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天线设备及其收发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天线设备及其收发模块。
现有技术
随着太空科技的发展,卫星传输技术也逐渐地进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导航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或是电视台用来现场直播的卫星新闻采集(Satellite NewsGathering,SNG)系统等。其中,例如在SNG系统的卫星天线设备中,会利用收发模块来对输出与输入信号进行处理。
参照图1所示,其为一种现有卫星天线设备的收发模块1的示意图。收发模块1包括正交模转换器(Orthogonal Mode Transducer,OMT)11、导波管(waveguide)12以及滤波器13。其中,正交模转换器11分别与导波管12及滤波器13连接。
因此,通过正交模转换器11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与输出信号正交的极化方向,导波管12用来连接正交模转换器11与发射器E,而滤波器13则可过滤输入信号中的噪声,以使信号清晰。
然而,在收发模块1中,正交模转换器11、导波管12及滤波器13分开制作,再通过锁合方式连接。因此,三者分开制作时产生的公差,可能造成三者连接时的位置误差。甚至,当三者锁合时,还可能因人为因素产生连接位置的误差,而连接位置的误差则可能影响收发模块1传输信号的精确度。
另外,由于导波管12的馈入部121的长边位于方向Y上,因此与导波管12连接的发射器E的体积在方向Y上会受滤波器13的位置所限制,因此无法通过增加发射器E的体积来增大发射功率。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减少连接误差并且不会限制发射器的体积的收发模块,并可应用于卫星天线设备,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减少连接误差并且不会限制发射器的体积的收发模块,及其应用的卫星天线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收发模块,其包括本体以及盖体。本体具有转换部分、第一滤波部分以及导波部分,第一滤波部分分别与转换部分及导波部分连通,并且本体为一体地形成。盖体具有第二滤波部分,并且与本体连接而形成滤波空间。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卫星天线设备,其包括碟形反射模块、馈源模块以及收发模块。馈源模块邻设于碟形反射模块,收发模块与馈源模块连通。收发模块包括本体及盖体。本体具有转换部分、第一滤波部分以及导波部分,第一滤波部分分别与转换部分及导波部分连接,且本体为一体地形成。盖体具有第二滤波部分,并且与本体连接而形成滤波空间。
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收发模块的本体具有转换部分、第一滤波部分及导波部分,并且本体的第一滤波部分还与盖体的第二滤波部分共同形成滤波空间,其中本体为一体地形成。由于本体为一体地形成,可以避免收发模块因不同组件分开制作而可能产生的制作及组合公差,进而提高收发模块传输信号的精确度,并能够应用于卫星天线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收发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一种卫星天线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一种收发模块分解图;
图4A为本发明的收发模块的装配图,图4B为收发模块沿图4A中A-A直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收发模块的另一个变化形式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发明的收发模块的另一个变化形式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2、2a、2b:收发模块
11:正交模转换器
12:导波管
121、214:馈入部分
13:滤波器
21:本体
211、211a:转换部分
212、212a:第一滤波部分
213、213a:导波部分
215:馈出部分
22:盖体
221:第二滤波部分
23:肋板
3:馈源模块
4:碟形反射模块
5:卫星天线设备
E:发射器
L1:第一长边
L2:第二长边
S:滤波空间
T1:第一滤波槽
T2:第二滤波槽
X、Y: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卫星天线设备及其收发模块,其中相同组件用相同符号表示。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一种卫星天线设备5包括碟形反射模块4、馈源模块3以及收发模块2。碟形反射模块4例如为碟形天线;馈源模块3例如为馈电器(feed horn),该馈源模块3邻设于碟形反射模块4,收发模块2与馈源模块3连接。
因此,由外界输入的信号可通过碟形反射模块4以及馈源模块3输入至收发模块2,并经其它后续信号处理程序后传输至使用者端。而待输出的信号则通过发射器E输入至收发模块2,再通过馈源模块3及碟形反射模块4发送。
