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094784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5503.9

申请日:

2009.08.11

公开号:

CN101998756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K 1/02申请公布日:201103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1/02申请日:20090811|||公开

IPC分类号:

H05K1/02; H05K1/11

主分类号:

H05K1/02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白育彰; 谢博全; 刘建宏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层、一第二层、若干过孔以及若干布设于第一层及第二层上的传输线,所述若干过孔均贯穿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若干传输线用于依次连接所述若干过孔的焊盘且使得所述过孔及传输线所形成的传输路径为螺旋缠绕方式。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传输路径即可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因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印刷电路板, 包括一第一层、 一第二层、 若干过孔以及若干布设于第一层及第二 层上的传输线, 所述若干过孔均贯穿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 所述若干传输线用于依次连接 所述若干过孔的焊盘且使得所述过孔及传输线所形成的传输路径为螺旋缠绕方式。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过孔排成彼此平行的两列, 两列中具有数量相等且对应排列的若干过孔, 第一层上第一列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 二列中相隔一排过孔后的下一过孔的焊盘连接, 第二层上两列过孔中对应位置的过孔的焊 盘通过传输线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过孔包括一第一至第八过 孔, 所述第一、 第三、 第五及第七过孔位于第一列, 所述第二、 第四、 第六及第八过孔位于第 二列, 且所述第一、 第三、 第五及第七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 第四、 第六及第八过孔对应排 列, 第一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六过孔的焊盘相连、 第三过孔的焊盘通 过传输线与第八焊盘相连, 第二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 连、 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 第五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 六过孔的焊盘相连, 以及第七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八过孔的焊盘相连。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过孔排成彼此平行的两列, 两列中具有数量相等且对应排列的若干过孔, 第一层上第一列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 二列中相邻的过孔的焊盘连接, 第二层上两列过孔中对应位置的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连 接。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过孔包括一第一至第四过 孔, 所述第一及第三过孔位于第一列, 所述第二及第四过孔位于第二列, 且所述第一及第三 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及第四过孔对应排列, 第一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 四过孔的焊盘相连, 第二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 第 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过孔包括排成彼此平行的 两列, 其中第二列中包括的过孔数量比第一列多两个, 第一列中的过孔与第二列中除排在 一端的两个过孔外的过孔对应排列 ; 第一层上两列过孔中对应位置的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 线连接, 第二层上第一列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列中相隔一排过孔后的下一过孔的 焊盘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过孔包括一第一至第十过 孔, 所述第一、 第三、 第五及第七过孔位于第一列, 所述第二、 第四、 第六、 第八、 第九及第十 过孔位于第二列, 且所述第一、 第三、 第五及第七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 第四、 第六及第八过 孔对应排列, 所述第九及第十过孔位于第二过孔不与第四过孔相邻的一侧 ; 第一层上所述 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 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 孔的焊盘相连、 第五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六过孔的焊盘相连, 以及第七过孔的焊盘 通过传输线与第八过孔的焊盘相连, 第二层上所述第一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十过孔的焊盘 相连、 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九焊盘相连、 第五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 孔的焊盘相连, 以及第七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过孔包括一第一至第六过 孔, 所述第一及第三过孔位于第一列, 所述第二、 第四、 第五及第六过孔位于第二列, 且所述 2 第一及第三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及第四过孔对应排列, 所述第五过孔位于第二过孔不与第 四过孔相邻的一侧, 所述第六过孔位于第五过孔不与第二过孔相邻的一侧 ; 第一层上所述 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 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 孔的焊盘相连, 第二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六过孔的焊盘相连、 第三过 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

