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055937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3060.9

申请日:

2000.06.23

公开号:

CN1274879A

公开日:

2000.11.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8.20|||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6.23

IPC分类号:

G06F3/023

主分类号:

G06F3/023

申请人:

王海;

发明人:

王海

地址:

610017四川省成都市桂王桥西街54号2栋成都老年诗词学会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濮家蔚;余精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将汉字基本笔画分为“一”、“丨”、“丿”“丶”、“乙”五种,以其相互结合所成的最小整体型结构为基本单元拼块;按拼块在底平线的展现形态相应分为“一”、“丨”、“丿”、“丶”、“乙”五类拼块。按结构中自然形成的分隔界线将汉字逐级分解成其组成单元的“段”及再其下级的“件”;不能分解的单元即为拼块。将普通键盘的Z键作符号键,其余25个字母键以5键一组分为与拼块种类对应的五类拼块键区;各键区内的5键均分别对应为五种笔画键。将汉字分解得到的第1—3个

权利要求书

1: 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A将汉字基本笔画分为“一”  (横)、“丨”  (竖)、“丿”  (撇)、“丶”  (点)、” 乙”(折)五种,其中的“丶”  (点)包含汉字笔画中的“”(捺), B以汉字笔画相互结合所成的最小整体型结构作为组成汉字基本单元的拼块,其表 现形态包括三种: (1)笔画与笔画互相交叉贯穿的穿结合形式, (2)笔画与笔画互相粘接,彼此靠拢,但不交穿的粘结合形式, (3)笔画与笔画互相散开,有一定距离的散结合形式,其中这种结合后按汉字 习俗约定视为非独立汉字的整体结构者为单一形式的拼块;这种结合后即为独立汉字时则 将其组成的笔画分别视为各自独立的拼块, C按拼块底平线上展现的上述A步中五种笔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体形态特征, 将上述B步中的拼块分为五类: (1)“一”(横)类拼块:拼块的底平线由一笔“一”封闭的结构,称为“横 封底”, (2)“丨”(竖)类拼块:拼块底平线有一个或多个“丨”的下端点触,且没 有其它的笔形混杂的结构形式,称为“竖触地”, (3)“丿”(撇)类拼块:拼块底平线的左角是“丿”的撇末稍形式的结构, 称为“左角撇”, (4)“丶”(点)类拼块:拼块底边由“丶”,或者是以一“丨”或一“ ”为 中心,与左边的“丿”、“ ”、“”、“丶”中的一画和右边的“丶”、“”、“丿”中的 一画组成的对称状态形式的结构,称为“对称点”, (5)”乙”(折)类拼块:拼块的底平线有“钩、转、折”的笔式结构的形式, D按汉字结构中是否存在自然形成的空间分隔界线对汉字进行分解: (1)结构中不存在贯通分隔界线的汉字称为单式形式的字, (2)结构中有贯通分隔界线的汉字,称为合成形式的字,被分隔成的各组成单 元称为“段”,按被分隔界线分隔成的各段在汉字结构中排布的相互位置关系可分为 a.横排式:被纵向的空间分隔界线分隔成由左至右的至少两个段的结构形式, b.纵排式:被横向的空间分隔界线分隔成由上至下的至少两个段的结构形式, c.偏重式:被空间分隔界线分隔成具有半包围结构形式的至少两个段的结构 形式,按该半包围单元所处的位置可有左上偏重、上偏重、右上偏重、左下偏重、下偏重 的不同, d.