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69337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20253.1

申请日:

2011.01.11

公开号:

CN102121653A

公开日:

2011.07.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1S 8/10登记生效日:2016072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防城港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州荣基能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38000 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桃花湾广场紫荆小区A3号变更后权利人:510000 广东省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瑞泰路2号102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F21S 8/1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朱向冰 陈春 武汉 陈瑾 倪健 朱骞变更后:黄成樑|||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1S 8/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安徽师范大学变更后权利人:防城港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北京东路1号安师大光电中心变更后权利人:538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桃花湾广场紫荆小区A3号登记生效日:201411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8/10申请日:20110111|||公开

IPC分类号:

F21S8/10; F21V19/00; F21W101/10(2006.01)N;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S8/10

申请人:

安徽师范大学

发明人:

朱向冰; 陈春; 武汉; 陈瑾; 倪健; 朱骞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北京东路1号安师大光电中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建立系统的坐标系,然后根据标准法规中有关近光、远光、城市道路和高速道路各点的照度要求,比较四种模式中光强基本不变区域和光强改变的区域,将配光屏幕上光分布区域划分为18个矩形,每颗LED对应的照亮一块矩形区域。本设计方法过程简单,易于实现,且和其它的自适应前照灯设计方法相比,可靠性更高、实现的功能更多,适用于汽车LED前照灯的大规模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自适应 LED 前照灯的设计方法, 在该方法中, 首先建立系统的坐标系, 在灯 具基准中心前 25 米过 HV 点设置一个铅垂的配光屏幕, 在配光屏幕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 以 HV 为坐标原点, 以毫米为单位, h-h 为 x 轴, 取右方为正方向, v-v 为 y 轴, 取上方为正方向 ; 其特征是 : 根据标准法规中有关近光、 远光、 城市道路和高速道路各点的照度要求, 比较四 种模式中光强不变区域和光强改变的区域, 将配光屏幕上光分布区域划分为 18 个矩形, 每 颗 LED 照亮一块矩形区域 ; 按右侧通行规则, 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坐标如下 : 第一区为 (0, 6030), (-6590, 6030), (0, 3480), (-6590, 3480) ; 第二区为 (6590, 6030), (0, 6030), (0, 3480), (6590, 3480) ; 第三区为 (-7580, 3480), (0, 3480), (0, 0), (-7580, 0) ; 第四区为 (0, 3480), (0, 0), (7580, 3480), (7580, 0) ; 第五区为 (4240, 1136), (4515, 108), (0, 0), (275, -1028) ; 第六区为 (1980, -760), (1980, -40), (-2280, -40), (-2280, -760) ; 第七区为 (-17029, 728), (-14130, 728), (-14130, -2751), (-17029, -2751) ; 第八区为 (-7389, 0), (-4570, -1972), (-4570, 0), (-7389, -1972) ; 第九区为 (-4570, 0), (-4570, -1972), (0, 0), (0, 1972) ; 第十区为 (0, 0), (0, -1972), (4570, -1972), (4570, 0) ; 第十一区为 (7410, 0), (4570, 0), (4570, -1972), (7410, -1972) ; 第十二区为 (14140, 580), (16980, 580), (16980, -2930), (14140, -2930) ; 第十三区为 (-15695, -1972), (-11730, -1972), (-11730, -4196), (-15695, -4196) ; 第十四区为 (-7389, 0), (-7389, -1972), (-14209, 0), (-14209, -1972) ; 第十五区为 (-11730, -1972), (-11730, -3809), (0, -3809), (0, -1972) ; 第十六区为 (0, -3809), (0, -1972), (11690, -3809), (11690, -1972) ; 第十七区为 (7410, 0), (14190, 0), (14190, -1972), (7410, -1972) ; 第十八区为 (11690, -1972), (15750, -1972), (15750, -4374), (11690, -4374) ; 按左侧通行规则时, 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横坐标即为将按右侧通行规则下矩形区域 各顶点横坐标乘以负一, 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纵坐标即为将按右侧通行规则下矩形区域 各顶点纵坐标 ; 近光灯模式下, 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五、 第六、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四、 第 十五、 第十六、 第十七区域 ; 远光灯模式下, 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区 域; 高速道路模式下, 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八、 第九、 第 十、 第十一区域 ; 城市道路模式下, 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 十二、 第十三、 第十四、 第十五、 第十六、 第十七、 第十八区域 ; 按照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调节各区域的照度。