说明书


印刷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电感结构的印刷电路板。背景技术 消费性电子产品随着日益彰显的重要性以及其爆发性的需求成长, 成为电子市场 中之产品主流。 无论在任何消费性电子产品中, 电感组件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尤其在其 滤波以及储存能量方面。 传统上来说, 电感是指导体线圈在磁场中活动时, 所能感应到的电 流的强度。因此, 当一般的电路需要使用到电感组件时, 往往都将导线缠绕成圈, 进而完成 电感之制作。 而将这些电感组件布设至印刷电路板时, 将会受到布线面积等的限制, 从而影 响了整个电子产品的功能与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 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电感结构的印刷电路板。
     一种印刷电路板, 包括一第一层、 一第二层、 若干过孔以及若干布设于第一层及第 二层上的传输线, 所述若干过孔均贯穿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 所述若干传输线用于依次连 接所述若干过孔的焊盘且使得所述过孔及传输线所形成的传输路径为螺旋缠绕方式。
     上述印刷电路板通过传输线将过孔连接, 使得过孔与传输线形成的信号传输路径 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 因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 无需额外的辅助电路。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 2 是图 1 中印刷电路板的差动输入损耗效能的仿真结果图。 图 3 是图 1 中印刷电路板的共模转差模输入损耗效能的仿真结果图。 图 4 是图 1 中印刷电路板的电感感值的仿真结果图。 图 5 是本发明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请参考图 1, 本发明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层 10、 一第二层 20、 若干过孔对及若干传输线, 其中每一过孔对包括两过孔, 每一过孔用于连通位于所述第 一层 10 及第二层 20 上的若干传输线。每一传输线用于与过孔的焊盘相连。所述第一层 10 与第二层 20 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
     本实施方式以包括五个过孔对 30a-30e 为例进行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中过孔对的 数量可为大于或等于三的任意数值。 过孔对 30a 包括两过孔 32a、 36a, 过孔对 30b 包括两过 孔 32b、 36b, 过孔对 30c 包括两过孔 32c、 36c, 过孔对 30d 包括两过孔 32d、 36d, 过孔对 30e 包括两过孔 32e、 36e。所述五个过孔对 30a-30e 中的过孔排列成相互平行的两列, 所述过孔对 30a、 30c、 30e 排成第一列, 所述过孔对 30b、 30d 排成第二列。所述过孔对 30b、 30d 的 过孔 32b、 36b、 32d、 36d 与所述过孔对 30c、 30e 的过孔 32c、 36c、 32e、 36e 位置对应。过孔对 30a 为输入端, 过孔对 30e 为输出端。
     传输线 60a 及 62a 布设于所述第一层 10 上且分别与所述过孔 32a 及 36a 的焊盘 相连, 用于输入信号。传输线 60b 及 62b 布设于所述第二层 20 上, 分别连接于所述过孔 32a 与 32b 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 36a 与 36b 的焊盘之间。传输线 60c 及 62c 布设于所述第一层 10 上, 分别连接于过孔 32b 与 32c 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 36b 与 36c 的焊盘之间。 传输线 60d 及 62d 布设于所述第二层 20 上, 分别连接于过孔 32c 与 32d 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 36c 与 36d 的焊盘之间。传输线 60e 及 62e 布设于所述第一层 10 上, 分别连接于过孔 32d 与 32e 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 36d 与 36e 的焊盘之间。传输线 60f 及 62f 布设于所述第二层 20 上 且分别与所述过孔 32e 及 36e 的焊盘相连, 用于输出信号。
     当信号经由传输线 60a 输入至印刷电路板时, 信号首先在第一层 10 经由过孔 32a 传输至第二层 20, 再藉由第二层 20 上的传输线 60b 连接至过孔 32b, 再经由过孔 32b 传输 至第一层 10, 由第一层 10 之传输线 60c 传输至过孔 32c, 由此在第一层 10 及第二层 20 间 交错的进行信号传输至过孔 32e。 此信号传输路径即可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 因 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同理, 藉由过孔 36a-36e 之信号传输路径, 亦可产生电感效应。而 两传输路径之间亦可产生平行导体之电感效应。同时, 可使得藉由过孔 32a-32e 所产生之 信号传输路径与藉由过孔 36a-36e 所产生之信号传输路径等长,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 2 及图 3, 其分别为对上述印刷电路板的差动输入损耗效能以及共 模转差模输入损耗效能的仿真结果图, 其中参数设置如下 : 过孔 32a 及 32b 之间的距离为 80mils, 过孔 32a 的半径为 15mils, 过孔 36a 的半径为 10mils, 两过孔 36a 及 32c 之间的距 离为 40mils, 两过孔对 32b 及 32c 之间的距离为 34.6mils。
     由图 2 及图 3 可以看出, 所述印刷电路板于低频至高频阶段皆享有优异的差动输 入损耗频率响应, 且可有效抑制共模噪声。
     请继续参考图 4, 其为对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感感值的仿真分析, 图 4 中曲线 40 表示每一传输路径所产生的电感效应所等效的电感值, 曲线 42 表示两传输路径之间产生 的电感效应所等效的电感值。从图 4 中可以看出, 在不同的频率阶段, 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 每一传输路径均可产生电感效应, 且两传输路径之间亦可产生平行导体的电感效应。
     请参考图 5, 本发明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层 100、 一第二层 200、 若干过孔对及若干传输线, 其中,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过孔对包括四个过孔对 300a、 300b、 300c 以及 300d。
     所述过孔对 300a 包括两过孔 320a 与 360a, 过孔对 300b 包括两过孔 320b 与 360b, 过孔对 300c 包括两过孔 320c 与 360c, 过孔对 300d 包括两过孔 320d 与 360d。所述五个过 孔对 300a-300d 中的过孔排列成相互平行的两列, 所述过孔对 300a 与 300c 排成第一列, 所 述过孔对 300b 与 300d 排成第二列。所述过孔对 300a、 300c 的过孔 320a、 360a、 320c、 360c 与所述过孔对 300b、 300d 的过孔 320b、 360b、 360d、 360d 位置对应。所述过孔对 300a 为输 入端, 过孔对 300d 为输出端。
     传输线 600a 及 620a 布设于所述第一层 100 上且分别与所述过孔 320a 及 360a 的 焊盘相连, 用于输入信号。传输线 600b 及 620b 布设于所述第二层 200 上, 分别连接于所述过孔 320a 与 320b 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 360a 与 360b 的焊盘之间。传输线 600c 及 620c 布 设于所述第一层 100 上, 分别连接于过孔 320b 与 320c 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 360b 与 360c 的焊盘之间。传输线 600d 及 620d 布设于所述第二层 200 上, 分别连接于所述过孔 320c 与 320d 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 360c 与 360d 的焊盘之间。传输线 600e 及 620e 布设于所述第一 层 100 上, 且分别与所述过孔 320d 及 360d 的焊盘相连, 用于输出信号。
     根据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相同的原理, 由过孔 320a-320d 所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 以及过孔 360a-360d 所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均可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 因此可 有效产生电感效应。此外, 两传输路径之间亦可产生平行导体之电感效应。
     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信号输入与输出位于同一 层上, 第二实施方式中信号输入与输出位于不同的层上。另外, 其他实施方式中, 也可仅仅 包括过孔 32a-32e 或者 320a-320d, 此时, 则只产生过孔 32a-32e 或者 320a-320d 所组成 的信号传输路径所产生的电感效应。同时, 所述过孔 32a-32e、 36a-36e、 320a-320d 或者 360a-360d 也可按其他方式进行排列, 只要其所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为螺旋缠绕方式即可。
     上述印刷电路板通过传输线将过孔连接, 使得过孔与传输线形成的信号传输路径 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 因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 无需额外的辅助电路。

