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卷扬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5843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0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6538.1

申请日:

2002.07.05

公开号:

CN1547550A

公开日:

2004.11.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1/08; B66D5/02

主分类号:

B66B11/08; B66D5/02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川浩文; 梶田直树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方晓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梯用卷扬机(100),包括:卷绕有绳索进行旋转的滑轮(14);使所述滑轮(14)停止旋转的制动器(60);一面开口、内部收容所述滑轮(14)的第1收容部(2);一面开口、内部收容所述制动器(60)且在与收容所述制动器(60)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与所述第1收容部(2)的开口卡合的第2收容部(40)。本发明可得到稳定的制动器保持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梯用卷扬机,包括: 卷绕绳索后旋转的滑轮; 使所述滑轮旋转停止的制动器; 一面开口、内部收容所述滑轮的第1收容部; 一面开口、内部收容所述制动器且在与收容所述制动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 上与所述第1收容部的开口卡合的第2收容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具有制动片,并通过将所述制动片推压至所述滑轮的制动面而 使所述滑轮停止旋转, 所述第2收容部具有与所述制动器的制动片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制动片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被推压至所述制动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具有:卷绕 有绳索的圆柱体部; 安装于所述圆柱体部背面的碗状体部; 设置在所述碗状体部内侧的制动面, 所述第2收容部沿着所述碗状体部与所述第1收容部卡合, 所述卡合部是设置在面对所述碗状体部的制动面的位置上的贯通孔。
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 收容部的开口处,还具有可卸取的盖部。

说明书


电梯用卷扬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卷扬机,具体是涉及卷绕有绳索式电梯的绳索、用于升降的卷扬机。

    背景技术

    图5和图6是说明传统的电梯用卷扬机200用的剖视图,图5是卷扬机200的横剖面,图6是卷扬机200的纵剖视图。

    如图5、图6所示,卷扬机200具有包覆卷扬机200正面的壳体2以及将背面封闭的支承板74。壳体2是一面开口的碗状体。在壳体2内部的中心设有中心轴12。以中心轴12为中心安装着可旋转的滑轮14。滑轮14与中心轴12接触安装的部分是圆柱状。在圆柱状部分与中心轴12接触的部分设有润滑油注入部26。在圆柱状部分的表面,设有卷绕绳索用的绳索容纳槽30。在圆柱状部分地背面侧,安装着圆形的、一面开口的碗状体,该碗状体的半径比圆柱状部分的半径大。在碗状体部分的内侧设有制动面32,在碗状体部分的外侧设有磁铁34。又,在壳体2的面对磁铁34的位置上具有电磁阀线圈36。

    制动机构60由安装螺栓64固定在支承板上。由此,制动机构60被配置在滑轮14的碗状体部分的内部。制动机构60以中心轴12为中心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当卷扬机200的动作停止时,通过将制动机构60的制动片66推压至设于碗状体部分内壁的制动面32上,可使旋转停止。

    在上述的传统的卷扬机200的构造中,是将制动机构60直接固定设置在支承板74上。推压制动机构60的制动片66的制动面32在支承板74的内部形成暴露状态。这样,当因滑轮14的旋转等而发生粉尘等异物时,该异物有时会沾附于制动面32上。

    另外,为了使滑轮14顺利旋转,要向滑轮的润滑油注入部26中注入润滑油。但该润滑油有时也会随着滑轮14的旋转向外部漏出,漏出的润滑油往往会沾附于制动面32上。

    这样,当制动面32上沾附了异物和润滑油等时,制动面32的磨擦系数就变得不稳定,导致制动器的保持力降低。

    又,制动机构60配置在支承板74的内侧,因此尽管局部的维修容易,但在例如调换制动器等场合,因必须将支承板74全体取下,故维修作业的效率差。

    并且,如上所述,制动机构60是由安装螺栓64将制动器本体62安装在支承板74上,再在制动器本体62上安装制动片66。这样,因安装误差有时会降低制动器的制动力。又,制动保持力取决于支承板74上安装部分的紧固强度,故必须进行牢牢的紧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制动器制动力、且维修作业容易的改良型卷扬机。

    为此,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包括:卷绕绳索后旋转的滑轮;使所述滑轮旋转停止的制动器;一面开口、内部收容所述滑轮的第1收容部;以及一面开口、内部收容所述制动器且在与收容所述制动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与所述第1收容部的开口卡合的第2收容部。

