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07804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5769

申请日:

1986.07.20

公开号:

CN86105769A

公开日:

1987.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06

主分类号:

H02K1/06

申请人:

孔令如

发明人:

孔令如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电力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交流电机。为改进结构,本发明提出十个方案;其中七个方案还可用于直流机与整流子电机——例如:非磁性的齿,可根除径向振动,轴承因免受径向力撞击而延长使用寿命,并使齿谐波与噪音均很低;内铁心的内径合理、最多可省硅钢片20%;加上轴的结构,总重量最多可减轻10%;非气隙处、铁心加一层高磁导率材料后,可减小励磁电流。交流绕组,采用集中绕组;其所须工艺,与线圈一样简单,其所需导线更少。

权利要求书

1: 1、电机,特别是交流电机,由外铁心[1]、外壳[7]、内铁心[2]、轴[3]、各一只、(内、外铁心上,分别有)一只至多只绕组[4,5,6]组成,其特征在于:外铁心[1]的外表面,有磁导率更高的材料。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外铁心〔1〕的外表面与外壳〔7〕的内表面之间填有铝硅铁粉。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内铁心〔2〕的内表面,有磁导率更高的材料。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一只至多只绕组〔4,5,6〕为分布绕组,其所在的铁心,具有磁导率与空气相同的齿,即齿由磁导率与空气相等的材料构成。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分布绕组由磁性导线构成。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内铁心〔2〕,其内(表面直)经与(槽底处的直径,即)外径的比值,为(0.85~
2: 15)倍:外铁心〔1〕(槽底直径,即)内径与外(表面直)径的比值。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一只至多只绕组〔4,5,6〕为集中绕组、与交流电相接,绕组〔4,5,6〕所在的铁心极面,磁通密度按正弦分布(以轴〔7〕的中心线为极座标的原点、计量其“电角度”),各铁心极面的中心线,在空间相差的电角度,等于各绕组所生(正弦波形)磁通的时间相位差。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外铁心〔1〕外 表面与外壳内表面之间,内铁心〔2〕与轴〔7〕的缝隙中,均填充铝硅铁粉。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A.另一铁心上的绕组为分布绕组,此铁心的齿、由磁导率与空气相等的材料构成,B.分布绕组由磁性导线构成,C.内铁心〔2〕,其内(表面直径)与(槽底处的直径,即)外径的比值,为(0.85~1.15)倍:外铁心〔1〕(槽底直径,即)内径与外(表面直)径的比值。 10、按权利要求1至9,其中任一要求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轴〔7〕上有轮与圆盘形轮幅,由轮支持内铁心〔2〕。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交流电机。

    现有的电机:励磁电流稍大、总重量较大、分布绕组所在的槽形-产生径向振动与较大的齿谐波、交流电机中接通交流电的分布绕组-结构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励磁电流稍小、总重量较轻、没有径向振动,齿谐波小(接通交流电的)绕组结构简单的电机。

