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纯苄丙酮香豆素酸、苄丙酮香豆素碱 金属盐及相应笼形包合物的方法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苄丙酮香豆素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提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从它制备高药典级纯度的苄丙酮香豆素钠、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苄丙酮香豆素钾和苄丙酮香豆素锂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方法。
背景
苄丙酮香豆素钠、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苄丙酮香豆素钾和苄丙酮香豆素锂2-丙醇笼形包合物是很有效的抗凝血剂,通常口服使用,广泛用作活性药物成分(APIs)。这些化合物也以不同剂量和配方广泛用作杀鼠剂。
APIs的工业生产优选采用可以提供高质量纯中间体和满足药典要求的产物的体系和方法。有着众多的合成苄丙酮香豆素酸(warfarin acid)、它的盐类及笼形包合物的方法,但制药工业仍需要以高质量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这既包括中间体也包括产物,特别是制备高纯苄丙酮香豆素酸。
苄丙酮香豆素酸及其碱金属盐是具有强力抗凝血剂性能的香豆素型衍生物。它们是有用的已确立地与维生素K相关的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疾病的抗凝血剂药物。例如:
·苄丙酮香豆素钠及其2-丙醇笼形包合物以各种商品名例如Coumadin;Marevan;Prothromadin;Tintorane;Warfarin sodium;Warfilone;Waran销售。
·苄丙酮香豆素钾盐以名称Athrombin K供应。
这些物质在通常的杀鼠剂中是活性成分。
苄丙酮香豆素酸,化学上称作外消旋的4-羟基-3-(3-氧代-苯丁基)-2H-1-苯并吡喃-2-酮,或3-(α-丙酮基苄基)-4-羟基香豆素,它典型地通过商业供应的或在原处制得的4-羟基香豆素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加成为4-苯基-3-丁烯-2-酮(亚苄基丙酮)而制得。在参考文献中描述的合成方法采用了广范围的条件,如溶剂的改变,酸性催化剂和碱性催化剂的改变,不同的温度,等等。虽然苄丙酮香豆素酸是出名的化学个体,但简单地工业可行地和直接地制备纯净状态的苄丙酮香豆素酸尚未值得注意地报导过。
较早的Ikawa等人(美国专利2,427,578,也见J.Am.Chem Soc.1944,66,902)或由Siedman等人(J.Am.Chem.Soc.1950,72,5193)以及很多别的作者描述过的提纯方法,是将粗品用丙酮-水混合物进行重结晶。
Badran等人在美国专利4,113,744中描述了一种制备纯的微晶状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方法,此方法是将工业的不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溶于特别的胺缓冲-水体系中,过滤,通过再调整滤液的pH而将纯的微晶状苄丙酮香豆素酸再结晶。
Bush及Trage描述了一种制备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方法,包括用乙醚苯取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用稀氢氧化钠反萃取,过滤此碱性溶液,以及用5NHCl溶液再沉淀(J.of Pharm.Sci.1983,72(7),830-831.),再用丙酮-水重结晶即得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
更近的参考文献(例如Ivanov等人,Arch.Pharm(Weinheim)1990,323,521-522;Uwaydah等人WO 97/24347)描述了使用冰醋酸或乙酸乙酯的萃取/重结晶方法。
苄丙酮香豆素碱金属盐,化学上称作4-羟基-3-(3-氧代-苯丁基)2H-1-苯并吡喃-2-酮碱金属盐,或3-(2-丙酮基苯基)-4-羟基香豆素钠、钾或锂盐,通常通过苄丙酮香豆素酸与摩尔当量的或少一些的在水介质中的相应碱金属碱类;或与在低级烷基醇中的金属醇盐类反应而制得。
Schroeder等人的美国专利2,765,321描述了一种制备结晶的苄丙酮香豆素钠的方法,它是将氢氧化钠水溶液与过量苄丙酮香豆素酸反应,随后加入乙醇和过滤,除去过量的酸。最终的苄丙酮香豆素钠盐通过盐析法得到,此盐析法采用将氯化锂加至苄丙酮香豆素钠盐的乙醇-水溶液中,冷却,以及用过滤法回收沉淀出的苄丙酮香豆素钠。
