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道式耳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以符合不同配载者习惯的耳道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与MP3普及化的影响,几乎已达人手一台的境界,而无论是接听电话或由MP3来收听音乐,耳机乃是最直接能接收语音或音乐讯号的媒介,而以耳机的形式而言,近年来有相当多的变化,无论是可将耳朵全部包覆于其中的「耳罩式耳机」或是可塞入耳朵中的「耳塞式耳机」,各有着不同的消费群众,由于耳塞式耳机具有小巧、轻便与方便人们使用及便于携带的特性,故可广泛的受到大众消费者的喜爱。
然以耳塞式耳机而言,虽然体积较小而使得配载较为方便,然因每个人的耳朵形状略有差异,所以当将耳塞式耳机塞入耳朵中后,易因人们耳朵形状的不同而造成耳塞式耳机朝外部松脱的问题;另外,由于耳塞式耳机在实际的使用时无法完全与人们耳朵的外耳道密贴,故当人们听音乐时,常因外部声音的干扰而无法获致良好的音响效果。
因此,目前市面上已有改善耳塞式耳机缺点的替代设计出现,请参考台湾专利第421412号「耳塞式耳机结构」专利案所示,其中所揭露的耳机型式已被泛称为「耳道式耳机」,其是在本体外部固设一螺旋中空塞,螺旋中空塞的外部形成螺旋部而可塞入至使用者的耳道当中,而螺旋中空塞的内部形成相通在喇叭之一低音压缩管,如此一来,由喇叭所产生的声音即可透过低音压缩管而传达到耳道中更接近耳膜的位置,且因为螺旋部基住耳道的关系,可确保配载的稳固性,亦可避免因松脱而有外部声音干扰的影响。
上述耳道式耳机虽然可以藉由螺旋部塞入耳道而达到定位的效,然而每个使用者的耳道或多或少都有些许角度上的差异,偏偏提供声音输出的喇叭的设置位置仍是在耳道外,耳机本体与喇叭的重量将会使得在长时间配载下,有角度渐倾而导致配载不舒服的情况产生,通用性仍嫌不足,尚有改善的空间。
爰因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以符合不同配载者习惯的耳道式耳机,乃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耳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耳道式耳机,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耳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耳道式耳机,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耳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耳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耳道式耳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以符合不同配载者的习惯,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地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道式耳机,其包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一声音输出装置,包括有一导音管、一第二结合部及一扬声器,该第二结合部是可活动地结合在该第一结合部,该扬声器是与该导音管同轴地设置在该导音管与该第二结合部之间;其中该壳体与该声音输出装置可相对作角度的调整变换,以使得该导音管可塞入并符合每一使用者不同角度的耳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壳体是包括一座体及一盖体,且该座体与该盖体各具有半圆弧面,当相互结合时可形成近呈球状的一容室以作为该第一结合部。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导音管具有一开口端及一容置端,该开口端外露于该壳体,而该容置端是供容置该扬声器,且该容置端的外壁是呈弧面以与该容室结合。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容置端的外壁更设置有复数个突点以供该声音输出装置相对于该壳体作角度上调整时的摩擦止挡。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第二结合部为呈半圆的一盖体,该盖体是盖合在该导音管的该容置端以共同于该容室内作角度上调整。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容室内设有至少一个卡掣件,而该盖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孔,当该第二结合部相对于该第一结合部作角度上调整时,其调整的范围是在该卡掣件卡在该限位孔两端壁之间。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第二结合部设有具弧面的一容室,而该第一结合部近呈球状以结合至该容室内,而能让该声音输出装置与该壳体相对作角度上调整变换。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第一结合部是自该壳体上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延伸而出,且在该第一结合部与该壳体之间形成有共通的一导线道。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导音管具有一开口端及一容置端,该开口端外露在该壳体,而该容置端是供容置该扬声器。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第二结合部是呈一管状,其一端是组合在该导音管的该容置端,而其另一端设有该容室以供该第一结合部结合。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容室内是设置有复数个突点以供该声音输出装置相对于该壳体作角度上调整时的摩擦止挡。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声音输出装置更设置有一网盖在该导音管的一出音口,以阻绝异物进入该导音管中。
前述的耳道式耳机,其中所述的该导音管上更套设有一耳塞件,且该耳塞件具弹性以适合塞入至使用者耳道当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耳道式耳机是包括一壳体及一声音输出装置,壳体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而声音输出装置具有一导音管、一第二结合部及一扬声器,扬声器是与导音管同轴地设置在导音管与第二结合部之间,且第二结合部活动地与第一结合部结合,以使得壳体与声音输出装置可相对地作角度上的调整变换,并确保导音管可塞入并符合每一使用者不同角度的耳道。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当中,上述耳道式耳机的第一结合部是为近呈球状的一容室,而第二结合部是与导音管的一端结合以形成近呈球状,因而当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结合时,是得使声音输出装置与壳体之间相对地作角度上的调整。