    上述目的,由本发明的十个方案实现。在叙述方案之前,先定义名词与叙述导言,定子、转子间,供转动用的间隙(该处塞入塞尺,可判断是否对中),称为间隙△;由齿的磁位降,折算为本发明面积更大的空气长度L,则间隙与L之和,为计算气隙或“等值气隙”(简称为“气隙”δ)δ=△+L-下文提及的气隙,均指“等值气隙”,其含义异于现有(人们把上述间隙称为气隙,本文不如此)。以铁心位置为特征,称两铁心为:“外铁心”(即处于外面的铁心,其脚注为1,或称为铁心1)和“内铁心”(位于外铁心内,其脚注为2,或称为铁心2)。现有技术的各项数据,用脚注d表示,本发明的各项数据,以脚注W表示;有必要区别两者时用上述脚注,未标脚注的,皆为本发明的结构代号或数据。本发明所述的电机,由外铁心外壳、内铁心、轴各一只(内、外铁心上,分别有)一只至多只绕组等主要部件组成,内铁心上一只绕组的例子、直流电机,外铁心一只绕组的实例:单相交流整流于电机,本发明解出二维场的偏微分方程,得出结论:铁心与其支持件间,若有磁导率更高地材料,该材料会使流入铁心的磁通更多。亦即总磁通相等时,与现有结构相比,更多磁通流经铁心、更少磁通流经铁心的支持件,从而减小励磁电流。利用这个结论,提出方案一、二、三、十。因所有方案均为独立的方案,所以把各方案的实施例与优点,分别列于该方案之后。本发明各方案为:一.外铁心的外表面、有磁导率更高的材料,其优点已如上述。只须比铁心磁导率更高的材料(例如:μ磁性合金、铝硅铁粉、镍铁钼导磁合金)处于外表面一薄层,即可改变边界条件,亦即达到予期目的。实施方法:可以把上述粉状的材料掺入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而成“油漆”,在该表面刷一层,也可以:二.外铁心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填有铝硅铁粉。填充步骤举例:在外铁心与外壳(通常情况下,外壳即机座)的一端用环氧树脂封闭。凝固后,以封闭端为底,外铁心置振动台上、其中心线垂直于地面,自上端填入铝硅铁粉;填满后由振动力把粉粒振密(振实),加粉、再振,填实填满后,用环氧树脂封住。同理:三.内铁心的内表面,有磁导率更高的材料。其实施方法,同方案一。四.导言中所述的一只至多只绕组为分布绕组,其所在的铁心,具有磁导率与空气相同的齿,即齿由磁导率与空气相等的材料构成。这个方案的实施例,为:“外铁心内表面”与“内铁心外表面”之间,空出齿及导线的空间,分布绕组所在的铁心,浇铸有色金属(例如铝或铜)、非磁性铸钢、塑料(例如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必要时,塑料的中心,以铝为骨,可传递更大的力),由这些材料构成齿。齿与铁心结合为一体的方式:1)热箍;2)铁心表面开槽、槽底为宽度更大的梯形、T形或圆形;3)方案2)接近表面处开缝,缝中插入磁性薄片,薄片盖住槽口。1)、3)方式下,铁心的表面光滑。其他条件相同时,本方案的励磁电流≤现有结构的条件:△W≤△d+Ld;由此条件及相似原则,设计计算时可确定所须结构尺寸。此方案的优点:1)用以传递力的齿宽,小于现有结构,则容纳导线的有效面积更大、槽更浅,因而散热条件更好,则导线中电流密度更大,导线用量更少。2)磁力线垂直于(分布绕组所在的)铁心(即垂直于导线)、导线所在之处的磁密最大(也比现有的大)-若电机作为发电机、所生的电势最大;若电机作为电动机、所生的力矩最大这两种情况都是:由最优的结构,使得用料最省)。而且没有径向分力,消除现有结构中径向振动的根源,减轻轴承的径向撞击、从而延长其使用期限。3)铁心表面光滑的结构,设计及使用时,均免除齿谐波大及噪音大的困扰。此方案槽的面积小于现有结构,保持直径与现有结构相同的办法有二:加长铁心轴向长度,或且:五.分布绕组由磁性导线构成:导线为下列形式之一:1)磁性材料的粉末,以一定的体积比例,掺入熔化的紫铜中、拌匀。磁性粉末的熔点高于铜,掺入后并未熔化、与铜混合;以该混合材料制造导线;2)磁性材料与导电材料制成组合导线。最佳结构是:导线为方形,磁性材料与导电材料的分界面,平行于上述方形的两个面,(靠近良导电体且)与分界面平行的绝缘材料表面,作出标志;绕制绕组及下线时,使标志朝向间隙且分界面平行于槽底。此导线制法:在磁性板材的任一面,镀铜(电镀或化学镀),铜板置已镀铜的表面,两“轧辊”为电焊机的两极,该两种冷态的材料通过“轧辊”时,界面上电阻与电流,使该处铜熔化而融合为一.(轧辊不使材料变薄,只起“粘合”作用。)此结构的优点:A.导线的散热面更大,良导电体中,允许电流密度更大;B、磁力线集中于电的良导体处更充分发挥磁力线的效能,因之进一步节省材料、缩小外形。3)期望兼具电(流)与磁(力线)的良导体问世,以新材料制造导线。提出这一方案的原因在于:方案一的不等式△W<△d+Ld表明:本发明的△W不应太大;但如果导线具有磁性(特别是其中磁性材料的磁导率μW高于现有铁心的μd时),情况就会改观,μW更高,且磁性材料在槽中所占面积的比例高于某个数值时,良导电体在槽中所占的面积可接近现有结构、而激磁电流不增大,磁导率高于矽钢片的材料,有:μ磁性合金、铝硅铁粉、镍铁钼导磁合金。方案为1)、2),而“励磁电流更小”的结论,可解释为:合计电的良导体与绝缘物所占空间,虽接近现有结构中槽的面积,但以μW更高的材料(其μW为矽钢片的5、7、25倍)局部替换现有结构中槽底以下μ更低的材料(替换指空间替换,两者磁力线方向不同)。另一结构是:以高磁导率的材料,制作本发明所述的铁心(局部或全部),但高磁导率材料的用量更多。现有槽形,采用此种导线,亦可略获(上述)效益;可见本方案是个独立的方案,不必附加以上任何方案,就可实施。二维场偏微分方程的解,还表明:内铁心的内径、不必像现有结构那么小,只须:六.内铁心:其内(表面直)径与(槽底处的直径,即)外径的比值,为(0.85~1.15)倍:外铁心(槽底直径,即)内径与外(表面直)径的比值。此方案更好的范围是(0.95~1.05)倍。改变内铁心内径等于轴径的现有结构,而采用本方案,最多节省20%硅钢片。第二个优点:内铁心的内径大,与之配合的轴,其直径更大,直径大、对材料要求低,所用材料可选价廉者。众所周知:除各绕组中通入的正弦电流具有所须的相位差外,只须各绕组所生的磁力线,在空间(按电角度)以相同的相位差、按正弦分布,便可产生旋转磁场;据此,绕组不必为分布绕组,只须七.导言中所述的:一只至多只绕组为集中绕组、与交流电相接,绕组所在的铁心极面,磁通密度按正弦分布(以轴的中心线为极座标的原点、计量其“电角度”),各铁心极面的中心线,在空间相差的电角度,等于各绕组所生(正弦波形)磁通的时间相位差。-此方案有两种实施例:1)单相交流电机:上述铁心极面为曲面,该曲面与(另一铁心的)圆柱面间的气隙长度,由该处磁力线确定,各气隙的倒数,其比值依电角度、按余弦(的绝对值)分布(其中“气隙为∞”处,磁通漏到另一曲面,可视为∞)。此例的铁心,由形状相同的硅钢片叠成。绕组如同线圈,绕在曲面另一侧的“铁心柱”上。2)三相或多相交流电机:处处气隙相同,而电角度不同之处,上述曲面的“单元面积”dS不同(单元面积由两个垂直于中心线的平面截取),且其数值按余弦(的绝对值)分布,铁心由形状不同的硅钢片叠成,绕组同上。该两实施例,均可采用磁极与铁心分开的结构(仿直流机、同步机)也可联为一体,而绕线不便。此两实施例的铁心极面为N极或S极,由其上绕组的电流方向确定。多极电机,仅电角度不同,上述结构的性质(即各矽钢片形状是否相同)不变。此方案的集中绕组,就是线圈,因之工艺也与线圈一样简单。第二个优点为:集中绕组的磁势比分布绕组大,因之只需更少导线,就可产生所需磁通。此方案的应用范围:同步电机的交流绕组(用作发电机时,“与交流电相接”理解为:与其他发电机并联)、导步电机的定子绕组、整流子电机的定子绕组。选用以上方案,于同步机中,可描述为八.方案七附加:外铁心外表面与外壳内表面之间、内铁心与轴的缝隙中,均填充铝硅铁粉。九.方案八附加:A.另一铁心上的绕组为分布绕组,此铁心的齿、由磁导率与空气相等的材料构成,B.分布绕组由磁性导线构成,C.内铁心:其内(表面直径)与(槽底处的直径,即)外径的比值,为(0.85~1.15)倍:外铁心(槽底直径即)内径与外(表面直)径的比值。就形成异步电机的较佳实施例。十.实施方案六(其内铁心的内径较大),须轴的直径较大;为减轻总重量及节省轴的材料,轴的结构应为:轴上有轮与圆盘形轮幅,由轮支持内铁心。此方案的目的在于:磁力线有畅通的路径;因此,其最佳实施例为:盘形轮幅上无孔,且于锻造轴时一并锻出、盘形轮幅有若干个,其轴向距离相等(端部轮幅与铁心端部的距离,等于上述距离的一半),由几节轮分别套上不同的轮幅、轮与轮幅电焊为一体,再机加工轮的外径。轮与内铁心有缝隙、供填入高磁导率的粉末,内铁心以花键的形状获得对中。本方案可单独用于现有结构,也可与上述任何方案同时实施,与方案六同时实施,最多可减轻10%总重。以上十个方案,总说明于下:所述的各种绕组,可装于外铁心、也可装于内铁心;方案一至方案六、加上方案十,除用于交流机外,还可用于直流机、整流子电机;所有结构,均可用于发电机、也可用于电动机。

