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泡状节能灯 【技术领域】
一种节能灯,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泡状节能灯。
背景技术
节能灯比普通的白炽灯省电,这道理人们都懂,但节能灯一直推广不理想,其原因除了价格和质量外,节能灯也有它的缺点:1、同功率裸用的节能灯比白炽灯的眩光要严重得多,使人的眼睛不适应。2、节能灯虽然省电,但那形状让入看着不舒服!不习惯用。因为无论是吊灯、壁灯、筒灯还是吸顶灯,其光照方式和尺寸,都是以白炽灯为设计依据,装上普通节能灯后感觉十分难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想到能否采用接近生产白炽灯的方法生产泡状节能灯,中国专利95211176.4提出了将泡壳上端与灯头下端相粘结,固定座的上端也与灯头的下端粘接,镇流器装在灯头和固定座封闭的空间里的方案。但部分器件放置在固定座封闭的空间里,在泡壳全封闭的条件下、荧光灯管工作时导至内腔温度高,放置在固定座封闭空间里的器件因温度过高而容易烧毁,因而一直以来处于搁浅状态。由于未能有效解决可靠性的问题,目前市面上没有外观结构与白炽灯完全一样的泡状节能灯,对节能灯直接取代普通白炽灯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外观结构与白炽灯完全一样的泡状节能灯,不但解决了普通节能灯存在的眩光和形状的问题,而且能保持原灯饰的艺术形象,消除人们对普通节能灯存在的偏见,从而更加广泛地取代普通白炽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由金属灯头、电子镇流器、灯管座、灯管、泡壳,所述金属灯头、灯管座及泡壳均为壳体,灯头上的火线零线电连接点连接电子镇流器上相应的引线,灯管固定在灯管座上,灯管座固定在泡壳内,泡壳与金属灯头相连接,电子镇流器完全放置在所述金属灯头内腔中。
所述泡壳为一次性成型的泡壳,泡壳与灯管座连接固定后直接和金属灯头连接固定。
所述电子镇流器的外表面上包裹有用于与灯头内壁相隔离的绝缘套。
所述灯管座与电子镇流器之间设有绝缘隔板。
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泡壳是透明或透光或反射型的,泡壳的形状有普泡型、尖泡型、球泡型、蹄泡型、圆柱泡型、六角柱型。
电子镇流器完全放置在金属灯头的内腔里,使金属灯头成为电子镇流器的外壳,充分利用金属灯头对电子镇流器的散热作用,有利于整体电子元器件的安全运作,避免了元器件放置在灯管固定座内因温度过高而烧毁的危害,使整灯质量得到保证。同时,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灯管座与泡壳连接固定后直接和金属灯头连接固定的连接方式不但解决了灯管固定牢固问题,并保证了一次性成型的泡壳与金属灯头连接固定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性能可靠、结构紧凑、耗材减少、成本下降、使用寿命长、价格功能比好。其外形结构与普通白炽灯完全一样。泡壳的形状有球形、尖泡形、普泡形等多种形式,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容易被顾客接受,有利于实现节能灯直接取代普通白炽灯,对支持世界性禁止生产耗能的普通白炽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用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小型泡状节能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小型泡状节能灯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泡壳与灯管座连接固定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带绝缘隔板小型泡状节能灯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电子镇流器2完全放置在金属灯头1的内腔里,其外表面上包裹有用于与灯头内壁相隔离的绝缘套3,构成灯头组件9,使金属灯头1成为电子镇流器2的外壳,充分利用金属灯头1对电子镇流器2的散热作用,从而有利于整体电子元器件的安全运作,避免了元器件放置在灯管固定座内因温度过高而烧毁的危害,使整灯质量得到保证。灯管5粘结固定在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灯管座4上,并将已固定在灯管座4上的灯管5放进泡壳6的内腔,使灯管座4上面的挡边8固定在泡壳6的端口7上形成一体,构成泡壳组件10。灯管5可以是H形、U形、∏形、U∏形、花瓣形的,也可以是螺旋形等多种形式。电子镇流器2输出引线与灯管5输入引线连接,电子镇流器2输入引线和灯头1连接后,泡壳组件10上端直接与灯头组件9的下端固定连接,不但解决了灯管固定牢固问题,并保证了一次性成型地泡壳与金属灯头连接固定的可靠性。
图4是本发明带绝缘隔板小型泡状节能灯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4所示,绝缘隔板11放置在泡壳组件10和灯头组件9之间,电子镇流器2输出引线通过绝缘隔板11与灯管5输入引线连接,电子镇流器2输入引线和灯头1连接后,泡壳组件10上端直接与灯头组件9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他结构与图1、图2、图3所示是一样的。
泡壳6采用透明或透光型或反射型,其形状有球形、尖泡形、普泡形、蹄泡型、圆柱泡型或六角柱型等多种形式,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容易被顾客接受,有利于实现节能灯直接取代普通白炽灯,对支持世界性禁止生产耗能的普通白炽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列实施例,任何以本发明为参照与参考而变形或延伸的等效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