Link等人的美国专利2,777,859描述了一种制备苄丙酮香豆素碱金属衍生物的水溶液的方法,此方法是将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加至过量的水湿的苄丙酮香豆素酸中,加热,及用过滤法除去过量的苄丙酮香豆素酸。
Schroeder等人的美国专利3,077,481描述了提纯带色苄丙酮香豆素钠的方法,此方法是将无定形盐溶于热的2-丙醇中,冷却所得的溶液,及回收结晶的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产物。
在法国专利1397213中Yates及Thomson描述了一种改进的制备苄丙酮香豆素钠的方法,此方法是将苄丙酮香豆素酸在无水低级烷醇中的悬浮液与溶在相同溶剂中的含有摩尔当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熔剂蒸发后,粗产品以浆状形式分离出,它必须进一步提纯并进行彻底干燥或低压冻干。此产品通常不是药物质量的。苄丙酮香豆素钠可通过溶于2-丙醇中,用过滤法将结晶的笼形包合物分离而提纯。被捕获的2-丙醇可通过在真空中将此结晶盐在甲醇、乙醇或丙酮中的溶液蒸发至干而除去。为了获得药物级物质,需要进一步提纯。
Schroeder及Link的美国专利3,192,232描述了一种制备苄丙酮香豆素钠和苄丙酮香豆素钾盐的方法,此方法是在室温下将苄丙酮香豆素酸在丙酮-水中的稀浆与在水中的小于当量数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起反应。此粗盐溶液通过与活性炭搅拌、蒸发至干将盐分出、喷雾干燥或转鼓干燥而提纯。
Weiner等人的美国专利3,246,013描述了一种制备结晶的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方法,通过使用氢氧化钠将苄丙酮香豆素酸/2-丙醇稀浆中和至pH约9~10,或者为了避免通常存在的颜色,选用醇钠作为替代物在50-80℃进行中和。
Ohnishi等人已描述了一种制备苄丙酮香豆素碱金属盐的方法,此方法是将苄丙酮香豆素酸溶于含有当量相应碱金属氢氧化物(锂、钠、钾、铷和铯)的水溶液之中。Biosci.Biotech.Biochem.1995,59(6),995-1006(见CA123:105246(1996))。用冷冻干燥法分离相应的盐类。
在近来的专利出版物WO 97/24347(1997年7月10日出版)中,Uwaydah等人描述了一种由2-羟基苯乙酮和碳酸酯开始制备苄丙酮香豆素碱金属盐(钠和钾)及笼形包合物的综合方法。如此制得的羟基香豆素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与Ivanov所述的那些相似的方法(见上面的参考文献)再与亚苄基丙酮反应,生成苄丙酮香豆素酸。后一中间体再在无水乙醇或2-丙醇中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者碳酸钠或碳酸钾反应,或者优选与甲醇钠或甲醇钾或者乙醇钠或乙醇钾反应,最终生成所需的产物。
正如从对现有制备方法的描述可以看见的,在这一领域有着巨大的兴趣,存在着很多合成苄丙酮香豆素酸及其盐的路线。但是,仍然需要一种经济的工业上可行的方法生产高质量的药典级的苄丙酮香豆素酸及其相关盐类。
本发明的概述
考虑了上述说明及这里所述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明白。
本发明是一种从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制备纯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方法,此方法是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悬浮于与水不混溶的溶剂优选甲苯之中,将苄丙酮香豆素酸萃取进稀碱水溶液中,分离得到的水相,用低级烷醇例如甲醇、乙醇、或优选2-丙醇稀释。优选的是,在用低级烷醇将此水溶液稀释之前,将水溶液过滤。优选将低级烷醇加入到约50%的浓度。用合适的酸例如盐酸、硫酸或磷酸等将此溶液酸化至pH约为2~5。硫酸是优选的。将所得悬浮液在约20℃~60℃、优选约40℃~50℃的温度下搅拌,将悬浮液冷却至低于室温、优选约5℃~10℃,过滤此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并进行干燥。
