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03628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9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4507.5

申请日:

2009.07.17

公开号:

CN101958646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2M 3/155申请日:20090717授权公告日:20130828终止日期:201407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M 3/155申请日:20090717|||公开

IPC分类号:

H02M3/155

主分类号:

H02M3/155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小连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源补偿装置,与电源单元相连。电源补偿装置包括侦测电路及补偿电路,侦测电路用于侦测来自信号源输入的音频信号,并在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补偿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储存能量。侦测电路还用于在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补偿电路基于第二电平信号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源补偿装置, 与电源单元相连, 其特征在于 : 该电源补偿装置包括侦测电路 及补偿电路, 该侦测电路用于侦测来自信号源输入的音频信号, 并在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 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 该补偿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储存能量, 该侦测电 路还用于在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 该补偿电路基于第二电 平信号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侦测电路对来自信号源输入的 音频信号进行侦测, 以产生侦测电压, 该侦测电路还用于将侦测电压与一预设的基准电压 进行比较, 在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即确定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 并在侦测 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即确定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 该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 为处于非低重音时的音频信号, 该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为处于低重音时的音频信号。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补偿电路包括电容及三极管, 该 三极管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而导通, 以通过对电容充电的方式储存能量, 该三极管还用 于接收第二电平信号而截止, 以通过电容放电的方式释放能量。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电源单元还包括用于提供供电 电压的供电电压端, 该侦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 第八分压电阻及第九分压电阻, 该控制芯片 具有用于提供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端、 侦测电压端及充电控制端, 该侦测电压端用于接收 侦测电压, 该充电控制端连接补偿电路, 该基准电压端通过第八分压电阻连接供电电压端, 该基准电压端还通过第九分压电阻接地, 该第八分压电阻和第九分压电阻共同对供电电压 进行分压, 以产生所述基准电压, 该控制芯片用于将侦测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 在侦测 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 并在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产生第二电平信 号。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侦测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 第 一分压电阻、 第二分压电阻、 第一限流电阻、 第一反馈电阻、 第一电容、 下拉电阻、 该第一三 极管的基极接收该音频信号, 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连接供电电压端, 发射极通过第一 反馈电阻接地, 该第一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供电电压端之间, 该第二分压 电阻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地之间, 该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 另 一端连接侦测电压端, 该下拉电阻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容与侦测电压端之间, 另一端接地。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电源单元还包括用于给补偿电 路提供恒定电压的恒定电压端, 该补偿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 第三分压电阻、 第四分压电 阻、 第三限流电阻、 二极管、 第二电容、 第五分压电阻、 第六分压电阻、 第七分压电阻、 第二反 馈电阻及运算放大器, 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分压电阻连接充电控制端, 发射极连 接供电电压端, 集电极通过第三限流电阻连接二极管的阳极, 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电容 接地, 第三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 过第五分压电阻连接该恒定电压端, 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七分压电阻接地, 第六分压电阻的 一端连接同相输入端, 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容之间,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分别连接供电电压端, 第二反馈电阻连接于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五分压电阻和第六分压电阻 的阻值相等, 该第七分压电阻和第二反馈电阻的阻值相等。
8: 一种电源补偿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2 侦测音频信号 ; 当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储存能量 ; 当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 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源补偿方法, 还包括 : 将侦测音频信号产生的侦测电压与一 预设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 ; 当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即确定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 信号 ; 当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即确定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 该第一节奏特 征的音频信号为处于非低重音时的音频信号, 该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为处于低重音时 的音频信号。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源补偿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储存能量是通过对电容充电的 方式实现的, 该释放能量是通过电容放电的方式实现的。

