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083007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50965.4

申请日:

2006.10.31

公开号:

CN1944954A

公开日:

2007.04.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9/00(2006.01)

主分类号:

E21B49/00

申请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贾春雨; 孙丽杰; 胡广斌; 刘洋

地址:

163453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龙南胜利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岳泉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由于现有标准并不适用于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本发明设定特高、高、中、偏低、低和未6个级别,其中未水淹:0.0%≤SW≤10%;0.0%≤ΔSW≤10%;低水淹:10%<SW≤40%;10%<ΔSW≤20%;偏低水淹:40%<SW≤50%;20%<ΔSW≤30%;中水淹:50%<SW≤80%;30%<ΔSW≤40%;高水淹:80%<SW≤90%;40%<ΔSW≤45%;特高水淹:SW>90%;ΔSW>45%。本发明划分出的偏低水淹级别有利于油田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划分特高水淹级别有利于高含水时期控制无效注采。

权利要求书

1、  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设定特高、高、中、偏低、低和未6个级别,具体标准如下:
未水淹:0.0%≤SW≤10%;0.0%≤ΔSW≤10%;
低水淹:10%<SW≤40%;10%<ΔSW≤20%;
偏低水淹:40%<SW≤50%;20%<ΔSW≤30%;
中水淹:50%<SW≤80%;30%<ΔSW≤40%;
高水淹:80%<SW≤90%;40%<ΔSW≤45%;
特高水淹:SW>90%;ΔSW>45%;
其中:
当前含水饱和度:SW
原始含水饱和度:SWb
水饱和度差:ΔSW=SW-SWb

说明书

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状况普遍使用高、中、低、未四个级别进行描述,低、未水淹级别为剩余油,高、中水淹级别为非剩余油,该方法对剩余油的分类和描述是静态的。而实际上在目前油田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剩余油的分析应该是动态的。该描述方法并不适用于特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四个水淹描述级别(高、中、低、未)的划分是为满足油田含水较低的情况设计的。随着油田含水上升和开采技术的进步,油田开发技术逐渐精细,使原有的四个水淹描述级别不够适应。
2、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使一部分相对含水较低的油层也能作为剩余油进行射孔开采,使一部分含水较低的中水淹级别油层也能投入开发,而原有水淹级别划分中没有分出这个级别;
3、随着油田进入到高含水开发时期,油层含水进一步升高,甚至形成了无效注采循环层。为了控制无效注采,需要在高水淹级别中进一步划分出特高水淹级别,即识别无效注采循环层。而原有水淹级别划分中没有分出这个级别,也不能识别无效注采循环层。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标准并不适用于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本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供一种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该方法将高、中、低、未4个级别细分为特高、高、中、偏低、低和未6个级别,具体标准如下:
未水淹:0.0%≤SW≤10%;0.0%≤ΔSW≤10%;
低水淹:10%<SW≤40%;10%<ΔSW≤20%;
偏低水淹:40%<SW≤50%;20%<ΔSW≤30%;
中水淹:50%<SW≤80%;30%<ΔSW≤40%;
高水淹:80%<SW≤90%;40%<ΔSW≤45%;
特高水淹:SW>90%;ΔSW>45%。
符号释义:
当前含水饱和度:SW
原始含水饱和度:SWb
水饱和度差:ΔSW=SW-SWb
本发明划分出的偏低水淹级别有利于油田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划分特高水淹级别有利于高含水时期控制无效注采。本发明提出的油层水淹级别描述方法在喇嘛甸油田获得应用。2006年,利用该水淹级别划分和识别结果,在三次加密井和7-30套损区更新井的射孔方案编制中应用,效果明显。两个区块在确保注采关系完善的条件下平均避射特高水淹段厚度比例占全境射孔比例的25%以上。在单井日注水量减少2/3的情况下,平均单井日产油10吨左右,初期含水只有80%左右,从源头上控制了无效注采循环,避免了射孔初期的高含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改变原有水淹级别划分标准。
原有方案水淹级别划分标准:
未水淹:0.0%≤SW≤10%;0.0%≤ΔSW≤12%;
低水淹:10%<SW≤40%;12%<ΔSW≤24%;
中水淹:40%<SW≤80%;24%<ΔSW≤36%;
高水淹:SW>80%;ΔSW>36%。
本实施方式将高、中、低、未4个级别细分为特高、高、中、偏低、低和未6个级别,具体标准如下:
未水淹:0.0%≤SW≤10%;0.0%≤ΔSW≤10%;
低水淹:10%<SW≤40%;10%<ΔSW≤20%;
偏低水淹:40%<SW≤50%;20%<ΔSW≤30%;
中水淹:50%<SW≤80%;30%<ΔSW≤40%;
高水淹:80%<SW≤90%;40%<ΔSW≤45%;
特高水淹:SW>90%;ΔSW>45%。
符号释义:
当前含水饱和度:SW
原始含水饱和度:SWb
水饱和度差:ΔSW=Sw-Swb
本实施方式的水淹级别与原有方案水淹级别划分标准的区别如下:
1、增加水淹级别2个:偏低水淹和特高水淹(大孔道);
2、含水饱和度分出40%<SW≤50%和SW>90%两个级别;
3、含水饱和度差分出20%<ΔSW≤30%和ΔSW>45%两个级别。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以大庆油田公司喇嘛甸油田为例,2006年,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水淹级别划分方法,在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低效、无效循环试验区和7-30套损区更新井的射孔方案编制中应用,效果明显。两个区块在确保注采关系完善的条件下平均避射特高水淹段厚度比例占全境射孔比例的25%以上。在单井日注水量减少2/3的情况下,平均单井日产油10吨左右,初期含水只有80%左右。

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高含水开发期砂岩油田油层水淹级别的细分描述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由于现有标准并不适用于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本发明设定特高、高、中、偏低、低和未6个级别,其中未水淹:0.0SW10;0.0SW10;低水淹:10SW40;10SW20;偏低水淹:40SW50;20SW30;中水淹:50SW80;30SW40;高水淹:80SW90;40SW45;特高水淹:SW90;SW45。本发明划分出的偏低水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