用于提纯的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优选通过将环香豆素水解而制得,水解时,往环香豆素在极性水混溶溶剂和水的混合物中的溶液,加入约2%~10%酸性催化剂,优选4-甲苯磺酸,温度为约从室温至溶剂的沸点。酸性催化剂小于2%通常无效,而大于10-15%则可能使产物含杂质而且可能不经济。反应优选在含约35%~65%的水,优选约40%~50%的水的丁酮或丙酮中进行,最优选在回流温度下进行。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制备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方法,包括在2-丙醇中将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与碳酸钠反应。2-丙醇优选含有约0.5%~5%体积的水,更优选含有约1%~3%体积的水。碳酸钠与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摩尔比优选为约0.9~2,更优选为约1.0~1.3,以保证最终产物的产率和质量。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制备优选在约室温至约溶剂沸点的温度下进行。更优选的是,反应在回流温度下进行。反应典型地在约1~5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更优选在约2~3小时内完成。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反应完成后仍保留的主要由未反应碳酸钠组成的固体过滤除去。用双组份或三组份体系的共沸蒸馏法除去水。优选的双组份共沸蒸馏体系是2-丙醇-水。优选的三组份共沸蒸馏体系是2-丙醇-环己烷-水,2-丙醇-己烷-水或2-丙醇-庚烷-水,优选2-丙醇-己烷-水。纯苄丙酮香豆素酸2-丙醇笼形包合物从反应混合物中以结晶的纯固体沉淀出,将它过滤收集。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通过将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与碳酸钾(代替碳酸钠)反应而制备苄丙酮香豆素钾的方法。形成钾盐的反应参数与形成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相似。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制备苄丙酮香豆素锂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方法,包括将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与2-丙醇锂在无水2-丙醇中的溶液反应。其优选的反应参数,虽然必须使用无水2-丙醇,但是其他参数与制备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是相似的。
还有一个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包括将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与碳酸钠在水可混溶极性溶剂而不是2-丙醇中反应的制备苄丙酮香豆素钠的方法。优选的是,与水可混溶极性溶剂是丙酮、乙醇、乙腈或丁酮,而最优选的是丁酮。通过除去溶剂或加入低极性溶剂如己烷、庚烷或环庚烷而收集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钠。
本发明在先前努力失败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方便合成纯苄丙酮香豆素酸而获得成功。本发明在从纯苄丙酮香豆素酸提供苄丙酮香豆素衍生物方面是特别优越的:它能够直接使用这些衍生物而不必额外提纯。
本发明解决了先前未认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备纯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方法,所述纯苄丙酮香豆素能制备高质量的盐和笼形包合物,而不必额外提纯。
本发明用许多成熟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合成苄丙酮香豆素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制备用现有方法不容易获得的纯净形状的苄丙酮香豆素酸而不必额外提纯。
本发明具有的先前未认识的优点是,更有效地合成高纯度苄丙酮香豆素碱金属盐及笼形包合物。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制备的苄丙酮香豆素酸的形状是大结晶,这更易于过滤,易于干燥,缩短干燥时间。
本发明满足了方便地、工业上有效地合成纯苄丙酮香豆素酸及由它制备其钠盐、钾盐及锂盐以及笼形包合物的长期需要。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在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时,为清楚起见使用了具体术语。但是,本发明不打算被限制在所选择的具体术语中。所有在这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均被引用作为参考,就像它们的每一篇已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一样。
