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081864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15817.X

申请日:

2009.12.30

公开号:

CN101753618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L 29/08登记生效日:201705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东高航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变更后权利人: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71号之一主楼2414-2416单元|||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L 29/08登记生效日:201705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广东高航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苏笛莎公主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71号之一主楼2414-2416单元变更后权利人: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和月西苑16幢一至四层|||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29/08申请日:20091230|||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9/08

主分类号:

H04L29/08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上凯; 蒲竞春; 袁磊; 鞠飞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黄志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步骤: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该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的同步戳,然后将携带有同步戳、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备份服务器,并在接收到上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该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若使用终端的用户发生改变或者与终端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发生切换,那么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只能进行数据慢同步,从而浪费了传输和处理资源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数据快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所述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服务器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以及
将携带有查找到的同步戳、所述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服务器;并
在接收到所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所述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快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与所述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需要所述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并
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备份服务器;以及
接收所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需所述终端修改的数据;并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存储的需同步的数据进行修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快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需要所述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和上一次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是否一致;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在该终端上修改的数据,确定为需要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和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在上一次进行同步时的备份服务器上修改的数据,确定为需要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快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此次数据快同步完成后,所述终端将第二存储空间和第三存储空间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删除;并
将接收到的所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需所述终端修改的数据存储到所述第三存储空间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快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此次数据快同步完成后,所述终端为此次数据快同步生成同步戳;以及
将生成的同步戳发送给所述备份服务器;并
根据生成的同步戳,对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服务器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进行更新。

6.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查找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所述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所述终端的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服务器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有查找单元查找到的同步戳、所述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服务器;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
执行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到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所述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执行单元具体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需要所述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发送子单元,用于将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备份服务器;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需所述终端修改的数据;
修改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子单元接收到的数据,对所述终端存储的需同步的数据进行修改。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模快,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和上一次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模快,用于在判断模快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终端的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在该终端上修改的数据,确定为需要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第二确定模快,用于在判断模快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终端的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和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在上一次进行同步时的备份服务器上修改的数据,确定为需要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单元,用于在此次数据快同步完成后,将第二存储空间和第三存储空间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删除;
存储单元,用于将接收子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需所述终端修改的数据存储到所述第三存储空间中。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在此次数据快同步完成后,为此次数据快同步生成同步戳;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生成单元生成的同步戳发送给所述备份服务器;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生成单元生成的同步戳,对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服务器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进行更新。

