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08565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9506.X

申请日:

2009.06.30

公开号:

CN101621640A

公开日:

2010.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N5/44; H04N5/455

主分类号:

H04N5/44

申请人:

索尼株式会社

发明人:

古谷高弘; 泷口康成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8.6.30 JP 2008-17159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宋 鹤;南 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所述接收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对包含数字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部件;被配置为将由放大部件放大的接收信号和选择性频率信号进行混合以便获得中频信号的混合部件;被配置为对由混合部件获得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以便获得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的解调部件;以及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以令由混合部件获得的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方式对放大部件的放大因子进行控制,控制部件还被配置为根据由解调部件从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可变地设置目标电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接收设备,所述接收设备包括:
放大部件,所述放大部件被配置为对包含数字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
混合部件,所述混合部件被配置为将由所述放大部件放大的接收信号和选择性频率信号进行混合以便获得中频信号;
解调部件,所述解调部件被配置为对由所述混合部件获得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以便获得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以及
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以令由所述混合部件获得的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方式对所述放大部件的放大因子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件还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解调部件从所述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可变地设置所述目标电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是误比特率,以及
如果发现所述误比特率超过预定的阈值水平,则所述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目标电平。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如果在发现所述误比特率超过预定的阈值时降低了所述目标电平之后,所述误比特率未被改善,则所述控制部件升高所述目标电平。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如果在所述目标电平被升高之后所述误比特率未被改善,则所述控制部件初始化所述目标电平。

5.
  一种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得放大部件对包含数字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
将这样放大的接收信号与选择性频率信号进行混合以便获得中频信号或基带信号;
对所述中频信号或所述基带信号进行解调以获得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
以令所述中频信号或所述基带信号的信号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方式对所述放大部件的放大因子进行控制;以及
根据从所述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可变地设置所述目标电平。

6.
  一种接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放大装置,所述放大装置被配置为对包含数字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
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被配置为将由所述放大装置放大的所述接收信号和选择性频率信号进行混合以便获得中频信号;
解调装置,所述解调装置被配置为对由所述混合装置获得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以便获得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以令由所述混合装置获得的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方式对所述放大装置的放大因子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解调装置从所述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可变地设置所述目标电平。