正如这里所采用的“纯”,指一种至少符合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欧洲药典(Ph.Eur)这些标准中的至少一种的物质。EPCRS指欧洲参考物质药典委员会,而USPRS指美国药典参考标准。EPCRS和USPRS均提供苄丙酮香豆素钠和苄丙酮香豆素酸的参考标准。
适用的非极性溶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脂肪烃和芳香烃,例如己烷、庚烷、环己烷、甲苯和苯,甲苯是特别优选的。
水混溶的溶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低分子量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等),乙腈、酮类(丙酮、丁酮,等等),及醚类(四氢呋喃、1,4-二烷,等等)。
深入的研究已证明,用于制备衍生物的苄丙酮香豆素酸的纯度,对于最终的苄丙酮香豆素盐的质量及其作为APIs的用途有着严重影响。因此,提供了一种制备作为关键中间体的纯苄丙酮香豆素酸的完全可重复的、工业上可行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纯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采用已知方法,在甲醇中于回流下通过4-羟基香豆素针对亚苄基丙酮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制成环香豆素衍生物。
2)在丁酮-水或丙酮-水体系中,利用环香豆素的酸性催化水解,制备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优选的酸性催化剂是4-甲苯磺酸。优选的酸浓度是约2%~10%,更优选为约4%~6%。一般小于约2%的酸是无效的,而大于10~15%则导致多的杂质而且会是不经济的。丁酮和丙酮可含有约30%~60%、优选约40%~50%的水。反应可在约从室温至溶剂回流温度的温度下进行。优选的是,反应约在回流温度下进行。虽然其他的制备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方法原则上可以采用,本发明人已发现,当用这一方法制备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时,下面的提纯方法是最有效的。
3)新颖地改进地制备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方法是将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悬浮于低极性、水不溶混的溶剂中,溶解和萃取苄丙酮香豆素酸使之以苄丙酮香豆素盐进入碱性水相中,分离,和任选过滤此碱性水溶液,随后用低级烷醇稀释,这优选在室温以上进行。此低极性水不溶混的溶剂优选是非氯化的,最优选是甲苯。此碱性溶液优选是稀碱溶液例如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优选的低级烷醇溶剂是2-丙醇,虽然其他低级烷醇例如甲醇、乙醇也可使用。优选通过将沉淀出的物质过滤而将纯的结晶的苄丙酮香豆素酸分离。用于沉淀苄丙酮香豆素酸的酸可以是选自盐酸、硫酸、磷酸等等的含水酸。硫酸是优选的。
业已惊人地发现,盐的水溶液的稀释条件和已提纯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沉淀条件,对获得高纯度苄丙酮香豆素酸但不必进行费钱费时的额外提纯,均是有帮助的。在将苄丙酮香豆素盐的水溶液分离和过滤以后,优选在室温或高于室温下进行的用低级烷醇对水溶液进行的稀释是严格的。因此,在加酸之前,把溶液搅拌,优选在约25℃~60℃、更优选在约40℃~50℃的温度下进行。将低级烷醇,优选是2-丙醇在室温或高于室温下加入。虽然醇的数量不是严格的,但是所得的溶液优选含有约30%~60%的异丙醇,更优选含有介于约40%至约50%的异丙醇,以防止纯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损失。然后将酸在室温于高于室温下加入至pH约2-5。在室温或高于室温下进行沉淀是关键的,它导致苄丙酮香豆素酸以高纯度及大结晶产生。
加酸以后,将悬浮液在室温或高于室温下搅拌。通过将悬浮液冷却至低于室温、优选至约5℃~10℃,而进一步促进沉淀,然后通过将沉淀出的物质过滤而将纯结晶的苄丙酮香豆素酸分离。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纯的苄丙酮香豆素衍生物包括其盐及其笼形包合物的方法。苄丙酮香豆素衍生物具体包括得自上述纯苄丙酮香豆素酸的苄丙酮香豆素钠、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苄丙酮香豆素钾及苄丙酮香豆素锂2-丙醇笼形包合物。人们将会理解,根据本发明,其他离子的苄丙酮香豆素盐可以制得,而且含有除2-丙醇外的其他溶剂的笼形包合物可以制得。