说明书


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 音频设备在播放音频信号时, 在音频信号的非低重音段会消耗较低的 能量, 在音频信号的低重音段会消耗较高的能量。 传统的音频设备, 通常是采用可充电电池 或稳定的直流电压源供电。
     然而, 可充电电池或者稳定的直流电压源只能提供恒定的电压。当音频信号处于 低重音段时, 上述恒定电压可能不足以驱动上述音频设备, 因而导致音频信号在播放时失 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源补偿装置用于补偿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的电源电压。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在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补偿电源电压的电源补偿方法。
     一种电源补偿装置, 与电源单元相连。 电源补偿装置包括侦测电路及补偿电路, 侦 测电路用于侦测来自信号源输入的音频信号, 并在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 第一电平信号, 补偿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储存能量。侦测电路还用于在侦测到第二 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 补偿电路基于第二电平信号通过电源单元释放 能量。
     一种电源补偿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侦测音频信号 ;
     当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储存能量 ;
     当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 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
     上述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 通过设置侦测电路及补偿电路, 当侦测电路侦测到音 频信号处于第一节奏特征, 即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 补偿电路即对电源单元输出的 供电电压进行补偿, 使供电电压的电压值增大, 因此该电压值增大的供电电压可满足音频 系统对播放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需要较高电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 1 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音频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其中该音频设备包括音频系统 及电源补偿装置。
     图 2 为图 1 中电源补偿装置的详细电路图。
     图 3 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源补偿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1, 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音频设备 300 包括电源补偿装置 100、 电源单元 60 及音频系统 200。
     电源补偿装置 100 用于侦测音频系统 200 中音频信号的节奏特征, 并在侦测到音 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时储存能量, 以对电源单元 60 提供的供电电压 Vcc 进行补偿, 使得 供电电压 Vcc 的电压值增大。电源补偿装置 100 还在侦测到音频信号为第二节奏特征时释 放能量, 从而该电压值增大的供电电压 Vcc 被提供给音频系统 200, 以满足音频系统 200 在 播放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时对较高供电电压的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节奏特征 为处于非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 第二节奏特征为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
     电源补偿装置 100 包括侦测电路 30 及补偿电路 50。电源单元 60 包括恒定电压端 62 及供电电压端 64。恒定电压端 62 用于给补偿电路 50 提供恒定电压 V1。该供电电压端 64 用于分别给侦测电路 30、 补偿电路 50 及音频系统 200 提供供电电压 Vcc。
     音频系统 200 包括信号源 10、 信号处理单元 20、 功率放大单元 70 及扬声器 80。信 号处理单元 20 用于对信号源 10 提供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 如滤波、 频率补偿及音效改善 等, 并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分别提供给侦测电路 30 和功率放大单元 70, 功率放大单元 70 用 于对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以提供给扬声器 80 播放声音。
     侦测电路 30 用于接收该处理后的音频信号, 侦测该音频信号的节奏特征, 以产生 侦测电压。当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 例如处于非低重音段时, 侦测电压较小。当音频信 号为第二节奏特征, 例如处于低重音段时, 侦测电压较大。
