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06363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8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06858.0

申请日:

2002.02.14

公开号:

CN1527892A

公开日:

2004.09.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25D 5/14申请日:20020214授权公告日:20080109终止日期:2013021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25D5/14; C25D5/56; C23C18/24; C23C28/02; C25D3/06

主分类号:

C25D5/14; C25D5/56; C23C18/24; C23C28/02; C25D3/06

申请人:

太洋工作所;

发明人:

林一郎; 明海一博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1.02.16 JP 041029/2001; 2001.06.25 JP 192023/2001; 2001.10.19 JP 322754/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周承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了电镀模塑产品的制作方法,模塑制品表面具有树脂共注模法形成的薄层,在其上进行电镀。采用树脂高速注模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的薄型部分,按如下步骤进行电镀(a)采用化学镀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金属镀层;(b)采用电镀法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铜镀层;(c)采用电镀法在铜镀层表面形成镍镀层;以及(d)采用电镀法在镍镀层表面形成铬和铬合金镀层。即使对于高速注模法获得的具有薄型的模塑制品,经电镀后的镀层具有抗剥落性能。而且,即使在擦亮面上形成镀层,该镀层也能重现擦亮面。

权利要求书

1: 电镀模塑产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模塑制品表面具有树脂高速注模 法形成的薄型部分,在其上进行电镀,电镀方法包括: (a)采用化学镀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b)采用电镀法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铜镀层; (c)采用电镀法在铜镀层表面形成镍镀层;以及 (d)采用电镀法在镍镀层表面形成铬或铬合金镀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下列条件下进行镀铜: 模塑制品浸没于硫酸铜电解液内,硫酸铜浓度为70-90g/L,硫酸浓度 170-210g/L,温度在10-30℃,阴极电流密度1-4A/dm 2 。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模塑制品的表面有光亮面和粗糙 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作的电镀模塑产品。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模塑产品,其特征为:模塑件为手机操作按钮。
6: 电镀模塑产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模塑制品表面具有树脂高速共注 模法形成的薄型部分,在其上进行电镀。电镀方法包括: (a)采用化学镀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b)采用电镀法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铜镀层; (c)采用电镀法在铜镀层表面形成镍镀层;以及 (d)采用电镀法在镍镀层表面形成铬或铬合金镀层。
7: 电镀模塑制品的方法,其特征为:对位于主模制品的至少部分表面上、 通过整体注塑弹性层所获得的次模塑制品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处理方法包括 将模塑制品浸没于铬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内浸蚀模塑制品的表面,浸蚀条件如 下: (a)混合液温度为65-69℃; (b)混合液铬酸浓度为370-390g/L;且 (c)混合液硫酸浓度为190-230g/L。
8: 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为:在浸蚀后的操作步骤中还依次包括: 洗涤、催化和促进;其中, 促进步骤中,包括将模塑制品浸没于酸性溶液中,其pH值比催化步骤中 酸性溶液的pH值更接近中性,该酸性溶液跟活性碳接触,使酸性溶液中的杂 质被吸附,此后再洗涤模塑制品。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洗涤步骤包括在水槽底部准备一 个喷嘴,通过喷嘴吹小气泡,并朝模塑制品吹气泡。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弹性层由热塑性弹性体组成。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而制得的电镀模塑产品。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模塑产品,其特征为:模塑件为手机操作按钮。
13: 电镀模塑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由共注模法制得模塑制品的 表面,经三价铬电镀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条件: (a)电解液中三价铬浓度为6-10g/L; (b)电解液中杂质总量≤60ppm; (c)电解液温度为40-50℃; (d)电解液pH为3.2-3.6; (e)阴极电流密度为3-5A/dm 2 ;且 (f)阳极/阴极之比为1.5-2∶1。
14: 电镀模塑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由共注模法制得模塑制品的 表面,经三价铬电镀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条件: (a)电解液中三价铬浓度为5-10g/L; (b)电解液中杂质总量≤60ppm; (c)电解液温度为53-63℃; (d)电解液pH为3.2-3.6; (e)阴极电流密度为3-5A/dm 2 ;且 (f)阳极/阴极之比为1.5-2∶1。

