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在双载波高速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无线链路管 理方法、 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无线链路是指一个终端和一个无线接入系统接入点之间的逻 辑连接, 它在物理实现上通常是由一到多个无线承载传输组成。在终端与一个无线接入系 统接入点 ( 通常指小区 ) 之间最多存在一条无线链路。无线链路标识用于识别无线链路, 和此终端相关联的无线链路均有独一无二的无线链路标识。
在通信系统中, 有两种类型的信道, 一种是与单个终端对应的专用信道, 另一种是 多个终端共享的公共信道。专用信道可以保持信息实体间的实时关系, 并且提供高的数据 吞吐量, 而公共信道以相对较低的数据吞吐量传递信息。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的目标是 在上行方向改善容量和数据吞吐量, 降低专用信道中的迟滞。 在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
引入了一条新的传输信道 : 增强型专用信道。增强型专用信道对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 的实现进行改进, 可以达到最大理论上行数据速率为 5.6 兆比特每秒。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保留了软切换的特性, 与每个终端对应存在增强型专用信 道的激活集, 该激活集包含终端的多个的增强型专用信道小区, 这些小区可以是同一节点 B 下的小区, 也可以是不同节点 B 下的同频小区。在增强型专用信道的激活集中, 终端从节点 B 接收绝对授权调度的小区称为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小区, 对应的无线链路 ( 也就是在该 小区中的无线链路 ) 称为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无线链路。在增强型专用信道的激活集中, 终端从节点 B( 此节点 B 可能归属于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 也可能归属于漂移无线网络控制 器 ) 接收绝对授权调度的小区称为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小区, 对应的无线链路 ( 也就是在 该小区中的无线链路 ) 称为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无线链路。在增强型专用信道的激活集 中, 至少包括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小区在内的, 终端可以接受和合并同一个相对授权的小 区集合称为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小区集合, 对应的无线链路集合 ( 也就是此每个小区中的 每条无线链路的集合 ) 称为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无线链路集合。在增强型专用信道的激活 集中, 不属于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小区集合的小区, 称为非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小区, 对应 的无线链路 ( 也就是在该小区中的无线链路 ) 称为非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无线链路。
随着技术发展, 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 即实现终端在两个载波上以高速 上行分组接入技术发送数据, 从而使得上行无线链路数据速率得以倍增的技术, 被引入现 有系统中。双载波中包含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载波称为主载波, 双载波中余下的另外 一个载波称为辅载波。对于一个终端而言, 双载波中的各层载波均有自己独立的增强型专 用信道激活集。在辅载波的增强型专用信道的激活集中, 辅载波的服务增强型专用信道无 线链路所归属于的节点 B 称为服务节点 B, 其他节点 B 称为非服务节点 B。
在实现使用双载波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存在如下问题 :
在这种由服务节点 B 控制辅载波激活和去激活的控制方式下, 存在非服务节点 B下的辅载波的增强型专用信道的激活集中的各个无线链路需要进行激活或者去激活的时 间和方向控制, 现有技术中, 对无线链路的激活或去激活, 还没有一个可行的管理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装置和系统, 解决了没有针对无线链路激 活或去激活的管理机制的问题。
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包括 :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的无线链路状 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 和时间指示 ;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根据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切换相应无线 链路的状态。
进一步的, 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切换相应无线链路的状态的步 骤之后, 还包括 :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无线链 路状态切换响应, 在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对所述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结果。
进一步的, 所述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还包括 :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拒绝执行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并向所述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失败响应。
进一步的, 所述操作类型指示包括激活操作或去激活操作 ; 所述方向指示包括单 上行方向或单下行方向或双向 ; 所述时间指示包括立即执行指示或指定连接帧号执行指 示。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为节点 B,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 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 (RNC),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 制实体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具体为 :
节点 B 通过 B 类互联接口 (IUB) 的节点 B 应用部分 (NBAP), 接收 RNC 发送的无线 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为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 所述第二无 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为 RNC,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 实体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具体为 :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接口 (IUR) 的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 部分 (RNSAP), 接收 RNC 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包括 :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 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 指示, 指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切换相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无 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 :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在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对所述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结 果。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 :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存储所述相应无线链路当前的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包括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 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执行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接收模块 接收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切换相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进一步的, 所述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还包括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发送模块, 用于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在该无线链 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对所述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结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包括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发送模块, 用于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 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指示所述第 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切换相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进一步的, 所述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还包括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在该无线链 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对所述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结果 ;
