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真设备,它能与个人计算机之类的信息处理设备相连并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通讯。 完成对由个人计算机提供的文件的直接传真发送和接收通过电话外线从某个传真设备上传输来的影像数据的功能被定义为PC-FAX。为实现PC-FAX功能,个人计算机通过传真调制解调器接入,该调制解调器具备与电话外线通讯的功能,或者被连接于具备数据通讯接口(如RS-232C)的传真设备上。
将收到的由传真设备传来的信息送入个人计算机的过程如下。首先,将传真设备的工作模式由一般模式转变成PC-FAX模式。PC-FAX模式可以由来自个人计算机的指令设定,该指令为称为AT命令的控制命令形成。在PC-FAX模式下,按照传真通讯程序所接收的信息被送到个人计算机。反之,在通常模式下收到的信息被传真设备的打印机输出。
将个人计算机提供的文件经由传真设备传输的过程如下。首先,借助个人计算机准备待传输的文件。然后,个人计算机利用称为AT命令的控制命令控制传真设备,向该传真设备提供接收端传真设备的电话号码和执行传真发送的指令。相应地,该传真设备呼叫接收端传真设备,且对来自个人计算机并经由数据通讯接口的数据进行传真发送。
典型的传真设备包括用于阅读待传输原始文件地原始文件阅读器和用于打印由电话外线传来的影像的打印装置。另一方面,与传真设备相连的个人计算机的典型连接状况是与打印机相接,有时则连接一影像扫描器,用以对影像进行阅读。
由于传真设备包含了具有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所以单独与个人计算机相接的打印机就显得多余无用。
此外,传真设备的原始文件阅读器和影像扫描器两者都具备对原始文件进行光学阅读以产生影像数据的功能。所以,具有两者的系统设置亦显得多余无用。
为了有效共享系统资源,允许传真设备的打印装置和原始文件阅读器能分别用作个人计算机的打印机和影像扫描器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真设备专用将是有利的。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打印出来自个人计算机的数据需要特殊的命令。由于该特殊命令并不包含在广泛应用的通常的AT命令系统,从而有必要修改AT命令系统。
另外,个人计算机应当控制传真设备以使该传真设备原始文件阅读器读到的原始文件的影像数据被送至个人计算机,从而需要另外的特殊命令来实现这种操作。然而,这种特殊命令不包含在广泛应用的通常的AT命令系统,所以也有必要对AT命令系统进行改进。
因此,将传真设备的打印装置和原始文件阅读器分别用作个人计算机的打印机和影像扫描器一直存在困难。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真设备,它可实现其打印装置与外部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装置的共享。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真设备,它可实现其原始文件阅读器与外部信息处理设备影像阅读装置的共享。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传真设备,它包括:用以从外部信息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接收信息输入的信息输入装置,传真功能装置,用以打印出影像的打印装置,以及数字记录装置。
数字记录装置登录打印功能呼叫数,该呼叫数与外部输入打印功能有关,该功能用以打印来自传真设备打印装置的外部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
当信息由外部信息处理设备输入到传真设备的信息输入装置并同时给出打印功能呼叫数时,输入信息由打印装置输出。这使得所需信息的打印程序与利用外部信息处理设备控制传真设备进行传真通讯中所采用的程序相一致。
