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带有组合式枢轴和过肘节反向销的托架的电气开关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带有组合式枢轴和过肘节反向销的托架的电气开关设备.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7043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7043ACN102017043A21申请号200880129041322申请日20080507H01H71/5220060171申请人伊顿公司地址美国俄亥俄州72发明人PR吉布森DC马克斯PR拉特库斯RM斯莱皮恩DM奥尔谢夫斯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代理人吴鹏秘凤华54发明名称具有带有组合式枢轴和过肘节反向销的托架的电气开关设备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打开组件,其中肘节组件止动/推动销已被分解为推动销和止动销。通过将止动/推动销的功能分为单独的销,则推动销可位于相关连杆。
2、的枢转点处。此外,推动销和止动销设置在托架组件上,与一个延长连杆相对。托架组件还支撑其中一个肘节组件连杆。因此,托架组件的转动使得肘节组件移动。操作机构打开组件构造为,当相关闩锁组件闩锁板组件被释放时,托架组件转动以使得肘节组件远离闭合组件闭合装置移动。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105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IB2008/00112220080507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36215EN20091112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5页说明书8页附图7页CN102017054A1/5页21一种用于电气开关设备10的操。
3、作机构打开组件52,所述电气开关设备10具有壳体组件1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2内的包括固定触点32和可动触点34的至少一对触点26,所述可动触点34构造成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触点26相分离,在第二闭合位置所述触点26彼此接触并且电连通,所述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包括极轴70,所述极轴7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2内并且联接到所述至少一对触点26,其中所述极轴7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极轴70的第一位置,所述可动触点34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在所述极轴70的第二位置,所述可动触点34位于所述第二闭合位置;具有第一连杆82和第二连杆84的肘。
4、节组件,每个连杆82,84具有第一外端86,88和第二内端90,92,每个连杆的第一外端86,88具有枢转点128并且每个连杆的第二内端90,92具有枢转点128;所述第一连杆82和第二连杆84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内端90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内端92处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肘节接头94,所述肘节接头94构造成在第一折叠构型、第二过肘节构型和第三复位/折叠构型之间移动;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的第二端92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极轴70,其中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一折叠构型时,所述极轴7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极轴7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托架组件120,所述托架组。
5、件120具有带有第一连杆枢转点128的延长体部122以及侧向枢轴124,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联接到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所述肘节组件第一连杆82在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处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托架组件120;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可转动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组件12,其中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其中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构造成用作推动销200,以便当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肘节组件80从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移动到所述第一折叠构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120包括侧向止动销。
6、126;所述侧向止动销126固定于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上,并且总体设置在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和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之间;以及所述侧向止动销126构造成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侧向止动销126与所述肘节接头94相接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止动销126不用作推动销2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开关设备10包括闭合组件54,所述闭合组件54具有连杆驱动装置61,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构造成将所述肘节组件80从所述第三复位构型移动到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当所权利要求书CN102017043AC。
