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器、笔记本计算机及适配器节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适配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节电的电源适配器及适配器节电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的笔记本电脑都带有电源适配器,用于将普通的220V交流电转化为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低压直流电。
在办公室内,大多数人在关掉笔记本电脑时,往往只把适配器的插头从笔记本中拔掉,而懒得去把220V的适配器给拔了。而现在的适配器,当一端接220V,另外一端没有接负载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待机功耗,少则100mW左右,大则400mW左右。
这样,即使适配器没有工作,因其连接着220V的交流电,也依然有着100‑400Mw的待机功耗。虽然单个适配器待机功耗并不多,但随着适配器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大楼,甚至整个地区......所有的适配器加起来的待机功耗已不可忽略,这很不符合当今所大力提倡的绿色节能环保理念。
现有的适配器节电方案,大多都是判断负载情况,决定是否输出功率,这些方案的缺点是:判断电路在待机情况下无论如何都会存在一定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配器、笔记本计算机及适配器节电方法,能够使适配器实现待机时的零功耗,解决现有技术的适配器在未连接负载待机情况下都会存在功耗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配器,包括: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直流电;所述适配器还包括:一交流电开关,连接在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线路上,其中,所述交流电开关用于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适配器中,所述交流电开关包括:
滑动部,套设在所述输出端的芯轴上,
导体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上;
第一导体半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
第二导体半环,与所述转换模块连接;
其中,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和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分离;
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和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接触。
优选地,上述的适配器中,所述交流电开关包括:
导体环,设置在所述输出端的内壁上;
第一弹性触头,与所述导体环电连接;
第二弹性触头,与所述导体环电连接;
第一导体半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
第二导体半环,与所述转换模块连接;
其中,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第一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相分离,所述第二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分离;
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第一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相接触,所述第二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接触。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笔记本计算机,包括:
计算机本体,
直流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计算机本体上;
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
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
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直流电;
交流电开关,连接在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线路上,
其中,在所述输出端拔出所述直流电接口时,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直流电接口时,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笔记本计算机中,所述交流电开关包括:
滑动部,套设在所述输出端的芯轴上,
导体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上;
第一导体半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
第二导体半环,与所述转换模块连接;
其中,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和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分离;
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和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接触。
优选地,上述的笔记本计算机中,所述交流电开关包括:
导体环,设置在所述输出端的内壁上;
第一弹性触头,与所述导体环电连接;
第二弹性触头,与所述导体环电连接;
第一导体半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
第二导体半环,与所述转换模块连接;
其中,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第一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相分离,所述第二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分离;
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第一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相接触,所述第二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接触。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适配器节电方法,所述适配器包括输入端、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和输出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适配器,包括:
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
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直流电;
滑动开关,设置在所述输出端的插头中,连接在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线路上,所述滑动开关包括一滑动部,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滑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所述滑动开关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在所述输出端插入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所述滑动部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滑动开关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适配器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一弹性件,通过所这弹性件,所述滑动部抵在所述第一位置。
优选地,上述的适配器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垫圈或弹性橡胶垫圈。
优选地,上述的适配器中,所述滑动部套设在所述插头的芯轴上,
所述开关还包括:
导体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上;
第一导体半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
第二导体半环,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和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分离;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和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接触。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适配器节电方法,所述适配器包括输入端、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和输出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利用一滑动开关自动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通过所述直流电接口的顶抵作用使所述滑动开关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方法中,所述利用一滑动开关自动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滑动开关的滑动部设置一导体环;