封嵌式:包括被环绕形式的分隔空间分隔成具有全包围的结构形式,以及 某些单元在不同位置嵌陷于另一单元之中的结构形式, (3)所说被分隔成的段的结构中不再有进一步的分隔界线贯通时,该段即可视 为上述B中所说的拼块;所说被分隔成的段的结构中还有进一步的分隔界线贯通而能被进 一步分隔时,其进一步分隔成的更小组成单元称为组成该段的“件”, (4)所说被进一步分隔成的件的结构中不在有更进一步的分隔界线贯通时,该 件即可视为上述B中所说的拼块;所说被进一步分隔成的件的结构中还有分隔界线贯通而 能再进一步分隔出组成单元时,该件为复块件,该组成单元即为上述B中所说的拼块, E将26个英文字母普通键盘中的Z键作为符号标识键,其余分三排排布的25个字 母键按左右手的操作范围以5个键为一区,分为与上述C中所述拼块种类相对应的五类拼 块键区,即: 第一排左手操作范围的T、R、E、W、Q键和右手操作范围的Y、U、I、O、P 键分别为“一”(横)类拼块键区和“丨”(竖)类拼块键区, 第二排左手操作范围的G、F、D、S、A键和右手操作范围的H、J、K、L、及M键 分别为“丿”(撇)类拼块键区和“丶”(点)类拼块键区, N键及第三排为左手操作范围的B、V、C、X键为”乙”(折)类拼块键区, 各键区内的5个键位均由内向外分别定义为其键区内的“一”(横)笔键、“丨”(竖) 笔键、“丿”(撇)笔键、“丶”(点)笔键和”乙”(折)笔键,即具体键位为: “一”(横)类拼块键区:T—横类横,R—横类竖,E—横类撇,W—横类点,Q—横 类折, “丨”(竖)类拼块键区:Y—竖类横,U—竖类竖,I—竖类撇,O—竖类点,P—竖 类折, “丿”(撇)类拼块键区:G—撇类横,F—撇类竖,D—撇类撇,S—撇类点,A—撇 类折, “丶”(点)类拼块键区:H—点类横,J—点类竖,K—点类撇,L—点类点,M—点 类折, “乙”(折)类拼块键区:N—折类横,B—折类竖,V—折类撇,C—折类点,X—折 类折,                       Z—符号标识键,  F对拼块的取码方法是:先按上述C步所述的方法确定其在五种类型拼块中对应所 属的类型,以确定其在上述E步中所述键盘操作区域中相对应的拼块键区;然后以其拼块 书写时的第一笔,或者第一笔和第二笔的笔画在A步中所述五种笔画中对应所述的笔画种 类,在该拼块键区中所对应的键位即为该拼块的输入代码键, G将汉字按上述D中所述的方式分解至拼块后,按下述方法输入计算机: (1)单式段形式汉字的基本代码为两码,由按F步方法的第一笔和第二笔的笔 画键为输入码, (2)合成形式的汉字中由二个段组成的二段字,其基本代码为三码,分别取自 两个段,其中 a第一个段含有至少两个件时,依次只取由F步方法中第一笔笔画键确定的 前两个件的代码为前两码;第三码按F步方法取自第二个段中第一个单元的代码,该第二 个段为单件段时,所说的该第一个单元的代码即为该段的代码,该第二个段为复件段时, 所说的该第一个单元的代码即为其段中第一个件的代码, b第一个段为单件段时,按F步方法取其代码为第一码;第二个段含有至少 两个件时,第二、第三码按F步方法依次取自第二个段中前两个件的代码, c两个段均为单件段时,作为特例处理,按F步方法依次取两段的代码输入, 该汉字仅为两码, (3)合成形式汉字中由三个段组成的三段字时,将其前两段视为上述的二段形 式的字,并按上述二段字取码方法(2)的方式取码,其基本代码为三码,分别取自该前 两个段。 (4)合成形式汉字中由多于三个段组成的多段字时,其基本代码为三码,依次 分别按F步方法取自其前二个段的第一个拼块和倒数第二段的第一个拼块的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汉字按所说的方法取完 三个基本码后,结构中存在有未被使用过的剩余拼块的代码,可作为消除重码使用的第四 键补充消除重码,其可以为: (1)二段字中,在第二个段中按所说的方法取完三个基本码后的最末一个剩余 拼块的代码, (2)三段字中,按所说的方法取完三个基本码后,剩余的第三个段中的最末一 个拼块的代码, (3)多段字中,按所说的方法取完三个基本码后,最末段中的最末一个拼块的 代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汉字按所说的方法取完 三个基本码后,结构中无未被使用过的剩余拼块时,分别以其第一基本拼块及第二基本拼 块结构的顶部及左侧部有该部位表现为封闭形态的封闭代码和无封闭形态的开放代码,作 为消除重码使用的补充消重码,其可以为: (1)一段字的第一消重码为顶部封闭或开放的代码,此时该汉字的输入代码由 二码变为三码;仍有重码时可再加第二消重码, 一段字的第二消重码为左侧部封闭或开放的代码,此时该汉字的输入代码由三 码变为四码, (2)二段字和三段字的第一消重码,分别为由其第一基本拼块和第二基本拼块 顶部所展现的封闭形式或开放形式的代码,其展现形式有第一封第二封、第一封第二开、 第一开第二开、第一开第二封四种,此时该汉字的输入代码由二码变为三码;仍有重码时 可再加第二消重码, 二段字和三段字的第二消重码,由其第二基本拼块的左侧部封闭或开放的代 码,此时该汉字的输入代码由三码变为四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消重码键位以方便 