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散热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07884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6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19662.2

申请日:

2008.12.04

公开号:

CN101754646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K 7/20公开日:20100623|||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20

主分类号:

H05K7/20

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乔立忠; 孙志刚; 张亚伟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熊贤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风扇,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以及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电路相连,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风扇的状态。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电路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本发明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解决了目前风冷散热技术中功耗高、噪声大的问题,更能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和适应对噪声敏感的场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扇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相连,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风扇的状态; 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相连;以及 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为多个,所述第二风扇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对应控制所述多个第二风扇启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扇选择单元,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相连具体为: 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相连,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相连,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选择所述多个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扇判断单元,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相连具体为: 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与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判断是否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选择所述多个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包括: 温度选择子单元,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根据电子系统内的温度选择所述多个风扇启动控制单元。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包括: 槽位-单板选择子单元,所述槽位-单板选择子单元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根据电子系统内的槽位以及单板选择所述多个风扇启动控制单元。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包括: 功耗选择子单元,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根据电子系统的功耗选择所述多个风扇启动控制单元。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包括: 流量选择子单元,所述流量选择子单元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根据电子系统内气流的流量选择所述多个风扇启动控制单元。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扇检测单元、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和第三风扇,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风扇以及所述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风扇相连,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多个第二风扇的状态,所述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三风扇启动。

说明书


电子系统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系统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系统在工作期间所消耗的电能,除了有用功之外,大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发。所述电子系统产生的热量,使电子系统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如果不及时将所述热量散发,所述电子系统会继续升温,当温度超出了所述电子系统的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时,所述电子器件的性能显著下降,极大地影响了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因此电子系统的散热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电子系统效能的不断提升,散热系统已成为现行电子装置中不可或缺的配置之一。目前散热系统大多采取风冷散热技术。所述风冷散热技术利用风扇推动电子系统中的空气流动,从而将所述电子系统工作期间产生的热量排出,以保持所述电子系统内部的热平衡,进而保证所述电子系统的电子器件能够正常运行。

    现有利用风冷散热技术包括两种散热解决方案:风扇无备份技术及风扇热备份技术。在风扇无备份技术中,电子系统散热所需的风扇数量与安装的风扇数量相同,当所述电子系统正常运行时,所有安装的风扇运转,从而保证了所述电子系统的散热。然而,由于所述安装的风扇数量刚好满足所述电子系统的散射需求,而风扇属于高失效器件,如果所述安装的风扇中任一风扇停转,所述电子系统将会散热不良,出现误码、宕机甚至火灾等情况发生,所述电子系统可靠性低。在风扇热备份技术中,电子系统散热所需的风扇数量小于安装的风扇数量,当所述电子系统正常运行时,所有安装的风扇运转,从而保证了所述电子系统的散热,另外,当所述安装的风扇中任一个风扇停转,由于所述电子系统散热所需的风扇数量小于安装的风扇数量,因此所述安装的风扇中其他风扇的转动能够保证所述电子系统的散热,所述电子系统可靠性高。然而,由于所述风扇热备份技术中所有安装的风扇同时运转,一方面功耗高,不符合目前节能减排的要求,另一方面噪声大,对于对噪声敏感的场合,应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及其方法,用于解决目前风冷散热技术中功耗高、噪声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风扇,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以及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相连,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风扇的状态。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风扇的状态,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当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第一风扇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才控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有风扇运行时产生的功耗高、噪声大的缺陷,一方面降低了功耗,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另一方面减小了噪声,能应用于噪声敏感的场合。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子系统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系统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地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子系统散热装置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子系统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子系统散热装置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100包括第一风扇1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104、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108及第二风扇106。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104与所述第一风扇102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108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104相连,所述第二风扇106与所述第二风扇控制单元108相连。

    在所述散热装置100的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104检测所述第一风扇102的状态。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108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104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风扇106启动。

    由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100通过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104检测所述第一风扇102的状态,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108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104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风扇106启动。当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104检测出所述第一风扇102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108才控制所述第二风扇106启动,这样,本实施例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有风扇运行时产生的功耗高、噪声大的缺陷,一方面降低了功耗,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另一方面减小了噪声,能应用于噪声敏感的场合。