当信息由外部信息处理设备输入并同时提供电话号码而不是打印功能呼叫数时,传真功能装置呼叫具有该电话号码的接收终端,并对由外部信息处理设备送入信息输入装置的信息进行信息发送。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传真设备,它包括:用以将信息输出到外部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输出装置,原始文件阅读器,以及传真功能装置。该传真设备能够在第一和第二模式之中选择工作模式。当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利用原始文件阅读器阅读原始文件时,原始文件的信息由传真功能装置的操作被送至电话外线。另一方面,当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利用原始文件阅读装置阅读原始文件时,原始文件的信息经由信息输出装置输出到外部信息处理设备。
因而,如果在传真设备工作模式被设置到第二工作模式的条件下阅读原始文件,则原始文件的信息可以经由信息输出的装置送到外部信息处理设备。这意味着传真机的原始文件阅读器可用作信息处理设备的影像阅读工具。
附图简要说明
图1的框图描述了按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实现的传真设备的电气结构,该传真设备与个人计算机相连。
图2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了传真设备共享打印装置6的工作过程。
图3是一个流程图,它描述了当登录打印功能呼叫数时在传真设备显示器上依次出现的显示信息。
图4是一个流程图,它解释了传真设备共享阅读装置2的工作过程。
图5是一个流程图,它描述了当登录扫描功能呼叫数时在传真设备显示器上依次出现的显示信息。
图6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了按本发明另一种方案实现的传真设备共享阅读装置2的工作过程。
图1是一个方框图,它描述了按本发明一种方案实现的传真设备的电气结构。该传真设备20包括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影像处理装置3的影像数据。影像处理装置3对阅读装置2的输出信号进行诸如灰度影像处理的预定处理并准备影像数据,其中阅读装置2用以阅读待传输原始文件。与控制装置相连的有:传输功能装置4,它借助预定的编码方法对影像数据进行编码并产生传真通讯所需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装置5,它对接收码进行解码还原成影像数据并执行接收控制程序;打印装置6,它用来将诸如接收影像的信息打印在纸上;操作装置,它含有键盘之类的部件;显示装置18,例如含有液晶显示器的装置;以及记忆装置19,它用以存贮打印功能呼叫数和/或扫描功能呼叫数,这将在后面详细介绍。控制装置1通过调制解调器8和网络控制元件(NCU)9与电话外线相连。
控制装置1拥有用于数据通讯的接口10(如RS-232C)。接口10作为信息输出端,它能使控制装置1通过通讯电缆13与外部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15相连。
在这样的配置下,个人计算机15能够利用所谓AT命令控制传真设备20以实现传真通讯,从而实现所谓PC-FAX功能。
更具体地说,传真设备20的工作模式先从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普通操作状态变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PC-FAX状态。当个人计算机15通过通讯电缆13向接口10发送呼叫命令、电话号码和传输信息时,控制装置1通过电话外线呼叫接收终端。建立联系之后,控制装置1通过接口10向电话外线送来自个人计算机15的传输信息。反之,在PC-FAX模式下,当个人计算机15向控制装置1发送控制命令,指示设备处于等待接收信息状态时,控制装置1则通过接口10将接收信息送至个人计算机15以响应外来呼叫。
在普通工作模式下,数据不在传真设备20与个人计算机15之间传输。所以,由阅读装置2获得的原始文件信息的特征信号被送入电话外线,而由电话外线接收到的影像数据由打印装置6印出。
除了上述PC-FAX功能之外,本发明的传真设备20还具有外部输入打印功能,它能使打印装置6打印出来自个人计算机15的信息。也就是说,传真设备20的打印装置6同时还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打印机。换句话说,这就实现了对打印装置6的共享。