这些方法包括:
1)苄丙酮香豆素钠通过在极性溶剂如丙酮或丁酮中将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与过量碳酸钠回流而制得,溶剂可以是无水的,或含约1%~10%的水。未反应的碳酸钠优选通过过滤而除去。产物通过蒸发溶剂至干,或通过加入非极性溶剂例如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而将盐沉淀出,将沉淀过滤和干燥而分离。
2)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通过在2-丙醇中将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与等当量或过量碳酸钠回流而制得。2-丙醇可以是无水的或可含有约0.5%~10%,优选含约1%~3%的水。碳酸钠与苄丙酮香豆素酸的比例介于约0.9与约2之间,优选介于约1.0与约1.3之间。反应在从室温至溶剂沸点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时间为从约1小时至约5小时。优选的是,此反应在回流温度下进行,而优选反应时间为从约2小时至约3小时。未反应的碳酸钠用过滤除去,而过量的水用二元(2-丙醇/水)或三元(庚烷、环己烷或优选己烷,与2-丙醇及水)共沸蒸馏而除去。沉淀出的纯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通过过滤及干燥而以纯结晶固体被进一步分离。
3)苄丙酮香豆素钾盐通过在2-丙醇中将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与碳酸钾回流而制得。反应条件与制备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那些相似。但是,当制备钾盐时,不生成笼形包合物。用冷却法将此盐直接从反应介质中沉淀出,并采用过滤和干燥将它分离出来。
4)苄丙酮香豆素锂2-丙醇笼形包合物通过将纯苄丙酮香豆素酸与稍过量的2-丙醇锂(用锂条或锂棒在原处制得)在2-丙醇中反应而制得。通过冷却、沉淀、过滤和干燥而分离出产物。
对已描述的方法来说,可以改变一些反应条件,而这可产生若干不同结果。可能是更优选的某些条件变动是改变时间和温度、搅拌程度和反应容器的特性。对于任何特殊的可供应的设备和所希望的各个最终产品来说,这些改变可以再研究。对于特殊的实验室设置来说,改变方法以优化条件可通过常规实验来决定。对技术熟练人员来说,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对这些方法会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本发明制得的苄丙酮香豆素衍生物可以与合适的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一起制成药物剂型。如果合适,药物剂型可用通常方法配制成各种制剂,它们包括但不限于固体、半固体、液体或气体状,例如片、胶囊、粉剂、颗粒、软膏、溶液、栓剂、注射液、吸入剂及气雾剂,以适应它们各自的给药途径。现有技术公知的方法可以采用,以防止它在到达目标组织之前被释放或被吸收,或保证此药物组合物按时释放。应该采用不会使本发明组合物无效的药物上可接受的形状。在药物剂型方面,这些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活性化合物合适地配合以及组合。
为了解释本发明以及它的特别用途,提供下列非限定性实施例,它们解释本发明,但是不限定它的全部范围。
实施例
实施例1:纯苄丙酮香豆素酸的制备
以下描述从环香豆素甲醚开始的整个两步反应及提纯方法。
A.环香豆素水解法制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
将环香豆素甲醚(1720g,先前按已知方法用1.2kg亚苄基丙酮在甲醇中制得,产率72%)加至含4-甲苯磺酸单水合物(170g)的丁酮(6.5L)溶液中。加入水(4L),并将此混合物在回流下搅拌约4小时。
然后将此反应溶液用丁酮/水共沸蒸馏法浓缩至起初体积的一半,在其中,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开始沉淀。将悬浮液逐渐冷却,经过过滤及用冷丁酮和水洗后得到湿的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
产量:以干基计为1320-1390g(以环香豆素计为80-85%)。(此湿物含约15-25%水份,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此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的物理性质等同于真实的样品(苄丙酮香豆素酸USP标准)。
B.由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制纯苄丙酮香豆素酸