说明书

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设备和随其使用的接收方法,所述接收设备被诸如电视(TV)机之类的各种视频设备使用以用于接收包括数字TV广播的广播波在内的广播波。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日本,美国、欧洲或其它地方,一直在进行推进TV广播数字化的努力以提供高清晰度和多信道TV节目、多媒体服务和移动单元对TV信号的稳定接收。图4示出在用于接收数字TV广播的TV机和记录装置中所合并的现有接收设备的典型结构。在图4中所示的接收设备中,由天线11接收到的广播信号被馈送给滤波器12。滤波器12是提取广播信号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BPF)。由滤波器12提取的接收信号被转发给可变放大部件13。基于稍后描述的、由畸变检测部件19执行的检测的结果,通过命令“a”控制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
由可变放大部件13放大的接收信号通过滤波器14被发送给混合部件15。滤波器14是提取广播信号的频带的另一个带通滤波器。混合部件15将来自滤波器14的接收信号与由信道选择频率信号产生部件16提供的频率信号进行混合,从而将给定频率的接收信号变为中频信号。由信道选择频率信号产生部件16输出的信号的频率随接收频率(即,接收信道)的不同而不同。
通过混合部件15获得的中频信号通过滤波器17被转发给可变放大部件18。滤波器17是仅允许中频信号的频带通过的带通滤波器。由可变放大部件18放大的中频信号被馈送给解调部件20供解调,以获得数字TV广播信号。数字TV广播信号出现在输出终端21。通过来自解调部件20的命令“b”控制可变放大部件18的放大因子。放大因子被以这种方式进行控制,即将输入给解调部件20的中频信号的电平保持在预定范围内的方式。
由混合部件15输出的中频信号被馈送给畸变检测部件19。畸变检测部件19对所接收到的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进行检测并且将被检测的信号电平与预定目标电平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被检测的信号电平偏离目标电平,则恰当的命令被发送给可变放大部件13,以通过通常所说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令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方式来改变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116358号公报中说明性地公开了这样一种用于接收TV广播信号的接收设备。
发明内容
在图4中示出的接收设备要接收TV信号的情况中,畸变检测部件19检测用于接收的期望的信道和邻近该信道的信道。说明性地,在如图3A中所示存在期望的信道DS的情况中,可以由畸变检测部件19在其上检测中频信号的频带A从期望的信道DS延伸到相邻信道US。可检测频带A受接收设备的跟踪特性限制。
如果在可由畸变检测部件19检测的频带A内如图3A中所示包括电平高于期望的信道DS的电平的相邻信道US,则畸变检测部件19正确地检测出相邻信道US并且相应地执行控制。即,通过考虑相邻信道的电平,畸变检测部件19确定了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这使得可以抑制与期望的信道DS相邻的信道的过高的信号电平。
假定如图3B所示,在可由畸变检测部件19检测的频带A的外面存在具有非常高的信号电平的相邻信道DS′。这样的情况通过普通的接收设备不能被恰当地处理。如图3B中所示,如果发现不可检测到的相邻信道DS′具有高电平而可检测频带A内的信号电平相对低,则用于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被设置得异常高。
在以上情况中,在信号接收时获得的中频信号受到高电平相邻信道DS′的严重影响,这进而使在期望的信道DS上接收到的信号发生畸变。如果在期望的信道DS上接收到的信号畸变,则接收信道的数字广播信号容易被错误地解调。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并且提供了即使在高电平信号不能在接收频率附近的频率上被检测时也恰当地接收期望的频率的发明配置。
如下说明性地实施了本发明实施例:使得放大部件对包含数字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将这样放大的接收信号与选择性频率信号进行混合以便获得中频信号;对所述中频信号进行解调以获得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以令所述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方式对所述放大部件的放大因子进行控制。同时,根据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可变地设置所述目标电平。
在以上略述的结构中,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部件使其放大因子以跟上由控制部件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电平的方式可变地被设置,使得放大因子被所谓的自动增益控制功能自动控制。在从所接收到的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已经劣化的情况中,接收状态,特别是受到其它信道的信号的影响,很可能也已经劣化了。通过以跟上从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的方式可变地设置用于控制放大部件的放大因子的目标电平,其他信号的不利影响可忽略并且信号电平可保持正常。
如上略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控制放大部件的放大因子的目标电平是根据从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被可变地设置的,从而恰当的信号电平被维持而不受其它信号的不利影响。例如,如果发现比特错误状态超过预定的阈值水平,则经过放大的信号的目标电平被降低。被降低的目标电平令所接收的信号电平成为恰当的电平。这进而使得可以改善从接收的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被实施的接收设备的典型结构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通常操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A和3B是分别示出接收设备的典型接收状态的示意性示图;以及