印刷电路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印刷电路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印刷电路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电路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电路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8756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8756ACN101998756A21申请号200910305503922申请日20090811H05K1/02200601H05K1/11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白育彰谢博全刘建宏54发明名称印刷电路板57摘要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层、一第二层、若干过孔以及若干布设于第一层及第二层上的传输线,所述若干过孔均贯穿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若干传输线用于依次连接所述若干过孔的焊盘且。

2、使得所述过孔及传输线所形成的传输路径为螺旋缠绕方式。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传输路径即可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因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1998762A1/2页21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层、一第二层、若干过孔以及若干布设于第一层及第二层上的传输线,所述若干过孔均贯穿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若干传输线用于依次连接所述若干过孔的焊盘且使得所述过孔及传输线所形成的传输路径为螺旋缠绕方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过孔排成彼此平行的两列,两列中具有数量相等且对应排列的若。

3、干过孔,第一层上第一列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列中相隔一排过孔后的下一过孔的焊盘连接,第二层上两列过孔中对应位置的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过孔包括一第一至第八过孔,所述第一、第三、第五及第七过孔位于第一列,所述第二、第四、第六及第八过孔位于第二列,且所述第一、第三、第五及第七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第四、第六及第八过孔对应排列,第一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六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八焊盘相连,第二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五过孔的焊盘通过。

