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08266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3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20101.6

申请日:

2003.03.07

公开号:

CN1502759A

公开日:

2004.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D3/36; E04D5/10; E04D13/15

主分类号:

E04D3/36; E04D5/10; E04D13/15

申请人:

株式会社釜一建化

发明人:

金忠烨

地址:

韩国汉城市

优先权:

2002.11.21 KR 10-2002-0072762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培坤;楼仙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是当防水挡板互相连接时,各防水挡板的端部配置成彼此平行且有一定的间隔,并在各防水挡板之间注入液态防水剂,使各防水挡板借助液态防水剂连接成一体的防水层结构;本发明的垂直部接合结构是从墙体开始,在防水底面将防水挡板设置成彼此有一定的间隔,并在墙体与防水挡板之间注入液态防水剂形成的;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的防水板接合结构可提高防水性能,简化施工方式和提高施工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包括:在防水底面上,为端部彼此 留有一定的间隔形成缝隙而平行配置的两张防水挡板;在两张防水挡板之间 形成的缝隙内部,充满了由液态的防水剂经硬化后形成的充进防水液层;在 两张防水挡板的周围及充进防水液层的上部,将液态的防水剂注入后经硬化 形成的上部防水液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的两张防水挡板的周围部以及在充进防水液层的下部,注入液态的防水 剂,并经硬化形成下部防水液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防水液层的内部,设有加固纤维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固纤维布是以聚亚胺脂或者玻璃纤维为材质的织布或者附着织布。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挡板的表面上设有合成纤维布层或者合成树脂层。
6: 一种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用在防水底面与墙体相遇的拐角部 位的防水结构,包括:在防水底面上设置一防水挡板,并在该防水挡板与墙 体之间留有一缝隙;在防水挡板和墙体之间形成的缝隙内部,充满由液态防 水剂经硬化形成的充进防水液层;在上述防水挡板周围、充进防水液层的上 部以及为盖住墙体的一定高度而注入的液态防水剂,该液态防水剂经硬化形 成的上部防水液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防水挡板周围部及充进防水液层的下部,注入液态防水剂,该液态防水 剂经硬化形成下部防水液层。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防水液层的内部设有加固纤维布。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加固纤维布是以聚亚胺脂或者玻璃纤维为材质的织布或者附着织布。
10: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防水挡板的表面上设有合成纤维布层或者合成树脂层。
11: 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在底面上平行配置防水挡板,并在为连接用的防水挡板的周围端部间留有一 缝隙;(2)将配置好的防水挡板的周围端部向上折起;(3)在周围端部向上 折起的各防水挡板之间注入液态防水剂而形成下部防水液层;(4)将向上折 起的防水挡板的各周围端部按原状态铺展,以使防水挡板的周围端部将下部 防水液层压实;(5)在所述防水挡板间的缝隙及周围端部的上部,注入液态 防水剂,形成上部防水液层。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在步骤(4)和步骤(5)之间,增加一步骤:沿防水挡板间的缝 隙的上部设置加固纤维布。

说明书


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等防水工程的防水挡板的接合结构,特别是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结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将所有防水挡板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一体化,并由此提高了防水性能施工效率。

    背景技术

    通常,高楼大厦的屋顶或者停车场和材料库等的上部,为防止因降雨等原因引起的漏水,必须进行防水工程,正因为如此,现在使用多种防水法,其中主要的方法有:灰泥(胶泥)液态防水方法;按需要和有用性的段(或块、片)防水方法;沥青防水方法以及挡板防水方法等。

    其中,挡板防水方法是在防水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用伸缩性好的合成橡胶或者合成树脂或者橡胶和沥青等作为主原料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防水挡板。将这种已制成地防水挡板和防水材料在准备防水的底面上铺展之后就形成了防水层,这种防水法施工简单,而且工程时间短,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防水工程中。

    在挡板防水中使用的防水挡板,为便于在现场中施工和使用,事先在工厂中制造成具有一定宽度和长度,通常宽度为1-1.2m,长度为15m的卷捆形挡板。当需要防水处理时,将卷捆形挡板在准备防水处理的底面上按一定的间隔辅展开来。如果按挡板防水法施工,则因用的是规格化的多张防水挡板,因此必然产主挡板之间连接部位。这种连接部位,在挡板防水处理中就有可能成为防水性能脆弱的部位。如果对这种部位不能妥当的处理,则通过这个部位有可能产生漏水,从而在防水处理上成为一个大的缺陷。