两手操作的方式设置为:左手操作区域内的字母键为以封闭代码为主的消重码键位代码 区,右手操作区域内的字母键为以开放代码为主的消重码键位代码区,具体键位分布为: 左手上排区:T-横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封代码,R-纵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 封代码, E-偏重合成字式中第一封第二封代码,W-封嵌合成字式中第一封第二封代码,            Q-一段式字中顶部封闭的代码, 左手中排区:G-横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开代码,F-纵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 开代码,            D-偏重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开代码,S-封嵌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 开代码            A-一段字中或合成式字中第二消重用的左侧部封闭的代码, 右手上排区:Y-横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开代码,U-纵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 开代码, I-偏重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开代码, O-封嵌合成式字中式第一开第二开代码,            P-一段字中顶部开放的代码, 右手中排区:H-横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封代码,J-纵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 二封代码,            K-偏重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封代码,L-封嵌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 二封代码,            M-一段字中或合成式字中第二消重用的左侧部开放的代码,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非汉字符号 时,先输入符号键Z,然后再输入与符号相应的代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汉字符号代码以形态相 似方式确定,包括独立符号和复合符号两类,其中 A.独立符号: (1)横线条“一”与笔画拼块“一”相似,归属横类, 竖线条“丨”与笔画拼块“丨”相似,归属竖类, 左斜线条“/”与笔画拼块“丿”相似,归属撇类, 右斜线条“\”与笔画拼块“”相似,归属点类, 圆点“·”与笔画拼块“丶”都是点,归属点类, (2)波形曲线“~”及各种曲线与笔画拼块“ 横卧 ”相似,归属折类, (3)用六书中“象形”法造出的符号:“★”五角星、“▲”三角形、“■”方 块形、“●”圆形、“¨”两点,将其名称由左至右依次视为合成式汉字中的相应各段后, 按对合成式汉字选取基本代码及补充码消除重码的方式选取代码作为该符号的输入代码, (4)  “○”与字母“O”相似,定义在o键,  “∪”与字母“U”相似,定义在u键,  “×”与字母“X”相似,定义在x键,  “∈”与字母“E”相似,定义在e键,  “¥”与字母“Y”相似,定义在y键,  (5)“√”与字母“N倾斜 ”相似,定义在n键, “⌒”与字母“C横卧 ”相似,定义在c键, “∑”与字母“M横卧 ”相似,定义在m键, “∽”与字母“s横卧 ”相似,定义在s键, “∩”与字母“U倒转 ”相似,定义在u键, B.复合符号是由至少两个单一符号组合而成的符号,视为独立拼块,按上述拼 块类别的分类方法及其相应的取码方法确定其输入代码, 7.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至少由两个 汉字组成的词和词组时,将组成该词或词组的汉字由左至右依次视为合成式汉字中的相应 各段后,按对合成式汉字选取基本代码及补充码消除重码的方式选取代码作为该词或词组 的输入代码,