图4是示出普通的接收设备如何构造的示意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按照以下标题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1.实施例的典型结构(参考图1)
2.实施例的典型操作(参考图2)
3.实施例的效果说明(参考图3A和3B)
4.实施例的变化
【实施例的典型结构】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被实施的接收设备的典型结构的框图。在图1中,用相同的标号来指示接收设备中具有与图4中的对应组成部件的功能相同或相应的功能的组成部件。在图1的结构中,由天线11获得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滤波器12。滤波器12是提取广播信号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BPF)。由滤波器12提取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可变放大部件13。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受稍后将描述的、由畸变检测部件30执行的检测的结果的控制。
由可变放大部件13放大的接收信号通过滤波器14被提供给混合部件15。滤波器14是提取广播信号的频带的另一个带通滤波器。混合部件15将来自滤波器14的接收信号与由信道选择频率信号产生部件16提供的频率信号进行混合,从而预定频率的接收信号被获得作为中频信号。由信道选择频率信号产生部件16输出的信号的频率随着接收频率(即,接收信道)的不同而不同。
由混合部件15获得的中频信号通过滤波器17被馈送给可变放大部件18。滤波器17是仅允许中频信号的频带通过的带通滤波器。由可变放大部件18放大的中频信号被馈送给解调部件20供解调,以获得数字TV广播信号。数字TV广播信号出现在输出终端21。可变放大部件18的放大因子被解调部件20以这种方式进行控制,即将输入到解调部件20的中频信号的电平保持在预定范围内的方式。解调部件20还被构造为输出关于由解调部件20解调的数字TV广播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的数据“c”,数据“c”被馈送给畸变检测部件30。关于比特错误状态的数据“c”以误比特率数据的形式被发送给畸变检测部件30。
由混合部件15输出的中频信号被馈送给畸变检测部件30。畸变检测部件30对所接收到的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进行检测并且将被检测的信号电平与预定的目标电平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被检测的信号电平偏离目标电平,则恰当的命令被发送给可变放大部件13,以通过通常所说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令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方式来改变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
对于这个实施例,畸变检测部件30被构造为通过使用由解调部件20提供的误比特率数据“c”可变地设置用于对被检测的信号电平进行判定的目标电平。说明性地,如果发现误比特率已经劣化超过预定阈值水平,则中频信号的目标电平被降低。如果降低经过放大的信号的目标电平不能改善接收信号的误比特率,则中频信号的目标电平被升高。稍后将详细描述这些控制处理。
【实施例的典型操作】
以下参考图2的流程图说明图1中的畸变检测部件30如何可变地设置用于对被检测的信号电平进行判定的目标电平。在图2的流程图中,“init”表示信道选择时生效的目标电平OLD的初始值;“BER”表示解调信号的误比特率;“OLD”表示目标电平OLD的设置值;“n”指示用于偏移目标电平OLD的设置值的量;以及“max”表示可以偏移目标电平OLD的设置值的最大量。
如果畸变检测部件30具有自己的操作控制功能,则由畸变检测部件30的控制功能单元执行图2中的流程图的处理。或者,可以由用于对图1中示出的整个接收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件(未示出)执行该处理。
在图2的步骤S11中,在信道选择开始时建立目标电平OLD的初始值“init”,并且用于偏移OLD设置值的值“n”被初始化。
在这个初始化之后,到达步骤S12并且信道选择操作开始。在步骤S 11中被建立作为初始值“init”的值被设置为目标电平OLD。
在步骤S13中,确认当前状态中解调部件20的误比特率BER。进行检查以判定误比特率是否大于0.001。如果没有发现误比特率大于0.001(即,小于0.001),则重复步骤S13中的检查以确认误比特率BER还未劣化。
如果在步骤S13中发现误比特率BER大于0.001,则到达步骤S14并且目标电平OLD被设置成初始值“init”减去用于用于偏移目标电平OLD的设置值的量“n”。该处理减小了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并且降低了中频信号的输出电平,从而改善了畸变。
在步骤S15中,确认当前状态的误比特率BER并且进行检查以判定误比特率是否大于0.001。如果没有发现误比特率大于0.001(即,小于0.001),则控制返回步骤S13。
如果在步骤S15中发现误比特率BER大于0.001,则到达步骤S16并且目标电平LOD被设置成初始值“init”加上用于偏移目标电平OLD的设置值的量“n”。该处理增大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并且升高中频信号的输出电平,从而改善邻接特性。
在步骤S17中,确认当前状态中的误比特率BER并且进行检查以对误比特率是否大于0.001进行判定。如果没有发现误比特率BER大于0.001(即,小于0.001),则控制返回步骤S13。
如果在步骤S17中发现误比特率BER大于0.001,则到达步骤S18,用于偏移目标电平OLD的设置值的量“n”增加“1”,以便通过比之前更大的量来偏移目标值OLD的设置值。