7、N102017054A2/5页3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三复位构型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肘节组件80移动到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于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位于所述肘节接头94的行程路径上并且作为折叠阻挡件62,其中当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和所述肘节接头94被远离所述折叠阻挡件62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84具有延长的弯曲体部85;以及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的弯曲体部85构造成当所述肘节组件8。
8、0处于所述第一构型时弯曲地围绕所述折叠阻挡件62。6一种用于电气开关设备10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所述电气开关设备10具有壳体组件1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2内的包括固定触点32和可动触点34的至少一对触点26,所述可动触点34构造成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触点26相分离,在第二闭合位置所述触点26彼此接触并且电连通,所述电气开关设备10还包括闭合组件54,所述闭合组件54具有连杆驱动装置61,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构造成将所述肘节组件80从所述第三复位构型移动到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三复位构型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于第一位置,当。
9、所述肘节组件80移动到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于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位于所述肘节接头94的行程路径上并且作为折叠阻挡件62,所述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包括极轴70,所述极轴7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2内并且联接到所述至少一对触点26,其中所述极轴7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极轴70的第一位置,所述可动触点34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在所述极轴70的第二位置,所述可动触点34位于所述第二闭合位置;具有第一连杆82和第二连杆84的肘节组件80,每个连杆82,84具有第一外端86,88和第二内端90,92,每个连。
10、杆的第一外端86,88具有枢转点128并且每个连杆的第二内端90,92具有枢转点128;所述第一连杆82和第二连杆84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内端90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内端92处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肘节接头94,所述肘节接头94构造成在第一折叠构型、第二过肘节构型和第三复位/折叠构型之间移动;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外端88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极轴70,其中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一折叠构型时,所述极轴7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极轴7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托架组件120,所述托架组件120具有带有第一连杆枢转点128的延长体部122以及侧向枢轴124,所述托架。
11、组件体部122联接到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所述肘节组件第一连杆82在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处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托架组件120;以及权利要求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3/5页4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可转动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组件12,其中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和所述肘节接头94被远离所述折叠阻挡件62移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84具有延长的弯曲体部85;以及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的弯曲体部。
12、85构造成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一构型时弯曲地围绕所述折叠阻挡件6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构造成用作推动销200,以便当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肘节组件80从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移动到所述第一折叠构型。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120包括侧向止动销126;所述侧向止动销126固定于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上,并且总体设置在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和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之间;以及所述侧向止动销126构造成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侧。