说明书


电镀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作具有薄层的电镀模塑产品的方法,本发明也涉及共注模产品表面的电镀方法,该产品为树脂类模塑件,其背面为弹性层。本发明特别涉及电器件或电子器件(如开关和操纵个人电子计算机键面),办公自动化设备(如个人电子计算机和电话)以及通讯器材(如DVD和MD)的表面电镀方法,特别是生产手机按钮(键)的方法

    【发明背景】

    例如,现在人们愈来愈要求降低折叠式(薄型)手机的厚度。对于这一类手机,其操作按钮(键)必须尽可能薄。

    通常,操作按钮是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注塑而成,易电镀。然而,ABS树脂与手机机身粘合性能极差,而且,出于装饰考虑,操作按钮有一部分不能电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除ABS树脂以外的其它树脂,如PC(聚碳酯)树脂。而且出于装饰目的,还可以提供有光泽面和无光泽面(轻度粗糙面)的操作按钮。

    通常,手机按钮采用内模法(inmolding)生产,这种按钮无立体质感,也无光亮效果。为避免这些,按上所述,共注塑后的模塑制品表面须经电镀。

    在生产薄型共注塑产品时,通常采用与常规方法不同的阴阳模注塑法。

    而且,在采用共注模法生产薄型模塑制品时,树脂通常高速注入阴模内。如果注模速度过慢,树脂进不了阴模,因而得不到薄型模塑制品。然而,如果注速过快,会造成镀层易从模塑制品上剥落的问题,考虑的原因是模塑件表面缺乏固定镀层的能力,它是由注模过程中树脂的流动性或定向性决定的。

    尤其是根据常规电镀法,采用化学镀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金属镀层,再采用电镀法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镍层;再在镍层表面电镀成铬或铬合金层。这样一种镀层很容易在交叉切割附着力试验、热冲击等试验中剥落。

    因此,有人考虑采用化学镀形成金属镀层后,由电镀法形成铜镀层。通常铜镀层具有强均镀效果,会引发下列问题。

    在普通电镀中,如果操作按钮表面稍有毛糙(如擦亮),该毛糙面通过镀层整平,产生光亮层,毛糙面消失。即电生成阴面(cavity)特征被破坏了。

    手机操作按钮具备弹性层,通过共注模方法包含在产品之中,为模塑件背面提供弹性垫。还有,共注模产品表面可以电镀。

    这一类模塑件表面镀层通常由化学镀完成,包括浸蚀、洗涤、催化、促进等几个连续操作步骤,最后再电镀。

    在浸蚀阶段,模塑件浸没在铬酸和硫酸的混合酸中,但在浸蚀中,弹性层很容易溶于该混酸。溶下来的组分在随后洗涤阶段中团聚等,且在随后操作中扩散,使得外部小颗粒附着在模塑制品镀层表面而造成次品。

    为避免这类问题,考虑降低铬酸混合液的浓度,使弹性层不被溶解。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模塑制品表面的镀层的附着性能极差。

    作为一种替换方法,可以考虑在模塑制品电镀后,将弹性层粘接到模塑制品的背面。然而这种情况下的产率下降了。

    当模塑制品(如手机一类按钮)在电镀时,要对模塑制品进行预处理(一种化学过程),洗涤,镀镍,洗涤,镀铬,洗涤,再干燥。在这种情况中,采用的铬电镀液组分中含有六价铬,且六价铬电离,再经电泳法沉积在物件表面,形成金属铬层。尽管在金属铬层中不存在六价铬离子或三价铬离子一类物质,但要考虑该镀层对人地皮肤有负面影响。更何况,这类产品废弃后,金属铬腐蚀导致六价铬的还原,铬仍残留在环境中,造成问题。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研究了在镀铬溶液中采用三价铬。然而,从一开始研究就发现与常规采用六价铬生成金属镀层的方法相比,采用三价铬的方法不能有效生成足够抗腐蚀性能的镀层。