为了将打印装置6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打印机,控制装置1确认作为打印功能呼叫数输入接口10的特定数字,并且当呼叫请求伴随着打印功能呼叫数时,控制装置1允许打印装置6执行打印操作而不进行呼出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传真设备20具备扫描功能,用以将阅读装置2读到的原始文件的影像数据通过接口10送到个人计算机15。也就是说,传真设备20的阅读装置同时还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影像扫描装置。换句话说,这就实现了对阅读装置2的共享。
为将阅读装置2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影像扫描装置,控制装置1确认作为扫描功能呼叫数由操作装置输入的特定数字,并且当传输操作伴随着打印功能呼叫数时,控制装置1将阅读装置2读到的原始文件影像数据通过接口10送到个人计算机15而不执行呼出操作。也就是说,传真设备20的作用就仿佛是将外部呼入数据送到个人计算机15,而个人计算机15所担任的角色与传真机接收呼入数据时完全一样。因此,个人计算机15可以获得由传真设备20的阅读装置2读到的原始文件的影像数据。
图2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了传真设备20共享打印装置6的操作过程。为将传真设备20的打印装置6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打印机,用户登录打印功能呼叫数(步骤S1)。也就是说,当用户通过操作装置7输入特定电话号码时,该输入数字被作为打印功能呼叫数寄存在记忆装置19中。
当完成上述登录后(步骤S2)收到由接口10而来的呼出命令时,控制装置1判断由呼出命令提供的电话号码是否与寄存在记忆装置19中的打印功能呼叫数相符(步骤S3)。如果所提供的电话号码与打印功能呼叫数不符(若在步骤S3出现NO),则按传真通讯程序执行传真发送。也就是说,控制装置1执行呼出操作,呼叫具有呼出命令提供的电话号码的接收终端。接着,输入到接口10的信息被提交给适当的编码程序和调制程序,然后该信号的特征信号被通过电话外线传输到接收终端(图骤S4)。
反之,如果呼出命令所提供的电话号码与打印功能呼叫数一致(若在步骤S3出现YES),则控制装置1控制打印装置6而不执行呼出操作。也就是说,控制装置1将来自个人计算机15的信息的打印数据经过接口10送到打印装置6,从而允许打印装置6打印出来自接口10的信息(步骤S5)。
AT命令系统包含形如"ATD****"的ATD命令,它作为呼出命令以向传真设备输送呼出请求。例如,如果命令"ATD764-3351"被送入传真设备,则传真设备对电话号码"764-3351"执行呼出操作。
在本发明的传真设备20中,如果一个电话号码,例如"123-4567",被预先作为打印功能呼叫数存入,则向接口10输入AT命令"ATD 123-4567"就可以在打印装置上打印出来自个人计算机15的信息。
图3是一个流程图,它描述了当登录打印功能呼叫数时依次出现在传真设备20显示装置18上的显示信息。当在初始显示屏PO(它提醒用户设置待传输原始文件)时操作记录电话号码的功能键,则P1屏出现。在登录电话号码时可选择菜单项,它们包括用按键和拨号键登录所需电话号码和登录上述打印功能呼叫数(屏幕P2)。
当在显示登录打印功能呼叫数菜单项(屏幕P2)的状态下操作输入键,则P3屏出现,该屏提醒用户输入打印功能呼叫数。当在这种状态下输入打印功能呼叫数时,P4屏出现。当输入键被操作时,屏幕显示出表明打印功能呼叫数登录完毕的信息(屏幕P5),从而结束登录操作。
按照这个方案,利用执行由个人计算机15呼叫传真设备的呼出操作,可在传真设备20上实现打印操作,该传真设备与个人计算机15协作完成PC-FAX功能。从而,传真设备20的打印操作只需要提供存贮于该传真设备20中的打印功能呼叫数就可以实现,而不需要通过个人计算机15向传真设备20提供特殊命令。因此,传真设备20的打印装置6可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打印机,且不需要改变PC-FAX功能中通常使用的AT命令系统。
另外,由于个人计算机15执行上述外部输入打印功能是以普通PC-FAX操作基本相同的方式,所以个人计算机15可借助运行PC-FAX应用软件而利用外部输入打印功能。例如,有一个PC-FAX应用软件,它适于通过从预先存入的电话号码中选择所需号码的方式实现PC-FAX传真通讯,则个人计算机15只需要选择适当的打印功能呼叫数便可以利用传真设备20的外部打印功能。
再有,由于对传真设备结构的改进只需在外部打印功能的软件部分中进行,所以就避免了改变传真设备本身所遇到的成本加大问题。
