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存取系统与其相关的储存装置.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098998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11087.1

申请日:

2008.08.20

公开号:

CN101568105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W 12/02申请日:20080820授权公告日:20130102终止日期:201308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W12/02(2009.01)I; H04W88/02(2009.01)I; H04W88/06(2009.01)I

主分类号:

H04W12/02

申请人:

智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东政; 杨青松; 林瑞霖; 刘承杰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优先权:

2008.4.24 US 61/047,42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蒲迈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存取系统,该手机存取系统包含有手机与储存装置。该手机具有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该储存装置包含有:第一储存区域,用于储存数据;第二储存区域,用于储存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及控制器,耦接于该第一储存区域与该第二储存区域,用以执行安全性检查功能来依据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判断是否允许该手机存取该第一储存区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手机存取系统,包含有:
手机,其具有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及
储存装置,其包含有:
第一储存区域,用于储存数据;
第二储存区域,用于储存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及
控制器,耦接于该第一储存区域与该第二储存区域,用以执行安全性检查功能来依据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判断是否允许该手机存取该第一储存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存取系统,其中当该储存装置电性连接至该手机且该储存装置中的该第二储存区域尚未被写入过时,该控制器还执行安全性设定功能来自该手机接收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并将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写入至该第二储存区域以作为该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存取系统,其中该储存装置于第一次电性连接至该手机时才会执行该安全性设定功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存取系统,其中当该储存装置电性连接至该手机时,该储存装置执行该安全性检查功能来比较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及该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产生比较结果,并依据该比较结果来判断是否允许该手机存取该第一储存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存取系统,其中当该比较结果指示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相同于该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时,该储存装置允许该手机对该第一储存区域进行存取。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存取系统,其中该储存装置仅允许该第二储存区域被写入一次。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存取系统,其中该储存装置为可携式储存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存取系统,其中该可携式储存装置为可携式存储装置。

9.
  一种储存装置,包含有:
第一储存区域,用于储存数据;
第二储存区域,用于储存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及
控制器,耦接于该第一储存区域与该第二储存区域,用于依据该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来控制该第一储存区域的数据存取操作。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装置,其中该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是对应于手机。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装置,其为可携式储存装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装置,其中该可携式储存装置为可携式存储装置。