将得自实施例1的粗品(湿)苄丙酮香豆素酸加至甲苯(5.5L)中,将此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直到得到均匀悬浮液为止。然后把5%氢氧化钠溶液(约4L)加至被搅动的悬浮液中直至达到碱性pH和获得几乎清亮两相溶液为止。停止搅拌并使之分层。抽吸过滤下面的水相,弃去上面的有机相。
将含水过滤液返回溶器中并缓慢加热至40-50℃。加入2-丙醇(4L)并把此溶液搅拌1/2小时而同时维持原来温度。
随后慢慢地一份份加硫酸(20%水溶液)到热的、被搅拌的溶液中,直到达到恒定的酸性pH值。总共需要约1.5~2L硫酸溶液,而同时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以亮白色结晶的固体沉淀出。
将粘稠的悬浮液再搅拌1/2小时,然后冷却至低于10℃又一小时。
过滤此冷的悬浮液,用去离子水彻底洗涤,最后用冷的2-丙醇洗涤。
在真空炉中干燥8-10小时后,以白色结晶粉末得到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
产量:1250-1300g(以粗品苄丙酮香豆素酸计为90-95%)
M.P:159.6-161.2℃(文献值161℃)
清亮度和颜色:透明和几乎无色。
用UV吸收在385nm处测的颜色(在1NNaOH中的10%W/V溶液):<0.30AU。
相关物质(TLC):未检测到。
产物的物理性质与苄丙酮香豆素酸USPRS相同。
实施例2:苄丙酮香豆素钠的制备
往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及回流/蒸馏冷凝器的三颈圆底烧瓶中,连续加入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308g,1摩尔),碳酸钠(Merck项目106398)(106g,1摩尔)及丁酮(MEK,CP,3100ml)。
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回流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并过滤。
将清亮溶液返回烧瓶,进行蒸馏使溶剂体积减至起始体积的1/3。
往烧瓶中的残留物慢慢地一份份加入庚烷(3100ml),此混合物在室温下再搅拌4小时。
用抽吸过滤法将苄丙酮香豆素钠以白色粉末分离,洗涤并在真空炉中于35-40℃及1mmHg下干燥至恒重。
产量:298g(90%)
碱性溶液的清亮度:清亮且无色(符合Ph.Eur及USP)。
用UV吸收测的颜色(苯酚性酮类):<0.1AU(符合Ph.Eur和USP)。
1%水溶液的pH:7.86(符合Ph.Eur和USP)
相关物质(用TLC):不大于0.1%(符合Ph.Eur和USP)
鉴定:与苄丙酮香豆素钠EPCR标准相同。
实施例3:苄丙酮香豆素钠的制备
如上面的实施例2,但使用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0.1摩尔)和己烷(300ml)代替庚烷。
产量:29g(88%)
清亮度、颜色(用UV)及相关物质与上面实施例2相同
pH:7.8
分析:与EPCR标准相同。
实施例4:苄丙酮香豆素钾的制备
在合适的玻璃烧瓶中,在氮气氛围下,将在2-丙醇(CP级,160ml)中的纯苄丙酮香豆素酸(31g,0.1摩尔)及碳酸钾(99%)(10.4g,0.75摩尔)的混合物在20-25℃下搅拌2小时。
用抽吸法把不清亮的溶液过滤,滤液冷却至低于5℃达4-6小时。
用氮气压力将沉淀出的固体细心滤出,用冷2-丙醇洗涤,并在真空炉(40-50℃,10mmHg)干燥6-8小时,得到白色的吸湿性结晶固体苄丙酮香豆素钾。
产量:24.3g(70%)
鉴定(采用IR,对比苄丙酮香豆素酸标准):符合
钾检验:阳性
1H-NMR检验:其谱图实际上与苄丙酮香豆素钾-EPCRs相同。
热分析(用DSC):未观察到溶剂释放导致的吸热(与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相反)。
1H-NMR和DSC的数据强有力表明,苄丙酮香豆素钾不与2-丙醇生成笼形包合物。
实施例5:苄丙酮香豆素锂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制备
通过锂棒(0.42g,0.06at.-g)与过量-丙醇(CP无水的,10ml)反应而制得2-丙醇锂的2-丙醇溶液。在氮气氛围中将此溶液逐滴加至被搅拌的在2-丙醇(60ml)中的纯苄丙酮香豆素酸(15.4g,0.05摩尔)悬浮液中。
此清亮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直到固体部分沉淀出为止。
将悬浮液再冷却至约0℃达4小时,在氮气压下将白色固体沉淀小心过滤,用冷的2-丙醇洗涤,并在真空炉(40-50℃,10mmHg)中干燥8-12小时,得到白色结晶的粉末纯苄丙酮香豆素锂2-丙醇笼形包合物。
产量:15g(80.2%)
鉴定(用IR,对比苄丙酮香豆素酸标准):符合