说明书

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同步标记语言(SyncML,Synchronization Markup Language)协议是一种数据同步标准协议,SyncML协议可以安全有效地将终端中需同步的数据备份到网络侧的备份服务器中,例如用户将终端中存储的通讯录、日程安排或记事簿等数据备份到备份服务器中,以在用户更换终端或者备份服务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可以方便的将同步到备份服务器中的数据同步到终端中,实现终端和备份服务器的数据同步。
终端和备份服务器基于SyncML协议进行数据同步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慢同步和快同步,若使用终端1的用户1需要通过慢同步方式与备份服务器A进行数据同步,那么如图1所示,为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进行慢同步的具体处理过程:
步骤11,终端1向备份服务器A发送上行同步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慢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
步骤12,备份服务器A在接收到慢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后,向终端1返回上行同步请求响应消息;
步骤13,终端1将需同步的数据以及用户1的用户标识发送给备份服务器A;
步骤14,备份服务器A根据当前使用终端1的用户1的用户标识,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与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数据,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备份服务器A确认与终端1之间进行过同步,此时转至步骤15,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备份服务器A确认与终端1之间没有进行过同步,此次同步为第一次同步,此时转至步骤16;
步骤15,备份服务器A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存储的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数据进行逐条修改,然后转至步骤17;
步骤16,备份服务器A将终端1发送的需同步的数据与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存储,然后转至步骤17;
步骤17,终端1根据此次同步的时间,生成此次同步的同步戳;
步骤18,终端1将该同步戳发送给备份服务器A,若终端1中已存储有同步戳,则根据步骤17生成的同步戳,对存储的同步戳进行更新,若终端1中没有存储有同步戳,则直接存储步骤17生成的同步戳;
步骤19,若备份服务器A中已存储有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则根据接收到的同步戳,对存储的同步戳进行更新,若备份服务器A中没有存储有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则直接将接收到的同步戳与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存储。
其中同步戳是用于快同步时使用的。
若使用终端1的用户1需要通过快同步方式与备份服务器A进行数据同步,那么如图2所示,为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进行快同步的具体处理过程:
步骤21,终端1向备份服务器A发送上行同步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终端1中存储的同步戳和当前使用终端1的用户1的用户标识;
步骤22,备份服务器A在接收到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后,根据当前使用终端1的用户1的用户标识,在存储的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
步骤23,备份服务器A将查找到的同步戳和接收到的同步戳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转至步骤24,若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则转至步骤211,若备份服务器A查找不到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则也转至步骤211;
步骤24,备份服务器A向终端1返回上行同步请求响应消息;
步骤25,终端1将上次同步后,用户在终端1上修改的数据(即需要备份服务器A修改的数据)发送给备份服务器A;
步骤26,备份服务器A确定上次同步后,用户在备份服务器A上修改的数据;
步骤27,备份服务器A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确定出的数据,确定出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
步骤28,备份服务器A根据预设的冲突处理策略,对确定出的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进行处理;
针对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可以预先设置冲突处理策略,例如,以用户在备份服务器中的修改为准或者以用户在终端中的修改为准,若冲突处理策略为用户在终端中的修改为准,则备份服务器A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存储的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数据逐条进行修改,如果冲突处理策略为用户在备份服务器中的修改为准,则备份服务器A对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不进行修改。
步骤29,备份服务器A根据终端1发送的数据中,没有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对存储的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数据逐条进行修改;
步骤210,备份服务器A将需要终端1修改的数据发送给终端1,然后转至步骤212;
其中,若预先设置的冲突处理策略为以用户在备份服务器中的修改为准,则需要终端1修改的数据为用户在备份服务器A中所修改的数据,若预先设置的冲突处理策略为以用户在终端中的修改为准,则需要终端1修改的数据为用户在备份服务器A中所修改的数据中,没有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
步骤211,备份服务器A指示终端1进行慢同步处理;
步骤212,终端1根据此次同步的时间,生成此次同步的同步戳;
步骤213,终端1将该同步戳发送给备份服务器A,并对存储的同步戳进行更新;
步骤214,备份服务器A对存储的与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进行更新。
由上述处理过程可知,在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进行慢同步时,终端需要向备份服务器发送需进行同步的全部数据,且备份服务器要对全部数据进行处理,而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进行快同步时,终端只需要向备份服务器发送需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即可,备份服务器也只需要对接收到的需修改的数据进行处理,因此快同步比慢同步节省了较多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但是现有技术中,若使用终端的用户发生变化,例如,使用终端1的用户由用户1改变为用户2,用户1使用终端1时与备份服务器A进行过同步,终端1中存储有同步戳,且备份服务器A中对应存储有该同步戳与用户1的用户标识,当用户2使用终端1时,若用户2需要和备份服务器A进行快同步,此时终端1将用户2的用户标识和存储的同步戳发送给备份服务器A,备份服务器A在存储的同步戳中,查找不到用户2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因此会强制终端1进行慢同步;若与终端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发生切换,例如,与终端1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由备份服务器A切换为备份服务器B,终端1与备份服务器A进行过同步,终端1中存储有同步戳,且备份服务器A中对应存储有该同步戳与使用终端1的用户1的用户标识,当备份服务器A切换为备份服务器B时,若使用终端1的用户1需要与备份服务器B进行快同步,此时终端1将存储的同步戳和用户1的用户标识发送给备份服务器B,备份服务器B在存储的同步戳中,查找不到用户1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因此会强制终端1进行慢同步。
综上可见,若使用终端的用户发生改变或者与终端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发生切换,此时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就不能采用快同步的方式进行数据同步,只能采用慢同步的方式,这就浪费了传输和处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若使用终端的用户发生改变或者与终端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发生切换,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只能进行数据慢同步,从而浪费了传输和处理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快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所述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服务器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以及将携带有查找到的同步戳、所述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服务器;并在接收到所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所述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
一种终端,包括:查找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所述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所述终端的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服务器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有查找单元查找到的同步戳、所述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备份服务器;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执行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到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所述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该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上述服务器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然后将携带有查找到的同步戳、上述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上述备份服务器,并在接收到上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该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由上述处理过程可知,终端中存储有用户标识、服务器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而不再是只存储一个同步戳,那么当终端需要进行数据快同步时,只需要查找到与需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即可,备份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同步戳后,查找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所对应的同步戳,那么此时即使使用终端的用户发生改变或者与终端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发生切换,备份服务器查找到的同步戳依然与终端发送的同步戳一致,此时就可以进行数据快同步处理,因此有效地节省了传输和处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慢同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终端和备份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快同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快同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快同步方法流程图,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31,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该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上述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上述服务器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终端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则首先在该终端的第一存储空间所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判断是否存在与需进行数据快同步的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此次同步为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与该备份服务器之间的第一次同步,那么此次同步必须采用数据慢同步的方式进行同步,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此次同步不是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与该备份服务器之间的第一次同步,那么此次同步可以采用数据快同步的方式进行同步。