    而且,共注模方法生产的手机操作按钮要用新引进的三价铬镀槽的进行电镀处理,如果电镀条件按生产厂制订的标准控制值,就会引发一些问题,用户所需的指标无法有效控制,就需改变标准控制值和设备。

    例如,在电镀产品表面形成细微隆起。原因可能系灰尘进入溶液或电镀中产生的杂质被夹带进镀层内。而且,电镀覆盖力太差,原因可能系电镀产品表面粗糙,在标准电流密度下,电流无法流通。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电镀模塑产品制作方法的一个内容,在具有通过树脂高速注模形成的薄层的模塑件表面进行电镀,电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化学镀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b)采用电镀法,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铜镀层

    (c)采用电镀法,在铜镀层表面形成镍镀层

    (d)采用电镀法,在镍镀层表面形成铬或铬合金层

    高速注模中高速的含义是:在该速度水平上,ABS树脂中丁二烯分子的取向被改变了。而在普通注塑速度中,丁二烯分子基本上呈圆环状排列,而当速度大于或等于预定速度时,它呈椭圆状排列。因此,普通镀层极易从模塑制品表面剥落。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按如下条件镀铜:

    模塑制品浸没于硫酸铜电解槽内,硫酸铜浓度为70-90g/L,硫酸浓度为170-210g/L,温度在10-30℃之间,阴极电流密度为1-4A/dm2。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模塑制品的表面为光亮面和粗糙面。

    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可制作本发明电镀模塑制品。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塑制品是手机上的操作按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由化学镀形成的金属镀层为镍层、铜层等。

    根据本发明,即使对于通过高速注模获得的具有薄层的模塑件,也可得到具有抗剥落性能的镀层。而且即使在擦亮面上形成镀层,该镀层也能重现擦亮面。

    本发明的作用如下:

    由化学镀在模塑件表面形成诸如镍层或铜层等金属镀层之后,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铜镀层,此后再由电镀法在铜镀层表面形成镍镀层和铬或铬合金镀层。因此,对于具有薄层的模塑件,金属镀层可以牢牢附着在下表层上(模塑件上),且具有抗剥落性能。而且,电镀能重现光泽表面和模塑件擦亮面。

    按照下面条件测量模塑件镀层剥离难易程度。

    交叉切割附着力试验:1mm×1mm交叉切割。

    热冲击试验:在85℃,1小时以及-35℃,1小时之间循环。要求在循环六次以上后,镀层必须保留完好,常规镀层在三次后受损。

    根据本发明制作电镀模塑制品方法的另一内容,对位于主模塑制品的至少部分表面之上、通过整体模塑弹性层而获得的次模塑制品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将模塑制品浸没于铬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内浸蚀模塑制品的表面,浸蚀条件如下:

    (a)混合液温度为65-69℃;

    (b)混合液铬酸浓度为370-390g/L;且

    (c)混合液硫酸浓度为190-230g/L。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在浸蚀步骤之后还依次包括洗涤步骤、催化步骤和促进步骤。所述促进步骤包括如下几步,即将模塑制品浸没于酸性溶液中,所述酸性溶液的pH值比催化剂步骤中酸性溶液的pH值更接近中性,使该酸性溶液跟活性碳接触,以便酸性溶液中的杂质被吸附,此后再进行模塑制品的洗涤。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洗涤步骤包括在水槽底部准备一个喷嘴,通过喷嘴吹小气泡,并朝模塑件吹气泡。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层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成。

    本发明电镀模塑件可通过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制取。镀模塑件是手机按钮。

    根据本发明,可在包含树脂模塑件和整体注塑于树脂模塑件背面的弹性体,且无细微毛刺的共注模塑制品的表面上进行电镀。

    本发明的作用如下:

    通过在最佳浸蚀条件下进行共注模塑件的浸蚀,可以在尽可能抑止弹性层溶解的同时,进行模塑件表面的电镀,且附着性能优异。如果浸蚀条件不能充分满足,则镀层附着强度将不够,导致镀层耐用期缩短。如果浸蚀过度,则弹性层消溶,导致模塑件表面性能下降。结果是次品增多。

