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浪涌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设备(例如马达)电路中,通常开机都会有浪涌电流,而且该电流较大,为防止该浪涌电流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一般都需要在线路上增加浪涌保护电路。
现有的浪涌保护电路一般是在电路中串接一阻值较大的电阻,但是由于浪涌电流一般较大,根据功率计算公式P=I2×R可得知该电阻的功率较大,因此该电阻的体积较大,从而造成成本较高。另外,由于阻值较高,该电阻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还需要散热装置来辅助散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热量较少的浪涌保护电路。
一种浪涌保护电路,与一控制器相连,其包括一感温元件、一开关电路及一储能电路,所述感温元件与开关电路并联后连接于一整流电路与一电子设备之间,所述储能电路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控制器之间,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开关电路相连;当所述储能电路充电未饱和时,所述开关电路断开,所述整流电路、感温元件形成一通路为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当所述储能电路被充电饱和时,所述控制器输出一电平信号给所述开关电路,使得所述开关电路闭合,所述整流电路、开关电路形成一通路为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上述浪涌保护电路在电源刚刚开启时,利用所述感温元件的电阻值较高的特性使得整个电路的电流较小,从而得以保护后续的电子设备;当所述储能电路充电饱和后,所述控制器发送一电平信号使得所述开关电路闭合,从而使得电流不流经所述感温元件,避免了由于所述感温元件长时间工作所带来的大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浪涌保护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浪涌保护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本发明浪涌保护电路与一整流电路1及一控制器2相连,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感温元件3、一开关电路4及一储能电路5。所述感温元件3与所述开关电路4并联之后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1与一马达6之间;所述整流电路1还与所述储能电路5相连,用于为所述储能电路5充电;所述控制器2连接于所述开关电路4与储能电路5之间,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电路5的状态判断是否向所述开关电路4输出一低电平信号,从而控制所述开关电路4的导通与断开。
开启电源(图未示)时,交流电源经过所述整流电路1转换为一直流电源,并通过所述感温元件3为所述马达6供电,由于此时电源刚刚开启,所以所述感温元件3的温度仍处于常温,根据感温元件的特性:当其温度低时,电阻值高,同时根据电压公式V=I×R即可得知,此时流经所述感温元件3的电流值较小,因此即可使得所述马达6的电流不会过大,起到保护的作用。此时,所述开关电路4处于断开状态。
另外,所述整流电路1还会对所述储能电路5进行充电,当所述储能电路5被充饱和时,所述控制器2即会输出一低电平信号,从而使得所述开关电路4闭合,此时所述感温元件3短路,也就是说电流将会选择通过所述开关电路4为所述马达6供电,而不会流经所述感温元件3,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由于所述感温元件3长时间的工作所导致的大热量。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感温元件3为一负温度系数电阻R1,所述开关电路4包括一继电器K、一二极管D、一第一三极管Q1、一第二三极管Q2以及六个电阻R2、R3、R6、R7、R8及R9,所述储能电路5包括四个电容C1-C4以及两个电阻R10、R11,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一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Q2为一NPN型三极管。
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1相连,还与所述继电器K的开关K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相连,还用于通过其他后级电路为所述马达6供电;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L1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所述线圈L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相连,还通过所述电阻R2与一15V电压源相连;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2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6与所述控制器2相连,以接收一低电平信号,还通过所述电阻R7与5V电压源相连,发射极与所述5V电压源相连,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8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9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
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电容C1及C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及C2的第二端分别通过所述电容C3及C4接地。所述电容C1及C2的第一端还均与所述控制器2相连。所述电阻R10与R11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1与C3之间的节点以及所述电容C2与C4之间的节点均相连。
当刚刚开启电源时,所述整流电路1输出直流电源给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此时,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的阻值较大,所以流经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的电流值较小,即可使得所述马达6的电流不会过大,起到保护的作用。
当所述电容C1-C4充电饱和时,所述控制器2输出一低电平信号,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三极管Q1导通,继而使得所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得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L1的第一端的电位为0;所述15V电压源通过所述电阻R2、R3分压后输出一12V电压给所述线圈L1的第二端,由于此时所述线圈L1的两端电压差为12V,因此所述继电器K的开关K1闭合,从而使得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短路,也就是说电流将会选择通过所述开关K1流至所述马达6,而不会流经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由于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长时间的工作所导致的大热量。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极管D用于防止所述15V电压源烧毁所述第二三极管Q2,所述电阻R2、R3、R6-R11均起分压作用,所述电容C1-C4起储能作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包括一个电容或者其它数量的电容。本实施方式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应用于马达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还可以用于其它电子设备。
上述浪涌保护电路在电源刚刚开启时,利用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的电阻值较高的特性使得整个电路的电流较小,从而得以保护后续的电子设备;当所述电容C1-C4充电饱和后,所述控制器2发送低电平信号使得所述继电器K闭合,从而使得电流不流经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1,避免了由于所述负温度系数R1长时间工作所带来地大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