在步骤S19中,进行检查以判定在步骤S18中被设置为用于偏移目标OLD设置值的量的量“n”是否仍比预定最大值低。如果发现偏移量“n”低于最大值,则控制返回步骤S14。如果发现偏移量“n”超过最大值,则意味着目标电平OLD的调整无法改善误比特率BER。在这种情况中,目标电平OLD被初始化并且OLD优化处理结束。
【实施例效果说明】
通过由图2中的流程图略述的控制处理,如果发现误比特率异常,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接收信号的目标电平被改变。这改善了从所接收到的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通过这个处理,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部件使其放大因子以跟上控制部件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电平的方式被可变地设置,所述控制部件在用于自动放大因子调整的通常所说的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单元中。当从所接收到的数字广播信号获得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劣化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主要由于其它信道上的信号的不利影响,接收状态也劣化了。在这种情况中,用于对放大部件的放大因子进行控制的目标电平根据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被可变地设置,从而获得不受其它信号的不利影响的恰当的信号电平。
更具体而言,当发现比特错误状态已经超过预定的阈值水平时,经过放大的信号的目标电平被降低。降低目标电平可以使接收信号电平正常,这可以改善所接收到的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的比特错误状态。
在图3B中说明性地示出从被降低的目标电平获得的改善的状态。同时,假定存在期望的信道DS,DS的频率被当作如图3A中所示的中频信号的频率。还假定可以由畸变检测部件19在其上检测中频信号的频带A从期望的信道DS延伸到相邻信道US。可检测频带范围A受接收设备的跟踪特性限制。
如图3A中所示,如果在可由畸变检测部件19检测的频带A内存在电平高于期望的信道DS的电平的相邻信道US,则畸变检测部件19可以正确地检测相邻信道US并且相应地执行控制。即,在考虑相邻信道US的电平的情况下,确定可变放大部件13的放大因子。这过分抑制了与期望的信道DS相邻的信道的高信号电平。关于这一点,在不改变目标电平的情况下,控制被执行,并且控制相关的操作和图4中所示的普通接收设备的操作相同。
假定如图3B所示,具有高电平的相邻信道DS′存在于可由畸变检测部件30检测的频带A的外面。在这种情况中,期望的信道DS的解调信号受高电平相邻信道DS′的影响可能会畸变;然后误比特率可能会劣化如果不修改的话。根据本发明以上优选实施例,畸变的误比特率被检测并且目标电平被相应地降低使得比特错误可以被改善。
如果降低目标电平不能改善比特错误率,则目标电平被升高,作为解决问题的相反的动作。如果被升高的目标电平导致改善的误比特率,则接收以该状态继续。以这种方式,基于接收信号的实际误比特率建立恰当的放大电平,从而提供恰当的接收状态。
【实施例的变化】
在以上描述中,示出了以结构如图1中所示的接收设备的形式来体现的本发明。然而,这不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或者,本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为合并到用于接收TV广播的诸如TV机和视频记录装置之类的各种视频设备中的接收设备(例如,调谐器)。或者,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被实现为可以获得接收信号(视频和音频信号)并且将它们馈送给其它视频设备的单独的接收设备。
图2的流程图中给出的值(初始值、误比特率等)仅仅是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不限制本发明。
以上实施例被说明为由硬件构成的仅接收的接收设备。作为替代,本实施例可以由为各种数据处理而设计并配备了用于执行与被示为由上述接收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等价的通信处理的板或卡的个人计算机来实现。该计算机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在其上运行以使用图2的流程图中给出的步骤执行类似的无线电频率硬件的接收处理的适当程序。用于执行这些步骤的程序可以被分布在恰当的存储介质上。
本申请包含与2008年6月30日在日本专利局递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171592所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可以想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更改,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以内即可。

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所述接收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对包含数字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部件;被配置为将由放大部件放大的接收信号和选择性频率信号进行混合以便获得中频信号的混合部件;被配置为对由混合部件获得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以便获得数字广播信号的解调信号的解调部件;以及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以令由混合部件获得的中频信号的信号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方式对放大部件的放大因子进行控制,控制部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