    这种具有防水挡板间的连接部位的公知的施工方法,参照图1(a)可知:在防水底面上设置防水挡板S1后,再设置防水挡板S2,对它按一定的宽度以上采用重叠的施工方式,此时,为了使重叠部位具有稀密性,按防水挡板材质采用各种不同的结合方法。也就是说,当采用橡胶和沥青材质作为防水挡板时,用烟火等的加热器具进行加热融解,即采用热熔粘着的方式;当采用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材质作为防水挡板时,用粘着剂或粘着胶带进行粘着在一起,如EPDMR挡板、PVC挡板、PTO挡板等;或用熔剂进行粘着在一起,如PVC挡板;或用热风熔着剂进行粘着在一起,PVC挡板、TPO挡板、ECV挡板、HDPE挡板等。

    但是,如果应用上述的现有的方式重叠连接结构,则产生如下方面问题:

    1.因为现有方法用烟火、热或者熔剂,因此施工工作中存在着不安全性,并存在火灾的危险。

    2.用防水挡板进行重叠连接时,因防水挡板用2个或3个以上,因此产生折叠部分。这种重叠连接部位,其内侧产生空间缝隙,也称盲区或称静区,因此很难确定稀密性。

    3.很难用什么方法确定连接部位是否确是施工了。

    4.用挡板防水粘着时,因为热或者熔剂等原因熔化的防水剂变成硬化的同时防水挡板自身产生收缩力(应力)产生长期性内部不调和的可能性增加了。

    5.有可能以施工者的素质左右施工质量。

    另一方面,对垂直部的防水问题,公知的方式参照附图1(b)进行分析可知:在底面和垂直面相遇之处拐角上设置具有三角形的截面的构件,延长设置在底面上的防水挡板与垂直面接合后,其上部处理加热水,并采用设置保护方法进行处理,这就是公知的处理方法。但是这种公知的方式不仅存在着施工工作复杂麻烦等问题,而且防水处理后也在这部分中找到了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公知的防水方法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的接合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的接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可以用肉眼确认连接部位施工状态,而且这种方法施工简便与施工者素质无关,并可确保接合结构的品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不仅施工简便,而且发生缺陷的危险性少。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包括:在防水底面上,为端部彼此留有一定的间隔形成缝隙而平行配置的两张防水挡板;在两张防水挡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内部,充满了由液态的防水剂经硬化后形成的充进防水液层;在两张防水挡板的周围及充进防水液层的上部,将液态的防水剂注入后经硬化形成的上部防水液层。

    在所述的两张防水挡板的周围部以及在充进防水液层的下部,注入液态的防水剂,并经硬化形成下部防水液层。

    在所述上部防水液层的内部,设有加固纤维布。

    所述加固纤维布是以聚亚胺脂或者玻璃纤维为材质的织布或者附着织布。

    所述防水挡板的表面上设有合成纤维布层或者合成树脂层。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用在防水底面与墙体相遇的拐角部位的防水结构,包括:在防水底面上设置一防水挡板,并在该防水挡板与墙体之间留有一缝隙;在防水挡板和墙体之间形成的缝隙内部,充满由液态防水剂经硬化形成的充进防水液层;在上述防水挡板周围、充进防水液层的上部以及为盖住墙体的一定高度而注入的液态防水剂,该液态防水剂经硬化形成的上部防水液层。

    在所述防水挡板周围部及充进防水液层的下部,注入液态防水剂,该液态防水剂经硬化形成下部防水液层。

    所述上部防水液层的内部设有加固纤维布。

    所述加固纤维布是以聚亚胺脂或者玻璃纤维为材质的织布或者附着织布。

    所述防水挡板的表面上设有合成纤维布层或者合成树脂层。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底面上平行配置防水挡板,并在为连接用的防水挡板的周围端部间留有一缝隙;(2)将配置好的防水挡板的周围端部向上折起;(3)在周围端部向上折起的各防水挡板之间注入液态防水剂而形成下部防水液层;(4)将向上折起的防水挡板的各周围端部按原状态铺展,以使防水挡板的周围端部将下部防水液层压实;(5)在所述防水挡板间的缝隙及周围端部的上部,注入液态防水剂,形成上部防水液层。