    由此,可将滑轮与制动器分开收容。这样,可防止制动面沾上卷扬机内的异物和从卷扬机中漏出的润滑油,可得到稳定的制动器保持力。

    又,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的所述制动器具有制动片,并通过将所述制动片推压至所述滑轮的制动面而使所述滑轮停止旋转,所述第2收容部具有与所述制动器的制动片卡合的卡合部,所述制动片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被推压至所述制动面。

    由此,通过将制动器的制动片沿着卡合部进行引导,可推压至制动器制动面的固定位置。这样,可得到稳定的制动器保持力。

    又,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的所述滑轮具有:卷绕有绳索的圆柱体部;安装于所述圆柱体部背面的碗状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碗状体部内侧的制动面,所述第2收容部沿着所述碗状体部与所述第1收容部卡合,所述卡合部是设置在面对所述碗状体部的制动面的位置上的贯通孔。

    又,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在所述第2收容部的开口处,还具有可卸取的盖部。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用的横剖视图。

    图2为说明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用的纵剖视图。

    图3和图4为说明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用的、从正面看的剖视图。

    图5为说明传统的电梯用卷扬机用的横剖视图。

    图6为说明传统的电梯用卷扬机用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图中,在相同或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简化以至省略说明。

    先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1~图4是表示卷扬机100的剖视图。图1表示横剖面,图2表示纵剖面。图3是从图1、图2中的A-A’方向的背面看的剖面,图4是从图1、图2中的B-B’方向的背面看的剖面。

    如图1~图4所示,卷扬机100的正面侧由壳体2包覆。

    壳体2由正面板部4、中间板部6、和侧壁部8、10构成。

    正面板部4是圆盘状体,配置在卷扬机100的最正面侧。中间板部6是将中央挖成圆形的环状圆盘状体,与正面板部4平行地配置。又,中间板部6的内周直径与正面板部4的外径相等,外周的直径比正面板部4的直径大。

    侧壁部8是中空圆筒状体,具有与正面板部4的外径及中间板部6的内周的直径相同的直径。侧壁部8以壁面相对于正面板部4和中间板部6大致垂直的状态配置在正面板部4与中间板部6之间,侧壁部8的一端沿着正面板部4的外周与之连接,另一端沿着中间板部6的外周与之连接。侧壁部10是具有与中间板部6的外周直径相同的直径的中空圆筒状体。侧壁部10相对于中间板部6大致垂直,沿着中间板部6的、与侧壁部8间的连接面的相反一侧的面的外周与之连接。

    即,壳体2是一种在卷扬机100的背面侧具有由侧壁部10、中间板部6、侧壁部8和正面板部4包覆的空间的碗状体。

    本说明书中,将壳体2的开口的一面侧作为卷扬机的背面侧,将与开口面相对的一面侧作为卷扬机100的正面侧。

    在壳体2的内侧设有中心轴12。中心轴12是圆柱状体,设在正面板部4的中心部,大致垂直于壳体2的正面板部4,在壳体2的内部从正面板部4延伸到背面侧。

    在壳体2的内侧,以中心轴12为中心设有滑轮14。滑轮14由圆柱体部16、中间板部18、内周壁部20和外周壁部22构成。

    圆柱体部16为圆柱状体,中央具有使中心轴12贯通的贯通孔。圆柱体部16面对壳体2的正面板部4而以中心轴12为中心配置。

    又,中间板部18是环状的圆盘体,中央具有使中心轴12贯通的开口。中间板部18与圆柱体部16的与正面侧相反的面连接,圆柱体部16的贯通孔与中间板部18的贯通孔一致。

    内周壁部20是中空的圆筒状体,具有与中间板部18中央的开口相同的直径。内周壁部20沿着中间板部18的开口的外周,以大致垂直于中间板部18的状态与中间板部18连接。

    外周壁部22是中空的圆筒体,具有与中间板部18的外周相同的直径。外周壁部22沿着中间板部18的外周,以大致垂直于中间板部18的状态与中间板部18连接。

    即,在将圆柱体部16作为脚部看时,滑轮14是是一种变形的碗状体,在中央具有使中心轴12贯通的贯通孔,并具有由内周壁部20、中间板部18和侧壁部22包覆的环型开口,且该开口部设置在朝向背面的方向。