13、向止动销126与所述肘节接头94相接合。10一种托架组件120,所述托架组件120位于电气开关设备10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内,所述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包括肘节组件80,所述肘节组件80构造成在第一折叠构型和第二过肘节构型之间移动,所述托架组件120包括具有第一连杆枢转点128的延长体部122以及侧向枢轴124,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联接到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以及其中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构造成用作推动销200,以使所述肘节组件80从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移动到所述第一折叠构型。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组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120包括侧向止动销126;所述侧向止动销12。
14、6固定于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上,并且总体设置在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和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之间;以及所述侧向止动销126构造成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侧向止动销126与所述肘节组件80相接合。12一种用于电气开关设备10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所述电气开关设备10具有壳体组件1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2内的包括固定触点32和可动触点34的至少一对触点26,所述可动触点34构造成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触点26相分离,在第二闭合位置所述触点26彼此接触并且电连通,所述电气开关设备10还包括D轴160,所述D轴160构造成选择性地在。
15、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包括极轴70,所述极轴7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2内并且联接到所述至少一对触点26,其中所述极轴7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极轴70权利要求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4/5页5的第一位置,所述可动触点34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在所述极轴70的第二位置,所述可动触点34位于所述第二闭合位置;具有第一连杆82和第二连杆84的肘节组件80,每个连杆82,84具有第一外端86,88和第二内端90,92,每个连杆的第一外端86,88具有枢转点128并且每个连杆的第二内端90,92具有枢转点128;所述第一连杆8。
16、2和第二连杆84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内端90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内端92处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肘节接头94,所述肘节接头94构造成在第一折叠构型、第二过肘节构型和第三复位/折叠构型之间移动;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外端88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极轴70,其中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一折叠构型时,所述极轴7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极轴7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具有带有第一连杆枢转点128的延长体部122的托架组件120、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56和侧向枢轴154,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联接到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所述肘节组件第一连杆82在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
17、处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托架组件120;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可转动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组件12,其中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具有体部152和侧向枢轴154的闩锁板组件150,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152具有闩锁边缘153、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56和侧向过度旋转销158,并且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152联接到所述闩锁板组件侧向枢轴154;所述闩锁板组件闩锁边缘153构造成当所述D轴16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闩锁板组件闩锁边缘153与所述D轴160相接合;所述闩锁板侧向枢轴154可转动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组件12,其中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152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18、当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152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闩锁板组件闩锁边缘153不与所述D轴160相接合,当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152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闩锁板组件闩锁边缘153与所述D轴160相接合并且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152不能自由转动;具有延长体部172的闩锁板连杆170,所述延长体部172具有第一枢转点174、第二枢转点176和纵向延伸部178,所述纵向延伸部178总体上沿纵向向外延伸超过所述第一枢转点174;所述闩锁板连杆第一枢转点174枢转地联接到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闩锁板连杆枢转点,并且所述闩锁板连杆纵向延伸部178在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过度旋转销158附近延伸并且构造成与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
