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及其广播信息更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变宽带、超大带宽无线通信系统(即大带宽多载波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及其广播信息更新的方法。
背景技术
4G无线通信系统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很高的频谱效率,4G系统的目标是2010年前使移动用户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Mbit/s,静止用户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Gbit/s。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平滑演进的需要,为了保护运营商的利益,在一定的时间内,第四代通信系统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如TD-SCDMA系统或802.16e系统等)将会兼容或共存。
4G无线通信系统的带宽可高达100MHz,带宽可变,以便4G系统全网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设置各个小区的系统带宽。
目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中,载波分为主辅载波两类,主载波可以独立工作,包括终端接入、IDLE(空闲)以及CONNECT(连接)等。而辅载波只用来终端CONNECT状态工作,其中广播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的设计有以下几种方式:
1.在每个载波上设计完整的广播信息,这样,当广播信息发生更改时,终端在所处的载波的相应广播信道的位置上读取更改的广播信息,其中,通过寻呼信息指示广播信息更改,此方法的缺点在于系统开销大。
2.广播信息只设计在主载波上,这样,当广播信息发生更改时,主载波上的终端在主载波的相应广播信道的位置上读取更改的广播信息,而辅载波上的终端需要跳频到主载波上读取更改的广播信息,也就是说处在CONNECT的终端全都要跳频到主载波上更新广播信息,其中,通过寻呼信息指示广播信息更改,此方法的缺点在于处在辅载波上的终端需要频繁跳频。
3.广播信息可以分级设计在主辅载波上,如图1所示,广播信息分级为小区级广播信息和载波专有的广播信息。主载波上设计完整的广播信息,而在辅载波上只设计其载波专有的广播信息,如载波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资源信息或者修改相对频繁的消息,如时分复用(TDD,Time Division Duplex)下行子帧分配信息。这样,广播信息发生变更时,终端就需要读取主载波上的广播信息以及工作载波的广播信息,对于工作在辅载波上的终端而言,其通过寻呼信息收到广播信息的更改指示后,需要对系统中的所有广播信息进行读取,即终端读取其工作的辅载波上的载波专有广播信息的同时,还要跳频到主载波上读取小区级广播信息,这样就无法解决终端因更新广播信息而频繁跳频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广播信道结构设计和广播信息更改指示均不能满足大带宽多载波的系统,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及其广播信息更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及其广播信息更新的方法,解决终端因更新广播信息而频繁跳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中广播信息更新方法,包括:
系统侧仅在主载波上周期性地发送完整的广播信息,当广播信息发生变更时,系统侧变更主载波上的广播信息后,在主辅载波的寻呼信道上分别发送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并在所有辅载波上发送更新的广播信息,当广播信息未发生改变时,所述系统侧在辅载波上不配置广播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终端收到所述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后,在相应位置上读取所述更新的广播信息。
其中,驻留在主载波上的终端收到所述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后,在主载波上读取所述更新的广播信息;
工作在辅载波上的终端收到所述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后,在该载波的广播信道上读取所述更新的广播信息。
所述系统侧在所有辅载波上发送更新的广播信息是指系统侧在所有辅载波上仅发送广播信息中被更新的那部分内容,或者系统侧在所有辅载波上发送包含更新内容的完整广播信息。
所述系统侧在所有辅载波上发送完整的广播信息时,所述系统侧按照所述主载波的广播信道的结构配置辅载波的广播信道。
所述系统侧在所有辅载波上仅发送广播信息中被更新的那部分内容时,所述系统侧动态配置广播信道用于传输广播信息中被更新的那部分内容,其中,所述广播信道由下行控制信道指示其位置以及大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该系统包括判断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的广播信息发送装置、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广播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在主载波上周期性发送完整的广播信息,该装置还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通知,变更主载波上地广播信息,并在所有辅载波上发送更新的广播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主载波上的广播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广播信息发生更改时,该单元通知所述广播信息发送装置和所述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发送装置;
