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9179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67328.X

申请日:

2008.05.23

公开号:

CN101588700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K 7/20公开日:2009112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20

主分类号:

H05K7/20

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宇平

地址:

518129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包括石墨传热模块,其中,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围护结构中,并与所述围护结构中的空气接触;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另一端埋入地下,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接触,所述围护结构内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由上可以看出,通过该石墨传热模块将该围护结构内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不再受围护结构外部空气温度的限制,从而使该围护结构中的设备正常工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传热模块,其中,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围护结构中,并与所述围护结构中的空气接触;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另一端埋入地下,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接触,所述围护结构内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为密闭机柜。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机柜为金属或者塑料材料的密闭机柜;或砖或水泥的密闭机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设于地面上;或所述围护结构部分埋入地下;或所述围护结构全部埋入地下。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通过水泥底座设于地面上;或所述围护结构通过金属底座设于地面上;或所述围护结构通过支架设于地面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传热模块包括复数个片状石墨块,所述片状石墨块之间构成通风风道。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结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传热模块采用纯石墨组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传热模块采用石墨与树脂化合物组成的复合体,其中,所述石墨的成分大于50%。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传热模块为复数个石墨棒。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棒上设有翅片。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直接与土壤或地下水接触;或所述石墨传热模块浇注于水泥或砖中,然后埋入地下。

说明书

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源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网络系统的发展,需要把大容量的宽带接入设备部署到靠近居民区的街边的机柜内,从而为居民提供网络服务。宽带接入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而必须有效地把机柜内部热量及时散走,给宽带接入设备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温度。机柜内的散热系统通常采用风扇进行强化散热,风扇在工作时会产生噪声,设备热量越大散热衍生噪声越严重。由于街边机柜往往靠近居民生活区,过高的噪声在夜晚会影响居民睡眠,降低生活质量,当前世界上对于该类噪声的管制要求也逐渐严格,因而,必须采用低噪声的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同时街边机柜体积需要紧凑,不影响交通,便于布置。
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密闭机柜1散热系统,通信设备3安装在一个与外部环境隔离的密闭机柜1中,该密闭机柜1通过水泥底座6安装在地面7上,在该密闭机柜1中于该通信设备3上部设有风扇3。该密闭机柜1的壁面5采用褶皱结构。
当该密闭机柜1内通信设备3需要散热时,在风扇3的作用下增强密闭机柜1内通信设备3产生的热量的流动性,在密闭机柜1内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形成内部循环的气流4,这样,通信设备3产生的热量通过对流、热传导、辐射等方式传递到密闭机柜1的壁面5,然后,通过密闭机柜1的壁面把通信设备3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中。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该密闭机柜1的散热能力受外部环境空气温度的制约,密闭机柜1的外部环境温度高于密闭机柜1内的温度时,通信设备1产生的热量难于通过对流、热传导、辐射的方式通过密闭机柜1的壁面5,传递到外部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通过该石墨传热模块将该围护结构内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包括石墨传热模块,其中,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围护结构中,并与所述围护结构中的空气接触;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另一端埋入地下,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接触,所述围护结构内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
由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围护结构散热系统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不再受围护结构外部空气温度的限制,从而使该围护结构中的设备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密闭机柜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户外围护结构散热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石墨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围护结构和石墨传热模块为一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石墨传热模块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石墨传热模块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围护结构散热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包括石墨传热模块,其中,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围护结构中,并与所述围护结构中的空气接触;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另一端埋入地下,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接触,所述围护结构内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
由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围护结构散热系统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不再受围护结构外部空气温度的限制,从而使该围护结构中的设备正常工作。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安装在一个与外部环境隔离的围护结构30中,该密闭机柜30设于地面50。该户外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包括石墨传热模块70,其中,该石墨传热模块70的一端设于该围护结构30中,并与该围护结构30中的空气接触,该石墨传热模块70的另一端埋入地下,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接触,该石墨传热模块70将该围护结构中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该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中。
由上可以看出,通过该石墨传热模块70将该围护结构中的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中,不再受围护结构30外部空气温度的限制,从而使该围护结构30中的电子设备10正常工作。
更进一步,该电子设备10可以为通信设备。
更进一步,该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部分也可以通过对流、传导、辐射方式传递到围护结构30的壁面31上,然后通过围护结构30的壁面31把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中。
续请参阅图2,该围护结构30可以通过水泥底座90设于地面50上,该石墨传热模块70的一端穿过该水泥底座90设于该围护结构30中,并与该围护结构30中的空气接触。
其中,该围护结构30也可以通过金属底座设于地面上;也可以通过支架设于地面上。
更进一步,该围护结构30也可以部分埋入地下;该围护结构30也可以全部埋入地下。
其中,上述围护结构30可以为密闭机柜。该密闭机柜可以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密闭机柜,也可以为砖或水泥的密闭机柜。
续请参阅图2,为了加快围护结构30内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的流动,可予该围护结构30内设置风机系统20。该风机系统20用于加强围护结构30内的空气流动,在风机系统20的作用下,该围护结构30内形成循环的空气流21。
其中,该风机系统20可以为风扇单元。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石墨传热模块70的结构示意图。该石墨传热模块由片状石墨块71构成,该片状石墨块71之间构成通风风道711,围护结构30中的空气流流经该片状石墨块71之间的通风风道711,把热量传递给该片状石墨块71,然后,热量沿该片状石墨块71传递到土壤或地下水中。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围护结构30与该石墨传热模块70为一整体结构的示意图。该石墨传热模块70的另一端先浇注于该水泥底座90内,把具有该石墨传热模块70的水泥底座90埋入地下土壤中。该围护结构30设于该水泥底座90上,该石墨传热模块70的一端与该围护结构30内的空气相接触。这样,电子设备10内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石墨传热模块70上,然后该热量传递到水泥底座90,最后传递到土壤中。
其中,上述水泥底座90也可以为金属底座。该石墨传热模块70的水泥底座90也可以埋入地下水中。
续请参阅图4,该石墨传热模块70可以为片状结构,该片状结构的石墨传热模块可沿多种方向布置,如先垂直于土壤方向后平行于土壤方向布置,用于强化热量传递。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石墨传热模块70的结构示意图。该石墨传热模块70由石墨棒75组成。围护结构30中的空气流流经该石墨棒75,热量沿着该石墨棒15向下传递到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中。
请参阅图6,为图5中石墨棒75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在该石墨棒75的表面设有扩展的翅片78。该翅片78可设于石墨传热模块70的一端,即石墨棒75的一端。同时,该翅片78也可设于该石墨传热模块70的另一端,即石墨棒75的另一端。
其中,该翅片78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或其它非金属材料。
其中,上述石墨传热模块70可以采用纯石墨,也可以采用石墨与树脂化合物组成的复合体,其中,该石墨的成分大于50%。
其中,上述石墨传热模块70也可以采用片状石墨块和石墨块的组合。
由上可以看出,通过该石墨传热模块70将该围护结构中的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中,利用地热资源实现围护结构30中电子设备10的散热,不再受围护结构30外部空气温度的限制,从而使该围护结构30中的电子设备10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围护结构散热系统,包括石墨传热模块,其中,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围护结构中,并与所述围护结构中的空气接触;所述石墨传热模块的另一端埋入地下,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接触,所述围护结构内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由上可以看出,通过该石墨传热模块将该围护结构内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石墨传热模块与所述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不再受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