步骤32,终端将携带有查找到的同步戳、上述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上述备份服务器;
该备份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后,根据上行同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在自身存储的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若查找不到对应的同步戳,则该备份服务器强制该终端进行数据慢同步,若查找到对应的同步戳,则将查找到的同步戳与接收到的同步戳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确定可以进行数据快同步,若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则强制该终端进行数据慢同步。
若备份服务器确定出可以进行数据快同步,则向该终端返回上行同步响应消息,指示该终端可以进行数据快同步的处理。
步骤33,终端在接收到上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该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
其中,终端执行与上述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下属步骤:
该终端首先确定需要该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即上一次同步后,用户在该终端上修改的数据,然后终端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备份服务器,该备份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确定出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然后针对预设的冲突处理策略,对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根据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没有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对存储的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数据进行逐条修改,然后备份服务器确定出需要终端修改的数据,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终端,该终端接收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需该终端修改的数据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存储的需同步的数据进行逐条修改。
其中,针对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可以预先设置冲突处理策略,例如,以用户在备份服务器中的修改为准或者以用户在终端中的修改为准,若冲突处理策略为用户在终端中的修改为准,则备份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存储的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数据逐条进行修改,如果冲突处理策略为用户在备份服务器中的修改为准,则备份服务器对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不进行修改。
若预先设置的冲突处理策略为以用户在备份服务器中的修改为准,则需要终端修改的数据为用户在备份服务器中所修改的数据,若预先设置的冲突处理策略为以用户在终端中的修改为准,则需要终端修改的数据为用户在备份服务器中所修改的数据中,没有发生修改冲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确定需要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下述过程实现:
终端首先判断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和上一次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在该终端上修改的数据,确定为需要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和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在上一次进行同步时的备份服务器上修改的数据,确定为需要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有用户在终端上修改的数据,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有用户在服务器中修改的数据,若终端1和备份服务器A之前进行过同步,备份服务器A将需终端1修改的数据发送给终端后,终端1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第三存储空间中,当前与终端1进行数据快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B,若终端只将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发送给备份服务器B,则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即终端1被备份服务器A修改的数据)就不能同步到备份服务器B中,因此需要同时将第二存储空间和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一起发送给备份服务器B。
此外,在此次数据快同步完成后,终端还可以将第二存储空间和第三存储空间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删除,然后将接收到的备份服务器发送的需该终端修改的数据存储到第三存储空间中,即第二存储空间和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在每次同步完成后都删除,那么每次同步时,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就为上一次同步后到这次同步前,用户在终端上修改的数据,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就为上一次同步时,该终端被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此次数据快同步完成,则该终端为此次数据快同步生成同步戳,并将生成的同步戳发送给该备份服务器,然后根据生成的同步戳,对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上述对应关系中与该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进行更新。
由上述处理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该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上述服务器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然后将携带有查找到的同步戳、上述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上述备份服务器,并在接收到上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该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由上述处理过程可知,终端中存储有用户标识、服务器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而不再是只存储一个同步戳,那么当终端需要进行数据快同步时,只需要查找到与需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即可,备份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同步戳后,查找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所对应的同步戳,那么此时即使使用终端的用户发生改变或者与终端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发生切换,备份服务器查找到的同步戳依然与终端发送的同步戳一致,此时就可以进行数据快同步处理,因此有效地节省了传输和处理资源。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查找单元41、第一发送单元42、接收单元43和执行单元44,其中:
查找单元41,用于上述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上述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上述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上述终端的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服务器标识、用户标识和同步戳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上述服务器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以及
第一发送单元42,用于将携带有查找单元41查找到的同步戳、上述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对应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上述备份服务器;
接收单元43,用于接收上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
执行单元44,用于在接收单元43接收到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上述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
较佳地,执行单元44具体包括确定子单元发送子单元接收子单元: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需要上述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发送子单元,用于将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上述备份服务器;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上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需上述终端修改的数据;
修改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子单元接收到的数据,对上述终端存储的需同步的数据进行修改。
更佳地,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判断模快、第一确定模快和第二确定模快,其中:
判断模快,用于判断上述终端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和上一次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模快,用于在判断模快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上述终端的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在该终端上修改的数据,确定为需要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第二确定模快,用于在判断模快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上述终端的第二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和第三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在上一次进行同步时的备份服务器上修改的数据,确定为需要当前进行同步的备份服务器修改的数据。
更佳地,上述终端还包括删除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
删除单元,用于在此次数据快同步完成后,将第二存储空间和第三存储空间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删除;
存储单元,用于将接收子单元接收到的上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需上述终端修改的数据存储到上述第三存储空间中。
较佳地,上述终端还包括生成单元、发送单元和更新单元,其中:
生成单元,用于在此次数据快同步完成后,为此次数据快同步生成同步戳;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生成单元生成的同步戳发送给上述备份服务器;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生成单元生成的同步戳,对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上述对应关系中与上述服务器标识和上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同步戳进行更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快同步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步骤:终端在需要和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快同步时,根据该备份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当前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在第一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的同步戳,然后将携带有同步戳、用户标识和数据快同步的同步类型信息的上行同步请求消息发送给备份服务器,并在接收到上述备份服务器发送的上行同步响应消息后,执行与该备份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快同步处理。采用本发明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