    根据本发明生产电镀模塑件方法的另一内容,由共注模法制得的模塑制品的表面经三价铬电镀处理。

    处理方法包括在如下条件下进行的电镀步骤:

    (a)电解液中三价铬浓度为6-10g/L;

    (b)电解液中杂质总量≤60ppm;

    (c)电解液温度为40-50℃;

    (d)电解液pH为3.2-3.6;

    (e)阴极电流密度为3-5A/dm2;且

    (f)阳极/阴极之比为1.5-2∶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电镀条件还包括:

    (g)整流器:整流能力应≥总电流强度的三倍以上;

    (h)过滤能力:整个电解液每小时连续通过过滤器七次以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塑件为银色手机操作按钮。

    根据本发明制作电镀模塑制品方法的另一个内容,由共注模法制得的模塑制品的表面经三价铬电镀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在如下条件下进行的电镀步骤:

    (a)电解液中三价铬浓度为5-10g/L;

    (b)电镀电解液中杂质总量≤60ppm;

    (c)电解液温度为53-63℃;

    (d)电解液pH为3.2-3.6;

    (e)阴极电流密度为3-5A/dm2;以及

    (f)阳极/阴极之比为1.5-2∶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电镀条件还包括:

    (g)整流器:整流能力应≥总电流强度的三倍以上;

    (h)过滤能力:整个电解液每小时连续通过过滤器七次以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模塑件是手机上一个黑色按钮。

    可按照上述任一方法制作电镀模塑件。

    根据本发明,采用不含六价铬处理液进行表面处理,可形成具有优异抗腐蚀能力的化学转换镀层。

    本发明的作用如下:

    在本发明中,可按照下列项目改变电镀条件:

    (1)表面隆起(附有外来杂质、裂痕等)

    改进电解液的过滤性能,改变其杂质控制值,最终提高了液体内颗粒均匀一致性(提高过滤精度)和减少了外来附着物。

    (2)覆盖力

    调整液体浓度控制范围,重新设置液体温度标准和pH值。

    特别需指出,电解液中金属浓度跟常规方法相比调高,因而改善了覆盖力。而且,反应速率提高了也改善了覆盖力。此外,提高pH值也增加了反应速率。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制作方法得到的电镀模塑制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制作方法得到的另一电镀模塑制品的横截面示意图。

    最佳实施方式

    (第一发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薄型模塑件14包含共注模法形成的薄型部分13。而且,薄型模塑件14包含由ABS树脂制成的主模塑件11,和由共注模法形成在主模塑件内表面的次模塑件12。次模塑件12可以由如PC(聚碳酯)等透明树脂制成。

    圆盘状注塑件14的薄型部分的厚度≤0.35mm,最好在0.15-0.30mm之间。模塑件可以采用共注模法制作,其中阴模与阳模正好相反。

    由于薄型部分的存在,注塑速度快于常规方法。

    如此形成的具有薄型部分的模塑件再按下列步骤在模塑件表面进行电镀。

    (a)模塑件经洗涤后,采用化学镀镍法或化学镀铜法在模塑件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按下列步骤进行化学镀

    浸蚀:模塑件浸没在预置温度下的铬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的水溶液中,然后洗涤,模塑制品表面变粗糙。

    催化:模塑制品浸没于含有氯化钯,氯化亚锡和盐酸的水溶液里,随后洗涤,使钯吸附在模制件表面。

    促进:模塑制品浸没于盐酸水溶液里,随后洗涤,使催化过程中连同钯一起吸附的锡溶下来,进入盐酸溶液。

    化学镀镍或化学镀铜:

    将模塑制品浸没于镍或铜、甲醛、罗谢尔盐、氢氧化钠、水、次磷酸钠、氨水等混合液内,随后洗涤,由于甲醛和次磷酸钠的还原作用使镍(铜)沉积在钯上。

    下一步,按如下步骤在化学镀层表面进行电镀。

    在本发明中,镀铜后再镀镍和镀铬或铬合金。

    (b)采用电镀法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铜镀层

    铜镀层的厚度通常在5-15μm之间。

    铜镀层的条件如下:

