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197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6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305921.3

申请日:

2008.12.02

公开号:

CN101752119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H 13/02公开日:20100623|||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3/02; H01H13/26; H01H9/26; H05K5/00

主分类号:

H01H13/02

申请人: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慕文; 张智强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F3区A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键组件,其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二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弹性体,每一该弹性体包括一呈波浪形的伸缩部及若干弹性元件,每一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伸缩部的一拐角,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二键部与另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二键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侧键组件,其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二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弹性体,每一该弹性体包括一呈波浪形的伸缩部及若干弹性元件,每一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伸缩部的一拐角,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二键部与另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二键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伸缩部的每一拐角处开设有一容置孔,每一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固定于一所述容置孔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通过模内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容置孔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伸缩部为一“N”形的片状体。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按键体的二相对侧面上分别凸设一导柱,该壳体上开设一用于容置该按键体的通孔,且于该通孔内的其中二相对孔壁上分别开设一用于容置所述导柱的导槽,所述导柱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导槽内。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按键体的二相对端分别开设一第一配合槽,每一第一配合槽内形成有二相对的第一槽侧壁,且每一第一槽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旋转孔,该伸缩部于邻近其一端的二相对侧面上凸设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一旋转孔内。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伸缩部于邻近其另一端的二相对侧面上凸设二第二转轴,该壳体于该通孔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一与其另外二槽侧壁平行的凸块,每一凸块上分别开设一第二配合槽,每一第二配合槽内形成有二相对的第二槽侧壁,且每一第二槽侧壁开设有一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转轴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二旋转孔内。

8.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电路板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电路板上设置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用于触发该第一开关,该第二键部用于触发该第二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二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弹性体,每一该弹性体包括一呈波浪形的伸缩部及若干弹性元件,每一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伸缩部的一拐角,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二键部与另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一触压部触发该第一开关,该第二键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而该第二触压部远离该第二开关。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伸缩部的每一拐角处开设有一容置孔,每一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固定于一所述容置孔内。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通过模内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容置孔内。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伸缩部为一“N”形的片状体。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按键体的二相对侧面上分别凸设一导柱,该壳体上开设一用于容置该按键体的通孔,且于该通孔内的其中二相对孔壁上分别开设一用于容置所述导柱的导槽,所述导柱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导槽内。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按键体的二相对端分别开设一第一配合槽,每一第一配合槽内形成有二相对的第一槽侧壁,且每一第一槽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旋转孔,该伸缩部于邻近其一端的二相对侧面上凸设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一旋转孔内。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伸缩部于邻近其另一端的二相对侧面上凸设二第二转轴,该壳体于该通孔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一与其另外二槽侧壁平行的凸块,每一凸块上分别开设一第二配合槽,每一第二配合槽内形成有二相对的第二槽侧壁,且每一第二槽侧壁开设有一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转轴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二旋转孔内。