无线链路状态存储模块, 用于存储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接收模块接收的相 应无线链路当前的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系统, 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 体和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 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 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并根据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切换相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无 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操作类型指示, 方 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装置和系统, 通过无线链路状态 切换命令, 指示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切换相应的无线链路的状态, 即激活或去激活相应 的无线链路, 并在所述无线链路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 和时间指示, 准确实现了对无线链路的管理, 解决了没有针对无线链路激活或去激活的管 理机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场景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3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 图 4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 图 5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7 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8 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9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链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没有针对无线链路激活或去激活的管理机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 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对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使用该方法, 可以对双载波下 的无线链路的辅载波进行单向或双向的激活及去激活的操作, 实现对无线链路的管理, 本 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具体为节点 B,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具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 (RNC),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如图 1 所示, 节点 B101 与 RNC102 之间存在 IUB(Interconnection of type B, B 类互联, 以下简称 IUB) 接口 ; 终端 106 为节 点 B101 下的终端 ; 在节点 B101 终端 106 之间存在无线链路 103、 无线链路 104 和无线链路 105 三条无线链路, 三条无线链路均为辅载激活集中小区对应的无线链路。 IUB 接口是 RNC 和节点 B 之间的逻辑接口。Iub 接口协议框架包括两个功能层, 分 别为无线网络层与传输网络层。节点 B 应用部分 (NBAP, Node B Application Part) 是无 线网络层中的一部分, 它准确且完整得指定了节点 B 的功能性行为。NBAP 基本过程分为公 共过程和专用过程, 分别对应公共无线链路和专用无线链路的信令过程。公共过程应用于 已经存在于节点 B 中的与特定终端无关的信令或特定终端上下文初始化请求过程, 包括 : 建立终端的第一条无线链路, 选择业务终结端点。专用过程是指和一个特定的终端上下文 关联的过程, 当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公共过程为终端分配一个业务终端节点之后, 每一个 和该终端相关的后续信令将通过该节点的专用控制端口使用专用过程来交互, 包括 : 为特 定的终端增加、 释放以及重新配置无线链路。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对无线链路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过程如图 2 所示, 包括 :
步骤 201、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的无 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
本步骤中, 节点 B101 通过 IUB 接口的 NBAP 层, 接收 RNC102 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 切换命令, 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具体为无线链路激活命令, 在该无线链路激活命令中 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操 作 类 型 指 示 为 激 活 操 作, 方 向 可 以 为 单 下 行 方 向 或 双 向, 时间指示可 以 为 立 即 执 行 或 在 某 一 指 定 时 间, 如 连 接 帧 号。 连 接 帧 号 (CFN, ConnectionFrame Number(counter))。连接帧号提供了一个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 ( 包含节
点 B 和 RNC) 和终端之间可被层 2(Layer 2, 以下简称层 2。在现有的移动通讯系统中, 接 入网实体采用接入层协议实现。接入层协议分为两层, 层 1 为物理层, 层 2 为数据链路层。 其中, 层 2 包含用户面的媒体接入控制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层 / 无线链路控制 RLC(Radiolink comtrol) 层以及及控制面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 层 ) 使用的公共的帧参考。本质上, 连接帧号是一个帧的计数器, 用以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陆地无线接入网 ( 包含节点 B 和 RNC) 和终端之间的层 2 传输信道同步。对于一块传输数 据, 在空中接口接收和发送两端具有相同的连接帧号。 连接帧号并不在空中接口上传输。 每 个小区的系统帧号 (SFN, SystemFrame Number(counter)) 在小区的广播信道上传输, 在空 中接口的两端, 通过连接帧号和系统帧号的映射关系, 就可以保持两端的连接帧号一致。 连 接帧号的取值范围为 0 帧到 255 帧之间, 以 256 帧为一个周期反复循环。在目前的无线接 入技术中, 一帧的长度为 10 毫秒。
本发明实施例中, 以所述无线连接激活命令中的操作指示为对无线链路 103 执行 激活操作, 方向指示为单下行方向, 时间指示为立即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无线链路激活命令可以是通过 IUB 接口的 NBAP 层发送的任何 被指派到节点 B 的通讯上下文, 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 202、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根据接收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切换相 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
本步骤中, 节点 B101 根据步骤 201 接收的无线链路激活命令后, 立即在单下行方 向上, 对无线链路 103 执行激活操作, 即节点 B 立即在无线链路 103 上开启数据发送。
步骤 203、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在切换无线链路状态后, 向第二无线接入网 络控制实体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在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所述相应无线 链路当前的状态 ;