说明书


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 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以字形结构特征选取输入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汉字是一种以方块形状为表现特征,能记录声音,标明读音,表达意义的文字,以汉字的字形结构特征为对象选取代码进行计算机的汉字输入,即通常称为的“形码”,是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中的一类方法,这种方法的常规做法是将整体结构的汉字,按特定的方式进行拆分,逐级分解成次一级的组成单元、或进一步再次一级的更小组成单元,甚至直至汉字地基本组成笔画,分别得到其相应组成单元的结构特征信息,作为组成该汉字的输入代码,而在对汉字进行拆分时,其拆分原则和方法是否符合汉字自身的组字成字规律,以及人们对汉字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决定了该拆分原则及由该原则所确立的编码输入方法的成功程度,能否被人们接受和推广,是对该汉字输入方法是否成功的一种检验,公开号为CN 1164694A的中国专利文献介绍了一种计算机汉字符底码键盘输入方法,依书写顺序将将汉字全部组字构件(偏旁部首)依形归并为7类25种字符,按照与字符落底笔画结构对应的西文A-Y25个字母键取代码,其依据的,是对汉字构成过程的研究中所提出的,由笔画转化为组字构件时的不变部分是该组字构件底部的笔画结构而非其它,变化的则只是在组字构件的上中部增添次要的笔画,这一理论的提出应是有根据的,但该文献据此所提出的汉字输入方法中,只看重笔画的变化,没有从组字构件某一局部,如底部形态特征的整体着眼,因而在具体方法上又有很大的局限,无法找出符合实际的构件分类方法,仍有390个规定字符码表,以及不属于这390个字符的另外320个多字符组字构件取码表需记忆,且字的重码率是33.3%,字词重码率15%,同码字最高者为16字,由于仍有较大记忆量的要求,使用中就必然存在有不方便,因而又得出与其他形码方法同样的结论:事实上,没有哪一种组字构件码是完全按传统的组字构件取码。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汉字的组字成字规律进行拆分,完全按传统的组字构件取码,以组字构件局部的整体状态为指针选取输入代码,因而不需专门记忆的字根,且能做到易学易用和不易遗忘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本发明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下,

    一、基本输入方法:

    A将汉字基本笔画分为“一”  (横)、“丨”(竖)、“丿”  (撇)、“丶”  (点)、”乙”(折)五种,其中的“丶”(点)包含汉字笔画中的“”(捺),

    B以汉字笔画相互结合所组成的最小整体型结构作为构成汉字基本单元的拼块,其表现形态包括三种:

    (1)笔画与笔画互相交叉贯穿的穿结合形式,

    (2)笔画与笔画互相粘接,彼此靠拢,但不交穿的粘结合形式,

    (3)笔画与笔画互相散开,有一定距离的散结合形式,其中这种结合后按汉字习俗约定视为非独立汉字的整体结构者为单一形式的拼块;这种结合后即为独立汉字时则将其组成的笔画分别视为各自独立的拼块,

    C按拼块底平线上展现的上述A步中五种笔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体形态特征,将上述B步中的拼块分为五类:

    (1)“一”(横)类拼块:拼块的底平线由一笔“一”封闭的结构,称为“横封底”,

    (2)“丨”(竖)类拼块:拼块底平线有一个或多个“丨”的下端点触,且没有其它的笔形混杂的结构形式,称为“竖触地”,

    (3)“丿”(撇)类拼块:拼块底平线的左角是“丿”的末稍形式的结构,称为“左角撇”,

    (4)“丶”(点)类拼块:拼块底边由“丶”,或者是以一“丨”或一“”为中心,与左边的“丿”、“”、“”、“丶”中的一画和右边的“丿”、“丶”、“”中的一画组成的对称状态形式的结构,称为“对称点”,

