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09559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4288.2

申请日:

2004.06.23

公开号:

CN1595494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0D7/00; G10D9/00

主分类号:

G10D7/00; G10D9/00

申请人:

王育锋;

发明人:

郭松坡

地址:

250002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王官庄小区3区10号楼2-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佳民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佳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葫芦丝是一种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是由葫芦、调音接头、副音管、3个共鸣管、主音管、卡子、堵头、管、主音接管、音孔组成;由于主音管下部两侧调音孔外面各固定设1个共鸣管,在主音管后面调音孔下部固定1根共鸣管;声音从两侧调音孔通过共鸣管再放出来,不仅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产生了西洋管乐感觉,而且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由于吹奏人拇指灵活控制声音通过共鸣管再放出来,音域变化无穷,长音更多,合音更丰富,乐声更加柔美和谐,更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葫芦丝由葫芦、主音管、高音附管、低音附管、捆线及音孔组成,其特征是:在主音管下部左、右侧的调音孔外各固定加装1个共鸣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丝,其特征是:在主音管背面调音孔下部固定加设1个共鸣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丝,其特征是:上述葫芦丝中加设的3个共鸣管为空芯金属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丝,其特征是:上述葫芦丝中加设的3个共鸣管为空芯铜质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丝,其特征是:上述葫芦丝中加设的3个共鸣管为空芯银质管。

说明书

葫芦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民族乐器,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我国西南部聚居于云南德宏、临沧地区的傣、阿昌、佤、布郎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葫芦丝。
背景技术
据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牟10月第一版,由扬兆华编著的《葫芦丝吹奏法》介绍,葫芦丝又名葫芦箫,阿昌语称“拍勒翁”,佤语称“拜洪廖”,它是由葫芦笙演进而成的,由于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而得名;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作葫芦丝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地生活增添了很多欢乐;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葫芦丝至今只是簧片厚薄、大小的改变,材料的改进,塑料管代替竹管,左、右附管各开1个音孔等等,并无大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了结构,能发出更加优美、动听、音域宽、更响亮的葫芦丝。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方案实现的,具体说明如下:
一种葫芦丝由葫芦、主音管、高音附管、低音附管、捆线及音孔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在主音管下部左、右侧的调音孔外各加装1个共鸣管;在主音管背面调音孔下部固定加设1个共鸣管。
上述葫芦丝中加设的3个共鸣管为空芯金属管。
本发明效果非常明显,由于在主音管下两侧的调音管上加了共鸣管,吹奏中西洋管号的音色,与原葫芦丝发音音域更丰富,高音增高不刺耳,低音更低更动听,共鸣音增大,延长音明显,中西乐器结合互补,音色更美、圆润、低沉,浑厚、饱满、立体感强,众人欣赏,无不夸赞、神往;主音管下孔下面加的共鸣管,通过发明人郭松坡演奏中拇指的灵活控制,音质、旋率更生明显提高、令人陶醉。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或用它独奏,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附图说明
图1为葫芦丝结构示意图
图2为葫芦丝侧视示意图
图3为葫芦丝后视示意图
图中,1是吹孔,2是葫芦,3是调音接头,4是副音管,5是共鸣管,6是主音管,7是共鸣管(后壁),8是音孔,9是卡子,10是共鸣管(右侧),11是堵头,12是共鸣管(左侧),13是管,14是主音接管,15侧调音管,16是后调音孔。
图1、2、3中共鸣管6、7、10都是固定粘贴在主音管上的;试用中,管壁的厚薄变化,发音效果不同;金属管效果明显;铜管更好听;银质管更理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原葫芦丝乐器基础上改进而成;主要是增设了3个金属共鸣管;在主音管6下部两侧调音孔15外面各固定设1个共鸣管10、12,在主音管后面调音孔下部固1根共鸣管5;由于葫芦声音从两侧调音孔15通过共鸣管10、12再放出来,不仅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产生了西洋管乐感觉,而且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由于吹奏人拇指灵活控制声音通过共鸣管5再放出来,音的变化无穷,长音更多,合音更丰富,乐声更加柔美和谐,更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同行业技术人员可以实施。

葫芦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葫芦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葫芦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葫芦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丝.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葫芦丝是一种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是由葫芦、调音接头、副音管、3个共鸣管、主音管、卡子、堵头、管、主音接管、音孔组成;由于主音管下部两侧调音孔外面各固定设1个共鸣管,在主音管后面调音孔下部固定1根共鸣管;声音从两侧调音孔通过共鸣管再放出来,不仅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产生了西洋管乐感觉,而且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由于吹奏人拇指灵活控制声音通过共鸣管再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乐器;声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