     侦测电路 30 预先设置有一基准电压, 其用于接收该侦测电压, 并将侦测电压与基 准电压进行比较。 当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 确定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 即音频信号 处于非低重音段, 侦测电路 30 产生第一电平信号。当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 确定音频 信号为第二节奏特征, 即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 侦测电路 30 产生第二电平信号。在本实 施方式中, 第一电平信号为低电平电压信号, 第二电平信号为高电平电压信号。
     补偿电路 50 分别连接侦测电路 30 和电源单元 60。补偿电路 50 用于接收恒定电 压端 62 提供的恒定电压 V1, 并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对电源单元 60 提供的供电电压 Vcc 进行 补偿, 使得该供电电压 Vcc 的电压值增大, 并使得该供电电压 Vcc 维持在较高的电压值。具 体地, 该补偿电路 50 包括一电容, 通过对该电容持续充电以使得供电电压 Vcc 的电压值增 大并维持较高的电压值。
     补偿电路 50 还用于根据第二电平信号停止对该电容充电, 从而电容中储存的电 能会释放, 该电压值增大的供电电压 Vcc 被提供给音频系统 200, 满足了音频系统 200 在播 放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时对较高供电电压的需求。 因而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源 单元 60 提供的供电电压 Vcc 在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无法驱动音频系统 200 工作。
     请参阅图 2, 其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源补偿装置 100 的详细电路图。
     侦测电路 30 包括第一三极管 Q1、 第一分压电阻 R1、 第二分压电阻 R2、 第一限流电 阻 R3、 第一反馈电阻 R4、 第一电容 C1、 下拉电阻 R5、 控制芯片 U1、 第八分压电阻 R13 及第九 分压电阻 R14。
     第一三极管 Q1 的基极连接信号处理单元 20、 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 R3 连接供 电电压 Vcc, 发射极通过第一反馈电阻 R4 接地。第一分压电阻 R1 连接于第一三极管 Q1 的基极与供电电压 Vcc 之间, 第二分压电阻 R2 连接于第一三极管 Q1 的基极与地之间。在本 实施方式中, 第一三极管 Q1 为 NPN 型三极管。第一反馈电阻 R4 的作用在于稳定第一三极 管 Q1 的工作点。
     控制芯片 U1 具有侦测电压端 42、 基准电压端 43 及充电控制端 44。第一电容 C1 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 Q1 的集电极, 另一端连接侦测电压端 42。下拉电阻 R5 的一端连接 于第一电容 C1 与侦测电压端 42 之间, 另一端接地。该侦测电压端 42 与第一电容 C1 相连, 该充电控制端 44 连接补偿电路 50。基准电压端 43 通过第八分压电阻 R13 连接供电电压 Vcc, 基准电压端 43 还通过第九分压电阻 R14 接地, 第八分压电阻 R13 和第九分压电阻 R14 共同对供电电压 Vcc 分压以产生基准电压, 使得基准电压端 43 可提供基准电压。控制芯片 U1 用于将侦测电压端 42 接收到的侦测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 在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 压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 并在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
     补偿电路 50 包括第二三极管 Q2、 第三分压电阻 R6、 第四分压电阻 R7、 第三限流电 阻 R8、 二极管 D1、 第二电容 C2、 第五分压电阻 R10、 第六分压电阻 R11、 第七分压电阻 R12、 第 二反馈电阻 Rf 及运算放大器 U2。第二三极管 Q2 的基极通过第四分压电阻 R7 连接充电控 制端 44, 发射极连接供电电压 Vcc, 集电极通过第三限流电阻 R8 连接二极管 D1 的阳极, 二 极管 D1 的阴极通过第二电容 C2 接地。第三分压电阻 R6 连接于第二三极管 Q2 的基极与发 射极之间。运算放大器 U2 的同相输入端 52 通过第五分压电阻 R10 连接恒定电压 V1, 反相 输入端 54 通过第七分压电阻 R12 接地。第六分压电阻 R11 的一端连接同相输入端 52, 另一 端连接于二极管 D1 的阴极与第二电容 C2 之间。运算放大器 U2 的输出端 56 分别连接供电 电压 Vcc 及音频系统 200。第二反馈电阻 Rf 连接于反相输入端 54 与输出端 56 之间。在本 实施方式中, 第二三极管 Q2 为 PNP 型三极管。
     电源补偿装置 100 的工作原理如下 :
     对于侦测电路 30, 第一分压电阻 R1 和第二分压电阻 R2 共同对供电电压 Vcc 分压, 使得第一三极管 Q1 的基极电压达到其开启电压, 确保第一三极管 Q1 处于导通状态。同时 流过第一分压电阻 R1 和第二分压电阻 R2 上的电流 I1 为恒定电流, 即 第一限流电阻 R3 和第一反馈电阻 R4 共同对供电电压 Vcc 分压, 使得流过第一限流电阻 R3 和第一 反馈电阻 R4 上的电流 I2 为恒定电流, 即 其中 Vce 为第一三极管 Q1 导通时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
     第一三极管 Q1 的基极用于接收来自信号处理单元 20 输入的经处理的音频信号, 第一三极管 Q1 对该音频信号中的电流成份 I3 进行放大处理, 由于音频信号为交流信号, 电 容 C1 通交流隔直流, 使得流过电容 C1 的电流 I4 = β×I3, 其中 β 为第一三极管 Q1 的放 大倍数, I3 为第一三极管 Q1 的基极电流, I4 为第一三极管 Q1 的集电极电流。
     第八分压电阻 R13 及第九分压电阻 R14 共同对供电电压 Vcc 分压, 使得基准电压 端 43 产生基准电压。控制芯片 U1 的侦测电压端 42 为高输入阻抗, 因此电流 I4 会流过下 拉电阻 R5, 使得侦测电压端 42 的侦测电压为 V42 = I4×R5 = β×I3×R5。当音频信号处 于非低重音段时, 电流 I3 较小, 因而侦测电压 V42 会小于基准电压, 充电控制端 44 输出低 电平电压信号。当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 电流 I3 较大, 因而侦测电压 V42 会大于基准电压, 充电控制端 44 输出高电平电压信号。