19、过度旋转销158相接合;所述闩锁板连杆170在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32处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以及其中,所述闩锁板连杆纵向延伸部178构造成当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17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闩锁板连杆纵向延伸部178与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过度旋转销158相接合。权利要求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5/5页6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肘节组件80位于所述复位构型时,所述闩锁板连杆纵向延伸部178与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过度旋转销158相接合并且防止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相对于所述闩锁板组件。
20、体部152过度旋转。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闩锁板组件侧向枢轴154、所述闩锁板连杆第一枢转点174和所述闩锁板连杆第二枢转点176总体位于一条线上时,所述闩锁板连杆纵向延伸部178与所述闩锁板组件体部过度旋转销158相接合。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构造成用作推动销200,以便当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肘节组件80从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移动到所述第一折叠构型。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120包括侧向止动销126;所。
21、述侧向止动销126固定于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上,并且总体设置在所述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和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之间;以及所述侧向止动销126构造成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侧向止动销126与所述肘节接头94相接合。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开关设备10包括闭合组件54,所述闭合组件54具有连杆驱动装置61,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构造成将所述肘节组件80从所述第三复位构型移动到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当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三复位构型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肘节组件80移动到所述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
22、于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杆驱动装置61位于所述肘节接头94的行程路径上并且作为折叠阻挡件62,其中当所述托架组件体部122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杆枢转点128和所述肘节接头94被远离所述折叠阻挡件62移动。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84具有延长的弯曲体部85;以及所述肘节组件第二连杆的弯曲体部85构造成在所述肘节组件80处于所述第一构型时弯曲地围绕所述折叠阻挡件62。19一种用于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打开组件52的闩锁板组件150,所述闩锁板组件150包括体部152,所述体部152。
23、具有闩锁边缘153、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56,以及侧向过度旋转销158;侧向枢轴154;以及所述体部152联接到所述侧向枢轴154。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闩锁板组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过度旋转销158在邻近所述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56处联接到所述体部152。权利要求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1/8页7具有带有组合式枢轴和过肘节反向销的托架的电气开关设备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0002本申请涉及共同转让的、于2007年5月4日同时递交的序列号为NO_/_的、名为“电气开关设备及其轭组件和弹簧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代理人案号NO07EDP132,该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24、。技术领域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带有枢轴的托架组件的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打开组件,所述枢轴用作肘节组件TOGGLEASSEMBLY的推动器KICKER。背景技术0004电气开关设备通常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具有一对触点的总线组件、脱扣装置以及操作机构。壳体组件构造成用于隔离和封装其它部件。所述至少一对触点包括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通常包括多对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每个触点与传导总线相联接并且电连通,所述传导总线与线路或者负载相联接并电连通。脱扣装置构造成用于检测过电流情况并致动操作机构。操作机构构造成用于通过手动或者随着脱扣装置致动来打开和闭合触点。0005即,该。