    其中,所述第一风扇102与所述第二风扇106的数量关系可以根据电子系统的内部需求设定。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200包括第一风扇2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第二风扇选择单元22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以及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为多个,所述第二风扇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对应控制所述多个第二风扇启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有2个,分别为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208n,所述第二风扇有2个,分别为第二风扇206m、206n,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控制所述第二风扇206m启动,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n控制所述第二风扇206n启动。详细参考图2,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与所述第一风扇202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相连,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220与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208n均与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220相连,所述第二风扇与206m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相连,所述第二风扇206n与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n相连。

    在所述散热装置200的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检测所述第一风扇202的状态,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检测的结果判断是否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220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选择所述多个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208n。所述选择出的多个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控制对应的多个第二风扇启动。例如,当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检测出所述第一风扇202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根据电子系统的散热情况判断是否启动所述第二风扇,当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判断出需要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220根据所述电子系统的散热需求选择所述多个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208n。作为一个实施例但不限于此,当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220选择出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控制所述第二风扇206n启动。

    由以上可以看出,所述散热装置200在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检测出所述第一风扇202出现故障时,由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判断是否启动所述第二风扇,并且由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220选择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从而启动对应的第二风扇206。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能结合电子系统的实际散热情况来判断是否启动第二风扇,从而避免了盲目启动第二风扇产生的功耗和噪声。另外,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220能根据系统的散热需求选择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这样能在满足系统散热的前提下,减少了第二风扇的数量,从而降低功耗,减小噪声。

    继续参考图2,所述散热装置200还包括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和第三风扇233,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与所述第二风扇以及所述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相连,所述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与所述第三风扇233相连。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检测所述多个第二风扇的状态,所述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根据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三风扇233启动。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与所述第二风扇206m、206n以及所述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相连。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检测所述第二风扇206m、206n的状态,当所述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检测出所述第二风扇206m或第二风扇206n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控制所述第三风扇233启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300包括第一风扇3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3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310、第二风扇选择单元32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08、第二风扇306、第二风扇检测单元3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32和第三风扇333。所述第一风扇3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3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31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08、第二风扇306、第二风扇检测单元3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32和第三风扇333分别与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200所述第一风扇2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208n)、第二风扇206m(206n)、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和第三风扇233相同,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320包括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310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根据电子系统内的温度选择所述多个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08,从而由所述选择的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08启动第二风扇306。具体地,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根据电子系统内的温度设定第二风扇306的启动个数,例如当所述电子系统内的温度为低温(如20~30度),则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设置选择启动较少(如N个,N为自然数)第二风扇306,即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选择出控制所述较少第二风扇3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08从而启动所述较少第二风扇306;当所述电子系统内的温度为中温(如30~45度),则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设置选择启动较多(如N+M个,N、M均为自然数)第二风扇306,即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选择出控制所述较多第二风扇3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08从而启动所述较多第二风扇306;当所述电子系统内的温度为高温(如45度以上),则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设置选择启动全部第二风扇306,即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选择出控制所述全部第二风扇3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08从而启动所述全部第二风扇306。

    由以上可以看出,所述散热装置300能通过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320a根据系统实际温度选择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308,以启动满足系统散热需求的第二风扇306,从而降低功耗,减小噪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400包括第一风扇4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4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410、第二风扇选择单元42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08、第二风扇406、第二风扇检测单元4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32和第三风扇433。所述第一风扇4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4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41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08、第二风扇406、第二风扇检测单元4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32和第三风扇433分别与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200所述第一风扇2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208n)、第二风扇206m(206n)、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和第三风扇233相同,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420包括槽位-单板选择子单元420a,所述槽位-单板选择子单元420a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410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根据电子系统内的槽位以及单板选择所述多个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08。具体地,当电子系统内的特定槽位插入特定单板时,所述槽位-单板选择子单元420a设置为选择启动特定的第二风扇406,即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420a选择出控制所述特定的第二风扇4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08从而启动所述特定的第二风扇406;当电子系统内的特定槽位没有插入特定单板时,所述槽位-单板选择子单元420a设置为不选择所述特定的第二风扇406,即所述温度选择子单元420a不选择控制所述特定的第二风扇4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08,这样所述特定的第二风扇406不运转。