说明书


一种新型自适应 LED 前照灯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新型自适应 LED 前照灯的设 计方法。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前照灯系统主要是由近光灯、 远光灯等模块组合而成, 其光束都是固 定的, 只能通过远光、 近光的切换来控制照射距离和面积, 实现的功能少, 可靠性低, 实际使 用中传统的前照灯系统存在着诸多缺点, 例如, 车辆高速行驶的时候, 由于照射距离有限, 影响驾驶员对前方障碍物的可视性, 不能保证安全制动距离, 降低了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 性, 为此国外提出了自适应前照灯的概念, 可以方便智能的实现远光、 近光、 高速道路照明 和城市道路照明的不同功能, 其中在高速道路上需要比传统远光灯有更远更强的光束, 在 城市道路上要比传统近光灯照的更宽, 由于需要实现的功能太多, 光学设计复杂, 不易于实 现, 目前的设计方法尚不成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自适应 LED 前照灯的设计方法。
     一种新型自适应 LED 前照灯的设计方法, 在该方法中, 首先建立系统的坐标系, 在 灯具基准中心前 25 米过 HV 点设置一个铅垂的配光屏幕, 在配光屏幕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 以 HV 为坐标原点, 以毫米为单位, h-h 为 x 轴, 取右方为正方向, v-v 为 y 轴, 取上方为正方 向; 根据标准法规中有关近光、 远光、 城市道路和高速道路各点的照度要求, 比较四种模式 中光强不变区域和光强改变的区域, 将配光屏幕上光分布区域划分为 18 个矩形, 每颗 LED 照亮一块矩形区域 ; 按右侧通行规则, 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坐标如下 :
     第一区为 (0, 6030), (-6590, 6030), (0, 3480), (-6590, 3480) ;
     第二区为 (6590, 6030), (0, 6030), (0, 3480), (6590, 3480) ;
     第三区为 (-7580, 3480), (0, 3480), (0, 0), (-7580, 0) ;
     第四区为 (0, 3480), (0, 0), (7580, 3480), (7580, 0) ;
     第五区为 (4240, 1136), (4515, 108), (0, 0), (275, -1028) ;
     第六区为 (1980, -760), (1980, -40), (-2280, -40), (-2280, -760) ;
     第七区为 (-17029, 728), (-14130, 728), (-14130, -2751), (-17029, -2751) ;
     第八区为 (-7389, 0), (-4570, -1972), (-4570, 0), (-7389, -1972) ;
     第九区为 (-4570, 0), (-4570, -1972), (0, 0), (0, 1972) ;
     第十区为 (0, 0), (0, -1972), (4570, -1972), (4570, 0) ;
     第十一区为 (7410, 0), (4570, 0), (4570, -1972), (7410, -1972) ;
     第十二区为 (14140, 580), (16980, 580), (16980, -2930), (14140, -2930) ;
     第 十 三 区 为 (-15695 , -1972) , (-11730 , -1972) , (-11730 , -4196), (-15695, -4196) ;第十四区为 (-7389, 0), (-7389, -1972), (-14209, 0), (-14209, -1972) ;
     第十五区为 (-11730, -1972), (-11730, -3809), (0, -3809), (0, -1972) ;
     第十六区为 (0, -3809), (0, -1972), (11690, -3809), (11690, -1972) ;
     第十七区为 (7410, 0), (14190, 0), (14190, -1972), (7410, -1972) ;
     第十八区为 (11690, -1972), (15750, -1972), (15750, -4374), (11690, -4374) ;
     按左侧通行规则时, 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横坐标即为将按右侧通行规则下矩形 区域各顶点横坐标乘以负一, 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纵坐标即为将按右侧通行规则下矩形 区域各顶点纵坐标 ;
     近光灯模式下, 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五、 第六、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四、 第十五、 第十六、 第十七区域 ;
     远光灯模式下, 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 十一区域 ;
     高速道路模式下, 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八、 第 九、 第十、 第十一区域 ;
     城市道路模式下, 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二、 第十三、 第十四、 第十五、 第十六、 第十七、 第十八区域 ; 按照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调节各区域的照度。
     每颗 LED 配备一个反射面和辅助的光学元件, 单颗 LED 光源发出的光线一部分直 接照射到照明面上, 一部分经设计的反射面反射到照明面上, 最终在照明面上实现一个矩 形的照明区域。
     通过上述对光分布图的划分, 将本来分布不均匀的、 难以设计的照度分布划分为 18 个矩形, 每个矩形区域对应一颗 LED, 并配备相应的反射面和光学辅助元件, 使设计过程 简化, 易于实现。 且和其它的自适应前照灯相比, 本发明的可靠性更高、 实现的功能更多, 适 用于汽车 LED 前照灯的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 1 是根据标准和法规, 按右侧通行规则的近光灯的照度分布图, 在图中建立了 xy 坐标系 ;
     图 2 是将配光屏幕划分为 18 块矩形 ;
     图 3 是近光灯对应 LED 组合的排布方案 ;