25、操作机构同时包括闭合组件和打开组件,它们可以具有共用的元件,所述元件构造成用于在第一位置即打开位置和第二位置即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可动触点,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各触点是分离的,在闭合位置各触点相联接并电连通。操作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极轴,该极轴联接于可动触点并且构造成用于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每个可动触点。闭合组件和打开组件的各个元件联接于该极轴从而实现触点的闭合和打开。0006在现有技术中,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闭合组件通常包括储能装置,例如闭合弹簧,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极轴联接的连杆。所述至少一个连杆通常包括作为一肘节组件协同工作的两个连杆。当触点打开时,肘节组件处于第一折叠构型,相反地,当触点闭。
26、合时,肘节组件通常处于第二直列INLINE位置或轻微过肘节构型。在触点被打开的同时肘节组件通常移动通过第三构型,即复位构型,此构型是在闭合触点之前操作机构复位期间的构型。打开弹簧偏压极轴以折叠肘节组件。打开弹簧和肘节组件被脱扣装置保持在第二直列位置。0007闭合触点所需的力通常比人能够施加的力要大,因此操作机构通常包括用于闭合触点的机械闭合组件。该闭合组件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储能装置,例如弹簧和/或马达。闭合弹簧通常具有大约2英寸的直径和大约56英寸的长度。这些弹簧构造成可施加大约1000磅的力。常用的构型包括在闭合组件内的压缩一个或多个弹簧的马达。即,闭合弹簧联接到凸轮滚子,该凸轮滚子与联接到马。
27、达的凸轮接合。当马达旋转凸轮时,说明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2/8页8闭合弹簧被压缩或加载/储能。0008肘节组件还包括通常在肘节接头处的凸轮滚子。闭合组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与闭合弹簧凸轮一起设置在共用凸轮轴上的凸轮。可选地,根据凸轮的构型,闭合弹簧凸轮滚子和肘节组件凸轮滚子都与同一凸轮相接合。当闭合弹簧被释放时,闭合弹簧凸轮滚子向相关凸轮施加力并导致凸轮轴旋转。也就是说,凸轮滚子与凸轮“操作性地接合”。凸轮轴的旋转还将导致与肘节组件凸轮滚子相关的凸轮旋转。当与肘节组件凸轮滚子相关的凸轮旋转时,该凸轮导致肘节组件凸轮滚子、进而导致肘节组件,被移动到选定的位置和/或构型。。
28、更具体地,肘节组件被移动以便将极轴旋转到触点闭合的位置。因此,来自闭合弹簧的储存能量经由凸轮、凸轮轴、肘节组件和极轴被传递到触点。可选地,如2007年3月29日递交的序列号为NO11/693,198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记载的,闭合组件还可以利用活塞组件RAMASSEMBLY作用于肘节组件,该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即,与将肘节组件移动到第二过肘节位置的凸轮不同,一线性行进的活塞在肘节接头处作用于肘节组件。0009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打开组件构造成通过允许极轴转动来打开触点。即,脱扣装置包括过电流传感器、闩锁组件,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联接到肘节组件的附加的连杆。可选地,闩锁组件与肘节组件直接联接。
29、。当发生过电流情况时,闩锁组件被释放以允许打开弹簧使肘节组件折叠。当肘节组件折叠时,联接于极轴的肘节组件连杆使极轴转动,从而移动可动触点到打开位置。如有需要,还可以手动对闩锁组件进行致动。0010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打开组件对闩锁组件的释放作出响应并构造成将肘节组件移动到第一折叠构型。通常闩锁组件包括构造成在壳体组件内转动或枢转的闩锁板。该闩锁板包括选择性地接合D轴的闩锁边缘。当D轴处于第一位置时,D轴允许闩锁板枢转。当D轴处于第二位置时,闩锁板的闩锁边缘与D轴相接合,闩锁板不能转动。通过脱扣装置或者人工输入对D轴进行控制。0011一个或多个连杆在闩锁板和肘节组件之间延伸。当闩锁板由D轴保持就。
30、位时,通过极轴的转动和闭合组件来控制肘节组件的运动。当闩锁板可自由枢转时,闩锁板经由连杆使得肘节组件移动。因此,当脱扣装置或人工输入使得D轴转动时,闩锁板可自由枢转,这继而使得肘节组件从第二过肘节构型移动到第一折叠构型,从而允许各触点分离。为了在通过闭合组件闭合触点之前复位操作机构打开组件,肘节组件通常移动到复位构型。在此构型中各触点是打开的,但是D轴被复位并且闩锁板闩锁边缘与D轴再次接合。从而,如上所述,闩锁板不再能自由转动并且通过极轴和闭合组件来控制肘节组件的运动。0012操作机构打开组件通常包括止动/推动销。该止动/推动销通常定位在两个位置之一,即,在位于闩锁板和肘节组件之间的连杆上,或。
31、者固定在壳体组件上。止动/推动销最初在闭合期间停止肘节组件的运动。即,止动/推动销作为止动销定位成使得当闭合组件移动肘节组件通过肘节时,止动/推动销限制处于第二过肘节构型的肘节组件的运动。通常,如果没有止动/推动销,则肘节组件将在相反方向上折叠。当闩锁板被释放时,闩锁板的运动将导致闩锁板和肘节组件之间的连杆朝向肘节组件移动,或者,如果推动销被固定,则导致肘节组件朝向推动销移动。当止动/推动销正在接触肘节组件并且将肘节组件保持在第二过肘节构型时,止动/推动销朝向肘节组件的相对运动使说明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3/8页9肘节组件向后通过直列位置,一旦肘节组件通过肘节,肘节。
32、组件就能够折叠。即,止动/推动销使肘节组件移动到第一折叠构型。通常,由于止动/推动销通常与相关连杆或肘节组件的枢转点相隔一段距离,因此推动销和肘节组件的相对运动存在一定延迟。即,当组件移动时,最初将以较慢的角速度围绕枢转点移动,所述枢转点与推动销隔开一定距离。因此,在闩锁板的释放和肘节组件的折叠之间的时间被延长了。这是一个缺陷,因为直到肘节被基本折叠时各触点才分离。0013在该构型中,操作机构打开组件和闭合组件彼此相邻布置。这种操作机构打开组件和闭合组件紧邻的布置方式会产生相互干扰的问题,必须予以解决。例如,在闭合组件将肘节组件移动到第二过肘节构型之后,闭合组件的闭合装置,例如前述的凸轮或活塞。