    由以上可以看出,所述散热装置400能通过所述槽位-单板选择子单元420a根据系统实际槽位以及单板配置选择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408,以启动满足实际槽位散热需求的第二风扇406,从而降低功耗,减小噪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500包括第一风扇5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5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510、第二风扇选择单元52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08、第二风扇506、第二风扇检测单元5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32和第三风扇533。所述第一风扇5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5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51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08、第二风扇506、第二风扇检测单元5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32和第三风扇533分别与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200所述第一风扇2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208n)、第二风扇206m(206n)、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和第三风扇233相同,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520包括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510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根据电子系统的功耗选择所述多个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08,从而由所述选择的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08启动第二风扇506。具体地,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根据电子系统产生的功耗设定第二风扇506的启动个数,例如当所述电子系统内为低功耗,则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设置为选择较少(如N个,N为自然数)第二风扇506,即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选择出控制所述较少第二风扇5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08从而启动所述较少第二风扇506;当所述电子系统为中功耗,则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设置为选择较多(如N+M个,N、M均为自然数)第二风扇506,即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选择出控制所述较多第二风扇5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08从而启动所述较多第二风扇506;当所述电子系统为高功耗,则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设置为选择全部第二风扇506,即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选择出控制所述全部第二风扇5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08从而启动所述全部第二风扇506。

    由以上可以看出,所述散热装置500能通过所述功耗选择子单元520a根据系统实际功耗选择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508,以启动满足系统散热需求的第二风扇506,从而降低功耗,减小噪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600包括第一风扇6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6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610、第二风扇选择单元62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08、第二风扇606、第二风扇检测单元6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32和第三风扇633。所述第一风扇6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6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61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08、第二风扇606、第二风扇检测单元6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32和第三风扇633分别与所述电子系统散热装置200的第一风扇202、第一风扇检测单元204、第二风扇判断单元210、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08m(208n)、第二风扇206m(206n)、第二风扇检测单元231、第三风扇启动控制单元232和第三风扇233相同,所述第二风扇选择单元620包括流量选择子单元620a,所述流量选择子单元620a在所述第二风扇判断单元610判断启动所述第二风扇时根据电子系统内气流的流量选择所述多个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08,从而由所述选择的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08启动第二风扇606。具体地,所述流量选择子单元620a根据电子系统内气流的流量选择设定第二风扇606的启动个数,例如当所述电子系统内气流流量小,则所述气流选择子单元620a设置为选择较少(如N个,N为自然数)第二风扇606,即所述气流选择子单元620a选择出控制所述较少第二风扇6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08从而启动所述较少第二风扇606;当所述电子系统内气流的流量适中,则所述气流选择子单元620a设置为选择较多(如N+M个,N、M均为自然数)第二风扇606,即所述气流选择子单元620a选择出控制所述较多第二风扇6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08从而启动所述较多第二风扇606;当所述电子系统内气流的流量大,则所述气流选择子单元620a设置为选择全部第二风扇606,即所述气流选择子单元620a选择出控制所述全部第二风扇606的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08从而启动所述全部第二风扇606。

    由以上可以看出,所述散热装置600能通过所述气流选择子单元620a根据系统内部的气流流量选择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608,以启动满足系统散热需求的第二风扇606,从而降低功耗,减小噪声。

    可以理解地,当电子系统的固定配置部分能实现自然散热时,所述散热装置100/200/300/400/500/600中的第一风扇102/202/302/402/502/602可不工作。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电子系统散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子系统散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子系统散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系统散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系统散热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系统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风扇,第一风扇检测单元、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以及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相连,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风扇检测电路相连,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一风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风扇的状态。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扇检测电路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风扇启动。本发明的电子系统散热装置解决了目前风冷散热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