接着,参照图3所示,以说明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收发模块2。
收发模块2包括本体21及盖体22。本体21具有转换部分211、第一滤波部分212以及导波部分213,第一滤波部分212分别与转换部分211以及导波部分213连通,并且本体21为一体地形成。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导波部分213连接于第一滤波部分212,而第一滤波部分212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滤波槽T1。
盖体22具有第二滤波部分221。其中,第二滤波部分221具有与所述第一滤波槽T1对应设置的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滤波槽T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槽T1以及所述第二滤波槽T2以等间隔排列为例作说明,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1与盖体22的材料例如可包括锌铝合金,其锌铝含量的比例为锌含量大于铝含量,然而这不是限制性。锌铝合金的锌铝重量百分比较优为锌占90%~99%,铝占1%~10%。更优地,锌铝重量百分比为锌占95%~96%,铝占3.9%~4.3%。
本体21还可具有馈入部分214以及馈出部分215。馈入部分214与转换部分211连接,馈出部分215与导波部分213连接。其中,馈入部分214具有第一长边L1,馈出部分215具有第二长边L2,第一长边L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长边L2的延伸方向垂直。
同时参照图4A及图4B所示,其中图4A为本实施例的收发模块2的装配图,图4B为收发模块2沿图4A中A-A直线的剖面图。本体21与盖体22连接后,会形成滤波空间S。其中,本体21与盖体22例如可以通过锁合、卡合或嵌合等方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1与盖体22以锁合方式连接,然而这不是限制性。
因此,当收发模块2接收到输入的信号后,通过转换部分211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与待输出的信号正交的极化方向,再通过本体21与盖体22形成的滤波空间S,让对应于所述滤波槽T1、T2地间隔距离的信号波长,可直接穿过滤波空间S,其它波长则会落入所述滤波槽T1、T2中并产生共振抵消。而经过滤波空间S的信号,则再经导波部分213由馈出部分215输出,并经其它后续信号处理程序后传输至使用者端。另外,待输出的信号则可由馈入部分214输入至转换部分211,再经馈源模块3以及碟形反射模块4(参照图2所示)发送。
因此,由于收发模块2的本体21为一体地形成,因此可以避免收发模块2因不同组件分开制作而可能产生的制作及组合公差,进而提高收发模块2传输信号的精确度。并且,由于馈入部分214的第一长边L1位于方向X上,因此与馈入部分214连接的发射器E的体积可有效地增加以扩大发射功率,而不会受到其它组件的位置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发射器E还可通过长条型的软性导波管(图未示出)来与收发模块2的馈入部分214连接,因此除了可使发射器E的体积更进一步增加外,还可避免发射器E遮蔽碟型反射模块4,影响卫星天线设备5(参照图2所示)的收发功能。
参照图5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收发模块2a的另一个变化形式的示意图。收发模块2a还可具有多个肋板23,而所述肋板23可分别设置于收发模块2a的弯角处,藉此可增加收发模块2a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弯角处受外力作用而损坏。
请参照图6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收发模块2b另一个变化形式示意图。收发模块2b的导波部分213a还可连接于转换部分211a,而第一滤波部分212a连接于转换部分211a。其中,本体21的馈入部分214与馈出部分215分别具有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仍彼此垂直。因此,同样可使与馈入部分214连接的发射器(图未示出)的体积有效的增加以增大发射功率,并且不会受到其它组件的位置限制。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收发模块的本体具有转换部分、第一滤波部分以及导波部分,而本体的第一滤波部分还与盖体的第二滤波部分共同形成滤波空间,其中本体为一体地形成。由于本体为一体地形成,可以避免收发模块因不同组件分开制作而可能产生的制作及组合公差,进而提高收发模块传输信号的精确度,以能够应用于卫星天线设备。并且,本发明的收发模块的馈入部分的长边方向,可以使与馈入部分连接的发射器不会受到其它组件的位置限制,以使发射器的体积有效地增加以增大发射功率。
另外,本发明的收发模块还利用锌成分比例较高的锌铝合金,从而提高所述滤波部分脱模后的表面平整度,以进一步地提高收发模块的滤波空间的滤波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不是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