     对于补偿电路 50, 初始状态时, 电容 C2 中没有存储电荷, 连接于二极管 D1 的阴极 与电容 C2 之间的节点 A 的电压 UA = 0V。由于运算放大器 U2 工作于虚短状态, 因此同相输 入端 52 和反相输入端 54 均处于高阻抗状态, 且同相输入端 52 的电压 V52 等于反相输入端 54 的电压 V54, 即 V52 = V54。对于同相输入端 52, 有:
     因此 V1 = 2V52 ; 对于反相输入端 54, 有:本实施方式中, Rf = R12。因此 Vcc = 2V54 = 2V52 = V1, 电源单元 60 给音频系 统 200 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 Vcc, 且 Vcc = V1。
     当第二三极管 Q2 的基极通过电阻 R7 接收到低电平电压信号, 即音频信号处于非 低重音段时, 第二三极管 Q2 导通, 直流电压 Vcc 通过三极管 Q2、 电阻 R8 及二极管 D1 对电容 C2 充电, 大致经过充电时间 T = R8×C2, 电容 C2 将充得一定的电荷, 使得连接于二极管 D1 与电容 C2 之间的节点 A 的电压为 UA, 其中 0V < UA < Vcc。对于同相输入端 52, 有:
     在本实施方式中, R10 = R11, 因此 2V52 = V1+UA。对于反相输入端 54, 有:即 Vcc = 2V54 = 2V52 = V1+UA。 因此当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 由于电容 C2 的持续充电, 使得电源单元 60 给音频系统 200 提供的直流电压 Vcc 增大, 即 Vcc = V1+UA。
     当第二三极管 Q2 的基极通过电阻 R7 接收到高电平电压信号, 即音频信号处于低 重音段时, 第二三极管 Q2 截止, 直流电压 Vcc 停止对电容 C2 充电。电容 C2 在音频信号处 于非低重音段时存储的电能会通过电阻 R11、 R12 及运算放大器 U2 释放, 由于电容 C2 在音 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已充满电荷, 使得电源单元 60 提供的直流电压 Vcc = V1+UA, 因而该 电压值增大的直流电压 Vcc 被提供给音频系统 200, 以满足音频系统 200 在播放处于低重段 的音频信号时需要较高电压的需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 音频系统在播放处于低重音段的 音频信号时因供电电压较低而无法驱动扬声器所导致的声音失真。 由于音频信号处于低重 音段时, 电容 C2 中储存的电能会释放, 因此可为下一周期内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对 电容 C2 充电以储存电能作好准备。
     请参阅图 3, 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源补偿方法 400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402, 侦测电路 30 侦测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节奏特征, 以产生侦测电压。
     步骤 404, 侦测电路 30 还将侦测电压与一预设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 以判断侦测 电压是否小于基准电压, 并产生与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节奏特征相对应的电平信号。
     步骤 405, 当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 即输入的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 补偿 电路 50 接收来自侦测电路 30 输入的低电平电压信号, 以储存能量, 使得电源单元 60 提供 的供电电压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 补偿电路 50 包括一电容, 通过对该电容持续充电的方 式以储存能量。
     步骤 406, 当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 即输入的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 补偿 电路 50 接收来自侦测电路 30 输入的高电平电压信号, 以释放能量, 因此该电压值增大的供 电电压被提供给音频系统 200, 以满足音频系统 200 在播放处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时对较 高电压的需求。同时, 由于补偿电路 50 已释放能量, 可为下一周期内的处于非重音段的音 频信号储存能量作好准备。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 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 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8646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8646ACN101958646A21申请号200910304507522申请日20090717H02M3/155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张小连54发明名称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57摘要一种电源补偿装置,与电源单元相连。电源补偿装置包括侦测电路及补偿电路,侦测电路用于侦测来自信号源输入的音频信号,并在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补偿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储存能量。。