4、传输线与第六过孔的焊盘相连,以及第七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八过孔的焊盘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过孔排成彼此平行的两列,两列中具有数量相等且对应排列的若干过孔,第一层上第一列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列中相邻的过孔的焊盘连接,第二层上两列过孔中对应位置的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过孔包括一第一至第四过孔,所述第一及第三过孔位于第一列,所述第二及第四过孔位于第二列,且所述第一及第三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及第四过孔对应排列,第一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二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

5、二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过孔包括排成彼此平行的两列,其中第二列中包括的过孔数量比第一列多两个,第一列中的过孔与第二列中除排在一端的两个过孔外的过孔对应排列;第一层上两列过孔中对应位置的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连接,第二层上第一列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列中相隔一排过孔后的下一过孔的焊盘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过孔包括一第一至第十过孔,所述第一、第三、第五及第七过孔位于第一列,所述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第九及第十过孔位于第二列,且所述第一、第三、第五及第七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

6、第四、第六及第八过孔对应排列,所述第九及第十过孔位于第二过孔不与第四过孔相邻的一侧;第一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五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六过孔的焊盘相连,以及第七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八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二层上所述第一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十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九焊盘相连、第五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以及第七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过孔包括一第一至第六过孔,所述第一及第三过孔位于第一列,所述第二、第四、第五及。

7、第六过孔位于第二列,且所述权利要求书CN101998756ACN101998762A2/2页3第一及第三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及第四过孔对应排列,所述第五过孔位于第二过孔不与第四过孔相邻的一侧,所述第六过孔位于第五过孔不与第二过孔相邻的一侧;第一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四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二层上所述第一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六过孔的焊盘相连、第三过孔的焊盘通过传输线与第二过孔的焊盘相连。权利要求书CN101998756ACN101998762A1/3页4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电感结构的印刷电路。

8、板。背景技术0002消费性电子产品随着日益彰显的重要性以及其爆发性的需求成长,成为电子市场中之产品主流。无论在任何消费性电子产品中,电感组件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其滤波以及储存能量方面。传统上来说,电感是指导体线圈在磁场中活动时,所能感应到的电流的强度。因此,当一般的电路需要使用到电感组件时,往往都将导线缠绕成圈,进而完成电感之制作。而将这些电感组件布设至印刷电路板时,将会受到布线面积等的限制,从而影响了整个电子产品的功能与成本控制。发明内容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电感结构的印刷电路板。0004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层、一第二层、若干过孔以及若干布设于第一层及第二层上。

9、的传输线,所述若干过孔均贯穿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若干传输线用于依次连接所述若干过孔的焊盘且使得所述过孔及传输线所形成的传输路径为螺旋缠绕方式。0005上述印刷电路板通过传输线将过孔连接,使得过孔与传输线形成的信号传输路径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因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无需额外的辅助电路。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07图2是图1中印刷电路板的差动输入损耗效能的仿真结果图。0008图3是图1中印刷电路板的共模转差模输入损耗效能的仿真结果图。0009图4是图1中印刷电路板的电感感值的仿真结果图。0010图5是本发明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立。

10、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2请参考图1,本发明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层10、一第二层20、若干过孔对及若干传输线,其中每一过孔对包括两过孔,每一过孔用于连通位于所述第一层10及第二层20上的若干传输线。每一传输线用于与过孔的焊盘相连。所述第一层10与第二层20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0013本实施方式以包括五个过孔对30A30E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方式中过孔对的数量可为大于或等于三的任意数值。过孔对30A包括两过孔32A、36A,过孔对30B包括两过孔32B、36B,过孔对30C包括两过孔32C、36C,过孔对30D包括两过。

11、孔32D、36D,过孔对30E包括两过孔32E、36E。所述五个过孔对30A30E中的过孔排列成相互平行的两列,所述过说明书CN101998756ACN101998762A2/3页5孔对30A、30C、30E排成第一列,所述过孔对30B、30D排成第二列。所述过孔对30B、30D的过孔32B、36B、32D、36D与所述过孔对30C、30E的过孔32C、36C、32E、36E位置对应。过孔对30A为输入端,过孔对30E为输出端。0014传输线60A及62A布设于所述第一层10上且分别与所述过孔32A及36A的焊盘相连,用于输入信号。传输线60B及62B布设于所述第二层20上,分别连接于所述过孔。

