可分离式固定连接实现所述风扇能够沿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周缘外侧周向旋转, 从而不需 工具可方便实现所述风扇沿散热鳍片组的周缘外侧周向的定位、 转动、 重新定位过程。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散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 2 是图 1 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 3 是图 1 中散热装置的另一立体组合图, 其中该散热装置的风扇相对于散热装 置的散热鳍片组移动至另一位置。
     图 4 是图 1 中散热装置的又一立体组合图, 其中该散热装置的风扇相对于散热装 置的散热鳍片组移动至又一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用于对计算机系统内的电子元件如中央 处理器 ( 图未示 ) 进行散热, 该散热装置包括一导热板 10、 位于导热板 10 上的一散热鳍片 组 20、 固定于所述导热板 10 上并盖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外侧的一固定模组 30 和通过固 定模组 30 固定在散热鳍片组 20 外侧以向该散热鳍片组 20 提供强制气流的一风扇 40。
     请同时参阅图 2, 上述导热板 10 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如铜、 铝、 合金等制 成。所述导热板 10 大致呈矩形, 其底面与所述电子元件相贴合。该导热板 10 的四角处分 别水平向外延伸出一支脚 12。每一支脚 12 的末端处均开设出一通孔 120。四固定件 ( 图 未示 ) 分别穿置于该导热板 10 的支脚 12 的通孔 120 内, 用以将所述散热装置固定在电子 元件上。 上述散热鳍片组 20 包括若干相互结合的散热鳍片 22。这些散热鳍片 22 相互平 行、 间隔设置, 在这些散热鳍片 22 间形成若干气流通道 ( 未标示 )。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可 通过焊接固定至导热板 10 的顶面上。 每一散热鳍片 22 均为一竖直的矩形片体, 其顶部一角 处为弧形, 使得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的顶部一角形成圆角结构, 便于所述固定模组 30 旋转。 该散热鳍片组 20 中部开设有横向贯穿散热鳍片组 20 的一容置槽 24, 用以容置所述固定模 组 30 的一部分。所述导热板 10 及设置于其上的散热鳍片组 20 共同组成一散热器 ( 未标 示 ) 导热性结合于所述电子元件上。
     上述固定模组 30 包括分别穿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中的一枢轴 32、 与该枢轴 32 相枢接的一固定架 34 及可分离式分别固定所述枢轴 32 与固定架 34 的扣件 36。在本实施 例中, 所述枢轴 32 为一纵长圆杆, 其两相对端分别形成有外螺纹, 以与所述扣件 36 相配合 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扣件 36 为一圆柱体, 其中央形成一轴向贯通孔 360, 该贯通孔 360 形成有与枢轴 32 端部外螺纹结构相对应的内螺纹结构, 使得该扣件 36 于所述枢轴 32 的端 部可沿该枢轴 32 的纵长方向旋动。所述扣件 36 的外周面形成有花齿结构, 便于操作该扣 件 36 旋转。该枢轴 32 在直径上与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的容置槽 24 相对应一致。
     所述固定架 34 包括分别与枢轴 32 两端相连的二侧板 342、 连接该二侧板 342 的一 连接板 344 及分别由二侧板 342 端部水平延伸而出的二支撑板 34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二 侧板 342 平行于所述散热鳍片 22 设置, 并分别位于散热鳍片组 20 的两相对外侧, 所述连接 板 344 垂直连接该二侧板 342。每一侧板 342 中部对应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的容置槽 24 的 位置处开设出一纵长的行程导槽 3420。 穿置于所述容置槽 24 内的枢轴 32 的两端分别由内 向外穿过该二侧板 342 的行程导槽 3420。 所述行程导槽 3420 具有一定长度, 以便于操作所 述固定架 34 绕枢轴 32 为轴相对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旋转。所述二支撑板 346 相对设置, 用 以支撑所述风扇 40, 该二支撑板 346 共同围设出一大致呈矩形的开口 ( 未标示 ), 以引导风 扇 40 提供的强制气流吹向散热鳍片组 20。可以理解地, 所述二支撑板 346 可以直接相连,
     中部具有一开口供气流通过, 此时, 所述二侧板 342 即可通过支撑板 346 相连, 可以缺省掉 所述连接板 344 结构。
     上述风扇 40 包括一矩形框体 42 及收容于该框体 42 中的一叶轮 44。所述框体 42 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一穿孔 420。所述风扇 40 安装于所述固定架 34 的顶部, 该固定架 34 的支撑板 346 支撑该风扇 40 的框体 42 的底部, 四螺钉 100 分别穿过风扇 40 的四穿孔 420 后螺合于所述支撑板 346 上的安装孔 3460 内, 从而将风扇 40 稳固地安装于固定模组 30 上。
     组装所述散热装置时, 将所述风扇 40 通过螺钉 100 装置于固定架 34 的支撑板 346 上; 所述枢轴 32 穿置于散热鳍片组 20 的容置槽 24 内 ; 所述枢轴 32 的两端分别由内向外穿 过所述二侧板 342 的行程导槽 3420 ; 所述扣件 36 螺合套置于枢轴 32 的端部上, 且位于所 述侧板 32 的外侧, 这样, 所述固定架 34 夹置于所述二扣件 36 之间, 并通过所述枢轴固定于 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的外侧。
     请同时参阅图 3 及图 4, 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在使用中需要改变所述风扇 40 与散热 鳍片组 20 的相对位置时, 通过径向旋转向外旋出所述扣件 36, 使得所述二扣件 36 之间的距 离大于所述二侧板 342 之间的距离, 此时所述固定架 34 及固定其上的风扇 40 可绕穿置于 散热鳍片组 20 内的枢轴 32 旋转。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风扇 40 可通过所述固定模组 30 实 现沿所述散热鳍片 22 的外周缘在 90°范围内的周向旋转。 当风扇 40 被旋转至所需要位置 后, 通过径向旋转向内旋入所述扣件 36, 使得两扣件 36 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直至所述固 定架 34 的二侧板 342 被该二扣件 36 紧密夹置, 即可完成风扇 40 的定位。在风扇 40 随着 固定架 34 旋转的过程中, 所述固定架 34 可以通过纵长的行程导槽 3420 即通过枢轴 32 的 端部在行程导槽 3420 相对滑动来调整固定架 34 与散热鳍片组 20 的角度、 距离, 便于固定 架 34 以枢轴 32 为轴绕散热鳍片组 20 的外周缘旋转。
     可以理解地, 所述扣件 36 可以为一个, 枢轴 32 的一端可以与一扣件 36 旋合连接, 其另一端可以与一侧板 342 固定连接, 仅通过一扣件 36 即可实现固定架 34 的旋转或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风扇 40 固定在置于散热鳍片组 20 周缘外 侧的固定模组 30 的固定架 34 上, 该固定架 34 与穿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内的枢轴 32 相 枢接, 从而实现所述风扇 40 能够沿所述散热鳍片组 20 的周缘外侧周向旋转, 且所述固定架 34 与枢轴 32 通过所述扣件 36 可分离式固定连接, 从而不需工具可方便实现所述风扇 40 沿 散热鳍片组 20 的周缘外侧周向的定位、 转动、 重新定位过程, 使得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可以 适应因不同电子元件排布而造成散热环境不同的情况, 工作时兼顾多个电子元件散热, 取 得对整个系统的最佳散热效果, 进而实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的最大化。