2、侦测电路还用于在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补偿电路基于第二电平信号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CN101958647A1/2页21一种电源补偿装置,与电源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补偿装置包括侦测电路及补偿电路,该侦测电路用于侦测来自信号源输入的音频信号,并在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该补偿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储存能量,该侦测电路还用于在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该补偿电路基于第二电平信号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补偿。

3、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侦测电路对来自信号源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侦测,以产生侦测电压,该侦测电路还用于将侦测电压与一预设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在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即确定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并在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即确定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该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为处于非低重音时的音频信号,该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为处于低重音时的音频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偿电路包括电容及三极管,该三极管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而导通,以通过对电容充电的方式储存能量,该三极管还用于接收第二电平信号而截止,以通过电容放电的方式释放能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其。

4、特征在于该电源单元还包括用于提供供电电压的供电电压端,该侦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第八分压电阻及第九分压电阻,该控制芯片具有用于提供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端、侦测电压端及充电控制端,该侦测电压端用于接收侦测电压,该充电控制端连接补偿电路,该基准电压端通过第八分压电阻连接供电电压端,该基准电压端还通过第九分压电阻接地,该第八分压电阻和第九分压电阻共同对供电电压进行分压,以产生所述基准电压,该控制芯片用于将侦测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在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并在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侦测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分压电阻、第。

5、二分压电阻、第一限流电阻、第一反馈电阻、第一电容、下拉电阻、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收该音频信号,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连接供电电压端,发射极通过第一反馈电阻接地,该第一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供电电压端之间,该第二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地之间,该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侦测电压端,该下拉电阻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容与侦测电压端之间,另一端接地。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单元还包括用于给补偿电路提供恒定电压的恒定电压端,该补偿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分压电阻、第四分压电阻、第三限流电阻、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五分压电阻、第六分压电阻、第七。

6、分压电阻、第二反馈电阻及运算放大器,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分压电阻连接充电控制端,发射极连接供电电压端,集电极通过第三限流电阻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电容接地,第三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五分压电阻连接该恒定电压端,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七分压电阻接地,第六分压电阻的一端连接同相输入端,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容之间,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供电电压端,第二反馈电阻连接于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分压电阻和第六分压电阻的阻值相等,该第七分压电阻和第二反馈电阻的阻值相等。8一种电。

7、源补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权利要求书CN101958646ACN101958647A2/2页3侦测音频信号;当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储存能量;当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补偿方法,还包括将侦测音频信号产生的侦测电压与一预设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即确定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当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即确定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该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为处于非低重音时的音频信号,该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为处于低重音时的音频信号。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能量是通过对电容充电的方。

8、式实现的,该释放能量是通过电容放电的方式实现的。权利要求书CN101958646ACN101958647A1/5页4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背景技术0002众所周知,音频设备在播放音频信号时,在音频信号的非低重音段会消耗较低的能量,在音频信号的低重音段会消耗较高的能量。传统的音频设备,通常是采用可充电电池或稳定的直流电压源供电。0003然而,可充电电池或者稳定的直流电压源只能提供恒定的电压。当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上述恒定电压可能不足以驱动上述音频设备,因而导致音频信号在播放时失真。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源。

9、补偿装置用于补偿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的电源电压。0005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在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补偿电源电压的电源补偿方法。0006一种电源补偿装置,与电源单元相连。电源补偿装置包括侦测电路及补偿电路,侦测电路用于侦测来自信号源输入的音频信号,并在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补偿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储存能量。侦测电路还用于在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补偿电路基于第二电平信号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0007一种电源补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0008侦测音频信号;0009当侦测到第一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储存能量;0010当侦测到第二节奏特征的音频信号时。

10、,通过电源单元释放能量。0011上述电源补偿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侦测电路及补偿电路,当侦测电路侦测到音频信号处于第一节奏特征,即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补偿电路即对电源单元输出的供电电压进行补偿,使供电电压的电压值增大,因此该电压值增大的供电电压可满足音频系统对播放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需要较高电压的需求。附图说明0012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音频设备的功能模块图,其中该音频设备包括音频系统及电源补偿装置。0013图2为图1中电源补偿装置的详细电路图。0014图3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源补偿方法的流程图。说明书CN101958646ACN101958647A2/5页5具体实施方式0015请参阅。