所述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发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通知,在所有载波的寻呼信道上发送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中,所述广播信息发送装置在所有辅载波的寻呼信道上发送更新的广播信息为完整的广播信息,或者广播信息中被更新的那部分内容。
其中,所述广播信息发送装置在所有辅载波上发送完整的广播信息时,按照所述主载波的广播信道的结构配置辅载波的广播信道。
所述广播信息发送装置在所有辅载波上仅发送广播信息中被更新的那部分内容时,动态配置广播信道用于传输广播信息中被更新的那部分内容,其中,所述广播信道由下行控制信道指示其位置以及大小。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广播信息发生更改时,无论处于主载波或是辅载波上的终端均可以根据寻呼信道的BCH更改指示信令更新相应的广播消息,最终降低了终端更新广播信息的复杂度,解决了终端因广播信息更新而频繁跳频的问题,同时使得BCH的传输开销最小化,对于多载波系统而言,很大程度地节省了开销,提高了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带宽多载波系统中分级的广播信道和寻呼信息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大带宽多载波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系统侧流程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终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判断单元,以及分别与判断单元相连的广播信息发送装置、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发送装置,其中,
广播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在主载波上配置完整的BCH信息,包括小区内的所有BCH信息,其周期性的在主载波上传输,当判断单元判断广播信息更改时,该装置在主载波上更新BCH信息,并在所有辅载波上配置BCH信息,其中,可以在辅载波上配置完整的BCH信息,也可以只配置更新的内容,当BCH不发生改变时,该装置不在辅载波上传输BCH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主载波上的BCH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BCH信息发生更改时,该单元通知广播信息发送装置和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发送装置;
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发送装置,用于在判断单元判断广播信息更改时,在所有载波的寻呼信道上发送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
上述大带宽多载波系统中广播信息更新方法,仅在主载波上配置完整的BCH信息,包括小区内的所有BCH信息,其周期性的在主载波上传输,当广播信息发生更改时,系统更新主载波上的广播信息后,在所有载波的寻呼信道上发送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指示更新,同时系统在所有辅载波上广播信道上配置更新的BCH信息,其中,系统可以在所有辅载波的广播信道上配置完整的BCH信息,也可以只传输BCH信息中被更新的那部分内容,当BCH不发生改变时,则不在辅载波上配置BCH信息。
下面,先介绍一下上述方法中发送广播信息的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系统周期性的在主载波上发送完整的BCH信息;
步骤302:判断广播信息是否发生更改,如果是,进入步骤303,否则结束本流程;
该步骤中,如果判断广播信息未发生改变,则在辅载波上不配置广播信道,广播信道节省的开销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分配给终端使用。
步骤303:系统根据变更的广播信息变更主载波上的广播信息,并在所有载波的寻呼信道上设置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同时在所有辅载波的广播信道上发送更新的广播信息,其中,辅载波的广播信道上可以承载完整的广播信息或者只承载广播信息的更新的内容(如,更改了MIB或者SIB);
该步骤中,系统可以按照主载波的广播信道的结构配置辅载波的广播信道,也可另行设计。优选的,当系统在辅载波的广播信道上承载完整的广播信息时,按照主载波的广播信道的结构配置辅载波的广播信道,即辅载波上的广播信道的时域位置、带宽大小、广播信息以及载波上的频谱位置(如在载波的中心带宽的1.25M上)和主载波上的广播信道完全一样;
在其它实施例中,仅在辅载波上动态配置广播信道以传输广播信息中被更新的那部分内容,其中,辅载波上的广播信道动态的映射到下行共享信道上,由下行控制信道指示其位置以及大小等。
上述流程中,广播信息更新完成后,在辅载波上的寻呼信道不设置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同时辅载波上也不设置广播信息,即上述流程仅在广播信息更新过程中,在所有辅载波发送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及广播信息。
下面再介绍一下终端接收广播信息的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终端CONNECT在工作频段,监听所处载波的寻呼信道;
步骤402:判断是否有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如果是,进入步骤403,否则继续执行本步骤;
步骤403:驻留在主载波的终端根据广播信息更改指示信令,在相应的广播信道读取广播信息,工作在辅载波上的终端在工作载波的相应位置读取更新的广播信息,完成广播信息的更新。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广播信息发生更改时,无论处于主载波或是辅载波上的终端均可以根据该载波的寻呼信道的BCH更改指示信令更新相应的广播消息,最终解决了终端因广播信息更新而频繁跳频的问题,并降低了终端更新广播信息的复杂度,同时对于多载波系统而言,很大程度地节省了开销。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