    在滑轮14的圆柱体部16上设有轴承24,由此,滑轮14在圆柱体部16可旋转地安装在中心轴12上。轴承24具有润滑油注入部26。在润滑油注入部26的周围设有密封材料28。又,在圆柱体部16的外侧设有绳索容纳槽30。

    在滑轮14的侧壁部22的内壁侧设有制动面32,在滑轮14的侧壁部22的外壁侧设有磁铁34。在壳体2的侧壁部10的内壁上,具有面对磁铁34的电磁阀线圈36。

    在此状态下设置背板40,以将卷扬机100的背面侧的露出部分包覆。

    背板40具有正面板部42、背面中央板部44、背面外周板部46、中央侧壁部48和中间侧壁部50。

    正面板部42是中心部具有圆形开口的环型的圆盘状体。正面板部42的开口部的直径比滑轮14的内周壁部20的直径大。正面板部42面对滑轮14的中间板部18平行配置,开口部被滑轮14的内周壁部20贯通。又,正面板部42的外周的直径比滑轮14的外周壁部22的直径小。

    背面中央板部44是环状的盘状体,中心部具有圆形开口。背面中央板部44与正面板部42平行配置。背面中央板部44的开口部的直径与中心轴12的直径大体一致,能使中心轴12贯通。中心轴12以大致垂直于背面中央板部44的状态贯通该开口部44,。

    又,背面外周板部46是环型的圆盘状体,中央具有圆形空洞。背面外周板部46的内周的直径与背板40的正面板部42的外径相同。背面外周板部46的外周的直径与壳体2的侧壁部10的直径相同。背面外周板部46水平状地配置在正面板部42上。

    中央侧壁部48是2块平行配置的方形盘状体。中央侧壁部48的一端沿着背面中央板部44的上边或下边大致垂直地连接,另一端以大致垂直于正面板部42的状态与正面板部42连接。

    中间侧壁部50是中空的圆筒状体。中间侧壁部50的直径与正面板部42的外周直径及背面外周板部46的内周直径大体一致。中间侧壁部50的一端沿着正面板部42的外周而以大致垂直于正面板部42的状态与正面板部42连接,另一端沿着背面外周板部46的内周而以大致垂直于背面外周板部46的状态与背面外周板部46连接。中间侧壁部50被设置在滑轮1 4的外周壁部22的内侧,面对外周壁部22。在面对外周壁部22的制动面32的中间侧壁部50上设有引导孔52。

    即,背板40是剖面呈帽状的构件,在其中央具有由背面外周板部46、中间侧壁部48和正面板部42围住的开口,该构件的中央安装有由背板中央板部44和中央侧壁部48形成的方形构件。

    又,背板40是由背面中央板部44、中央侧壁部48、正面板部42和中间侧壁部50将滑轮14的开口部及中心轴12包覆,并由背面外周板部46将滑轮14的侧壁部22和壳体的侧壁部10间的空间包覆。这样,在将背板40安装后,背板40就沿着滑轮14及中心轴12的侧面将背面侧的露出部分包覆。

    在背板40的开口部、即在由背面中央板部44、中央侧壁部48、正面板部42和中间侧壁部52包覆的部分,具有制动机构60。制动机构60由制动器本体62、安装螺栓64、制动片66和弹性构件68构成。

    制动器本体62通过安装螺栓64安装在背板40的正面板部42上。制动片66的一面通过弹性构件68与制动器本体62连接。又,制动片66贯通设置在背板40的中间侧壁部50上的引导孔52,在与制动机构60所连接的面相反的一面上,面对制动面32直接与之接合。

    在被背板40的背面中央板部44、中央侧壁部48和正面板部42的内侧围住的部分设有速度传感器70。速度传感器70的一面与背板40的正面板部42接触,另一面与滑轮14的内周壁部20接触。

    在此状态下,从正面看时,如图4所示,在制动机构60中,从开口部分可以看到制动器本体62、安装螺栓64、弹性构件68及其制动片66的一部分。

    在此状态下,从背面可卸取地设置盖体60,形成与背板40的背面中央板部44及背面外周板部46的一部分接触的状态。

    采用这种结构的卷扬机100,当电梯升降时,通过从在外部与卷扬机100连接的控制盘(未图示)等送出信号,使滑轮14开始旋转。一旦滑轮14开始旋转,滑轮容纳槽28与被卷绕的绳索间的磨擦力就使绳索开始移动。这样,与绳索一端连接的电梯笼或平衡块(未图示)开始升降。