11、图1,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音频设备300包括电源补偿装置100、电源单元60及音频系统200。0016电源补偿装置100用于侦测音频系统200中音频信号的节奏特征,并在侦测到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时储存能量,以对电源单元60提供的供电电压VCC进行补偿,使得供电电压VCC的电压值增大。电源补偿装置100还在侦测到音频信号为第二节奏特征时释放能量,从而该电压值增大的供电电压VCC被提供给音频系统200,以满足音频系统200在播放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时对较高供电电压的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节奏特征为处于非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第二节奏特征为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0017电源补偿装置100包括侦测。

12、电路30及补偿电路50。电源单元60包括恒定电压端62及供电电压端64。恒定电压端62用于给补偿电路50提供恒定电压V1。该供电电压端64用于分别给侦测电路30、补偿电路50及音频系统200提供供电电压VCC。0018音频系统200包括信号源10、信号处理单元20、功率放大单元70及扬声器80。信号处理单元20用于对信号源10提供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如滤波、频率补偿及音效改善等,并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分别提供给侦测电路30和功率放大单元70,功率放大单元70用于对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提供给扬声器80播放声音。0019侦测电路30用于接收该处理后的音频信号,侦测该音频信号的节奏特征,以。

13、产生侦测电压。当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例如处于非低重音段时,侦测电压较小。当音频信号为第二节奏特征,例如处于低重音段时,侦测电压较大。0020侦测电路30预先设置有一基准电压,其用于接收该侦测电压,并将侦测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确定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即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侦测电路30产生第一电平信号。当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确定音频信号为第二节奏特征,即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侦测电路30产生第二电平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平信号为低电平电压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高电平电压信号。0021补偿电路50分别连接侦测电路30和电源单元60。补偿电路50用于接。

14、收恒定电压端62提供的恒定电压V1,并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对电源单元60提供的供电电压VCC进行补偿,使得该供电电压VCC的电压值增大,并使得该供电电压VCC维持在较高的电压值。具体地,该补偿电路50包括一电容,通过对该电容持续充电以使得供电电压VCC的电压值增大并维持较高的电压值。0022补偿电路50还用于根据第二电平信号停止对该电容充电,从而电容中储存的电能会释放,该电压值增大的供电电压VCC被提供给音频系统200,满足了音频系统200在播放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时对较高供电电压的需求。因而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源单元60提供的供电电压VCC在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无法驱动音频系统200工作。

15、。0023请参阅图2,其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源补偿装置100的详细电路图。0024侦测电路30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一限流电阻R3、第一反馈电阻R4、第一电容C1、下拉电阻R5、控制芯片U1、第八分压电阻R13及第九分压电阻R14。0025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信号处理单元20、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3连接供电电压VCC,发射极通过第一反馈电阻R4接地。第一分压电阻R1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说明书CN101958646ACN101958647A3/5页6基极与供电电压VCC之间,第二分压电阻R2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地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三极。

16、管Q1为NPN型三极管。第一反馈电阻R4的作用在于稳定第一三极管Q1的工作点。0026控制芯片U1具有侦测电压端42、基准电压端43及充电控制端44。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侦测电压端42。下拉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容C1与侦测电压端42之间,另一端接地。该侦测电压端42与第一电容C1相连,该充电控制端44连接补偿电路50。基准电压端43通过第八分压电阻R13连接供电电压VCC,基准电压端43还通过第九分压电阻R14接地,第八分压电阻R13和第九分压电阻R14共同对供电电压VCC分压以产生基准电压,使得基准电压端43可提供基准电压。控制芯片U1用于将侦测电压。

17、端42接收到的侦测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在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产生第一电平信号,并在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产生第二电平信号。0027补偿电路50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三分压电阻R6、第四分压电阻R7、第三限流电阻R8、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五分压电阻R10、第六分压电阻R11、第七分压电阻R12、第二反馈电阻RF及运算放大器U2。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四分压电阻R7连接充电控制端44,发射极连接供电电压VCC,集电极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8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三分压电阻R6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52。

18、通过第五分压电阻R10连接恒定电压V1,反相输入端54通过第七分压电阻R12接地。第六分压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同相输入端52,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电容C2之间。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56分别连接供电电压VCC及音频系统200。第二反馈电阻RF连接于反相输入端54与输出端56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0028电源补偿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0029对于侦测电路30,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共同对供电电压VCC分压,使得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达到其开启电压,确保第一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同时流过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上的电流I1为。