所述滑动开关设置第一导体半环和第二导体半环,所述第一导体半环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二导体半环连接所述转换模块;
通过弹簧将所述滑动部顶抵在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和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分离。
优选地,上述的方法中,所述通过所述直流电接口的顶抵作用使所述滑动开关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直流电接口将所述滑动部顶抵在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半环和所述第二导体半环相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在空载条件下,自动断开AC‑DC转换模块的交流电,可使适配器实现待机时的零功耗;
2)本发明实施例巧妙利用了弹簧的弹力和笔记本电源接头的推力,通过交流电开关实现AC‑DC转换模块自动接通交流电或自动断开交流电,实施简单,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线路连接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配器,包括: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直流电;所述适配器还包括:一交流电开关,连接在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线路上,其中,所述交流电开关用于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是把适配器的直流输出插头(直流输出端)作结构上的改进,在插头中做一个交流电开关,去控制直接引到插头中的220V零线。只有当插头插到笔记本电脑上后,该开关才接通,适配器的220V输入才会有效;当插头拔出后,该开关断开,220V完全被切断,适配器的AC‑DC模块完全停止工作,做到了适配器无负载时的零待机功耗。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适配器包括:
输入端110,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
交流/直流转换模块130(参见图2),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输出端120,用于输出所述直流电;
所述适配器还包括滑动开关,该滑动开关连接在交流/直流转换模块130与所述输入端110之间的交流电线路上,所述滑动开关包括一滑动部(滑块)101,在所述输出端拔出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即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为空载的情况),所述滑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所述滑动开关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在所述输出端插入用电设备的直流电接口时(即所述适配器输出端为负载的情况),所述滑动部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滑动开关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现详细描述适配器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图1中左边展示了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结构200;右边展示了一般电源适配器插头结构被改进后的效果。改进后的适配器插头主要增加了滑块101及与滑块为一体的导体环102,同时还增加了分别与交流电线AC2相连的导体半环103,与交流电线AC1相连的导体半环104。
其工作过程如下,适配器插头在没有插入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时,滑块101在弹簧105的作用下使得导体环102与导体半环103和导体半环104都没有接触(第一位置),这样交流电线AC1与AC2是断开状态。而当插头插到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里时,电源接头的内部凸台会往里边压滑块101,使滑块101向里面运动。当插好时,使得滑块101上的导体环102与导体半环103和导体半环104同时接触,从而连通了交流电线AC1和AC2。
图2中的电线网络AC1,AC2,DC+,DC‑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同名电线网络,此外交流电连接线上还设置有保险丝140。从对图1的描述中可知,当适配器插头没插进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时,AC1与AC2断开,这样,对于适配器的AC‑DC模块(交流/直流转换模块)130来讲,交流电完全没效,所以整个适配器也不会任何的功耗。当适配器插头插进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时,AC1与AC2连通,交流电可以输入到适配器中的AC‑DC模块,此时插头中的DC+,DC‑也正好与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接好,这样适配器的插头中就会有笔记本电脑所需要的直流电输出。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使得只有当适配器插头插进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时,适配器的AC‑DC模块130才会有输出;而当适配器插头没插进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时,适配器的AC‑DC模块130的交流电被完全切断,此时适配器不会有任何的待机功耗。完全解决了用户不拔交流电时适配器存在待机功耗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弹簧的功能可以通过其他弹性件实现,例如:弹簧垫圈或弹性橡胶垫圈。交流/直流转换模块所连接的交流电也不限制为220V,还可以是380V。
对应以上适配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配器节电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为空载的条件下,利用一滑动开关自动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步骤302,在所述输出端为负载的条件下,通过所述负载的顶抵作用使所述滑动开关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结构图,如图所示,与图1不同之处是,使导体半环404与导体半环403连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是采用滑块,而是采用了弹性触头401、402。工作过程如下,
当适配器输出端插头插到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410里时,随着适配器输出端插头的逐渐插入,弹性触头401和弹性触头402同时受到电源接头的内芯411挤压,直到弹性触头401能够与导体半环403紧密接触,弹性触头402能够与导体半环404紧密接触。而弹性触头401、402又由导体环405连接成为一体,其中,该导体环405是内嵌在输出端的内壁上,因此,在适配器输出端插头逐渐插入到电源接头410的过程中,不会阻挡适配器输出端插头与电源接头410的相对运动,所以此时交流电AC1与AC2被接通,为适配器中AC‑DC模块接通了电源,使得适配器正常工作。当适配器输出端插头从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头410里拔出时,随着适配器输出端插头的逐渐拔出,弹性触头401和弹性触头402不再受到电源接头的内芯411的挤压,弹性触头401与导体半环403分离,弹性触头402与导体半环404分离,此时,AC1与AC2断开,这样对于适配器的AC‑DC模块来讲,交流电完全没效,所以整个适配器也不会任何的功耗,从而完全解决了用户不拔交流电时适配器存在待机功耗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笔记本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本体,直流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计算机本体上;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直流电;交流电开关,连接在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线路上,其中,在所述输出端拔出所述直流电接口时,断开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在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直流电接口时,连通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连接。
由上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之后的优势是:
1)本发明实施例在空载条件下,自动断开AC‑DC转换模块的交流电,可使适配器实现待机时的零功耗;
2)本发明实施例巧妙利用了弹簧的弹力和笔记本电源接头的推力,通过交流电开关实现AC‑DC转换模块自动接通交流电或自动断开交流电,实施简单,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