     图 4 是远光灯对应 LED 组合的排布方案 ;
     图 5 是高速道路对应 LED 组合的排布方案 ;
     图 6 是城市道路对应 LED 组合的排布方案。
     图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代表矩形区域所对应的 编号, 其中 A 代表所用 LED 设为较大功率, B 代表所用 LED 设为中等功率, C 代表所用 LED 设 为较小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按照右侧通行规则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图 1 是根据标准和法规, 按右侧通行规则的前照灯的照度分布图, 在图中建立了 xy 坐标系。在中国的国家标准 《GB4599-2007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中限定了近光灯一些 区域的照度值, 按本发明中提出的坐标系, 各点的照度如下 :
     测试点 B50L 坐标为 (-1500, 250), 最大照度值为 0.3 ~ 0.4 勒克斯 ;
     测试点 75R 坐标为 (500, -250), 最小照度值为 6 勒克斯 ;
     测试点 75L 坐标为 (-1500, -250), 最大照度值为 12 勒克斯 ;
     测试点 50R 坐标为 (750, -375), 最小照度值为 6 勒克斯 ;
     测试点 50L 坐标为 (-1500, -375), 最大照度值为 15 勒克斯 ;
     测试点 25R 坐标为 (3960, -750), 最小照度值为 1.5 勒克斯 ;
     测试点 25L 坐标为 (-3960, -750), 最小照度值为 1.5 勒克斯 ;
     在标准中, Ⅰ区的坐标范围是 y < -750, 如果使用白炽灯最大照度值为 20 勒克斯, 如果使用卤钨灯最大照度值为 2E50R 勒克斯, E50R 为 50R 实际照度 ;
     Ⅲ区的坐标范围是 y = 0(x < 0) 及 y = x·tg15° (x ≥ 0) 的上方, 最大照度值 为 0.7 勒克斯 ;
     Ⅳ区的坐标范围是 -750 < y < -375(-2250 ≤ x ≤ 2250), 最小照度值为 2 勒克 斯;
     Ⅱ区的坐标范围是由 y = 0(x ≤ 0)、 y = x·tg15° (x ≥ 0) 的下方及 y = -750 的上方所形成的区域除去Ⅳ区域。
     在中国的国家标准 《GB4599-2007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中限定了远光灯一些区域 的照度值, Emax 为屏幕上照度值最大点, 最小值为 32 勒克斯, HV 最小值为 0.9Emax 勒克斯, HV 点至 1125L 和 1125R 照度最小值为 16 勒克斯, HV 点至 2250L 和 2250R 照度最小值为 4 勒克斯。
     在 ECE 标准中限定了高速道路照明的一些区域的照度值, 在 B50L 点的最大照度值 为 0.7 勒克斯, BR 点最小照度值为 0.2 勒克斯, 最大照度值为 2 勒克斯, 75R 点的最小照度 值为 18 勒克斯, Ⅲ区的最大照度值为 1 勒克斯。
     在 ECE 标准中限定了城市道路照明的一些区域的照度值, 在 B50L 点最大照度值为 0.4 勒克斯, 在 HV 点最大照度值为 0.7 勒克斯, 50R 点的最小照度值为 6 勒克斯, 50L 点的最 小照度值为 4.2 勒克斯, 最大照度值为 15 勒克斯, Ⅲ区的最大照度值为 0.7 勒克斯。
     通过对照度分布图的分析, 将其划分为 18 个矩形块, 每颗 LED 对应照亮一块区域, 根据已划分的矩形区域块, 确定每颗 LED 的功率, 每颗 LED 都配备一个反射面和相应的光学 辅助元件, 使单颗 LED 光源发出的光线一部分直接照射到照明面上, 一部分经设计的反射 面反射到照明面上, 最终在照明面上特定区域实现一个矩形的照明区域, 具体光学设计见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对 LED 按从上往下、 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编号, 每个矩形区域主要由对应编号的 LED 照亮, 在图 3、 图 4、 图 5、 图 6 中, 每个圆圈代表一颗 LED, A 代表 LED 以大功率工作, B代 表 LED 以中等功率工作, C 代表 LED 以小功率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 大功率表示 LED 功率为 2-3 瓦, 中等功率表示 LED 功率为 1-2 瓦, 小功率表示 LED 功率小于 1.5 瓦。
     如图 3, 点亮其中的部分 LED, 其中的三颗设为较大功率, 七颗设为中等功率, 三颗 较大功率 LED 为形成明暗截止线及照亮前方较远道路而准备的, 其它的 LED 照亮前方较近路面及道路两侧, 在配光屏上的近光灯光型满足国家标准对各区及各测试点的照度要求, 且配光区域在水平方向没有明显的跳变。
     如图 4, 点亮其中的八颗 LED, 其中部分设为较大功率, 部分设为中等功率, 较大功 率 LED 主要用于形成远光光分布中的强光区域, 可以测得所有点均满足国家标准中关于远 光灯照度的要求。
     如图 5, 点亮其中的十颗 LED, 其中部分设为较大功率, 部分设为中等功率, 在配光 屏上测得各点的照度值满足 ECE 标准中关于高速道路照明的要求。
     如图 6, 点亮其中的十四颗 LED, 其中部分设为较大功率, 部分设为中等功率, 部分 设为较小功率, 在配光屏上测得各点的照度值满足 ECE 标准中关于城市道路照明的要求。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 以及部分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 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21653A43申请公布日20110713CN102121653ACN102121653A21申请号201110020253122申请日20110111F21S8/10200601F21V19/00200601F21W101/10200601F21Y101/0220060171申请人安徽师范大学地址241000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北京东路1号安师大光电中心72发明人朱向冰陈春武汉陈瑾倪健朱骞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57摘要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建立系统的坐标系,然后根据标准法规中有关近光、远光、城市道路和高速道路各。