    (5)”乙”(折)类拼块;拼块的底平线有“钩、转、折”的笔式结构的形式,

    D按汉字结构中是否存在自然形成的空间分隔界线贯通对汉字进行分解:

    (1)结构中不存在贯通分隔界线的汉字称为L单式形式的字,

    (2)结构中有贯通分隔界线的汉字称为合成形式的字,被分隔成的各组成单元称为“段”,按被分隔界线分隔成的各段在汉字结构中排布的相互位置关系可分为

    a.横排式:被纵向的空间分隔界线贯通,分隔成由左至右的至少两个段的结构形式,

    b.纵排式:被横向的空间分隔界线贯通,分隔成由上至下的至少两个段的结构形式,

    c.偏重式:被空间分隔界线分隔成具有半包围结构形式的至少两个段的结构形式,按该半包围单元所处的位置可有左上偏重、上偏重、右上偏重、左下偏重、下偏重重的不同,

    d.封嵌式:包括被环绕形式的空间分隔界线分隔成具有全包围的结构形式,以及某些单元在不同部位嵌陷于另一单元之中的结构形式,

    (3)所说被分隔成的段的结构中不再有进一步的分隔界线贯通时,该段即可视为上述B中所说的拼块;所说被分隔成的段的结构中还有进一步的分隔界线贯通而能被进一步分隔时,其进一步分隔成的更小组成单元称为组成该段的“件”,

    (4)所说被进一步分隔成的件的结构中不在有更进一步的分隔界线贯通时,该件即可视为上述B中所说的拼块;所说被进一步分隔成的件的结构中还有分隔界线贯通而能再进一步分隔出组成单元时,该件为复块件,该组成单元即为上述B中所说的拼块,

    E将26个英文字母普通键盘中的Z键作为符号标识键,其余分三排排布的25个字母键按左右手的操作范围以5个键为一区,分为与上述C中所述拼块种类相对应的五类拼块键区,即:

    第一排左手操作范围的T、R、E、W、Q键和右手操作范围的Y、U、I、O、P键分别为“一”(横)类拼块键区和“丨”(竖)类拼块键区,

    第二排左手操作范围的G、F、D、S、A键和右手操作范围的H、J、K、L、及M键分别为“丿”(撇)类拼块键区和“丶”(点)类拼块键区,

    N键及第三排为左手操作范围的B、V、C、X键为”乙”(折)类拼块键区,

    各键区内的5个键位均由内向外分别定义为其键区内的“一”(横)笔键、“丨”(竖)笔键、“丿”(撇)笔键、“丶”(点)笔键和”乙”(折)笔键,即具体键位为:

    “一”(横)类拼块键区:T—横类横,R—横类竖,E—横类撇,W—横类点,Q—横类折,

    “丨”(竖)类拼块键区:Y—竖类横,U—竖类竖,I—竖类撇,O—竖类点,P—竖类折,

    “丿”(撇)类拼块键区:G—撇类横,F—撇类竖,D—撇类撇,S—撇类点,A—撇类折,

    “丶”(点)类拼块键区:H—点类横,J—点类竖,K—点类撇,L—点类点,M—点类折,

    “乙”(折)类拼块键区:N—折类横,B—折类竖,V—折类撇,C—折类点,X—折类折,

                          Z—符号标识键,

    F对拼块的取码方法是:先按上述C步所述的方法确定其在五种类型拼块中对应所属的类型,以确定其在上述D步中所述键盘操作区域中相对应的拼块键区;然后以其拼块书写时的第一笔,或者第一笔和第二笔的笔画在A步中所述五种笔画中对应所述的笔画种类,在该拼块键区中所对应的键位即为该拼块的输入代码键,

