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是一种在GaSb衬底上生长的3至5微米中波段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波段适用多种用途的红外探测器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战略预警、战术报警、夜视、制导、通讯、气象、地球资源探测、工业探伤、医学、光谱、测温、大气监测等军用和民用领域,红外探测器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当前最常用的硅掺杂探测器、InSb、QWIP、MCT等红外探测器,都要求在低温下工作,需要专门的制冷设备,造价昂贵,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理论预测表明InAs/GaSb超晶格是唯一一种可以比HgCdTe具有更高效率的红外探测器材料。其优良的材料特性包括:电子和空穴高的有效质量可有效的减少隧穿电流,提高态密度;重空穴带和轻空穴带存在较大的能量差,能有效降低俄歇复合几率,提高载流子寿命等。因此InAs/GaSb超晶格材料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室温工作的第三代红外探测器材料。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暗电流、高探测率的在GaSb衬底上生长的3至5微米中波段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包括:
GaSb衬底1;
在该GaSb衬底1上制备的外延片,该外延片由下至上依次包括GaSb缓冲层2、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InAs/GaSb超晶格层和InAs盖层8;以及
在该外延片上采用标准光刻技术及磷酸、柠檬酸溶液刻蚀露出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然后分别在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和InAs盖层8上溅射合金制作的电极。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延片是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GaSb衬底1上制备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GaSb缓冲层2的厚度为300nm至500nm,所述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的厚度为500nm至1000nm,所述InAs盖层8的厚度为20nm至200nm。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延片中的InAs/GaSb超晶格层是由交替生长的不少于300个周期或2微米的InAs层/GaSb层组成,其中每层GaSb厚度为3nm,每层InAs厚度由探测波长决定。
上述方案中,该探测器在外延片上进一步包括一钝化层,该钝化层采用SiO2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极采用钛铂金合金,对于p型欧姆接触电极该钛铂金合金中各层的厚度为Ti()/Pt()/Au(),对于n型欧姆接触电极该钛铂金合金中各层的厚度为Ti()/Pt()/Au()。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作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方法,包括:
将GaSb衬底放在分子束外延设备样品架上,在530℃脱氧,然后将GaSb衬底升至560℃在Sb保护下除气3分钟;
在520℃温度下在GaSb衬底上生长GaSb缓冲层;
将GaSb衬底温度降至380至420℃,依次生长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InAs/GaSb超晶格层和InAs盖层,完成外延片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外延片采用标准光刻技术及磷酸、柠檬酸溶液刻蚀,露出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然后分别在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和InAs盖层上溅射合金制作的电极。
上述方案中,所述生长InAs/GaSb超晶格的步骤中,每周期快门的开关顺序及时间依次为:中断、同时开In和As、中断、同时开In和Sb、同时开Ga和Sb。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极采用钛铂金合金,对于p型欧姆接触电极该钛铂金合金中各层的厚度为Ti()/Pt()/Au(),对于n型欧姆接触电极该钛铂金合金中各层的厚度为Ti()/Pt()/Au()。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在完成电极的制作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外延片表面进行钝化,形成一钝化层,该钝化层采用SiO2材料制作而成。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实现了利用InAs/GaSb超晶格材料制作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
2、利用本发明,实现了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高质量InAs/GaSb超晶格材料。
3、利用本发明,实现了降低中波段红外探测器的暗电流,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率和工作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制作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InAs/GaSb超晶格每周期的生长过程示意图;
图4是经验紧束缚方法InAs 8ML/GaSb 8ML超晶格能带模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是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Sb衬底上先生长出高质量的缓冲层,后制备3至5μm探测波段的InAs/GaSb超晶格外延片,再利用该外延片制造红外光电导探测器。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GaSb衬底1;
在该GaSb衬底1上制备的外延片,该外延片由下至上依次包括GaSb缓冲层2、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InAs/GaSb超晶格层和InAs盖层8;以及
在该外延片上采用标准光刻技术及磷酸、柠檬酸溶液刻蚀露出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然后分别在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和InAs盖层8上溅射合金制作的电极。
其中,所述外延片是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GaSb衬底1上制备的。所述GaSb缓冲层2的厚度为300nm至500nm,所述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的厚度为500nm至1000nm,所述InAs盖层8的厚度为20nm至200nm。所述外延片中的InAs/GaSb超晶格层是由交替生长的不少于300个周期或2微米的InAs层/GaSb层组成,其中每层GaSb厚度为3nm,每层InAs厚度由探测波长决定。所述电极采用钛铂金合金,对于p型欧姆接触电极该钛铂金合金中各层的厚度为Ti()/Pt()/Au(),对于n型欧姆接触电极该钛铂金合金中各层的厚度为Ti()/Pt()/Au()。
另外,该探测器在外延片上进一步包括一钝化层,该钝化层采用SiO2材料制作而成。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制作InAs/GaSb超晶格红外光电探测器地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将GaSb衬底放在分子束外延设备样品架上,在530℃脱氧,然后将GaSb衬底升至560℃在Sb保护下除气3分钟;
步骤2:在520℃温度下在GaSb衬底上生长GaSb缓冲层;
步骤3:将GaSb衬底温度降至380至420℃,依次生长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InAs/GaSb超晶格层和InAs盖层,完成外延片的制备;
步骤4:将制备好的外延片采用标准光刻技术及磷酸、柠檬酸溶液刻蚀,露出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然后分别在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和InAs盖层上溅射合金制作的电极。
其中,所述生长InAs/GaSb超晶格的步骤中,每周期快门的开关顺序及时间依次为:中断、同时开In和As、中断、同时开In和Sb、同时开Ga和Sb。
该方法在完成电极的制作步骤之后还包括:对外延片表面进行钝化,形成一钝化层,该钝化层采用SiO2材料制作而成。
下面以截止探测波长在4.8μm附近的InAs/GaSb红外探测器为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再次参考图1,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GaSb衬底上(1),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依次制备出GaSb缓冲层(2)、GaSb p型欧姆欧姆接触层(3)、InAs/GaSb超晶格层(5,6,7)、以及InAs盖层(8)然后在外延片上制作电极(4,10)并对材料表面钝化制造成光电探测器。
所说的InAs/GaSb超晶格层(5,6,7)由320个周期交替排列的InAs层和GaSb层组成。每个周期中InAs层厚度为每个周期中GaSb层厚度为每个周期的生长方法如图3所示,先开中断快门6秒,再同时开In、As快门48秒;此后关闭所有快门6秒,再同时开In、Sb快门2秒,最后同时开Ga和Sb快门14秒。
超晶格层生长过程中InAs的生长速度为0.168ML/s,GaSb的生长速度为0.613ML/s。外延片采用标准光刻技术及磷酸、柠檬酸溶液刻蚀出台面,采用PECVD蒸镀SiO2200nm,最后分别制作n、p型欧姆接触电极(4,10)。
所述的InAs/GaSb超晶格是由交替生长的不少于300个周期或2微米的InAs层/GaSb层组成。其中每层GaSb厚度和每层InAs厚度由探测波长决定,并可以通过经验紧束缚方法模拟特定InAs和GaSb厚度下的探测截止波长,电子有效质量,如图4所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