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065701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26956.X

申请日:

1999.12.18

公开号:

CN1300924A

公开日:

2001.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4F5/00; F24J3/08

主分类号:

F24F5/00; F24J3/08

申请人:

陈锡崇;

发明人:

陈锡崇; 聂涛; 董国强; 陈阳

地址:

310002浙江省杭州市城隍牌楼12幢7单元2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稳温源——井水替代目前室外空气作为蒸气压缩式空调器换热源的换热用井。其是用大小两井圈同轴安置构成中心取水内井和两井圈间已填入细砂石的环柱形回水外井。本发明不但解决了室外空气作为蒸气压缩式空调器换热源受气候影响所存在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因长时间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水源枯竭和地面塌陷现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稳温源--井水替代目前室外空气作为蒸气压缩式空调 器换热源的换热用井,其特征是用大小两井圈同轴安置构成中心取 水内井和两井圈间已填入细砂石的环柱形回水外井。

说明书


换热井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换热源。

    目前蒸气压缩式空调器的换热源多为室外空气(强风换热)。由于此类空调器换热效率直接与室外气温相关,并且室外气温变化方向与换热效率成反比,因而鉴于目前所使用制冷剂的类型,就换热源温度而言,室外空气并不是理想的换热源。例如,夏天空调器制冷时,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强风工质换热的目的为散热。随着室外气温的升高,散热效果变差,换热效率降低,耗电增加。冬天空调器制热时,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强风换热的目的为吸热。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吸热效果变差,换热效率降低,耗电增加。此外,冬天室外换热器结霜和融霜也使换热效率降低,电耗增加。

    凡使用过井水的人一般都会有“井水冬暖夏凉”的感受,其实这种感觉是相对气温而言的。井水(地下水)一般比当地年平均气温略高(例如我国华东地区约为18℃),此温度正好处在蒸气压缩式空调器(制冷剂为R22)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之间。因此若用井水取代室外空气作为热泵型空调器换热源的话,可以取得较好的换热效果,降低耗电量。但长时间抽取井水易造成水源枯竭,严重时会引起地面塌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水源的地下水井--换热井,从而避免了通常抽取井水可能造成的不良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阐述。

    附图1是本发明简图。参照附图1,图中地面1下做有同轴内井4和外井8,内井圈7具有一定隔热性能和不易渗水的材料制成;外井圈2的作用仅仅是在打井时阻止地层泥土等塌方,其圈壁径向制成多孔以便于圈内外较易过水。在内井圈7和外井圈2之间填充细砂石10至一定高度,在细砂石上表面和细砂石之间铺有若干引水垫3。引水垫3紧贴内井圈4外壁而与外井圈8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细砂石高度和引水垫数量由井深来确定,内、外井圈直径之比和大小以及井水5的水面高度由空调器的额定换热量和地质情况确定。工作时,抽水管6抽取内井4中的井水5送至空调器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经换热后的水由回水管9流入外井8中。由于有引水垫3的存在,流入外井中地沿外井圈7的内壁向下流动并向周围扩散。其中部分水由外井圈孔渗入圈外土层并使之湿润后向下迁移,由于外井圈周围的地层被湿润,其传热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热量(冷量)易于向周围扩散。水在这种扩散迁移的同时,已与细砂石和地层进行了热交换,其中相当部分的水到达外井底部(这时此水温已接近地下水温度),并与部分地下水一同汇入内井4中。内井4中的水5通过抽水管6被抽取,经换热后又被回送至外井8中。如此连续循环,内井4中的水温会偏离地下水温度,但由于地层吸收热量(冷量),以及换热量与换热井的几何尺寸的匹配,内井4的水会稳定于某一合适的温度区域。本发明取水点处于回水区域的中部,因而水的使用循环功能强,从而避免了水源枯竭和地面下沉。

换热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换热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换热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换热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稳温源井水替代目前室外空气作为蒸气压缩式空调器换热源的换热用井。其是用大小两井圈同轴安置构成中心取水内井和两井圈间已填入细砂石的环柱形回水外井。本发明不但解决了室外空气作为蒸气压缩式空调器换热源受气候影响所存在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因长时间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水源枯竭和地面塌陷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