    另一方面,通过速度传感器70从滑轮14的内周壁部20检测滑轮14的旋转速度。当该旋转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或者接受到停止旋转的信号时,流向电磁阀线圈36的电流就被停止。一旦电流停止,制动机构60的制动片66就由于弹性构件68的弹力而被推压至制动面32。由此可阻止滑轮14的旋转。此时,因制动片66贯通引导孔52,故受引导孔52的引导而被推压至制动面32的适当位置。

    为了顺利旋转,润滑油注入部26被注入润滑油。此时,往往会从润滑油注入部26中漏出润滑油。然而,由于润滑油注入部26被密封材料28包覆,而且整个滑轮14由背板40包覆,故漏出的润滑油不会沾在制动面32和制动机构60的制动片66上。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制动机构60的制动片66及与制动片66贴靠的制动面32就被背板40包覆而得到保护。由此可抑止制动机构60侧发生的粉尘等异物和从润滑油注入部26漏出的润滑油等沾附在制动片66和制动面32上。这样,制动面32可得到稳定的磨擦系数。可抑止制动器保持力的下降。

    又,采用本实施例,在由背板40保护制动面32的基础上,在开口部分设置了制动机构60,在背面设置了可卸取的盖体。这样,在调换制动器本体62等的场合,只要打开盖体即可进行作业,可提高作业的效率。

    又,制动片66在贯通引导孔52并被推压至制动面32的场合,受引导孔52的引导而被推压。从而可始终将制动面32与制动片66间的推压位置保持固定,可维持稳定的制动器保持力。

    并且,制动机构60是将安装螺栓64安装在制动器本体62上,并将其设置在背板40的正面板部42上,另一方面,面对制动面32的制动片66贯通引导孔52。这样,可维持固定的制动器保持力,而不用依赖制动机构60的紧固强度。

    本实施例的滑轮14具有圆柱体部16、中间板部18、内周壁部20和外周壁部22,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种滑轮14,只要是具有卷扬绳索的功能,则也可以是其它构造。

    又,本实施例的壳体2是包含正面板部4、中间板部6和侧壁部8、10的变形的碗状体,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种形状。只要是能从正面侧保护滑轮14的壳体形状即可,由此,可以在考虑滑轮的形状后采用适当的形状。

    并且,本实施例的背板40包含正面板部42、背面中央板部44、背面外周板部46、中央侧壁部48和中间侧壁部50,且剖面呈帽状,但本发明的背板不限定于这种形状。在本发明中,背板只要具有在配置滑轮14时能保护背面侧露出的部分、特别是制动面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其它形状。这样,背板的形状,可以在考虑滑轮14的背面形状后采用适当的形状,以保护制动面。

    又,在背板40上设置了使制动片66贯通的引导孔52,但本发明的背板不限定于这种具有引导孔的结构。在本发明中,背板上例如也可以设置槽等,只要能将制动片66推压至制动面32即可。

    又,以上是从背板40的背面配置支承板72,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具有这种支承板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收容部,背板40相当于第2收容部。

    又,本实施例中的引导孔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部。滑轮14的圆柱体部16相当于本发明的圆柱体部。由滑轮的中间板部18、内周壁部20和外周壁部22构成的部分相当于碗状体部。支承板72相当于本发明的盖体。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中,制动器设置在与第1收容部隔开的第2收容部中。由此,调换制动器等的作业也可从第2收容部的开口中高效率地进行。

    又,因具有收容滑轮的第1收容部和收容制动器的第2收容部,故可将滑轮与制动器分开收容。这样,可防止制动面沾上卷扬机内的异物和从卷扬机中漏出的润滑油等,可得到稳定的制动器保持力。

    又,在第2收容部中具有与制动器制动片卡合的卡合部,由此,通过将制动器的制动片沿着卡合部进行引导,可推压至制动器制动面的固定位置。这样,可得到稳定的制动器保持力。

电梯用卷扬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梯用卷扬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梯用卷扬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用卷扬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用卷扬机.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梯用卷扬机(100),包括:卷绕有绳索进行旋转的滑轮(14);使所述滑轮(14)停止旋转的制动器(60);一面开口、内部收容所述滑轮(14)的第1收容部(2);一面开口、内部收容所述制动器(60)且在与收容所述制动器(60)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与所述第1收容部(2)的开口卡合的第2收容部(40)。本发明可得到稳定的制动器保持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