2、点的照度要求,比较四种模式中光强基本不变区域和光强改变的区域,将配光屏幕上光分布区域划分为18个矩形,每颗LED对应的照亮一块矩形区域。本设计方法过程简单,易于实现,且和其它的自适应前照灯设计方法相比,可靠性更高、实现的功能更多,适用于汽车LED前照灯的大规模推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2121660A1/1页21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建立系统的坐标系,在灯具基准中心前25米过HV点设置一个铅垂的配光屏幕,在配光屏幕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以HV为坐标原点,以毫米为单位,HH为X轴,取右。

3、方为正方向,VV为Y轴,取上方为正方向;其特征是根据标准法规中有关近光、远光、城市道路和高速道路各点的照度要求,比较四种模式中光强不变区域和光强改变的区域,将配光屏幕上光分布区域划分为18个矩形,每颗LED照亮一块矩形区域;按右侧通行规则,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坐标如下第一区为0,6030,6590,6030,0,3480,6590,3480;第二区为6590,6030,0,6030,0,3480,6590,3480;第三区为7580,3480,0,3480,0,0,7580,0;第四区为0,3480,0,0,7580,3480,7580,0;第五区为4240,1136,4515,108,0,0。

4、,275,1028;第六区为1980,760,1980,40,2280,40,2280,760;第七区为17029,728,14130,728,14130,2751,17029,2751;第八区为7389,0,4570,1972,4570,0,7389,1972;第九区为4570,0,4570,1972,0,0,0,1972;第十区为0,0,0,1972,4570,1972,4570,0;第十一区为7410,0,4570,0,4570,1972,7410,1972;第十二区为14140,580,16980,580,16980,2930,14140,2930;第十三区为15695,1972,11。

5、730,1972,11730,4196,15695,4196;第十四区为7389,0,7389,1972,14209,0,14209,1972;第十五区为11730,1972,11730,3809,0,3809,0,1972;第十六区为0,3809,0,1972,11690,3809,11690,1972;第十七区为7410,0,14190,0,14190,1972,7410,1972;第十八区为11690,1972,15750,1972,15750,4374,11690,4374;按左侧通行规则时,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横坐标即为将按右侧通行规则下矩形区域各顶点横坐标乘以负一,每个矩形区域的各。