    模塑件浸没于含硫酸铜的电解液里,硫酸铜的浓度为70-90g/L,硫酸浓度为170-210g/L,温度为10-30℃(最好在20℃),以阴极电流密度1-4A/dm2进行电镀。

    本发明采用非均镀(non-leveling)的硫酸铜。因为硫酸铜具有优异复镀性(followingness),因此模塑制品原来表面经过喷砂处理的部分形成喷砂图案的隆起部分,而且平坦部分(光亮面)呈现它通常获得的光亮效果。

    (c)采用电镀法在铜镀层表面形成镍层。

    模塑产品浸没于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和增亮剂的混合液里,在预定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处理,随后洗涤,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镍镀层。

    (d)采用电镀法在镍镀层表面形成铬和铬合金层。

    此后,模塑产品经洗涤后干燥。

    此方式中,模塑产品包含不同树脂材料部分(15,16)。因此,模塑制品表面可以是透明的。或者,刮去模塑制品表面部分镀层,用粘接剂牢牢将模塑件附着到手机机身的硅酮橡胶板上。

    如上所述,普通硫酸铜具有极强均镀能力。因此,喷砂部分(粗糙面)和打底的光滑部分(光亮面)均被电镀造成光亮面。

    相反,根据本发明非均镀硫酸铜电镀具有优异复镀性(followingness)。因此,镀层可以维持底层的喷砂部分(粗糙面)的隆起,而底层的光滑部分(光亮面)通常造成光亮效果。

    (第二发明)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模塑件24,如手机操作按钮,由共注模法制得。模塑件24包含树脂注模而成的主模塑件21和在主模塑件背面通过共注模法形成,作次模塑料的弹性层22。

    主模塑件21由ABS树脂、聚丙烯、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聚碳酯、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砜、聚酯、聚醛、聚酰胺等,特别优选ABS树脂。

    次模塑件(弹性层)22由橡胶、弹性体等组成。该弹性层22成了操作按钮的软垫。弹性层22的肖氏硬度大于80,最好在85-92之间。弹性层22成了按钮的软垫,改善了按钮的可操作性。一旦如手机一类仪器掉地,它可起减震作用,避免损伤。

    弹性层22特别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作,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市场上有售。

    由此得到的模塑件24的表面经下述电镀处理形成镀层23。

    (A)清洗模塑制品,其表面进行镍化学镀或铜化学镀,形成金属镀层。按如下步骤进行化学镀。

    A-1.浸蚀

    模塑制品浸没在铬酐和硫酸的混合液中,在预定温度时间内进行处理,随后洗涤,使模塑制品表面变粗糙。

    这一步,处理条件最好如下:

    铬酸混合液的温度较佳为65-69℃,最佳为66-68℃。

    铬酸混合液中铬酸浓度最好在370-390g/L之间;

    硫酸浓度最好在190-230g/L之间;

    浸蚀处理时间通常达8-12分钟。

    如果铬酸浓度过分高于上述范围,弹性层22会遭致溶解,杂质溶入混合液。如果硫酸浓度过分高于上述范围,会析出晶体,抑止了生产的连续性。原因是硫酸浓度过高,造成铬酸混合液中铬酸被饱和了。

    上述浸蚀过程之前,先进行预浸蚀。在这种情况下,预浸蚀条件如下:

    预浸:

    铬酸混合液温度最好在66-68℃;

    铬酸混合液中铬酸浓度最好在135-165g/L之间;

    硫酸浓度最好在180-220g/L之间;

    浸蚀处理时间通常达2-4分钟。

    A-2.洗涤

    为了从模塑制品表面除去上述铬酸混合液,须进行洗涤。洗涤时用水淋洗模塑制品。而且,洗涤后,如有必要还得进行中和反应,随后再用水洗涤。

    A-3.催化

    上述模塑制品浸没在氯化钯、氯化亚锡和盐酸溶液中,随后水洗,钯被吸附在模塑制品表面。

    催化过程中,在下列条件浸渍:

