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银适配系统.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09174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6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87335.0

申请日:

2009.06.23

公开号:

CN101577718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H04L 29/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68号用友软件园变更后: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6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29/06申请日:20090623|||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9/06; G06Q40/00

主分类号:

H04L29/06

申请人: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继伟; 崔 银; 严英杰; 潘 飞

地址:

100094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68号用友软件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尚志峰;梁朝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网银适配系统,用于接入多个不同的网络银行系统,包括:接口装置,用于通过网络连接至少一个客户机,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的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具有第一协议格式;协议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通讯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目标机。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网银接入的标准化问题,使企业的各个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统一的网银标准协议接口进行业务处理,保持了信息系统业务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网银适配系统,用于接入多个不同的网络银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装置,用于通过网络连接至少一个客户机,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的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
协议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
通讯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目标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转换装置包括:
第一协议格式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产生解析对象结果;
数据库;
系统扩展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结果对象中的业务和网络银行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多个网络银行中相应的网络银行的系统扩展信息,并将所述系统扩展信息附加到所述解析对象结果;
协议转化规则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结果对象中的网络银行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协议转换规则定义,根据所述协议转换规则定义将附加有所述系统扩展信息的所述解析对象结果转换为所述第二协议格式的对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
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格式的对象中的业务及银行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相应业务中相应协议元素的语义转换定义,并根据所述相应协议元素的原值进行转化,以所述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模块中定义的值替换所述原值。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
协议转化规则库配置模块,用于维护所述第二协议与所述第一协议之间的转化规则。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
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配置模块,用于维护所述第二协议的特殊元素值列表与所述第一协议的指定元素值列表的语义转化关系。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为标准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不同银行的特殊协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协议的结构包括头信息和体信息,所述头信息用于定义所述客户机和所述目标机的基础信息,所述体信息用于定义所述客户机和所述目标机的具体业务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信息包括基础信息部分和扩展信息部分。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信息包括银行编码、交易类型和业务流水号,所述基础信息部分包括账户信息、交易信息,所述扩展信息部分包括:摘要、备注、用途。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网银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包括:国际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说明书