散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散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散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热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6461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6461ACN102056461A21申请号200910309344X22申请日20091105H05K7/20200601H01L23/34200601H01L23/467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汤贤袖叶振兴54发明名称散热装置57摘要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向该散热器提供强制气流的一风扇,散热器包括一导热板及设置于该导热板上的一散热鳍片组,所述风扇通过一固定模组枢接于散热器。

2、上,该固定模组包括一穿置于散热器上的枢轴、枢接于该枢轴上的一固定架及至少一扣件,风扇通过固定架安装于散热鳍片组的外侧,当扣件位于一状态时,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固定于散热鳍片组外侧;当扣具位于另一状态时,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可相对于散热鳍片组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散热装置中当扣具位于一状态时,风扇固定于散热鳍片组外侧;当扣具位于另一状态时,风扇可相对于散热鳍片组转动,由此可方便实现风扇沿散热鳍片组外侧的定位、转动、重新定位过程。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2056468A1/1页2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向该散热。

3、器提供强制气流的一风扇,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导热板及设置于该导热板上的一散热鳍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通过一固定模组枢接于所述散热器上,该固定模组包括一穿置于散热器上的枢轴、枢接于该枢轴上的一固定架及至少一扣件,风扇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外侧,当所述扣件位于一状态时,所述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固定于所述散热鳍片组外侧;当所述扣具位于另一状态时,所述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可相对于所述散热鳍片组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上开设出一横向贯通该散热鳍片组的容置槽,所述枢轴穿置于该容置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开设于散热鳍片组的中部,并垂。