    在步骤(4)和步骤(5)之间,增加一步骤:沿防水挡板间的缝隙的上部设置加固纤维布。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连接的防水挡板彼此无重叠部分,并贴紧在防水底面上,能消除现有方式重叠部位下部产生的空间缝隙,因此能保证连接部位稀密性能和安全性能好。

    2、本发明的接合结构不用烟火、热、烙剂等来连接,而是各防水挡板通过防水剂硬化彼此连接起来,采用这种方法可事先防止因烟火等原因引起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公知的防水挡板连接部接合结构和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本发明的防水挡板连接部接合结构的截面图;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的防水挡板垂直部接合结构的截面图;

    图4(a)至图4(f)是本发明的防水挡板连接部接合结构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及

    图5(a)至图5(f)是本发明的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和图2(b)是本发明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的截面图。从图2(a)可以看出,按本发明设计的防水挡板接合结构是这样的:为形成一定间隙的缝隙而彼此平行的2张防水挡板10a和10b以及这2张防水挡板10a和10b之间的缝隙内部形成的充进防水液层22和2张防水挡板10a和10b的周围部位及为盖住充进防水液层22上部而形成的上部防水液层等构成。

    首先,防水挡板是由伸缩性好的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者橡胶和沥青等作为主原料组成,它具有规定的厚度和宽度,并事先在工厂制成卷捆形挡板。本发明在这种防水挡板中用哪种均可,选用时,通常要考虑施工的简便性和经济性,在应用中常选择橡胶和沥青作原料的防水挡板。

    上述的防水挡板通常结合房顶结构来考虑。在需要形成防水层的底面的上部将卷捆形防水挡板辅展开来,此时应采用与过去的方法不同的方式,不能把防水挡板叠在一起,而应该是设置成各防水挡板之间留一定的间隔,间隔大约1cm以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其间隔。只有这种间隔太窄时,在挡板之间的缝隙间中,液态防水剂的量太少而造成困难;相反,间隔太宽,则连接部位注入的液态防水剂量大多,这样不仅白消耗,而且形成防水层后,各挡板之间接合的可靠性成了问题。因此挡板之间的间隔在1cm~2cm之间为合适。

    上面为连接而设置的2张防水挡板10a和10b之间,充满液态防水剂并变成使其硬化而形成充进防水液层22。

    在充进防水液层22中使用的防水剂施工中是液态,这种防水材料在常温中具有经一定时间硬化变成固态的凝固性质,具体的说,在充进防水液层中,常用的防水材料为聚氢(基甲酸)酯(也称聚亚胺酯)和加热沥青使之融化后的沥青。

    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被使用的防水材料种类,尽量根据设置的防水挡板材质采用同质为好,这是因为考虑到防水挡板和液态防水剂之间附着性能。也就是说,如果被设置的防水挡板为橡胶和沥青防水挡板,则使用加热后的沥青;如果使用聚亚胺酯防水挡板,则应使用聚亚胺酯或者具有聚亚胺酯性能的合成树脂液态防水剂,但是,没必要一定顾虑这些问题。根据情况,防水挡板和液态防水液彼此可以使用异质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材质为异质,但应选用彼此具有很好的附着力能附着在一起的防水剂就可以了。或者为提高附着性能,最好使用经过一定加工的防水挡板,不要选用没经加工的一般防水挡板。经加工的防水挡板,挡板防水剂表面附着合成纤维,因此选用附加织布或织布附着或者熔着的挡板。或者选用挡板防水剂表面形成的合成树脂层再分成薄层或者表面处理涂层的防水挡板。在合成纤维材质中聚酯为最佳,合成树脂层中聚亚胺脂等比较适合。

    在充进防水液层22上部形成上部防水液层21。上部防水液层21如图2所示,为了盖住充进防水液层22上部以及彼此为连接而用的2张防水挡板10a和10b周围部位一部分,必须有足够量的液态防水剂注入才能形成上部防水液层。