33、,仍然紧邻肘节组件。在正常的运行情况下,闭合组件闭合装置被简单的复位,从而将闭合组件闭合装置从肘节组件处移开。但是,如果在闭合触点之后紧接着发生了过电流的情况,则必须将闭合组件闭合装置和肘节组件分离开以使肘节组件可以折叠。操作机构现有的构型通常使闭合组件闭合装置移开或允许肘节组件的连杆分离。这些方案都存在缺陷。构造成用于将闭合组件闭合装置移离肘节组件的组件增加了加载难度。构造成用于分离肘节连杆然后重新联接这些肘节连杆的组件也给打开组件增加了复杂度。0014因此,需要一种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打开组件,其中推动销和相关枢转点相互对应。0015还需要一种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打开组件,其中肘节组件被移。
34、离闭合组件闭合装置,而不是使肘节组件分离或者使闭合组件闭合装置从肘节组件处移离。发明内容0016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气开关设备操作机构打开组件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和其它一些需求,其中肘节组件止动/推动销被分解为推动销和止动销。通过将止动/推动销的功能分解为单独的销,推动销可以设置在相关连杆的枢转点处。此外,所述推动销和止动销设置于一托架上,与一延长连杆相对。该托架的初始转动比现有技术中的连杆更快。该托架还支撑肘节组件连杆之一。因此,托架的转动使肘节组件移动。操作机构打开组件构型为使得当相关闩锁组件闩锁板被释放时,托架转动以使肘节组件从闭合组件闭合装置处移开。因此,由于推动销也是枢转点并且托架转动较快,。
35、闩锁板的释放和肘节组件的折叠之间的时间得以缩短。0017进一步地,对于这些改进,还需要一种装置将托架相对于闩锁板定位并且防止托架相对于闩锁板过度旋转。即,该装置对托架相对于闩锁板的运动进行限制,从而在触点的打开和闭合期间控制托架的运动。该需求通过具有转动停止组件的闩锁板连杆得以满足。即,闩锁板组件包括过度旋转销,并且闩锁板连杆具有与过度旋转销相接合的纵向延伸部。因此,当托架相对闩锁板移动时,闩锁板连杆也发生运动。当闩锁板连杆纵向延伸部与过度旋转销相接合时,托架相对于闩锁板的移动被限制。因此,在触点打开和闭合期间,就可以对托架的运动进行控制。附图说明0018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文对优选的实施例的说。
36、明,可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在附说明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4/8页10图中0019图1示出了电气开关设备的等距视图,其中前盖被移除。0020图2示出了打开组件的等距视图,其中为了清晰起见移除了一个侧板。0021图3示出了当触点闭合时的打开组件的侧向示意图。0022图4示出了在打开期间当推动销最初接合肘节组件时的打开组件的侧向示意图。0023图5示出了当触点打开、肘节组件处于第一折叠构型并且活塞组件被卸载时的打开组件的侧向示意图。0024图6示出了当触点打开、肘节组件处于第一折叠构型并且活塞组件被加载时的打开组件的侧向示意图。0025图7示出了当触点打开、肘节组件处于复。
37、位构型并且活塞组件被加载时的打开组件的侧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本申请中,“联接COUPLED”表示在两个或更多元件之间的联结,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只要有联结发生即可。0027本申请中,“直接联接”表示两个元件直接相互接触。0028本申请中,“固定联接”或者“固定”表示两个部件联接成作为一体移动。0029本申请中,当涉及直接与凸轮联接的部件时所使用的“操作性地接合”表示通过该部件施加给凸轮的力足以导致凸轮旋转。0030本申请中,“枢转点”是位于两个或更多元件之间的、允许所述元件相对于彼此枢转的联接部。枢转点可以是但不限于各个元件上的开口以及一个单独的杆,其中所述杆穿过所述开口延伸,或。
38、者是位于第一元件上的杆和位于第二元件上的开口,其中第一元件上的杆穿过第二元件上的开口延伸。0031本申请中,彼此“枢转地联接”的连杆或部件是在“枢转点”处相联接。0032本申请中,对于作用于肘节组件的推动销,更具体地,对于“使”肘节组件折叠的推动销,用语“使”被广泛地定义为包括加速折叠。即,肘节组件,尤其是被保持在直列构型的肘节组件可以在没有接触推动销的情况下开始折叠。但是,这种折叠很慢,与推动销的接触会大大增加折叠的速度。0033如图1所示,电气开关设备10包括限定封闭空间14的壳体组件12。在图1中,壳体组件12的前盖没有被示出,但在本领域是公知的。电气开关设备10还包括导体组件20示意性。
39、示出,该导体组件20具有至少一个线路端子22、至少一个线路导体24、至少一对可分离触点26、至少一个负载导体28和至少一个负载端子30。所述至少一对可分离触点26包括固定触点32和可动触点34。可动触点34构造成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触点32、34是分离的,在第二闭合位置触点32、34相互接触并且电连通。电气开关设备10还包括脱扣装置40以及操作机构50。操作机构50通常构造成使所述至少一对可分离触点26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对该操作机构50将在下面详细描述。脱扣装置40构造成检测过电流状况,并且在检测到这种状况时致动操作机构50以打开所述至少。
40、一对可分离触点26。说明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5/8页110034电气开关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两个通常是多个侧板27。侧板27以基本平行的取向设置在壳体组件12内部。侧板27包括多个开口29,其它部件可以附接到所述开口或者其它部件可以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在两个相邻侧板27上的开口29通常是对齐的。尽管侧板27是优选实施例,但可以理解,壳体组件12还可适配成包括需要的开口和/或附接点,从而有效地将侧板27并入壳体组件12中未示出。0035电气开关设备1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极,即,分别具有相关导体和端子的一对或多对可分离触点26。如附图中所示,壳体组件12包括三个腔室13A、。
41、13B、13C,每个腔室均封装作为电气开关设备10的一个极的一对可分离触点26。三极构型或具有一中性极的四极构型在本领域是公知的。操作机构50构造成控制位于电气开关设备10内的所有成对的可分离触点26。因此,可以理解,操作机构50的选定元件,例如但不限于极轴70下面将讨论跨越全部三个腔室13A、13B、13C并与每对可分离触点26相接合。但是,下面的讨论将不会具体地阐述每对特定的可分离触点26。0036如图2所示,操作机构50包括打开组件52和闭合组件54,该打开组件52构造成将所述至少一对可分离触点26从第二闭合位置移动到第一打开位置,该闭合组件54构造成将所述至少一对可分离触点26从第一打。