在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当中,上述耳道式耳机的第二结合部是呈管状,其一端结合在导音管,另一端则设有具弧面的一容室,而第一结合部是近呈球状而结合至容室内,以使得声音输出装置与壳体之间相对地作角度上的调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耳道式耳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耳道式耳机是塞入至使用者耳道中的声音输出装置,其是可相对于耳机的壳体作角度上的调整,因而可令不同耳道角度的使用者在配戴时,可随着自己的耳道角度而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但由于扬声器即设置在声音输出装置当中,因此其可保持出音至导音管中的方向不会因为角度上调整而改变,是以不致影响声音的输出特性。
2、本发明更可藉由第二结合部的限位孔与卡掣件的限位关系,以及导音管上突点与第一结合部的止挡关系而进一步防止声音输出装置与壳体之间调整角度过大,而不会在使用时有太轻易调整或无法定位的缺失。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耳道式耳机,其包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一声音输出装置,包括有一导音管、一第二结合部及一扬声器,该第二结合部是可活动地结合在该第一结合部,该扬声器是与该导音管同轴地设置在该导音管与该第二结合部之间;其中该壳体与该声音输出装置可相对作角度的调整变换,以确保该导音管可塞入并符合每一使用者不同角度的耳道。本发明耳道式耳机可相对于耳机的壳体作角度上的调整,因而可令不同耳道角度的使用者在配戴时,可随着自己的耳道角度而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但由于扬声器即设置在声音输出装置当中,因此其可保持出音至导音管中的方向不会因为角度上调整而改变,是以不致影响声音的输出特性。
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耳机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二),图中所示声音输出装置相对壳体调整一角度。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1:耳道式耳机
10:壳体 11:座体
111:第一结合部 112:卡掣件
12:盖体 13:导线道
20:声音输出装置 21:导音管
211:开口端 212:容置端
213:突点 22:第二结合部
221:限位孔 222:容室
223:突点 23:扬声器
231:出音面 24:网盖
30:耳塞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耳道式耳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立体组合图及立体分解图。
本发明的耳道式耳机1包括有一壳体10、一声音输出装置20及一耳塞件30,声音输出装置20的一端是可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而另一端则套设耳塞件30。
在此实施例当中,壳体10是具有一座体11及一盖体12,座体11与盖体12皆具有半圆弧面,当盖体12盖合至座体11上时,两者的半圆弧面是可组合形成近似球状的一容室,而此容室即可作为第一结合部111(可参阅第三图所示)以供容置声音输出装置20。
声音输出装置20是具有一导音管21、一第二结合部22、一扬声器23及一网盖24,导音管21是具有一开口端211及一容置端212,开口端211内部是设置网盖24以防止灰尘异物进入导音管21,而开口端211外部则是套设有一耳塞件30,耳塞件30是以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特别是选用适合塞入使用者的耳道当中的材质;再者,导音管21的容置端212的径度是大于开口端212,如此一来使得容置扬声器23,且安装时是令扬声器23的一出音面朝向开口端211,并使得扬声器23与导音管21是呈同轴排列;另外,第二结合部22为呈半圆的一盖体,其上是设置有四个限位孔221,如图所示,导音管21的容置端212外壁亦呈弧面,因此第二结合部22盖合在导音管21的容置端212时,两者弧面结合而呈近似于球状,而得以与壳体10的球状第一结合部111结合而内藏在壳体10中,并且第二结合部22得相对于第一结合部111作角度上的转动调整。
在此另须补充的是,本发明的耳道式耳机1的导音管21是由聚缩醛(POM)所制成,而第二结合部22是由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所制成,其特性是材质较软,更合适于长时间与第一结合部111摩擦。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同时配合参阅第2图及第3图时,可见在导音管21的容置端212的外壁上设置有复数个突点213,且突点213乃贴抵在盖体12的内壁,当使用者如第4图般拨动声音输出装置20以使其相对于壳体10偏离一角度时,导音管21上的突点213亦随着在盖体12内壁上磨擦,进而提供止挡功能,以防止过度的位移。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扬声器23乃直接设置在导音管21的容置端212上并与导音管21同轴,因此无论声音输出装置20如何相对于壳体10作角度上的调整变化,扬声器23的一出音面231始终保持正对着开口端211。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所示可见第二结合部22是镂空有四个限位孔221,而在座体11上则是固设有一卡掣件112,当第二结合部22相对于座体11移动时,其移动的范围是受制于限位孔221的两壁端,也就是当移动至卡掣件112与限位孔221任一壁端接触卡住时,即无法再往同一方向再移动,仅能往相反方向调整,如此一来,是可限制声音输出装置20相对于壳体10作过度的角度位移。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耳道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实施例当中,第一结合部111是为自壳体10上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延伸而出,且其是近呈球状,并与壳体10同时设置相连通的一导线道13,藉以供扬声器23的导线可由此导线道13拉出;另外,在此实施例当中,声音输出装置20的第二结合部22是呈管状,其一端是组合在导音管21的容置端212,而另一端乃设有具弧面的一容室222以供第一结合部111结合,藉由容室222的弧面与球状第一结合部111的配合,声音输出装置20即可相对于壳体10作角度上的调整;另外,在容室222的弧面上更设置有复数个突点223,当声音输出装置20相对于壳体10作角度上的调整时,是可藉突点223以提供摩擦止挡之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耳道式耳机塞入至使用者耳道中的声音输出装置,其是可相对于耳机的壳体作角度上的调整,因而可令不同耳道角度的使用者在配戴时,可随着自己的耳道角度而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但由于扬声器即设置在声音输出装置当中,因此其可保持出音至导音管中的方向不会因为角度上调整而改变,是以不致影响声音的输出特性;再者,本发明更可藉由第二结合部的限位孔与卡掣件的限位关系,以及导音管上突点与第一结合部的止挡关系而进一步防止声音输出装置与壳体之间调整角度过大,而不会在使用时有太轻易调整或无法定位的缺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