    在上部防水液层中使用的液态防水剂,应与充进防水液层22中使用的液态防水剂材质相同。为了形成充进防水液层22,当液态防水剂注入防水挡板间的缝隙时,必须有足够量的液态防水剂,使它流出防水挡板上部,因而形成突起型形态的充进防水液层。

    在上部防水液层21内部,增加设置加固纤维布30,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连接部的强度。按本发明的设计形成防水层后,根据使用的情况,按外力或者外面的温度的变化,反复出现收缩、膨胀,这就引起防水挡板之间的连接部位接台被破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采取了增强连接部位的强度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如同聚亚胺脂的合成纤维布或者使用玻璃纤维比较好。对上述的加固纤维布可用织布或者附着织布,用哪种都没有关系。

    一方面,在充进防水液层22的下部如图2(b)所示的那样,下部防水液层23又有可能形成,下部防水液层23是在充进防水液层22下部,它与前述的上部防水液层21一起设置成为连接用的2张防水挡板周围,以保护防水挡板周围。其材质使用与上部防水液层21以及充进防水液层22中使用的液态防水齐同质材质就可以。

    这样,上部防水液层21、充入进防水液层22以及下部防水液层23均无连接部位并形成为一体。从全局上看三个层成为一体后具有I字型形状,以后在本说明书内称I型接合。与此相比较,如同前述由上部防水液层和充进防水液层构成的连接部称T字型接合。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的防水挡板的垂直部接合结构的截面图示。按图3(a),本发明设计的防水挡板垂直部接合结构,从墙体开始,为维持端部的一定间隔而形成缝隙,在底面的上部设置的防水挡板100;这个防水挡板100与墙体之间形成的充进防水液层220;以及防水挡板100的周围部位、充进防水液层220的上部及为覆盖上述墙体的一定高度形成的上部防水液层210。如图3(b)图示的那样充进防水液层220的下部多设置下部防水液层230来保护防水挡板周围。

    如上所述,在底面设置防水挡板100后,就形成对墙体的防水层,如图所示的那样,在墙体的上部布置段防水剂,也可以形成段防水层400或者也可以与底面一起使用挡板防水剂。当使用防水挡板时,挡板的下部埋入上部防水液层内部是较好的方法。

    此时,被使用的防水挡板、液态防水剂、加固纤维布300等有关事项如同前述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合结构的情况一样,因此详细的说明从略。

    如上所述的各部分所构成的本发明的效果说明如下。

    本发明代替了原来的方法处理挡板防水剂的重叠连接方式,为连接用的2张挡板防水剂留有一定的缝隙,并配置成并排。在挡板之间的缝隙中注入液态防水剂,通过防水剂彼此连接成一体。根据这种构成,本发明是将现有的防水挡板的连接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真正的解决。

    为连接用的防水挡板,它们彼此不重叠并与底面贴紧,可以取消现有方式重叠部位下部产生的空间部。不用烟火、热、熔剂等方式连接,而是用连接部中注入的液态防水济,并使其硬化来连接各防水挡板,因此避免了用火等引起的危险。同时用肉眼确认连接部位施工状态成为可能了,同时施工简便,与施工者的素质无关的情况下确认产品的品质成为可能了。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全体防水面积各自按设置成的防水挡板类型划定,因此,即使因防水挡板的缺陷而产生了漏水,也容易找到漏水部位。换句话说,如用现有的重叠连接方式,那么被设置的防水挡板特定部位出现有缺陷而水浸透进来,这种浸透进来的水在防水挡板下部流动,因此实际上用整机下部出现的漏水位置不可能正确的找到防水层中存在的缺陷部位,这就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但是根据本发明结构,如果防水层出现缺陷的部位而水浸透进来,那么这种漏水的流动在防水液层中被切断,因此用下部出现的漏水位置很容易找到防水层的有缺陷部位。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防水挡板的垂直接合结构,底面和墙体相遇的拐角部位用液态防水剂来处理,这个部位能用防水液充满,因此能保证拐角部位防水性能,也不用担心这个部位出现损伤,同时,现有的方法是将防水挡板缠在墙体上部,而本发明为防止产生拐角部位结构体和防水挡板之间的缝隙不必设置倾斜带。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除了得到如上所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期待追加的效果。按现有的垂直连接方式施工防水挡板,那么当施工后刮强风时,在现有的重叠施工后的防水挡板之间的缝隙中进风,因此在上部重叠的防水挡板被干燥而向上,这将要在重叠连接部位上产生缺陷部位或者严重时出现防水挡板完全脱离底面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现有的方法是用钉子来固定重叠部位,这种方法给防水层带来损伤。如果不加强处理这种情况,就有可能直接成为漏水的原因了。但是按本发明的设计,因防水挡板的端部完全被浸入到液态防水剂内部,不能往外泄漏,因此不存在上述问题。