本步骤中, 节点 B101 向 RNC102 返回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具体为无线链路激活 响应, 通知 RNC102 无线链路 103 在单下行方向上已切换为激活状态。本步骤为可选步骤, 节点 B101 在完成对无线链路 103 的激活操作后, 也可以不向 RNC102 返回无线链路状态切 换响应。
步骤 204、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并根据该无 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更新存储的相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
本步骤中, RNC102 接收节点 B101 发送的无线链路激活响应, 并在存储在该 RNC102 上的无线链路 103 在单上行方向上的状态由 “去激活” 更新为 “激活” 。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也可以为漂移无线 网络控制器,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与 RNC 之间的接口为 IUR 接口 (Interconnection of 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 )。IUR 接口是 RNC 用于同其他 RNC 进行信令和数据交 互的接口, 是无线网络子系统之间互联的纽带。通过 Iur 接口, 不同的无线网络子系统可以 连在一起, 通过专用的协议——RNSAP(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 无线 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 以下简称 RNSAP) 来完成与无线网络控制器有连接的终端跨无线网 络子系统的移动性管理, 包括无线网络子系统间的切换、 无线资源处理和同步等功能。 当第 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为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时,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管 理方法实现无线链路激活的过程与步骤 201 至 204 所述过程无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在需要对无线链路进行激活操作 时, 向该无线链路所在的节点 B 发送无线链路激活命令, 通过在该命令中携带操作指示、 方 向指示及时间指示, 指示节点 B 完成对无线链路的激活, 准确实现了对无线链路的管理, 解 决了没有针对无线链路激活或去激活的管理机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管 理方法还适用于 RNC 与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 具体普遍适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实现了对无线链路的去激活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具体为节点 B,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为 RNC, 仍以图 1 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对无线链 路进行去激活操作的过程如图 3 所示, 包括 :
步骤 301、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的无 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
本步骤中, 节点 B101 通过 IUB 接口的 NBAP 层, 接收 RNC102 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 切换命令, 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具体为无线链路去激活命令, 在该无线链路激活命令 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操作类型指示为去激活操作, 方向可以为单上行方向或双向, 时间指示可以为立 即执行或在某一指定时间, 如连接帧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 以所述无线连接去激活命令中的操作指示为对无线链路 103 执 行去激活操作, 方向指示为单上行方向, 时间指示为连接帧号 230 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无线链路去激活命令可以是通过 IUB 接口的 NBAP 层发送的任 何被指派到节点 B 的通讯上下文, 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 302、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根据接收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切换相 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
本步骤中, 节点 B101 根据步骤 201 接收的无线链路去激活命令后, 在下一个连接 帧号为 230 的时间, 执行对无线链路 103 的去激活操作, 即节点 B 停止在无线链路 103 上的 数据接收。
步骤 303、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在切换无线链路状态后, 向第二无线接入网 络控制实体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在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所述相应无线 链路当前的状态 ;
本步骤中, 节点 B101 向 RNC102 返回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具体为无线链路去激 活响应, 通知 RNC102 无线链路 103 在单上行方向上已切换为去激活状态。本步骤为可选步 骤, 节点 B101 在完成对无线链路 103 的激活操作后, 也可以不向 RNC102 返回无线链路状态 切换响应。
步骤 304、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并根据该无 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更新存储的相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
本步骤中, RNC102 接收节点 B101 发送的无线链路去激活响应, 并在存储在该 RNC102 上的无线链路 103 在单上行方向上的状态由 “激活” 更新为 “去激活” 。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也可以为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与 RNC 之间的接口为 IUR 接口。当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 制实体为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时,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实现无线链 路去激活的过程与步骤 301 至 304 所述过程无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在需要对无线链路进行去激活操作 时, 向该无线链路所在的节点 B 发送无线链路去激活命令, 通过在该命令中携带操作指示、 方向指示及时间指示, 指示节点 B 完成对无线链路的去激活, 准确实现了对无线链路的管 理, 解决了没有针对无线链路激活或去激活的管理机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 链路管理方法还适用于 RNC 与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 具体普遍适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三进行说明。
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的预期的应用场景为 : 上行单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 入技术, 下行单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 上行单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 下行双载 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 上行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 下行双载波高速下行分组 接入技术。由于 “上行双载波调整上行分组接入技术, 下行单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这一应用场景在运营时几乎没有需求 ( 上行具有超过 5.6 兆比特每秒的较高速率, 同时下 行具有例如 0.384 兆比特每秒的较低速率, 这种业务使用模式目前不存在 ), 且实现成本较 高 ( 终端和网络均需要多支持一种上述应用场景, 实现复杂度增加 ), 以及协议的前向兼容 性不好, 故认为这一应用场景不合理,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到指示将场景变为 “上行双载波调整上行分组接入技术, 下行单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的无线链路状态 切换命令时, 需要拒绝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具体为节点 B,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为 RNC, 仍以图 1 所 示的应用场景为例,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管理方法拒绝无线链路进行激活或 去激活操作的过程如图 4 所示, 包括 :
