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和等离子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屏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和等离子显示屏。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屏是一种由气体放电来产生发光的新型显示器件,其特点是轻、薄,色彩丰富,容易作大画面并且无视角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显示屏的一个单元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制作方法为首先制作透明电极对4,然后在透明电极对4上制作总线电极(BUS)电极对5、黑条3等。前面玻璃基板制作完毕后,和后面玻璃基板进行对合和封接。此时,透明电极对正好位于井字形障壁的中间区域,其中1为和透明电极垂直的竖条障壁,2为和透明电极对平行的横障壁。
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显示屏,位于上基板的BUS电极对是直接制作在透明电极的上面,与透明电极水平并保持与透明电极紧密接触,其作用是为了提高透明电极的导电率。但BUS电极的这种排布方式会阻挡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减小显示单元的开口率,影响了放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和等离子显示屏,其可以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总线电极的排布方式会阻挡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减小显示单元的开口率,影响放电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上基板上设置有透明电极、总线电极,两个相邻的透明电极构成透明电极对,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中,总线电极包括:
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下表面与透明电极的上表面接触;
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连接,并位于透明电极对的外侧。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中,第一部分与垂直于透明电极的障壁位置相对应,其中,障壁位于等离子显示屏的下基板中。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中,第一部分的数量为R/3~R,其中,R表示垂直于透明电极的障壁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屏,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上设置有透明电极、总线电极,两个相邻的透明电极构成透明电极对,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屏中,电极包括:
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下表面与透明电极的上表面接触;
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连接,并位于透明电极对的外侧。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屏中,第一部分与垂直于透明电极的障壁位置相对应,其中,障壁位于等离子显示屏的下基板中。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屏中,第一部分的数量为R/3~R,其中,R表示垂直于透明电极的障壁的数量。
通过将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中的总线电极设置为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部分和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部分,并且将第一部分的下表面与透明电极的上表面接触,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连接,并位于透明电极对的外侧,使与透明电极平行地第二部分远离显示单元的放电区域,从而减少了总线电极对显示单元发射光线的阻挡,从而使总线电极对放电效率的影响程度降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总线电极的排布方式会阻挡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减小显示单元的开口率,影响放电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可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包括在内作为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显示屏结构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显示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的俯视图。在图2中,上基板上设置有透明电极4、总线电极5,两个相邻的透明电极4构成透明电极对,在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中,总线电极5包括: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部分,其中,第一部分5-1的下表面与透明电极的上表面接触;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部分5-2,其中,第二部分5-2与第一部分5-1连接,并位于透明电极对的外侧。为了提高显示屏对比度,上基板上还可以设置有黑条3。
通过将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中的总线电极设置为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部分和与透明电极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部分,并且将第一部分的下表面与透明电极的上表面接触,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连接,并位于透明电极对的外侧,使与透明电极平行的第二部分远离显示单元的放电区域,从而减少了总线电极对显示单元发射光线的阻挡,从而使总线电极对放电效率的影响程度降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总线电极的排布方式会阻挡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减小显示单元的开口率,影响放电效率的问题。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中,第一部分5-1与垂直于透明电极的障壁1位置相对应,其中,障壁1位于等离子显示屏的下基板中。总线电极的第一部分5-1由于位于下基板障壁1对应的位置,从而也不会阻挡显示单元所发射的光线,并且其与透明电极紧密接触在一起,一方面实现了稳定可靠的电气连接,另一方面总线电极下方的黑色层也有效减少了玻璃基板对外界光的反射,提高了明室对比度。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中,第一部分5-1的数量为R/3~R,其中,R表示垂直于透明电极的障壁的数量。在图2中仅示出了第一部分的数量等于垂直于透明电极的障壁的数量的情况。
实施例2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显示屏的俯视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就在于与透明电极垂直部分的总线(BUS)电极数量等于1/3竖条障壁的数量,即在图3中所示出的一个RGB放电像素单元两侧各有一个垂直BUS电极5-1。如果少于1/3竖条障壁的数量,则透明电极的电阻太大,透明电极对间的电场强度不够,使放电效率降低。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BUS电极分为与透明水平方向部分和与透明垂直方向部分,有效增加等离子显示屏放电单元的开口率,减小了BUS电极对像素所发光线的阻挡,提高了放电效率。同时,BUS电极下方的黑色层也有效减少了玻璃基板对外界光的反射,提高了明室对比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