42、开位置移动到第二闭合位置。打开组件52和闭合组件54都使用操作机构50的共用部件。闭合组件54的操作在美国专利申请NO11/693,198中有详细记载,该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此。应指出,闭合组件54包括活塞60,该活塞60构造成接合肘节接头94下文将描述,并且将肘节组件80从复位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因此,在此实施例中活塞60是连杆驱动装置61。还应指出,当活塞60处于卸载位置时,活塞60邻近肘节组件80设置并且作为肘节组件80的折叠阻挡件62。0037打开组件52包括极轴70、肘节组件80、托架组件120,以及还可以包括闩锁组件140,该闩锁组件140具有闩锁板组件150和闩锁板连杆170。。
43、应指出,闩锁组件140还可以被认为是脱扣装置40的一部分。极轴70是可转动地联接于壳体组件12和/或侧板27的延长轴体部72。极轴70包括多个布置在从极轴体部72延伸的安装块76上的安装点74。如图1示意性所示,极轴70联接于可动触点34。极轴70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时,可动触点34处于它的第一打开位置,在第二位置时,可动触点34处于它的第二闭合位置。如在同时递交的名为“电气开关设备及其轭组件和弹簧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NO_/_代理人案号NO07EDP132中所记载的,一个或多个闭合弹簧偏压极轴70以便沿图3的箭头所示方向转动。0038应指出,如图2所示,在肘节组。
44、件80内的单个部件,例如第一连杆82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构件82A、82B,它们具有相似的形状,被保持处于间隔开的关系,并且一致地运动。使用多个单独的构件82A、82B可用于例如为连杆82提供附加的强度,或者用于基于空间考虑不允许使用单个厚的构件82A、82B的情况。因为这些连杆构件82A、82B执行相同的功能,具有相似的形状,并一致地运动,所以下面的讨论将使用如图47的侧视图中所示的单个参考编号来简单地标识连杆。可以理解,对这种部件的描述适用于该部件的每个构件82A、82B。在关闭组件54中的其它部件还可以使用彼此堆叠的不同叠层或者分层构成。还应指出,这些部件通常在单个平面内旋转。因此,应该理。
45、解的是,在图47中示出的相重叠的部件处在不同的平面上。还应该理解的是,垂直于各个说明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6/8页12部件的平面延伸的部件可以与不止一个部件相接触。当本文提及打开组件52时,置于部件之前的用语“侧向”表示该部件延伸穿过两个或更多其它部件的平面。0039如图37所示,肘节组件80包括第一连杆82和第二连杆84,它们均为大致扁平的、延长的体部。如下文所述,第二连杆84的体部还是弯曲的。第一和第二连杆82、84具有第一外端86、88分别地和第二内端90、92分别地。在第一和第二连杆的第一外端86、88和第二内端90、92中的每一个处均设有枢转点。第一连杆8。
46、2和第二连杆84在第一连杆的第二内端90和第二连杆的第二内端92处通过肘节接头94可枢转地联接在一起。在这个构型中,第一和第二连杆82、84形成了肘节接头94。该肘节接头94可包括肘节滚子98。即,肘节接头94可包括大致垂直于每个连杆82、84的平面延伸的销100。所述销100还可限定肘节滚子98的轴,该肘节滚子实质上是一个轮。该肘节滚子98的直径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便延伸越过第一和第二连杆82、84的边缘。0040托架组件120包括延长体部122、侧向枢轴124和侧向止动销126。托架组件体部122具有第一连杆枢转点128。托架组件体部122联接于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布。
47、置在壳体组件侧板27之间并与壳体组件侧板27可转动地联接。因此,托架组件体部122可以绕固定轴线,即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枢转。侧向止动销126基本上置于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和第一连杆枢转点128之间。托架组件体部122优选地包括具有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32的偏移部130。0041闩锁板组件150包括体部152和侧向枢轴154。闩锁板组件体部152具有闩锁边缘153、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56和侧向过度旋转销158。闩锁板组件体部152联接于闩锁板组件侧向枢轴154。闩锁板组件侧向枢轴154布置在壳体组件侧板27之间并与壳体组件侧板27可转动地联接。因此,闩锁板组件体部152可以绕固定轴线,即闩锁。
48、板组件侧向枢轴154枢转。侧向过度旋转销158基本上置于闩锁板组件侧向枢轴154和闩锁板组件体部的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56之间。闩锁板组件体部的闩锁边缘153构造成与作为操作机构50的一部分的D轴160或类似装置相接合。D轴160及其操作的详细说明记载于序列号为11/737,219的美国专利申请中,该申请通过引用结合在此。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应指出D轴160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转动。0042闩锁板连杆170具有延长体部172,该延长体部172带有第一枢转点174、第二枢转点176以及纵向延伸部178。纵向延伸部178大致沿纵向向外延伸超过闩锁板连杆体部的第一枢转点174。纵向延伸。
49、部178构造成与闩锁板组件的过度旋转销158相接合。0043打开组件52按照下文进行装配。应指出,极轴70、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和闩锁板组件侧向枢轴154是可转动地联接于壳体组件侧板27的三个部件,因此,这三个轴70、124、154是相对于壳体组件12不发生移动的枢转点。如上所述,极轴70可转动地联接于壳体组件侧板27。第二连杆84联接于极轴70,更具体地,第二连杆的第一外端88枢转地联接于极轴安装点74。由于极轴安装点74从极轴70的轴线处偏移,极轴70的转动使第二连杆的第一外端88移动经过一弧形。如前文所述,第一连杆82和第二连杆84在肘节接头94处彼此枢转联接。第一连杆82联接于托架组件体部122。即,第一连杆的第一外端86枢转地联接于托架组件体部的第一连杆枢转点128。由于托架组件体部的第一连杆枢转点128与托架组件侧向枢轴124相间隔设置,当托架组件体部122枢转时,托架组件体部的第一连杆枢转点128也移动经过一弧形。应指出,如图2所示,说明书CN102017043ACN102017054A7/8页13销1可以延伸穿过多个构件82A、82B并且延伸到侧板27。由于销1必须移动经过一弧形,因此与其相关联的侧板开口29是弧形的开口。0044闩锁板连杆第二枢转点176枢转地联接于托架组件体部的闩锁板连杆枢转点132。闩锁板连杆第一枢转点174枢转地联接于闩锁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