    G将汉字按上述D中所述的方式分解至拼块后,按下述方法输入计算机:

    (1)单式形式汉字的基本代码为两码,由按F步方法的第一笔和第二笔的笔画键为输入码,

    (2)合成形式汉字中由二个段组成的二段字,其基本代码为三码,分别取自两个段,其中

    a.第一个段含有至少两个件时,依次只取由E步方法中第一笔笔画键确定的前两个件的代码为前两码;第三码按E步方法取自第二个段中第一个单元的代码,该第二个段为单件段时,所说的该第一个单元的代码即为该段的代码,该第二个段为复件段时,所说的该第一个单元的代码即为其段中第一个件的代码,

    b.第一个段为单件段时,按E步方法取其代码为第一码;第二个段含有至少两个件时,第二、第三码按E步方法依次取自第二个段中前两个件的代码,

    c.两个段均为单件段时,作为特例处理,按E步方法依次取两段的代码输入,该汉字仅为两码,

    (3)合成形式汉字中由三个段组成的三段字时,将其前两段视为上述的二段形式的字,并按上述二段字取码方法(2)的方式取码,其基本代码为二码或三码,分别取自该前两个段,

    (4)合成形式汉字中由多于三个段组成的多段字时,其基本代码为三码,依次分别按E步方法取自其前二个段的第一个拼块和倒数第二段的第一个拼块的代码,

    二、按上述的方法取完基本码后,结构中存在有未被使用过的剩余拼块的代码,可作为消除重码使用的第四键补充消重码,其可以为:

    (1)二段字中,在第二个段中按所说的方法取完三个基本码后的最末一个剩余拼块的代码,

    (2)三段字中,按所说的方法取完二或三个基本码后,剩余的第三个段中的最末一个拼块的代码,

    (3)多段字中,按所说的方法取完三个基本码后,最末段中的最本一个拼块的代码,

    三、对汉字按上述的方法取完三个基本码后,结构中无未被使用过的剩余拼块时,分别以其第一基本拼块及第二基本拼块结构的顶部及左侧是封闭形态的封闭代码和是开放形态的开放代码,作为消除重码使用的补充消重码,其可以为:

    (1)一段字的第一消重码为顶部封闭或开放的代码,此时该汉字的输入代码由二码变为三码;仍有重码时可再加第二消重码,

    一段字的第二消重码为左侧部封闭或开放的代码,此时该汉字的输入代码由三码变为四码,

    (2)二段字和三段字的第一消重码,分别为由其第一基本拼块和第二基本拼块顶部封闭或开放的不同组合形式的代码,其组合形式有第一封第二封、第一封第二开、第一开第二开、第一开第二封四种,此时该汉字的输入代码由二码变为三码;仍有重码时可再加第二消重码,

    二段字和三段字的第二消重码,由其第二基本拼块的左侧部封闭或开放的代码,此时该汉字的输入代码由三码变为四码,

    上述所说的消重码键位以方便两手操作的方式设置为:左手操作区域内的字母键为以封闭代码为主的消重码键位代码区,右手操作区域内的字母键为以开放代码为主的消重码键位代码区,具体键位分布为

                               左手上排区域:

    T-横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封代码,R-纵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封代码,

    E-偏重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封代码,W-封嵌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封代码,

    Q-一段式字中顶部封闭的代码,

                               左手中排区域:

    G-横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开代码,F-纵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开代码,

    D-偏重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开代码,S-封嵌合成式字中第一封第二开代码,

    A-一段式字中或合成式字中第二消重用的左侧部封闭的代码,

                               右手上排区域:

    Y-横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开代码,U-纵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开代码,

    I-偏重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开代码,O-封嵌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开代码,

    P-一段式字中顶部开放的代码,

                               右手中排区域:

    H-横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封代码,J-纵向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封代码,