步骤 401、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的无 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
本步骤中, 节点 B101 通过 IUB 接口的 NBAP 层, 接收 RNC102 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 切换命令, 该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具体为无线链路激活命令, 具体为操作类型指示为对 无线链路 103 执行激活操作, 方向可以为单下行方向, 时间指示为立即执行。
可选的,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也可以为无线链路去激活命令, 具体为操作类型 指示为对无线链路 103 执行去激活操作, 方向可以为单上行方向, 时间指示为立即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无线链路激活命令或无线链路去激活命令可以是通过 IUB 接 口的 NBAP 层发送的任何被指派到节点 B 的通讯上下文, 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 402、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拒绝执行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并向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失败响应 ;
本步骤中, 节点 B101 根据步骤 201 接收的无线链路激活命令后, 如果无线链路 103 当前的场景为 “上行单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 下行单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 则认为该无线链路激活命令控制错误, 向 RNC102 回复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失败响应, 具体为 无线链路激活失败响应。
如果步骤 401 中接收到的是对无线链路 103 在单上行方向上执行去激活操作的无 线链路去激活命令, 且无线链路 103 当前的场景为 “上行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 下 行双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 则认为该无线链路去激活命令控制错误, 向 RNC102 回复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失败响应, 具体为无线链路去激活失败响应。
在无线链路激活 ( 或去激活 ) 失败响应中, 可以携带操作失败的原因, 如控制错 误, 以便 RNC102 重新配置无线链路激活 ( 或去激活 ) 命令。
可选的, 在节点 B101 判断无线链路激活 ( 或去激活 ) 命令控制错误时, 也可以不 向 RNC102 发送无线链路激活 ( 或去激活 ) 失败响应, 直接忽略该错误命令即可。
步骤 403、 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发送的无 线链路状态切换失败响应, 重新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
本步骤中, RNC102 接收到节点 B101 发送的无线链路激活 ( 或去激活 ) 失败响应 后, 根据该无线链路激活 ( 或去激活 ) 失败响应中携带的失败原因, 重新配置并向节点 B101 发送无线链路激活 ( 或去激活 ) 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也可以为漂移无线 网络控制器,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与 RNC 之间的接口为 IUR 接口。当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 制实体为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时,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实现无线链 路去激活的过程与步骤 401 至 403 所述过程无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 在需要对无线链路进行激活或去激 活操作时, 向该无线链路所在的节点 B 发送无线链路激活或去激活命令, 由节点 B 判断该命 令是否错误, 如果错误则拒绝执行, 并向 RNC 发送携带错误原因的无线链路激活或去激活 失败响应, 准确实现了对无线链路的管理, 解决了没有针对无线链路激活或去激活的管理 机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管理方法还适用于 RNC 与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 之间, 具体普遍适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如图 5 所示, 包括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接收模块 501, 用于接收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 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执行模块 502, 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接收 模块 501 接收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切换相应无线链路的状态。
上述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如图 6 所示, 还包括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发送模块 503, 用于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在该无线 链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对所述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结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如图 7 所示, 包括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发送模块 701, 用于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 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上述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如图 8 所示, 还包括 :
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接收模块 702, 用于接收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 在该无线 链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所述相应无线链路当前的状态。
无线链路状态存储模块 703, 用于存储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接收模块 702 接收的相应无线链路当前的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管理系统, 该系统如图 9 所示, 包括第一 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901 和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902 ;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901,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902 发送的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的操 作类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并根据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切换相应无线链路 的状态 ;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902, 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901 发送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所述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中携带相应无线链路操作类 型指示, 方向指示和时间指示。
上述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及无线链路管理系统, 可以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 一种无线链路管理方法相结合, 通过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命令, 指示无线接入网络控制实体 切换相应的无线链路的状态, 即激活或去激活相应的无线链路, 并回复无线链路状态切换 响应, 以供命令发出方更新相应的无线链路的状态 ; 在无线链路状态切换响应中携带方向 指示和时间指示, 准确实现了对无线链路的管理, 解决了没有针对无线链路激活或去激活 的管理机制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 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 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 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 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 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