6、顶点纵坐标即为将按右侧通行规则下矩形区域各顶点纵坐标;近光灯模式下,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区域;远光灯模式下,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区域;高速道路模式下,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区域;城市道路模式下,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区域;按照标准和法规的要求,调节各区域的照度。权利要求书CN102121653ACN102121660A1/4页3一种新型自适应L。

7、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汽车前照灯系统主要是由近光灯、远光灯等模块组合而成,其光束都是固定的,只能通过远光、近光的切换来控制照射距离和面积,实现的功能少,可靠性低,实际使用中传统的前照灯系统存在着诸多缺点,例如,车辆高速行驶的时候,由于照射距离有限,影响驾驶员对前方障碍物的可视性,不能保证安全制动距离,降低了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为此国外提出了自适应前照灯的概念,可以方便智能的实现远光、近光、高速道路照明和城市道路照明的不同功能,其中在高速道路上需要比传统远光灯有更远更强的光束,在。

8、城市道路上要比传统近光灯照的更宽,由于需要实现的功能太多,光学设计复杂,不易于实现,目前的设计方法尚不成熟。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0004一种新型自适应LED前照灯的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建立系统的坐标系,在灯具基准中心前25米过HV点设置一个铅垂的配光屏幕,在配光屏幕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以HV为坐标原点,以毫米为单位,HH为X轴,取右方为正方向,VV为Y轴,取上方为正方向;根据标准法规中有关近光、远光、城市道路和高速道路各点的照度要求,比较四种模式中光强不变区域和光强改变的区域,将配光屏幕上光分布区域划分为18个矩形,每颗。

9、LED照亮一块矩形区域;按右侧通行规则,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坐标如下0005第一区为0,6030,6590,6030,0,3480,6590,3480;0006第二区为6590,6030,0,6030,0,3480,6590,3480;0007第三区为7580,3480,0,3480,0,0,7580,0;0008第四区为0,3480,0,0,7580,3480,7580,0;0009第五区为4240,1136,4515,108,0,0,275,1028;0010第六区为1980,760,1980,40,2280,40,2280,760;0011第七区为17029,728,14130,728,。

10、14130,2751,17029,2751;0012第八区为7389,0,4570,1972,4570,0,7389,1972;0013第九区为4570,0,4570,1972,0,0,0,1972;0014第十区为0,0,0,1972,4570,1972,4570,0;0015第十一区为7410,0,4570,0,4570,1972,7410,1972;0016第十二区为14140,580,16980,580,16980,2930,14140,2930;0017第十三区为15695,1972,11730,1972,11730,4196,15695,4196;说明书CN102121653ACN。

11、102121660A2/4页40018第十四区为7389,0,7389,1972,14209,0,14209,1972;0019第十五区为11730,1972,11730,3809,0,3809,0,1972;0020第十六区为0,3809,0,1972,11690,3809,11690,1972;0021第十七区为7410,0,14190,0,14190,1972,7410,1972;0022第十八区为11690,1972,15750,1972,15750,4374,11690,4374;0023按左侧通行规则时,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横坐标即为将按右侧通行规则下矩形区域各顶点横坐标乘以负一,。

12、每个矩形区域的各顶点纵坐标即为将按右侧通行规则下矩形区域各顶点纵坐标;0024近光灯模式下,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区域;0025远光灯模式下,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区域;0026高速道路模式下,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区域;0027城市道路模式下,照亮配光屏幕上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区域;0028按照标准和法规的要求,调节各区域的照度。0029每颗LED配备一个反。

13、射面和辅助的光学元件,单颗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一部分直接照射到照明面上,一部分经设计的反射面反射到照明面上,最终在照明面上实现一个矩形的照明区域。0030通过上述对光分布图的划分,将本来分布不均匀的、难以设计的照度分布划分为18个矩形,每个矩形区域对应一颗LED,并配备相应的反射面和光学辅助元件,使设计过程简化,易于实现。且和其它的自适应前照灯相比,本发明的可靠性更高、实现的功能更多,适用于汽车LED前照灯的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0031图1是根据标准和法规,按右侧通行规则的近光灯的照度分布图,在图中建立了XY坐标系;0032图2是将配光屏幕划分为18块矩形;0033图3是近光灯对应LED组合的。