4、直贯通该散热鳍片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散热鳍片组相对两侧的二侧板,所述侧板枢接于所述枢轴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由所述侧板延伸而出的支撑板,用以支撑所述风扇。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对应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容置槽开设有一行程导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穿过所述侧板上的行程导槽,二扣件与枢轴的二端部分别配合,所述固定架的二侧板夹置于该二扣件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扣件为一中空套体,所述套体内表面攻有与所述枢轴端部。

5、的外螺纹相对应配合的内螺纹,使得该扣件能够沿枢轴的纵长方向旋动。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若干相互结合的散热鳍片,这些散热鳍片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架的侧板平行于这些散热鳍片。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的外围尺寸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容置槽的内围尺寸对应一致。权利要求书CN102056461ACN102056468A1/3页3散热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风扇的散热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迅速发展,电子元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在运行时。

6、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如不能及时地散发出去,将导致电子元件内部温度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电子元件运行的稳定性。如今散热问题已成为影响计算机运行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为高速处理器实际应用的瓶颈。因此,通常在电子元件的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以降低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0003传统的散热装置包括与电子元件贴设的一基板及与基板连接的一鳍片组。有时,为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散热装置还加设有一风扇固定模组及固定安装于风扇固定模组上的若干风扇以提供流向鳍片组的强制气流。目前业界通常是通过先将风扇与风扇固定模组锁定在一起,再用螺钉穿过风扇固定模组与散热器配合而将风扇固定在散热器一侧。由于风扇固定模组通常与鳍片组相。

7、固定连接,风扇工作时提供的强制气流沿单一方向流经鳍片组。然而,考虑到系统中还装设有其他发热电子元件,风扇工作时提供的强制气流流经散热器后还可以兼顾其他发热电子元件的散热。这样,通过设定风扇提供强制气流的流向可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散热效果,而为了适应不同系统的电子元件排布,风扇工作时提供强制气流的流向也需适应性改变以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灵活变动风扇与鳍片组的相对位置的散热装置。0005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向该散热器提供强制气流的一风扇,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导热板及设置于该导热板上的一散热鳍片组,所述风扇通过一固定模组枢接于所述散热器上,该固定模组包括一。

8、穿置于散热器上的枢轴、枢接于该枢轴上的一固定架及至少一扣件,风扇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外侧,当所述扣件位于一状态时,所述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固定于所述散热鳍片组外侧;当所述扣具位于另一状态时,所述固定架及其上的风扇可相对于所述散热鳍片组转动。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风扇固定在置于散热鳍片组周缘外侧的固定模组的固定架上,该固定架与穿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上的枢轴相枢接,从而通过所述扣件可分离式固定连接实现所述风扇能够沿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周缘外侧周向旋转,从而不需工具可方便实现所述风扇沿散热鳍片组的周缘外侧周向的定位、转动、重新定位过程。0007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

9、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说明书CN102056461ACN102056468A2/3页40009图2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0010图3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另一立体组合图,其中该散热装置的风扇相对于散热装置的散热鳍片组移动至另一位置。0011图4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又一立体组合图,其中该散热装置的风扇相对于散热装置的散热鳍片组移动至又一位置。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用于对计算机系统内的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图未示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一导热板10、位于导热板10上的一散热鳍片组20、固定于所述导热板10上并盖。

10、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20外侧的一固定模组30和通过固定模组30固定在散热鳍片组20外侧以向该散热鳍片组20提供强制气流的一风扇40。0013请同时参阅图2,上述导热板1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如铜、铝、合金等制成。所述导热板10大致呈矩形,其底面与所述电子元件相贴合。该导热板10的四角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出一支脚12。每一支脚12的末端处均开设出一通孔120。四固定件图未示分别穿置于该导热板10的支脚12的通孔120内,用以将所述散热装置固定在电子元件上。0014上述散热鳍片组20包括若干相互结合的散热鳍片22。这些散热鳍片22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在这些散热鳍片22间形成若干气流通道未标示。所述。

11、散热鳍片组20可通过焊接固定至导热板10的顶面上。每一散热鳍片22均为一竖直的矩形片体,其顶部一角处为弧形,使得所述散热鳍片组20的顶部一角形成圆角结构,便于所述固定模组30旋转。该散热鳍片组20中部开设有横向贯穿散热鳍片组20的一容置槽24,用以容置所述固定模组30的一部分。所述导热板10及设置于其上的散热鳍片组20共同组成一散热器未标示导热性结合于所述电子元件上。0015上述固定模组30包括分别穿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20中的一枢轴32、与该枢轴32相枢接的一固定架34及可分离式分别固定所述枢轴32与固定架34的扣件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枢轴32为一纵长圆杆,其两相对端分别形成有外螺纹,以与。