    温度:31-35℃;

    浓度(催化剂):53-67g/L;

    浓度(盐酸):280-320g/L;

    浓度(杂质铬):≤150ppm;

    洗涤采用的是淋洗。

    A-4.促进

    模塑制品浸泡在盐酸溶液中,随后水洗。连同钯一起被吸附的锡在催化作用下,溶解,并进入盐酸溶液。

    促进剂步骤中最佳浸没条件如下:

    温度:36-40℃;

    杂质(锡):≤100ppm。

    在此步骤中,如果模塑件直接用水洗涤,则催化步骤中的酸性溶液(通常pH=1)的pH值迅速提高,产生氢氧化物一类杂质,有可能附着在模塑件表面。为避免这种情况,酸性溶液的pH值为1.5,且让该酸性溶液通过活性碳,吸附杂质。

    在洗涤步骤中,在水槽底部装一个可以吹小气泡的嘴,用来洗涤弹性体22。气泡冲击模塑制品表面(特别是弹性体22),从而有效地除去附着在模塑制品表面的杂质和残留试剂。

    A-5.化学镀镍层或铜层

    模塑制品浸没于镍或铜、甲醛、罗谢尔盐、氢氧化钠、水、次磷酸钠、氨水等混合液内,随后洗涤。由于甲醛和次磷酸钠的还原作用,镍(铜)沉积在钯上。

    此后,按下面步骤在化学镀层上进行电镀。

    本发明中,化学镀镍或化学镀铜之后进行镍、铬、铬合金、金或其它合金的电镀。

    (第三发明)

    按下面步骤,在上述具有薄型部分的模塑制品的表面进行三价铬电镀。

    (A)洗涤模塑制品,由化学镀镍或化学镀铜,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按下面步骤进行化学镀:

    浸蚀:模塑制品浸没于含铬酐和硫酸的水溶液中,预定温度下进行化学镀,随后水洗,模塑制品表面变为粗糙。

    催化:上述模塑制品浸没在氯化钯,氯化亚锡和盐酸溶液中,随后水洗,钯被吸附在模塑制品表面。

    促进:模塑制品浸泡在盐酸溶液中,随后水洗。连同钯一起被吸附的锡在催化作用下溶解,并进入盐酸溶液。

    化学镀镍或化学镀铜:

    模塑制品浸没于镍或铜、甲醛、罗谢尔盐、氢氧化钠、水、次磷酸钠、氨水等混合液内,随后洗涤,由于甲醛和次磷酸钠的还原作用,镍(铜)沉积在钯上。

    下一步,按下列步骤在化学镀层上电镀。

    本发明中,镀铜之后进行镀镍,镀铬和铬合金。

    (B)采用电镀法,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铜镀层。

    铜镀层的厚度通常在5-15μm之间。

    镀铜条件如下:模塑制品浸没于硫酸铜电解液内,硫酸铜浓度为70-90g/L,硫酸浓度170-210g/L,温度在10-30℃,阴极电流密度1-4A/dm2。

    (C)采用电镀法,在铜镀层表面形成镍层。

    模塑产品浸没于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和增亮剂的混合液里,在预定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处理,随后洗涤,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镍镀层。

    电镀后进行洗涤,最好通过特殊装置,使水振荡,因而渗入共注模塑制品的主模塑件和次模塑件1和2之间间隙内,液体就能彻底驱除。

    (D)采用电镀法,在镍镀层表面形成铬或铬合金层

    在本发明中,进行三价铬电镀。例如电镀液组成如下:

    硫酸铬(III),乙酸铬(III),硝酸铬(III),氯化铬(III)或磷酸氢铬(III)(参见日本公开号,No.2000-54157)