说明书

手机存取系统与其相关的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手机存取系统与相关储存装置,尤指一种可以利用硬件方式来进行安全性检查功能的手机存取系统与相关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可携式存储装置中,例如MMC、CF等存储器卡或是其它闪存(Flashmemory),通常被用于方便且快速地在不同主机之间存取数据。然而为了防止可携式存储装置不小心被遗失时,所储存在该可携式存储装置内的数据会被别人盗取。因此,在已知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保密领域中,通常会利用软件的方式来保密该可携式存储装置内的数据。软件的保密方式通常是在该可携式存储装置被启用时设置密码并储存于该可携式存储装置内,在往后使用的该可携式存储装置的时候就必需手动输入该密码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如此一来,当使用次数非常频繁时就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且浪费时间。再者,由于利用软件的保密方式容易被有心人士破解该密码,进而盗取该可携式存储装置内的数据。因此,如何对可携式存储装置进行有效且方便使用的安全性检查已成为业界一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利用硬件方式来进行安全性检查功能的手机存取系统与相关的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揭露了一种手机存取系统,该手机存取系统包含有手机与储存装置。该手机具有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nternational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码。该储存装置包含有:第一储存区域,用于储存数据;第二储存区域,用于储存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及控制器,耦接于该第一储存区域与该第二储存区域,用以执行安全性检查功能来依据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判断是否允许该手机存取该第一储存区域。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揭露了一种储存装置,包含有第一储存区域、第二储存区域以及控制器。该第一储存区域用于储存数据;该第二储存区域用于储存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及该控制器是耦接于该第一储存区域与该第二储存区域,用于依据该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来控制该第一储存区域的数据存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所绘示的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机存取系统的简化方块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图1所示的手机对储存装置进行的安全性存取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数据存取系统
110:手机
120:储存装置
122:第一储存区域
124:第一储存区域
12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上述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上述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上述的请求相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是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者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请参考图1,图1所绘示的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机存取系统100的简化方块图。如图1所示,手机存取系统100包含有手机110以及储存装置120。手机110具有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IMEI)码IMEI1。储存装置120包含有第一储存区域122、第二储存区域124以及控制器126。第一储存区域122用于储存数据,第二储存区域124用于储存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2,以及控制器126耦接于第一储存区域122与第二储存区域124用以执行安全性检查功能(Securitycheck function)程序来依据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判断是否允许手机110存取第一储存区域122。请注意,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储存装置120可以是可携式存储装置,例如与非门闪存(NAND Flash Memory),然其仅作为范例说明之用,并非用以作为本发明的限制,亦即,任何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均落在本发明的储存装置120所包含的范畴内。换句话说,本发明并未限制储存装置120的数据储存形式。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了避免储存装置120不小心遗失时,其所储存的数据会被其它不相关的人士所存取,因此储存装置120在第一次使用时就会被设定为仅能由特定的手机110所存取。另一方面,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储存装置120除了储存有该安全性检查功能程序外,还储存有安全性设定功能(Security setup function)程序、内容数据读/写致能(Contentdata read/write enable)数据以及比较码程序抑能(Compare code programdisable)数据。请参考图2。图2所示是依据本发明手机110对储存装置120进行的安全性存取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图。假如大体上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则流程中的步骤不一定需要照图2所示的顺序来执行,也不一定需要是连续的,也就是说,这些步骤之间可以插入其它的步骤。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202:将储存装置120电性连接至手机110。
步骤204:检查储存装置120内的该比较码程序非致能数据的状态,若该比较码程序非致能数据的状态为“0”时,进行步骤206,若该比较码程序非致能数据的状态为“1”时,进行步骤210。
步骤206:提供相对应于手机110的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至储存装置120以执行该安全性设定功能程序,并储存于第二储存区域124。
步骤208:将该比较码程序抑能数据设定为“1”,进行步骤214。
步骤210:将相对应于手机110的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传送至该安全性检查功能程序。
步骤212:利用该安全性检查功能程序来比较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和储存于储存装置120的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2;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相同于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2,则进行步骤214;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不相同于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2,则进行步骤218。
步骤214:将该内容数据读/写致能数据设定为“1”。
步骤216:利用手机110对储存装置120进行存取。
步骤218:将该内容数据读/写致能数据设定为“0”。
步骤220:拒绝手机110对储存装置120进行存取。
因此,当储存装置120电性连接至手机110时(步骤202),手机110会先检查储存装置120内的该比较码程序非致能数据的状态。该比较码程序非致能数据的状态代表储存装置120是否已被使用过或未被使用过。当该比较码程序抑能数据的状态为“0”时(步骤204),表示储存装置120仍未被使用过,因此手机110就会将相对应于手机110的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传送至储存装置120并储存于储存装置120的第二储存区域124内(步骤206),以让储存装置120的控制器126执行该安全性设定功能程序。换句话说,储存装置120于第一次电性连接至手机110时才会执行该安全性设定功能。
由于一手机通常只会具有一独特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因此当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储存在储存装置120后,储存装置120就只认得具有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的手机110,亦即,储存装置120只会让具有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的手机110进行存取。接着,该安全性设定功能程序就会将储存装置120的该比较码程序抑能数据设定为“1”。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储存装置120的该比较码程序抑能数据为“1”时,储存装置120的第二储存区域124内所储存的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就不能再更改了(步骤208)。换句说说,储存装置120仅允许第二储存区域124被写入一次,且之后仅能由相对应于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的手机110来进行存取的操作。另一方面,在步骤204中,当该比较码程序抑能数据的状态为“1”时(步骤204),表示储存装置120已经被使用过了。为了判断储存装置120是否可以被手机110存取,手机110就会将其相对应的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传送至储存装置120中(步骤210),而储存装置120的控制器126就会读取储存于第二储存区域124内的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并利用该安全性检查功能程序来比较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以及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2(步骤212)以产生比较结果。
接着,依据该安全性检查功能程序的该比较结果,若判断出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相同于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2时,则表示储存装置120是设定为被手机110所存取的。储存装置120的控制器126就会将该内容数据读/写致能数据设定为“1”(步骤214)。因此,当手机110检测到该内容数据读/写致能数据为“1”时,手机110就可以合法地对储存装置120进行存取(步骤216)。另一方面,若该安全性检查功能程序判断出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1不相同于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2时,则表示储存装置120不是设定为被手机110所存取的。因此,储存装置120的控制器126就会将该内容数据读/写致能数据设定为“0”(步骤218)。如此一来,当手机110检测到该内容数据读/写致能数据为“0”时,则表示手机110无法地对储存装置120进行存取(步骤220),此时手机110就会放弃读取储存装置120。
综合上述所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硬件的方式来锁定所能存取储存装置120的手机110的保密功能,其不但具有快速的安全性判断流程,且为手机和储存装置之间提供了一种更具安全性及低成本的保护方案。
请注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只要在理解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例的操作方式及原理之后,即有能力将本发明应用于其它相类似的技术领域当中;又,任何熟习电子电路设计、程序设计的人士在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运作原理之后,当可依据各种硬件电路设计或软件程序编辑的原理来实现本发明所揭露的产生安全性检查功能及安全性设定功能,此亦为本发明的范畴所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手机存取系统与其相关的储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手机存取系统与其相关的储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手机存取系统与其相关的储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机存取系统与其相关的储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存取系统与其相关的储存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存取系统,该手机存取系统包含有手机与储存装置。该手机具有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该储存装置包含有:第一储存区域,用于储存数据;第二储存区域,用于储存第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以及控制器,耦接于该第一储存区域与该第二储存区域,用以执行安全性检查功能来依据该第一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判断是否允许该手机存取该第一储存区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