1H-NMR检验:其图形实际上与真实的苄丙酮香豆素钠笼形包合物试样的相同,但相对于甲基的质子整数表明,在笼形包合物中IPA是等摩尔含量的。
IPA含量(用GC):15.1%
热分析(用DSC):典型的吸热型,与用真实的苄丙酮香豆素酸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样品观察到的在160℃出现的相似,表明存在笼形包合物。
实施例6: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制备
往装有蒸馏柱及级份分离器的合适玻璃容器中,装入纯苄丙酮香豆素酸(1000g,3.25摩尔)、碳酸钠(cp,260g,2.45摩尔)及2-丙醇(工业级,5000ml)。
将此混合物加热至回流达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加入去矿化水(500ml),并在室温下将此反应混合物搅拌1/2小时,冷却至低于10℃,并迅速抽吸过滤。
把此清亮的无色的溶液返回容器,加入己烷(1500ml),并将此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至沸腾。
三元共沸混合物开始被蒸出,把水从混合物中逐渐除去,然后用二元其沸蒸馏法除去己烷,而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沉淀出。
将溶液吸滤,固体用冷2-丙醇洗涤,干燥约8小时(真空炉,45-50℃,10mmHg),得到白色结晶的纯产物。
产量:1030g(88%)
1%溶液的pH:8.25
水(用KF法):小于0.1%
IPA含量(用GC):8.15%
碱溶液的清亮度:符合要求
颜色(用UV法):<0.1AU
相关物质(TLC):未检出
产物符合药典要求。
实施例7: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制备
往装有蒸馏柱的合适玻璃容器中,连续加入2-丙醇(工业级,7.7L)、纯苄丙酮香豆素酸(1.54kg,5摩尔),碳酸钠(0.34kg,3.2摩尔)及去矿化水(0.22L)。
在搅拌下将此混合物回流2小时。
然后停止加热,并将此热的混合物迅速过滤。把此清亮的热滤液返回容器中,将溶液加热同时搅拌,用二元共沸蒸馏法在高回流比下慢慢除去水。蒸馏除去的溶剂通过加入2-丙醇而予以代替,悬浮物在回流下再搅拌小时或二小时。
停止加热,将混合物逐渐冷却至低于10℃。滤出固体,用冷溶剂洗涤,并在真空炉(45-50℃,10mmHg)中干燥6-10小时,得白色结晶的粉末纯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
产量:1.5kg(83%)
1%溶液的pH:8.3
碱性溶液的清亮度:符合要求
颜色(用UV):<0.1AU
水(用KF法):不大于0.1%
IPA含量(用GC):8.2%
相关物质(TLC):未检出
分析:符合药典要求
实施例8: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的制备
往装有蒸馏柱的合适玻璃烧瓶中,加入含约1%~2%水(V/V)的2-丙醇(8L,工业级或回收物)、碳酸钠(CP,175g,1.16摩尔)及纯的苄丙酮香豆素酸(1kg,3.25摩尔)。
将此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并回流2小时。
把此不清亮溶液放置冷却至30℃左右并迅速抽吸过滤。
将此几乎无色的过滤液返回烧瓶,重新开始加热,并开始2-丙醇/水的共沸蒸馏,此蒸馏继续至烧瓶中物料的体积达到起始体积的约1/3,得到粘稠的悬浮液。
将此悬浮液冷却至低于10℃,如上所述(实施例4-5)进行处理,以白色结晶的固体得到所需的纯苄丙酮香豆素钠2-丙醇笼形包合物。
产量:995g(85%)
1%溶液的pH:7.9-8.0
碱性溶液的清亮度:符合要求
颜色(用UV法):小于0.1AU
水(用KF法):0.1%
相关物质(用TLC):未检出
分析:符合药典要求。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和讨论的实施例,仅意在教导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本发明人所知道的使用本发明的最好方法。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任何东西被认为是限制本发明范围的。所有的实施列均是代表性的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可以改进或改变,其要素可加可减,但均没有离开本发明,因为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教导后均会理解。因此应该明白,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本发明除了如已特别描述的以外,还可以其他方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