    在本例中,银色镀层条件如下:

    a)三价铬浓度:6-10g/L(最好7-9g/L);

    b)电解液中杂质总量:≤60ppm(最好≤35ppm);

    c)电解液温度:40-50℃(最好47-49℃);

    d)电解液pH:3.2-3.6(最好3.35-3.45);

    e)阴极电流密度:3-5A/dm2(最好3.5-4.5A/dm2);

    f)阳极/阴极之比:1.5-2∶1;

    g)整流器:整流能力应≥总电流强度的三倍以上;

    h)过滤能力:整个电解液每小时连续通过过滤器七次以上。尤其是,常规方法电解液循环量为每小时二次,而本发明循环量达每小时七次至十次。过滤器网眼大小最好为5-10m(常规方法约50-100m)。而且电解槽最好始终施加上面提到的电流。

    为了获得黑色模塑制品,处理条件仅在下面几方面作变动

    (a’)电解液三价铬浓度:6-10g/L(最好6-9g/L)

    (c’)电解液温度53-63℃(最好57-59℃)

    (d’)电解液pH:3.2-3.6(最好3.45-3.55)

    因此,铬液浓度和电解液温度提高2%,pH值下降约0.2,与生产厂家推荐的标准电镀条件相比过滤能力提高2.5倍以上,因而有可能降低杂质量。

    (实施例1)

    通过共注模法将ABS树脂制得的主模塑件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得的次模塑件共塑成手机按钮件。

    该模塑制品在下列条件下浸蚀。浸蚀后,用水洗涤两次。每次洗涤液通过过滤膜(2#),用肉眼观察吸附在过滤纸上的残渣(按最差为50到最好为0评定其品质)。而且,水洗后模塑制品采用常规方法电镀,用肉眼检查模塑制品的镀层。

    A.试验目的

    可以认为在上述第二种浸蚀步骤(第二发明中的A-1)中,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溶解了,水洗后又固化了,固化后的弹性体分散在随后操作步骤中,生产出的是次品。原因是后是铬酸混合液中铬酸或者硫酸引起的,曾经经过研究。

    B.试验条件

    铬酸混合液由三种浓度规格的铬酸(350-410g/L,每种差30g/L)和三种浓度规格的硫酸(180-240g/L,每种差30g/L)组合制得。

    C.试验方法

    上面制备的各种铬酸混合液倒入1L烧杯内。六件上述模塑制品浸没于各混合液内,浸蚀8分钟,浸蚀工艺重复二次。

    D.检验方法

    在C节中浸蚀的模塑制品洗涤两次,每次洗涤水流过过滤膜(2#)。用肉眼观察吸附在过滤纸上的残渣(按最差为50到最好为0评定其品质)。观察到附着在过滤纸上的油膜。

    E.结果列于表1

                                                                     表1编号         浸蚀液浓度     第一次洗涤     第二次洗涤                  电镀产品的试验结果  铬酸  硫酸   残渣  油膜  残渣  油膜n=  p=  %  隆起  大小隆起面积  1  410g/l 180g/l    50  稍有    3  无40  23 58  大大  2  380g/l 180g/l    50  多    3  多48  45 94  大大  3  350g/l 18Qg/l    40  多    10  多80  80 100  大大  4  410g/l 210g/l    20  多    1  稍有48  6 13  中中  5  380g/l 210g/l    1  稍有    2  无40  8 20  中小  6  350g/l 210g/l    5  多    3  稍有96  4 4  中中  7  410g/l 240g/l    2  稍有    1  稍有48  32 67  小中  8  380g/l 240g/l    1  无    1  稍有48  27 56  中中  9  350g/l 240g/l    1  无    1  无48  34 71  中中

    在表1中,n表示试验次数,p表示次品数量,%表示次品率,隆起大小与面积为目测结果。

    从表1明显可见,当铬酸浓度为380g/L,硫酸浓度为210g/L时,结果最佳。当硫酸浓度为240g/L的试验中,在烧杯液面上形成有液晶,表明这种条件不适宜实际生产,原因是硫酸浓度过高导致铬酸在混合液中饱和。

    (实施例2)

