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醇健肝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67145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6160.2

申请日:

1997.10.18

公开号:

CN1214868A

公开日:

1999.04.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12.2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4; A61K35/78

主分类号:

A23F3/14; A61K35/78

申请人:

徐向田;

发明人:

徐向田

地址:

276002山东省临沂市青年路24号临沂医专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清醇健肝茶,它是用茵陈,败酱、枸杞叶、山楂芽、柳芽、小叶茶、甜叶菊、金银花、葛花为原料,经杀青、揉搓、烘烤、配以绿茶等工序制成。该制剂经急性毒性试验,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保肝、降脂功能试验证实,具有抗乙肝病毒,降低谷丙转氨酶,降低胆固醇作用,且无毒副作用。适用于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肥胖,酒精性肝硬化等肝胆疾病。临床治疗300例肝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3.5%。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解毒保肝清醇健肝茶,其特征在于它地配方(重量份均以 干品计量): 茵陈10-20份 败酱5-15份 枸杞叶5-15份 山楂芽10-35份 柳芽3-10份 金银花3-10份 葛花3-10份 绿茶20-45份 小叶茶5 -15份 甜叶菊3-10份;
2: 根据权力要求书1所述的健肝茶,其特征在于配方为: 茵陈8-15份 败酱8-12份 枸杞叶6-12份 山楂芽20-30份 柳芽 3-5份 金银花3-5份 葛花3-5份 绿茶25-35份 小叶茶6-12份 甜 叶菊3-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清醇健肝茶,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最佳配 方和重量比(干品)是: 茵陈10份 败酱10份 枸杞叶10份 山楂芽25份 柳芽3份 葛花2份 绿茶30份 小叶茶10份;
4: 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健肝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它的工艺步 骤为: 先采集茵陈苗、败酱苗、枸杞叶。山楂芽、柳芽、小叶茶鲜品适量, 分别按制茶工艺,拣净杂质。其中茵陈苗和败酱苗进行清洗、凉干,然 后分别按制茶工艺进行杀青,揉搓制成长条状,再用烘箱40-60℃烘 干,将上述材料和绿茶按重量比混合均匀。密封存味24小时; 再采集新鲜金银花。葛花适量,分层放置在上述材料内,加热60-80℃ 后混匀,再密封存味24小时,用红外线杀菌进行包装。即制得本发明 清醇健肝茶。
5: 本发明制成袋泡茶剂的方法是:将上述制得的健肝茶粉碎过筛,进 行滤纸包装制成袋泡茶,每袋3克包装,每20小袋一盒装箱。也可根据茶 盒(或茶瓶)容积大小分装。

说明书


清醇健肝茶

    本发明属于用绿茶加其他中草药材配制而成的保健药品,涉及一种用于解酒降脂保肝的茶剂,还涉及该茶的制备方法。

    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慢性肝病患者达1200万,每年因肝病死亡人数约30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酗酒导致的肝硬化,肥胖造成的脂肪肝人数也逐年增多;目前市场上有几种解酒保肝的保健茶剂,但多数效果不明显。

    为了防治该类疾病和阻止该类疾病对健康的威胁,函待开发服用方便,防治结合的保健饮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乙肝病毒,增强免疫,降低乙醇,胆固醇,保肝降酶的茶剂。

    本发明的组方和技术,基于祖国医学理论并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从传统医药宝库中筛选出解毒去邪,清利湿热,益气健脾的植物,按中医药理论,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制备,使其发挥抗乙肝病毒,降脂解酒,保肝降酶作用。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均以于品计量):

    茵陈10-20份 败酱5-15份 枸杞叶5-15份 山楂芽10-35份柳芽3-10份 金银花3-10份 葛花3-10份 绿茶20-45份 小叶茶5-15份 甜叶菊3-10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

    茵陈8-15份 败酱8-12份 枸杞叶6-12份 山楂芽20-30份 柳芽3-5份 金银花3-5份 葛花3-5 绿茶25-35份 小叶茶6-12份 甜叶菊3-8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和重量比是:

    茵陈10份 败酱10份 枸杞叶10份 山楂芽25份 柳芽3份葛花2份 绿茶30份 小叶茶10份;

    本发明清醇健肝茶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1.先采集茵陈苗、败酱苗、枸杞叶、山楂芽、柳芽、小叶茶鲜品适量,分别按制茶工艺,拣净杂质。其中茵陈苗和败酱苗进行清洗、凉干,然后分别按制茶工艺进行杀青,揉搓制成长条状,再用烘箱40-60℃烘干,将上述材料和绿茶按重量比混合均匀。密封存味24小时;

    2.采集新鲜金银花、葛花适量,分层放置,加热60-80℃后加入到上述密封存味的混合料中,混匀,再密封存味24小时,用红外线杀菌进行包装。即制得本发明清醇健肝茶。

    3.本发明也可制成袋泡茶剂,即将上述制得的健肝茶粉碎过筛,进行滤纸包装制成袋泡茶,每袋3克包装,每20小袋一盒装箱。也可根据茶盒(或茶瓶)容积大小分装。

    本发明的特点是药剂中含有香豆素。败酱糖元,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茶多酚,多糖,黄酮等物质,上述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活跃微循环,促进乙醇,胆固醇代谢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药品经体外试验发现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对乙肝病毒表面和E抗原的抑制度达80%,治疗指数较高。经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安全无毒,且有保肝,利胆,降解乙醇的作用。

    应用本发明药物辅助治疗急性肝炎150例,用药一个月;慢性肝炎150例,用药三个月;脂肪肝30例,用药三个月;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3.5%。86.3%和95.2%。

    病例一

    张某,男,35岁。查体发现乙肝病毒阳性,ALT升高至180单位,服用本制剂一个月ALT恢复正常,服用三个月后乙肝病毒消失。随访三个月未见复发。

    病例二

    刘某,女,56岁。患脂肪肝二年,ALT有时升高(106单位),血脂升高。胆固醇8.2mmol/L甘油三脂3.5mol/L,体胖。服用该制剂三个月后ALT复查,B超见脂肪肝消失。血脂正常。ALT正常,体重减轻8公斤。

    实施例一

    高级袋泡茶配方和制备:

    按下属配比称取原料(干品):

    茵陈12公斤 败酱10公斤 枸杞叶10公斤 山楂芽25公斤 柳芽3公斤 绿茶30公斤 小叶茶10公斤 共100公斤。

    生产方法如下:

    1.先将鲜品茵陈和败酱草进行清洗、凉于;再将枸杞叶、山楂芽、柳芽、茶叶、小叶茶适量,分别按制茶工艺,拣净杂质。然后分别用制茶电锅200-300℃进行杀青,揉搓,再用烘箱40-60°烘干。

    2.将上述半成品材料干品按重量比混合,再用烘箱80℃加热10-20分钟密封存味24小时。用红外线杀菌。

    3.自动保装机分袋包装,每袋3克,铝箔纸压袋,20袋一小盒,2或8盒装成一大盒。也可根据茶盒(或茶瓶)容积大小分装。

清醇健肝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醇健肝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醇健肝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醇健肝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醇健肝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清醇健肝茶,它是用茵陈,败酱、枸杞叶、山楂芽、柳芽、小叶茶、甜叶菊、金银花、葛花为原料,经杀青、揉搓、烘烤、配以绿茶等工序制成。该制剂经急性毒性试验,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保肝、降脂功能试验证实,具有抗乙肝病毒,降低谷丙转氨酶,降低胆固醇作用,且无毒副作用。适用于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肥胖,酒精性肝硬化等肝胆疾病。临床治疗300例肝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