图4是一个流程图,它解释了传真设备20共享阅读装置2的操作过程。在将传真设备20的阅读装置2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影像扫描装置之前,用户先存入扫描功能呼叫数(步骤S11)。也就是说,当在步骤S11,用户由操作装置7输入一个特定的电话号码,则该输入号码被存贮在记忆装置19中作为扫描功能呼叫数。
当在将原始文件设置于阅读装置2并输入电话号码之后执行传输操作(步骤S12),控制装置1判断该电话号码是否与存在记忆装置19中的扫描功能呼叫数相符(步骤S13)。如输入的电话号码与该扫描功能呼叫数不符(若在步骤S13显示NO),则按传真通讯程序执行传真发送。也就是说,控制装置1执行呼出操作,呼叫具有该输入电话号码的接收终端。接着,影像处理装置3在阅读装置2输出信号的基础上生成影像数据。生成的影像数据被送交适当的编码程序和调制程序以产生传输信号,然后该传输信号经由电话外线被输送到接收终端(步骤S14)。
反之,如果在传输操作时输入的电话号码与上述扫描功能呼叫数相符(若在步骤S13出现YES),则在控制装置1的控制下,工作模式由普通模式变换为PC-FAX模式。当在PC-FAX模式下阅读原始文件时,控制装置1的作用就如同接收一个呼入传真而不执行呼出操作,并且把影像数据从影像处理装置3送到接口10,从而通过通讯电缆13把阅读装置2读到的原始文件影像数据提供给个人计算机15(步骤S15)。也就是说,传真设备20将影像数据从镜像处理装置3送到接口10的方式与传真设备20将呼入数据送入个人计算机15的方式相同。
图5是一个流程图,它给出了登录扫描功能呼叫数时依次出现在传真设备20的显示装置18上的显示信息。当在提示用户设置待传输原始文件的初始屏P10状态下操作登录电话号码的功能键,则出现屏幕P11。在登录电话号码时,可选择菜单项,它们包括用按键和拨号键登录所需电话号码和登录上述扫描功能呼叫数(屏幕P12)。
当在显示登录扫描功能呼叫数菜单项(屏幕P12)的状态下操作份输入键,则P13屏出现,该屏提醒用户输入扫描功能数。当在这种状态下输入扫描功能呼叫数时,P14屏出现。当输入键被操作时,屏幕显示出表明扫描功能呼叫数登录完毕的信息(屏幕P15),从而结束登录操作。
按照这个方案,当执行传输操作并给出扫描功能呼叫数时,阅读装置2读到的原始文件影像数据经由接口10被送至个人计算机15。此时,传真设备20的作用就如同向个人计算机传输呼入数据,而个人计算机15所执行的操作与PC-FAX功能的呼入操作相同。
因此,传真设备20与个人计算机15共同完成PC-FAX功能,其阅读装置2可以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影像扫描装置。所以,没有必在从个人计算机15向传真设备20发送特殊命令。从而,传真设备20的阅读装置2可以与个人计算机15的影像扫描装置实现共享而无需改变PC-FAX功能中常用的AT命令系统。
另外,用于个人计算机15执行上述扫描操作的方式与普通PC-FAX操作方式基本相同,所以个人计算机15可以借助运行PC-FAX应用软件而利用该扫描动能。
再有,由于对传真设备结构的改进只需在扫描功能的软件部分中进行,所以就避免了改变传真设备本身所遇到的成本增加问题。
图6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了按本发明另一种方案实现的传真设备共享阅读装置的工作过程。为介绍该方案,再参考图1。在前述共享阅读装置2的方案中,传真设备20的工作模式转换为PC-FAX模式是通过操作传真设备20的操作装置7而实现的。反之,在现方案中,普通工作模式到PC-FAX模式的转换则是利用个人计算机15向传真设备20输送AT命令而实现的。
如果要将传真设备20的阅读装置2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影像扫描装置,则从个人计算机15输出一个转换传真设备20工作模式使之变为PC-FAX模式的AT命令。该AT命令包含在通常使用的AT命令系统。
当原始文件被设置于传真设备20的阅读装置2并执行原始文件阅读操作(步骤A1),控制装置1判断当前工作模式是普通模式还是PC-FAX模式(步骤A2)。在普通工作模式下,控制装置1呼叫拥有在原始文件阅读操作之前输入的电话号码的接收终端,并将来自影像处理装置3的影像数据的特征信号传送到电话外线(步骤A3)。
相反,当在PC-FAX模式下执行原始文件阅读操作,控制装置1的作用就如同在接收传真信件,并将来自影像处理装置3的影像数据通过接口10输出(步骤A4)。因此,由阅读装置2读到原始文件的影像数据被输入个人计算机15。
根据这种方案,传真设备20的阅读装置2可以用作个人计算机15的影像扫描装置而需改变通常使用的AT命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