    镍镀层的模塑制品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三价铬电镀,得到银色手机按钮。

    (a)电解液中三价铬浓度:9g/L

    (b)电解液杂质总量:≤35ppm

    (c)电解液温度:48℃

    (d)电解液pH:3.4

    (e)阴极电流密度:4.0A/dm2

    (f)阳极/阴极之比:1.5∶1

    (g)整流器:整流能力应≥总电流强度的三倍以上

    (h)过滤能力:整个电解液每小时连续通过过滤器七次以上。

    结果,银色手机按钮具有良好的电镀覆盖力,无粗糙表面。

    (实施例3)

    镍镀层的模塑制品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三价铬电镀,得到黑色手机按钮。

    (a)电解液中三价铬浓度:9g/L

    (b)电解液杂质总量:≤35ppm

    (c)电解液温度:58℃

    (d)电解液pH:3.5

    (e)阴极电流密度:4.0A/dm2

    (f)阳极/阴极之比:1.5∶1

    (g)整流器:整流能力应≥总电流强度的三倍以上

    (h)过滤能力:整个电解液每小时连续通过过滤器七次以上。

    结果,黑色手机按钮具有良好的电镀覆盖力,无粗糙表面。

    (比较例1)

    镍镀层的模塑制品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三价铬电镀,得到银色手机按钮。

    (a)电解液中三价铬浓度:5g/L

    (b)电解液杂质总量:600ppm

    (c)电解液温度:40℃

    (d)电解液pH:3.2

    (e)阴极电流密度:7.0A/dm2

    (f)阳极/阴极之比:1.5∶1

    (g)整流器:整流能力应≥总电流强度的一倍

    (h)过滤能力:整个电解液每小时连续通过过滤器二次。

    结果,银色手机按钮具有良好的电镀覆盖力,无粗糙表面。

    (比较例2)

    镍镀层的模塑制品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三价铬电镀,得到黑色手机按钮。

    (a)电解液中三价铬浓度:8g/L

    (b)电解液杂质总量:≤640ppm

    (c)电解液温度:50℃

    (d)电解液pH:3.4

    (e)阴极电流密度:7.0A/dm2

    (f)阳极/阴极之比:1.5∶1

    (g)整流器:整流能力应≥总电流强度的二倍

    (h)过滤能力:整个电解液每小时连续通过过滤器二次。

    结果,黑色手机按钮具有良好的电镀覆盖力,无粗糙表面。

    按下列方法判别粗糙面:距离30cm以外,人眼观察附着的外来物质和裂痕等。如果外来物直径超过0.2mm的产品被判为报废。

    按下列方法判别电镀覆盖力:用眼观察镀层是否均匀一致,是否褪色,是否失去光泽等。已褪色、失去光泽的产品被判为废品。

    工业用途

    根据第一发明,即使对于由高速注模法制得的带薄型部分的模塑制品,也可以获得抗剥落的镀层。而且,即使在擦亮面上形成镀层,该镀层也能重现擦亮面。

    根据第二发明,通过模塑制品表面的浸蚀,在共注模产品上形成的镀层具有优良附着力,同时还能尽量避免弹性层的溶解。因此,有可能防止模塑制品表面受撞击后形成隆起,从而减少了报废率。

    根据第三发明,采用不含六价铬的处理液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的金属镀层具有优异的抗蚀性。而且,跟生产厂商推荐的标准电镀条件相比,铬酸浓度和电解液温度提高约2%,pH值降低约0.2,过滤能力提高2.5倍以上,因此有可能减少杂质。

电镀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镀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镀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镀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镀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了电镀模塑产品的制作方法,模塑制品表面具有树脂共注模法形成的薄层,在其上进行电镀。采用树脂高速注模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的薄型部分,按如下步骤进行电镀(a)采用化学镀在模塑制品表面形成金属镀层;(b)采用电镀法在化学镀层表面形成铜镀层;(c)采用电镀法在铜镀层表面形成镍镀层;以及(d)采用电镀法在镍镀层表面形成铬和铬合金镀层。即使对于高速注模法获得的具有薄型的模塑制品,经电镀后的镀层具有抗剥落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