多网银适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银行接入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多网银适配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中,现金集中管理已经成为集团企业的首要需求,但集团企业因为跨地区经营、成员机构间差异性大、财务管理体系复杂等特征,需要与多家银行建立业务往来。因此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者,通常通过一个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进行资金监控与管理,此平台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分散在各家银行账户的资金进行集中监控与管理。
2.及时获取各银行账户的资金余额及交易信息,全面掌握集团资金动态和账务状况。
3.通过电子化渠道办理各银行账户的收付款结算业务,提升日常交易处理效率。
4.依据完备的账户及交易数据信息,对企业的现金管理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和决策。
基于以上要求,多家银行的网银系统的接入成为系统实施的首要条件。
网银系统接入是指企业依据各商业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接口,通过企业信息系统连接到各商业银行的网络银行系统,进行企业银行帐号资金的管理以及交易处理。
目前网银系统接入处理通常由各信息系统根据各商业银行网银接入标准进行开发,在信息系统中实现各类业务功能的方式进行接入处理。例如支付交易、支付查询、代发、代扣、集团支付、代理汇兑等相关业务及查询功能。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接入处理,存在以下不足:
一、目前由于各银行网银系统的多样性、接口规范不统一,企业信息、财务系统在接入一家以及多家银行网银系统时导致系统工作重复、业务实现冲突现象频发。
二、由于各银行网银系统的不断升级,造成企业信息、财务系统在的被动升级维护工作频繁。
三、多信息系统接入时,系统重复开发工作量较大。
四、因安全认证等冲突,导致各信息系统不能同时接入同一银行的网银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网银适配系统,用于接入多个不同的网络银行系统,包括:接口装置,用于通过网络连接至少一个客户机,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的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具有第一协议格式;协议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通讯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目标机。
优选地,所述协议转换装置包括:第一协议格式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产生解析对象结果;数据库;系统扩展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结果对象中的业务和网络银行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多个网络银行中相应的网络银行的系统扩展信息,并将所述系统扩展信息附加到所述解析对象结果;协议转化规则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结果对象中的网络银行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协议转换规则定义,根据所述协议转换规则定义将附加有所述系统扩展信息的所述解析对象结果转换为所述第二协议格式的对象。
优选地,所述协议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格式的对象中的业务及银行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相应业务中相应协议元素的语义转换定义,并根据所述相应协议元素的原值进行转化,以所述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模块中定义的值替换所述原值。
优选地,所述协议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协议转化规则库配置模块,用于维护所述第二协议与所述第一协议之间的转化规则。
优选地,所述协议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配置模块,用于维护所述第二协议的特殊元素值列表与所述第一协议的指定元素值列表的语义转化关系。
优选地,所述第一协议为标准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不同银行的特殊协议。
优选地,所述标准协议的结构包括头信息和体信息,所述头信息用于定义所述客户机和所述目标机的基础信息,所述体信息用于定义所述客户机和所述目标机的具体业务信息。
优选地,所述体信息包括基础信息部分和扩展信息部分。
优选地,所述头信息包括银行编码、交易类型和业务流水号,所述基础信息部分包括账户信息、交易信息,所述扩展信息部分包括:摘要、备注、用途
优选地,所述网络包括:国际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网银接入的标准化问题,使企业的各个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统一的网银标准协议接口进行业务处理,保持了信息系统业务的稳定性;并且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统一提供多家银行的接入转换服务,避免了企业信息系统在接入多家银行网银系统时的业务冲突问题。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信息系统接入网银系统后的维护、运营、升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网银适配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标准协议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示出的标准协议结构的具体例子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标准协议转换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多网银适配系统中的协议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网银适配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多网银适配系统11通过网络14可通信的耦接到多个客户机12。网络14本质上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或国际互联网,并且可以实施国际互联网协议(IP)。每个客户机12上均运行客户机侧信息系统13。这样的系统可以是例如ERP系统等信息系统,所述基于网络的应用允许用户通过安全的通讯方式登录访问多网银适配系统11,并经由客户机侧信息系统13提供的接口提交命令并接收结果或者指令来与多网银适配系统11进行通讯。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接口是图形用户接口(GUI)。