    以下是根据本发明的设计,详细说明防水挡板连接部接合结构的施工方法。

    首先,对上部防水液层和充进防水液层只有这两部分组成的连接部接合结构(T字型接合)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施工T字型接合,首先在要形成防水层的底面上部辅展防水挡板。在此时如同上述,各自连接的防水挡板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其次,从上面已设置的防水挡板之间的缝隙上部,通过具有一定型态的注入机倒入液态防水剂后形成充进防水液层。当形成充进防水液层时,在其上部设置加固纤维布,纤维布上面再倒上液态防水剂,从而形成上部防水液层,这样就完成了连接部的施工。如果不设置加固纤维布,则上部防水液层和充进防水液层的施工可在一个工程中施工。

    其次,参照附图5(a)至图5(f)详细说明I字型接合施工方法。

    I字型接合是T字型接合结构下部多形成了一个下部防水液层从而全部型态结构上成为I字型接合结构。与T字型接合施工方法相比,增加了下部防水液层形成工程。同时为了增加部分的施工,首先,防水挡板的连接部位沿着其确定位置路线事先施工液态防水剂,其次,如果已形成下部防水液层,那么,下部防水液层上部设置为防水挡板周围端部的位置,并用铺展防水挡板准备好端部位置。除此之外,其后的施工与T字型接合施工相同。

    但是,如果用上述的方法施工I字型接合,那么需事先设置预想的防水挡板连接部位形成位置,并进行用灯表示的作业。这种作业不仅复杂,而且如果预想的位置不正确,还需进行反复作业,这点就是不足之处。

    为此本发明提供下面方法。事先不形成下部防水液层,首先在底面的上部辅展挡板防水剂,参照图5(a),其次,如图5(b)所示的那样,将被设置的防水挡板的端部向左折后向上,同样的方法将两个挡板端部侧维持辅展后被折的状态。为了固定被折的状态,不用另外一个设备灯也能靠防水材质的性质很自然的维持被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同图5(c)那样在防水挡板之间用液态防水液形成下部防水液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倒入液态防水剂等简单的方式形成下部防水液层。下部防水液层形成后,被折的防水挡板各端部侧按原状态辅展,挡板的周围部位压住下部防水层,参照图5(d)。正因为如此,用在下部防水液层的液态防水剂,在一定程度上被挤到防水挡板的上部。因此为充进防水液层的形成,没有必要在挡板之间的缝隙中注入液态防水剂。再其次,在挡板之间连接部的上部设置加固纤维布,参照图5(e),在其上面注入液态防水剂,这样就完成了I字型接合结构。此时可以省略加固纤维布设置工程。

    一方面,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就是能够在底面上设置的防水挡板连接部得到应用作为基准来说明的。这种施工方法也适用于如前所述的垂直部接合结构,对于这种情况可通过图4(a)至图4(f)了解。在图5中按顺序示意可知,其方法与图4的情况无多大差别,故在此省略具体的说明。

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挡板的连接部及垂直部的接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防水挡板的连接部接合结构是当防水挡板互相连接时,各防水挡板的端部配置成彼此平行且有一定的间隔,并在各防水挡板之间注入液态防水剂,使各防水挡板借助液态防水剂连接成一体的防水层结构;本发明的垂直部接合结构是从墙体开始,在防水底面将防水挡板设置成彼此有一定的间隔,并在墙体与防水挡板之间注入液态防水剂形成的;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的防水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