14、排布方案;0034图4是远光灯对应LED组合的排布方案;0035图5是高速道路对应LED组合的排布方案;0036图6是城市道路对应LED组合的排布方案。0037图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代表矩形区域所对应的编号,其中A代表所用LED设为较大功率,B代表所用LED设为中等功率,C代表所用LED设为较小功率。具体实施方式0038现在按照右侧通行规则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书CN102121653ACN102121660A3/4页50039图1是根据标准和法规,按右侧通行规则的前照灯的照度分布图,在图中建立了XY坐标系。在中国的国家标。

15、准GB45992007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中限定了近光灯一些区域的照度值,按本发明中提出的坐标系,各点的照度如下0040测试点B50L坐标为1500,250,最大照度值为0304勒克斯;0041测试点75R坐标为500,250,最小照度值为6勒克斯;0042测试点75L坐标为1500,250,最大照度值为12勒克斯;0043测试点50R坐标为750,375,最小照度值为6勒克斯;0044测试点50L坐标为1500,375,最大照度值为15勒克斯;0045测试点25R坐标为3960,750,最小照度值为15勒克斯;0046测试点25L坐标为3960,750,最小照度值为15勒克斯;0047在标准中。

16、,区的坐标范围是Y750,如果使用白炽灯最大照度值为20勒克斯,如果使用卤钨灯最大照度值为2E50R勒克斯,E50R为50R实际照度;0048区的坐标范围是Y0X0及YXTG15X0的上方,最大照度值为07勒克斯;0049区的坐标范围是750Y3752250X2250,最小照度值为2勒克斯;0050区的坐标范围是由Y0X0、YXTG15X0的下方及Y750的上方所形成的区域除去区域。0051在中国的国家标准GB45992007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中限定了远光灯一些区域的照度值,EMAX为屏幕上照度值最大点,最小值为32勒克斯,HV最小值为09EMAX勒克斯,HV点至1125L和1125R照度最小。

17、值为16勒克斯,HV点至2250L和2250R照度最小值为4勒克斯。0052在ECE标准中限定了高速道路照明的一些区域的照度值,在B50L点的最大照度值为07勒克斯,BR点最小照度值为02勒克斯,最大照度值为2勒克斯,75R点的最小照度值为18勒克斯,区的最大照度值为1勒克斯。0053在ECE标准中限定了城市道路照明的一些区域的照度值,在B50L点最大照度值为04勒克斯,在HV点最大照度值为07勒克斯,50R点的最小照度值为6勒克斯,50L点的最小照度值为42勒克斯,最大照度值为15勒克斯,区的最大照度值为07勒克斯。0054通过对照度分布图的分析,将其划分为18个矩形块,每颗LED对应照亮一。

18、块区域,根据已划分的矩形区域块,确定每颗LED的功率,每颗LED都配备一个反射面和相应的光学辅助元件,使单颗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一部分直接照射到照明面上,一部分经设计的反射面反射到照明面上,最终在照明面上特定区域实现一个矩形的照明区域,具体光学设计见图3、图4、图5、图6。0055对LED按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编号,每个矩形区域主要由对应编号的LED照亮,在图3、图4、图5、图6中,每个圆圈代表一颗LED,A代表LED以大功率工作,B代表LED以中等功率工作,C代表LED以小功率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大功率表示LED功率为23瓦,中等功率表示LED功率为12瓦,小功率表示LED功率小于1。

19、5瓦。0056如图3,点亮其中的部分LED,其中的三颗设为较大功率,七颗设为中等功率,三颗较大功率LED为形成明暗截止线及照亮前方较远道路而准备的,其它的LED照亮前方较近说明书CN102121653ACN102121660A4/4页6路面及道路两侧,在配光屏上的近光灯光型满足国家标准对各区及各测试点的照度要求,且配光区域在水平方向没有明显的跳变。0057如图4,点亮其中的八颗LED,其中部分设为较大功率,部分设为中等功率,较大功率LED主要用于形成远光光分布中的强光区域,可以测得所有点均满足国家标准中关于远光灯照度的要求。0058如图5,点亮其中的十颗LED,其中部分设为较大功率,部分设为中。

20、等功率,在配光屏上测得各点的照度值满足ECE标准中关于高速道路照明的要求。0059如图6,点亮其中的十四颗LED,其中部分设为较大功率,部分设为中等功率,部分设为较小功率,在配光屏上测得各点的照度值满足ECE标准中关于城市道路照明的要求。0060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以及部分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121653ACN102121660A1/3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21653ACN102121660A2/3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121653ACN102121660A3/3页9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12165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