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燃烧锅炉 本项发明涉及一种常压热水锅炉。
现有的常压热水锅炉配风不理想,燃料燃烧不充分,既浪费能源,又增加环境污染。
本项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配风好,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既不浪费能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的锅炉。
上述目的可由以下方案来实现:锅炉炉体由外壳与炉胆两层金属板组成,中间的夹层为锅炉容水部分,炉体上部有受热夹套,受热夹套由两层金属板组成,中间容水,有进、出水管与锅炉夹层连通;炉体上方有烟道出口28,炉体下部有炉排和炉门,炉排上方是燃烧室,我们在燃烧室的上方设配风装置,它包括配风装置下拱18和配风装置上拱21,上、下拱上对应设若干个烟气孔,对应的上、下烟气孔之间用配风管20连通,每个配风管上都有若干个进风孔,与配风装置对应的炉体上设配风装置进风口19与外界相通,配风装置上方称第三燃烧室22。
为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以在第三燃烧室上方设若干片受热板8,受热板由两层金属板组成,中间容水,通过受热板进、出水管与锅炉夹层连通。
为了便于炉排高低温转换和便于除渣,减轻司炉工劳动强度和减少停炉时间,这里的炉排由中间转动炉排4和右侧翻转炉排3及左侧翻转炉排5组成,两侧的翻转炉排均通过轴安装在中间转动炉排上,炉排下方设炉排旋转动力传动机构1,该机构包括动力源、减速机构和传动轴等,传动轴与中间转动炉排联接,对中间转动炉排起支撑、固定和带动转动的作用。中间转动炉排转动时两侧的翻转炉排也跟着转动。为了便于翻转炉排翻转除渣,我们可以另外准备一翻转压杆15,当需要翻转除渣时用来将其压翻,然后将压杆取下;还在翻转炉排上方设纵向的隔板10,隔板的两边与炉体炉胆连接固定,隔板由双层金属板组成,中间容水,通过隔板进、出水管与锅炉夹层连通,隔板下部将炉排上方的燃烧室分为第一燃烧室16和第二燃烧室17,第一燃烧室上方设第一燃烧室上拱7,它周围与炉体炉胆和隔板连接密封;将第一方案中所说的配风装置设在隔板另一面,其上的第三燃烧室22上方设若干受热板8(结构如上),这些受热板的上方设第三燃烧室上烘24将上、下隔断,隔板另一侧第一燃烧室上拱的上方称第一沉降室,第一沉降室上部也设若干受热板,这段隔板上设隔板下烟道11,以便烟气从第三燃烧室进入沉降室,沉降室上方设沉降室上拱13,它与隔板上端和炉体炉胆连接密封,沉降室上拱高于第三燃烧室上拱,在两拱之间的这段隔板上设隔板上烟道12,以便烟气由沉降室从此进入炉体上部给受热夹套加热后从烟道出口排出。
为了提高受热夹套的受热效率,我们将炉体上部的受热夹套制成环形受热夹套26。
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热效率,受热夹套和受热板的壁为波纹板。
本项发明地优点是有低温燃烧室(即第一燃烧室),使低温烟气通过高温燃烧室(即第二燃烧室)增温,给烟气燃烧创造有利条件,烟气再通过配风装置配风到第三燃烧室爆发燃烧;烟气通过隔板下烟道和上烟道至烟道出口排出,增加了烟气自然流程,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烟尘几次落降达到了消烟除尘的目的;又由于有翻转炉排,便于燃烧的高低温转换,减少了停炉时间,减轻了司炉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1是本多次燃烧锅炉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附图2是配风装置局部剖示意图;
附图3是波纹受热板示意图;
附图4是环形波纹夹套示意图;
附图5是翻转炉排示意图。
图中:1.炉排旋转动力传动机构;2.翻转炉排翻转状态;3.右侧翻转炉排;4.中间转动炉排;5.左侧翻转炉排;6.隔板进水管;7.第一燃烧室上拱;8.受热板;9.受热板进水管;10.中间隔板;11.隔板下烟道;12.隔板上烟道;13.沉降室上拱;14.隔板出水管;15.翻转压杆;16.第一燃烧室;17.第二燃烧室;18.配风装置下拱;19.配风装置进风口;20.配风管;21.配风装置上拱;22.第三燃烧室;23.受热板出水管;24.第三燃烧室上拱;25.夹套进水管;26.环形受热夹套;27.夹套出水管;28.烟道出口;29.炉门。
实施例一.用金属板制作炉体外壳与炉胆,两者中间留夹层,在炉体上部设受热夹套,受热夹套由两层金属板组成,中间也留有夹层,设进、出水管与锅炉夹层连通;炉体上方设烟道出口28,炉体下部设炉排和炉门;在燃烧室上方设配风装置,它包括配风装置下拱18和配风装置上拱21,上拱和下拱的周围固定在炉胆内壁上,并密封;在上、下拱上对应设若干个烟气孔,对应的上、下烟气孔之间用配风管20连通,每个配风管上都有若干个进风孔,在上、下拱之间的炉体上设配风装置进风口19与外界相通,配风装置上方为第三燃烧室22。
例二.按照例一的锅炉制造方法,对于较大型的锅炉应在第三燃烧室的上方增设若干片受热板8,受热板由两层金属板组成,两层之间的夹层设进、出水管与锅炉夹层连通。
例三.按照例一或例二的锅炉制造方法(这样写是为了减少叙述上的重复)对炉体下部的炉排按如下方法制作:将炉排分为中间转动炉排4和右侧翻转炉排3及左侧翻转炉排5,两侧的翻转炉排均通过轴安装在中间转动炉排上;炉排下方设炉排旋转动力传动机构1,该机构包括动力源(电机)、减速机构和传动轴等,传动轴与中间转动炉排联接;再另制一翻转压杆15;另外,设隔板10,它竖立在翻转炉排上方,隔板的两边与炉胆内壁密封固定,隔板由双层金属板组成,中间的夹层有进、出水管与锅炉夹层连通,第一燃烧室上方设第一燃烧室上拱7,它周围与炉胆和隔板密封固定,在隔板的另一面设配风装置(按例一所述的方法制作),配风装置的上方为第三燃烧室22,在第三燃烧室上方设若干片受热板8(结构如例二所述),在受热板的上方设第三燃烧室上拱24,在隔板另一侧第一燃烧室上拱7的上方也设若干片受热板,这段隔板上设隔板下烟道11,这些受热板上方设沉降室上拱13,它与隔板上端和炉胆密封固定,沉降室上拱高于第三燃烧室上拱,在两拱之间的这段隔板上设隔板上烟道12。
例四.按照上述各例的制作方法,锅炉受热夹套均可制成环形受热夹套26。
例五.按照上述各例的作法,制作受热夹套和受热板均可采用波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