    上述方案全部实施后,可达如下效果:没有径向振动、减轻轴承的径向撞击(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没有齿谐波、噪音小(由方案四获得);励磁电流较小(由方案一至三获得);总重量较轻(由方案六及十获得);交流绕组的结构简单、导线用量省(由方案七至九获得)。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图1是三相两极交流机结构图,图2是A-A剖面;图2是单相两极交流机的磁极图,图4是B-B剖面。图1表示出齿〔8〕、磁极〔12〕、磁性薄片〔13〕(详方案四的C)、外铁心〔1〕、内铁心〔2〕、外壳〔7〕、轴〔3〕等部件的形状,可用于直流机。各图其他标号的含义:4、5、6-交流绕组(形式为集中绕组);9、14-高磁导率材料(粉末);12-某相的S极;10、11-其他两相的N极。为表示细部,各图均不按比例。

    利用端盖上的弹性垫衬,把各磁极固定于轴向位置。本发明未述之结构与装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

交流电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交流电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交流电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流电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电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交流电机。为改进结构,本发明提出十个方案;其中七个方案还可用于直流机与整流子电机例如:非磁性的齿,可根除径向振动,轴承因免受径向力撞击而延长使用寿命,并使齿谐波与噪音均很低;内铁心的内径合理、最多可省硅钢片20;加上轴的结构,总重量最多可减轻10;非气隙处、铁心加一层高磁导率材料后,可减小励磁电流。交流绕组,采用集中绕组;其所须工艺,与线圈一样简单,其所需导线更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