多网银适配系统11提供一组协议结构101,其中包括标准协议(第一协议)102以及特殊协议(第二协议)103。标准协议102请求是由多网银适配系统提供的一组网银业务交互协议标准。特殊协议103是由各商业银行提供的各自的网银系统接入的业务交互协议。作为接入处理的要求,标准协议102需要能够根据特殊协议103进行自动扩展及关联。那么在这两个协议之间存在转换依赖关系。在已知的网银接入系统中,需要客户机侧信息系统13层面进行业务调整处理。本发明包括基于多网银适配系统11的设置功能动态自动扩展支持以及建立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网银适配系统11可以包括协议转换装置105。协议转换装置将标准协议与银行特殊协议的关系建模为协议转换规则。规则规定了特定的银行特殊协议的要素与标准协议要素的对应以及取舍、附加等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访问客户机12的客户机侧信息系统13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进行业务处理,其处理流程如下所述:
a)通过客户机12的客户机侧信息系统13图形用户界面(GUI)提交网银业务请求,通过网络14通信,将请求提交到多网银适配系统11的接口装置104。
b)接口装置104接收处理请求后,将请求识别为标准协议102。
c)标准协议102经过协议转换装置105的处理后,转化为特殊协议103。
d)特殊协议103通过通讯装置106与目标机15的银行客户机或银行远程系统16进行交互。并返回符合特殊协议103的处理结果。
e)将特殊协议103通过协议转换装置105处理后,转化为标准协议102。
f)通过接口装置104将业务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标准协议结构的示意图。
此标准协议102结构主要包括头信息、体信息两部分。头信息定义通讯交互双方的基础信息,与业务无关。在一个实施例中,头信息可以包含协议类型描述信息,交互双方系统标识信息以及双方遵守的协议版本等信息。体信息定义通许交互双方的具体业务信息,体信息包括基础信息部分以及扩展信息部分。基础信息部分包含各类业务交互都必须使用的基础信息,扩展信息部分包含各具体业务的具体业务信息。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体信息基础信息部分可以包含银行账户信息,流水号,交易时间、币种等基础信息。扩展信息部分可以根据业务的不同包含支付金额、业务类型、区域标识等具体业务扩展信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标准协议转换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一个是实例中,标准协议102的转换处理流程为:
1.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口装置104接收到的数据既标准协议102的一个实施例后,将其提交给协议转换装置105。
2.协议转换装置105接收到标准协议102的一个实施例后,针对具体的业务以及交易的商业银行,扩展附加客户机侧信息系统13不需要处理但银行客户机或银行远程系统16所必需的信息,即系统扩展信息域。
3.对于标准协议102的一个实施例提取为基础信息以及扩展信息。
4.将标准协议102的一个实施例分类提取后的信息以及系统扩展信息域,根据多网银适配系统11预置的协议转换规则进行协议转换,转换为符合个商业银行网银接口标准的特殊协议一个实施例。
5.将特殊协议的一个实施例提交给多网银适配系统11的通讯装置106进行处理。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多网银适配系统中的协议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协议转换装置105包括标准协议解析模块201。标准协议解析模块201用于将标准协议102的实施例进行解析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解析处理包括将标准协议102的实施例解析为头信息、体信息基础信息以及体信息扩展信息等几部分,以及解析标准协议102的实施例中的元素名称以及值,将其统一转化为核内对象,供其它模块调用,存储在核内标识处理系统的主存储器中。
协议转换装置105还包括系统扩展信息处理模块202。系统扩展信息处理模块202用于根据标准协议解析模块201的解析结果对象中的业务以及银行标识,从数据库207中获取相应银行相应业务的系统扩展信息,附加到标准协议解析模块201的解析结果对象中。
协议转换装置105还包括协议转化规则库模块203。协议转化规则库模块203用于根据标准协议解析模块201的解析结果对象中的业务以及银行标识,从数据库207中获取相应的转换规则定义。并根据此定义将标准协议解析模块201的解析结果对象转化为该银行特殊协议对象。在一个实施例中,此种转化规则描述可以文字举例如下:中国银行普通支付业务协议转换规则:标准协议中协议要素名称为A对应银行协议要素名称为B,值不变。
协议转换装置105还包括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模块204。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模块204用于根据协议转化规则库模块203的处理结果的银行特殊协议对象中的业务以及银行标识,从数据库207中获取相应业务中相应协议元素的语义转换定义。并根据银行特殊协议对象中的相应协议元素的原值进行转化,以语义库中定义的值替代原值。在一个实施实例中,此种语义转换规则可以文字举例如下:中国银行银行特殊协议对象中元素“币种”标识的值为代码“001”标识人民币【此值属于标准协议102中约束的值】,在语义规则库中定义标准协议102中人民币标识001对应中国银行特殊协议中人民币标识01。实施此规则后将对象中币种的值001替换为01。
协议转换装置105在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模块204处理完成后,将处理结果即特殊协议103的是实施例,提交给通讯装置106进行处理。
协议转换装置105还包括协议转化规则库配置模块205、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配置模快206。在一个实施例中,协议转化规则库配置模块205用于维护不同银行特殊协议与标准协议102之间的转化规则。协议转化规则语义库配置模快206用于维护不同银行特殊协议特殊元素值列表与标准协议102中指定元素值列表的语义转化关系。
如上所述,已经描述了用于多网银系统适配的方法和系统。
上面的讨论教导过程可以被在源级程序代码中用各种面向对象或非面向对象的计算机变成语言(例如java,C#,vb,c,c++等)描述,所述计算机编程语言被各种软件开发框架支持。源级程序代码可以被转换为抽象执行环境(例如java虚拟机、解释器等)可理解的中间形式的程序代码(例如java字节代码等),或者针对特定处理器的更为特定的程序代码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多网银适配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多网银适配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多网银适配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网银适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网银适配系统.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网银适配系统,用于接入多个不同的网络银行系统,包括:接口装置,用于通过网络连接至少一个客户机,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的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具有第一协议格式;协议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通讯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格式的业务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目标机。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网银接入的标准化问题,使企业的各个信息系统可以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