19、恒定电流,即第一限流电阻R3和第一反馈电阻R4共同对供电电压VCC分压,使得流过第一限流电阻R3和第一反馈电阻R4上的电流I2为恒定电流,即其中VCE为第一三极管Q1导通时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0030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用于接收来自信号处理单元20输入的经处理的音频信号,第一三极管Q1对该音频信号中的电流成份I3进行放大处理,由于音频信号为交流信号,电容C1通交流隔直流,使得流过电容C1的电流I4I3,其中为第一三极管Q1的放大倍数,I3为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I4为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流。0031第八分压电阻R13及第九分压电阻R14共同对供电电压VCC分压,使得基准电压端。

20、43产生基准电压。控制芯片U1的侦测电压端42为高输入阻抗,因此电流I4会流过下拉电阻R5,使得侦测电压端42的侦测电压为V42I4R5I3R5。当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电流I3较小,因而侦测电压V42会小于基准电压,充电控制端44输出低电平电压信号。当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电流I3较大,因而侦测电压V42会大于基准说明书CN101958646ACN101958647A4/5页7电压,充电控制端44输出高电平电压信号。0032对于补偿电路50,初始状态时,电容C2中没有存储电荷,连接于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2之间的节点A的电压UA0V。由于运算放大器U2工作于虚短状态,因此同相输入端5。

21、2和反相输入端54均处于高阻抗状态,且同相输入端52的电压V52等于反相输入端54的电压V54,即V52V54。对于同相输入端52,有00330034因此V12V52;对于反相输入端54,有00350036本实施方式中,RFR12。因此VCC2V542V52V1,电源单元60给音频系统200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VCC,且VCCV1。0037当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7接收到低电平电压信号,即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直流电压VCC通过三极管Q2、电阻R8及二极管D1对电容C2充电,大致经过充电时间TR8C2,电容C2将充得一定的电荷,使得连接于二极管D1与电容C2之间的。

22、节点A的电压为UA,其中0VUAVCC。对于同相输入端52,有0038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R10R11,因此2V52V1UA。对于反相输入端54,有00400041即VCC2V542V52V1UA。因此当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由于电容C2的持续充电,使得电源单元60给音频系统200提供的直流电压VCC增大,即VCCV1UA。0042当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7接收到高电平电压信号,即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第二三极管Q2截止,直流电压VCC停止对电容C2充电。电容C2在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存储的电能会通过电阻R11、R12及运算放大器U2释放,由于电容C2在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

23、音段已充满电荷,使得电源单元60提供的直流电压VCCV1UA,因而该电压值增大的直流电压VCC被提供给音频系统200,以满足音频系统200在播放处于低重段的音频信号时需要较高电压的需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音频系统在播放处于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时因供电电压较低而无法驱动扬声器所导致的声音失真。由于音频信号处于低重音段时,电容C2中储存的电能会释放,因此可为下一周期内音频信号处于非低重音段时对电容C2充电以储存电能作好准备。0043请参阅图3,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源补偿方法400包括以下步骤0044步骤402,侦测电路30侦测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节奏特征,以产生侦测电压。0045步骤404,侦测电路30还。

24、将侦测电压与一预设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以判断侦测电压是否小于基准电压,并产生与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节奏特征相对应的电平信号。0046步骤405,当侦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即输入的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补偿电路50接收来自侦测电路30输入的低电平电压信号,以储存能量,使得电源单元60提供的供电电压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补偿电路50包括一电容,通过对该电容持续充电的方式以储存能量。说明书CN101958646ACN101958647A5/5页80047步骤406,当侦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即输入的音频信号为第一节奏特征,补偿电路50接收来自侦测电路30输入的高电平电压信号,以释放能量,因此该电压值增。

25、大的供电电压被提供给音频系统200,以满足音频系统200在播放处于重音段的音频信号时对较高电压的需求。同时,由于补偿电路50已释放能量,可为下一周期内的处于非重音段的音频信号储存能量作好准备。0048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1958646ACN101958647A1/3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58646ACN101958647A2/3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58646ACN101958647A3/3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5864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