12、所述扣件36相配合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件36为一圆柱体,其中央形成一轴向贯通孔360,该贯通孔360形成有与枢轴32端部外螺纹结构相对应的内螺纹结构,使得该扣件36于所述枢轴32的端部可沿该枢轴32的纵长方向旋动。所述扣件36的外周面形成有花齿结构,便于操作该扣件36旋转。该枢轴32在直径上与所述散热鳍片组20的容置槽24相对应一致。0016所述固定架34包括分别与枢轴32两端相连的二侧板342、连接该二侧板342的一连接板344及分别由二侧板342端部水平延伸而出的二支撑板3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侧板342平行于所述散热鳍片22设置,并分别位于散热鳍片组20的两相对外侧,所述连接板。

13、344垂直连接该二侧板342。每一侧板342中部对应所述散热鳍片组20的容置槽24的位置处开设出一纵长的行程导槽3420。穿置于所述容置槽24内的枢轴32的两端分别由内向外穿过该二侧板342的行程导槽3420。所述行程导槽3420具有一定长度,以便于操作所述固定架34绕枢轴32为轴相对所述散热鳍片组20旋转。所述二支撑板346相对设置,用以支撑所述风扇40,该二支撑板346共同围设出一大致呈矩形的开口未标示,以引导风扇40提供的强制气流吹向散热鳍片组20。可以理解地,所述二支撑板346可以直接相连,说明书CN102056461ACN102056468A3/3页5中部具有一开口供气流通过,此时,。

14、所述二侧板342即可通过支撑板346相连,可以缺省掉所述连接板344结构。0017上述风扇40包括一矩形框体42及收容于该框体42中的一叶轮44。所述框体42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一穿孔420。所述风扇40安装于所述固定架34的顶部,该固定架34的支撑板346支撑该风扇40的框体42的底部,四螺钉100分别穿过风扇40的四穿孔420后螺合于所述支撑板346上的安装孔3460内,从而将风扇40稳固地安装于固定模组30上。0018组装所述散热装置时,将所述风扇40通过螺钉100装置于固定架34的支撑板346上;所述枢轴32穿置于散热鳍片组20的容置槽24内;所述枢轴32的两端分别由内向外穿过所述二侧板。

15、342的行程导槽3420;所述扣件36螺合套置于枢轴32的端部上,且位于所述侧板32的外侧,这样,所述固定架34夹置于所述二扣件36之间,并通过所述枢轴固定于所述散热鳍片组20的外侧。0019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在使用中需要改变所述风扇40与散热鳍片组20的相对位置时,通过径向旋转向外旋出所述扣件36,使得所述二扣件36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二侧板342之间的距离,此时所述固定架34及固定其上的风扇40可绕穿置于散热鳍片组20内的枢轴32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40可通过所述固定模组30实现沿所述散热鳍片22的外周缘在90范围内的周向旋转。当风扇40被旋转至所需要位置后,通过。

16、径向旋转向内旋入所述扣件36,使得两扣件36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直至所述固定架34的二侧板342被该二扣件36紧密夹置,即可完成风扇40的定位。在风扇40随着固定架34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固定架34可以通过纵长的行程导槽3420即通过枢轴32的端部在行程导槽3420相对滑动来调整固定架34与散热鳍片组20的角度、距离,便于固定架34以枢轴32为轴绕散热鳍片组20的外周缘旋转。0020可以理解地,所述扣件36可以为一个,枢轴32的一端可以与一扣件36旋合连接,其另一端可以与一侧板342固定连接,仅通过一扣件36即可实现固定架34的旋转或固定。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风扇40固定在。

17、置于散热鳍片组20周缘外侧的固定模组30的固定架34上,该固定架34与穿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20内的枢轴32相枢接,从而实现所述风扇40能够沿所述散热鳍片组20的周缘外侧周向旋转,且所述固定架34与枢轴32通过所述扣件36可分离式固定连接,从而不需工具可方便实现所述风扇40沿散热鳍片组20的周缘外侧周向的定位、转动、重新定位过程,使得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可以适应因不同电子元件排布而造成散热环境不同的情况,工作时兼顾多个电子元件散热,取得对整个系统的最佳散热效果,进而实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的最大化。说明书CN102056461ACN102056468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56461ACN102056468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6461ACN102056468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56461ACN102056468A4/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5646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