12、32A与32B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36A与36B的焊盘之间。传输线60C及62C布设于所述第一层10上,分别连接于过孔32B与32C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36B与36C的焊盘之间。传输线60D及62D布设于所述第二层20上,分别连接于过孔32C与32D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36C与36D的焊盘之间。传输线60E及62E布设于所述第一层10上,分别连接于过孔32D与32E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36D与36E的焊盘之间。传输线60F及62F布设于所述第二层20上且分别与所述过孔32E及36E的焊盘相连,用于输出信号。0015当信号经由传输线60A输入至印刷电路板时,信号首先在第一层10经由过孔32A传输至第二层。

13、20,再藉由第二层20上的传输线60B连接至过孔32B,再经由过孔32B传输至第一层10,由第一层10之传输线60C传输至过孔32C,由此在第一层10及第二层20间交错的进行信号传输至过孔32E。此信号传输路径即可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因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同理,藉由过孔36A36E之信号传输路径,亦可产生电感效应。而两传输路径之间亦可产生平行导体之电感效应。同时,可使得藉由过孔32A32E所产生之信号传输路径与藉由过孔36A36E所产生之信号传输路径等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0016请继续参考图2及图3,其分别为对上述印刷电路板的差动输入损耗效能以及共模转差模输入损耗效能的仿真结果图。

14、,其中参数设置如下过孔32A及32B之间的距离为80MILS,过孔32A的半径为15MILS,过孔36A的半径为10MILS,两过孔36A及32C之间的距离为40MILS,两过孔对32B及32C之间的距离为346MILS。0017由图2及图3可以看出,所述印刷电路板于低频至高频阶段皆享有优异的差动输入损耗频率响应,且可有效抑制共模噪声。0018请继续参考图4,其为对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感感值的仿真分析,图4中曲线40表示每一传输路径所产生的电感效应所等效的电感值,曲线42表示两传输路径之间产生的电感效应所等效的电感值。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频率阶段,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每一传输路径均可产生电。

15、感效应,且两传输路径之间亦可产生平行导体的电感效应。0019请参考图5,本发明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层100、一第二层200、若干过孔对及若干传输线,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过孔对包括四个过孔对300A、300B、300C以及300D。0020所述过孔对300A包括两过孔320A与360A,过孔对300B包括两过孔320B与360B,过孔对300C包括两过孔320C与360C,过孔对300D包括两过孔320D与360D。所述五个过孔对300A300D中的过孔排列成相互平行的两列,所述过孔对300A与300C排成第一列,所述过孔对300B与300D排成第二列。所述过孔对300A。

16、、300C的过孔320A、360A、320C、360C与所述过孔对300B、300D的过孔320B、360B、360D、360D位置对应。所述过孔对300A为输入端,过孔对300D为输出端。0021传输线600A及620A布设于所述第一层100上且分别与所述过孔320A及360A的焊盘相连,用于输入信号。传输线600B及620B布设于所述第二层200上,分别连接于所述说明书CN101998756ACN101998762A3/3页6过孔320A与320B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360A与360B的焊盘之间。传输线600C及620C布设于所述第一层100上,分别连接于过孔320B与320C的焊盘之间以及。

17、过孔360B与360C的焊盘之间。传输线600D及620D布设于所述第二层200上,分别连接于所述过孔320C与320D的焊盘之间以及过孔360C与360D的焊盘之间。传输线600E及620E布设于所述第一层100上,且分别与所述过孔320D及360D的焊盘相连,用于输出信号。0022根据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相同的原理,由过孔320A320D所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以及过孔360A360D所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均可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因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此外,两传输路径之间亦可产生平行导体之电感效应。0023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信号输入与输出位于同一层上,第二实。

18、施方式中信号输入与输出位于不同的层上。另外,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仅仅包括过孔32A32E或者320A320D,此时,则只产生过孔32A32E或者320A320D所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所产生的电感效应。同时,所述过孔32A32E、36A36E、320A320D或者360A360D也可按其他方式进行排列,只要其所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为螺旋缠绕方式即可。0024上述印刷电路板通过传输线将过孔连接,使得过孔与传输线形成的信号传输路径等效于螺旋电感之线圈缠绕方式,因此可有效产生电感效应,无需额外的辅助电路。说明书CN101998756ACN101998762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8756ACN101998762A2/3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98756ACN101998762A3/3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9875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