说明书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键组件及应用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的增多,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键板上或外壳的侧壁上需增设对应的功能按键(如侧键),以实现对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关功能控制,例如:进行音量控制、焦距调节等操作。
现有的侧键一般卡合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板与壳体之间,且侧键与主板上的若干开关对应设置,通过按压侧键上与开关的对应处而触发开关。且由于侧键作为一个整体卡合主板与壳体,当按压侧键触发其中一开关时,易联动触发其他开关,而造成误操作,而给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消除误操作的侧键组件。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一种侧键组件,其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二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弹性体,每一该弹性体包括一呈波浪形的伸缩部及若干弹性元件,每一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伸缩部的一拐角,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二键部与另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二键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电路板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电路板上设置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用于触发该第一开关,该第二键部用于触发该第二开关,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二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弹性体,每一该弹性体包括一呈波浪形的伸缩部及若干弹性元件,每一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伸缩部的一拐角,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二键部与另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一触压部触发该第一开关,该第二键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而该第二触压部远离该第二开关。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键,当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一触压部触发该第一开关,而该第二键部上的第二触压部远离该第二开关,从而可避免该第二键部联动按压该第二开关,消除误操作进而提高该侧键操作性能。此外,当触发完该第一开关后,该按键体可于该第一键部所对应的弹性体推力及该第二键部所对应弹性体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作快速回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组装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公开了侧键组件,其适用于移动电话或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1及图2,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侧键组件10及一主板20。该主板20上间隔设置有一第一开关22及一第二开关24。该侧键组件10用以按压并触发该第一开关22及该第二开关24,从而实现对该主板20的控制。
该侧键组件10包括一按键体12、二弹性体14及一壳体16。该按键体12及所述弹性体14均设置于该壳体16上。
该按键体12包括一大致为方形的主体122,该主体122包括一按压面1221、一与该按压面1221相背的触压面1222、一第一侧面1223、一与该第一侧面1223相对的第二侧面1224、一第一端1225及一与该第一端1225相对的第二端1226。该按压面1221的中部开设一横截面大致呈矩形的凹槽1227,该第一侧面1223及该第二侧面1224上与该凹槽1227的对应处分别向外凸设一方形导柱1228,从而将该主体122分为一第一键部124及一与该第一键部124相邻设置的第二键部126。该第一键部124对应于该第一开关22,该第二键部126对应于该第二开关24。
该第一键部124于该触压面1222上对应于该第一开关22凸设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1242,该第二键部126于该触压面1222上对应于该第二开关24凸设一弧形的的第二触压部1262。该第一触压部1242用于触发该第一开关22,该第二触压部1262用于触发该第二开关24。
该主体122于该按压面1221上对应于该第一触压部1242及该第二触压部1262分别设置有一标记1229,其中一所述标记1229位于该第一键部124上,另一所述标记1229位于该第二键部126上,所述标记1229用以指示该第一键部124及该第二键部126的功能。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键部124上的标记1229为“-”号用以标示该第一键部124为降低音量的控制键,该第二键部126上的标记1229为“+”标示该第二键部126为提高音量的控制键。
该主体122于该第一端1225及该第二端1226上分别开设一第一配合槽1230,且所述第一配合槽1230与该触压面1222导通。每一第一配合槽1230内形成有二相对的第一槽侧壁1231,且每一第一槽侧壁1231上开设有一第一旋转孔1232。所述第一旋转孔1232用于与所述弹性体14配合。
每一该弹性体14包括一大致呈波浪形的伸缩部142及若干圆柱形弹性元件144。所述弹性元件144的个数与该伸缩部142的拐角相当。比如,本实施例中,该伸缩部142大致为一呈“N”形的片状体而有两个拐角,因此所述弹性元件144的个数为两个。请一并参阅图4,该伸缩部142的每一拐角处开设有一容置孔1422,每一所述弹性元件144分别固定于一所述容置孔1422内。所述弹性元件144可为弹性橡胶制成,其可通过模内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容置孔1422内。当所述伸缩部142被压缩或拉伸时,所述弹性元件144相应地被压缩或拉伸以积蓄弹力而提供所述伸缩部142回复的力。该伸缩部142于邻近其一端的二相对侧面上凸设二第一转轴1424,所述第一转轴1424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一旋转孔1232内。该伸缩部142于邻近其另一端的二相对侧面上凸设二第二转轴1426,所述第二转轴1426用于与壳体16配合。
该壳体16包括一周壁162及一与该周壁162连接的底壁164。该周壁162上开设一用于容置该主体122的方形通孔1621,从而于所述周壁162上形成二与该底壁164平行的的第一孔壁1622及二与该底壁164垂直的第二孔壁1623。每一所述第一孔壁1622上分别开设一导槽1624,所述导槽1624用于容置所述导柱1228。
该周壁162上于该通孔1621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一与第二孔壁1623平行的凸块1625。每一凸块1625上分别开设一第二配合槽1626,每一第二配合槽1626内形成有二相对的第二槽侧壁1627,且每一第二槽侧壁1627开设有一第二旋转孔1628。所述第二旋转孔1628用于与所述第二转轴1426配合。
请一并参阅图3-5,组装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时,可按如下工序进行:首先将所述第二转轴1426容置于所述第二旋转孔1628内,从而将所述弹性体14的一端固定于该壳体16上。而后将所述导柱1228容置于所述导槽1624内,从而将该按键体12固定于该通孔1621内。然后,将所述第一转轴1424容置于所述第一旋转孔1232内,从而将所述弹性体14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按键体12上,此时,所述弹性体14处于压缩状态而有伸张的趋势。因此,该按键体12由所述弹性体14的抵持稳固地设置于该壳体16内。最后,将该主板20设置于该底壁164上,此时,该第一开关22与该第一触压部1242抵持,该第二开关24与该第二触压部1262抵持。且此时,该第一触压部1242与该第一开关22的接触点为该第一触压部1242邻近该触压面1222的区域,即不是该第一触压部1242的顶点区域。同样,该第二触压部1262与该第二开关24的接触点也为该第二触压部1262邻近该触压面1222的区域,即不是该第二触压部1262的顶点区域。
请参阅图4及图5,使用该侧键组件10时,以触发该第一开关24为例作说明,用手按压该第二键部126使该主体122按如图4所示方向于该通孔1621内滑动,此时,所述导柱1228于所述导槽1624内滑动,该主体122压迫与该第二键部126所对应的伸缩部142收缩。而随着该伸缩部142的收缩,所述弹性元件144被压缩变形以积蓄弹力。而随着该主体122的滑动,该第二开关24与该该第二触压部1262的接触点,由位于第二触压部1262邻近该触压面1222的区域逐渐过渡到该第二触压部1262的顶点区域,即此时该第二触压部1262按图5箭头所示方向按压并触发该第二开关24。同时,该第一键部124亦按图4箭头所指方向运动,即第一触压部1242的顶点远离该第一开关22,如此可有效地避免该第一触压部1242触发该第一开关22,即可防止连动的发生。此外,随着该第一键部124的运动,该第一键部124所对应的弹性体14被拉伸。而随着该伸缩部142的被拉伸,所述弹性元件144被拉伸变形以积蓄弹力。
当触发完该开关后,解除该推力,而该主体122即可于该第二键部126所对应的弹性体14推力及该第一键部124所对应弹性体14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作快速回复运动。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键组件,其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二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弹性体,每一该弹性体包括一呈波浪形的伸缩部及若干弹性元件,每一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伸缩部的一拐角,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