    K-偏重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封代码,L-封嵌合成式字中第一开第二封代码,

    M-一段式字中或合成式字中第二消重用的左侧部开放的代码,

    四、输入非汉字符号时,先输入符号标识键Z,然后再输入与符号相应的代码,符号的输入一律以一个基本构件为一位代码,其中非汉字符号代码可以采用目前通用的多种规定形式,为与上述的取码方法保持一致,可以采用形态相似方式确定,对各种非汉字符号可以分为独立符号和复合符号两类,其中

    A.独立符号:

    (1)横线条“一”与笔画拼块“一”相似,归属横类,

    竖线条“丨”与笔画拼块“丨”相似,归属竖类,

    左斜线条“/”与笔画拼块“丿”相似,归属撇类,

    右斜线条“\”与笔画拼块“”相似,归属点类,

    圆点“·”与笔画拼块“丶”都是点,归属点类,

    (2)波形曲线“~”及各种曲线与笔画拼块“横卧”相似,归属折类,

    (3)用六书中“象形”法造出的符号:“★”五角星、“▲”三角形、“■”方块形、“●”圆形、“¨”两点,将其名称由左至右依次视为合成式汉字中的相应各段后,按对合成式汉字选取基本代码及补充码消除重码的方式选取代码作为该符号的输入代码,

    (4)“○”与字母“O”相似,定义在o键,

    “∪”与字母“U”相似,定义在u键,

    “×”与字母“X”相似,定义在x键,

    “∈”与字母“E”相似,定义在e键,

    “¥”与字母“Y”相似,定义在y键,

    (5)“√”与字母“N倾斜”相似,定义在n键,

    “⌒”与字母“C横卧”相似,定义在c键,

    “∑”与字母“M横卧”相似,定义在m键,

    “∽”与字母“s横卧”相似,定义在s键,

    “∩”与字母“U倒转”相似,定义在u键,

    B.复合符号是由至少两个独立符号组合而成的符号,视为独立拼块,按上述拼块类别的分类方法及其相应的取码方法确定其输入代码,

    五、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同样可以用于输入至少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和词组,输入这类词或词组的方法,是将组成该词或词组视同为一个整体形式的合成式“字”对待,将该词或词组中由左至右的各组成汉字依次视同为该合成式“字”组成中的相应段后,按对合成式汉字选取基本代码及补充消除重码的方式选取代码作为该词或词组的输入代码,

    上述内容清楚表明,本发明汉字输入方法以拼块为代码基础,以拼块为对象选取的代码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组成汉字的基本代码,是主要的,可称为主码或基码;另一种是为消除重码用的代码,是补充的,可称为补充码或消重码,本发明输入方法无论是对汉字,还是对词和词组,最多只需要四键,即四码,就以可完成对一个汉字,或一个词或词组的输入,

    由对汉字的组字成字过程和其结构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

    汉字是一笔一笔写成的,写字的时候,由落笔到提笔,连续的运笔走势所留下的迹印,叫“一笔”或“一画”,连称为“笔画”,本发明称为“笔画”或“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元素,

    笔画与笔画结合组成汉字,众多的汉字可分为两类:

    一、独立字:笔画与笔画结合,独立成形,能读音,可以表示确切意义的汉字,独立字独立成形,不能再分解出能表示确切意义的形态单位,如:

    一、王、互、丑、口、里、土、上、堇、生、白、重、立、言......

    早、十、车、革、中、千、牛、卑、阜、聿......

    厂、万、尸、妻、史、见、人、及、册......

    木、本、朱、禾、水、小......

    丁、乙、禺、七、屯、山、内、匕、长、门、心、幺、彖......

    独立字的笔画有多有少,从一画到若干画,没有统一的规定,而是大家都认可的约定,

    “一、乙”只有一画,

    “丁、万、王、禺、牛、朱、重、卑、妻、册、彖”等,都是二画以上(含二画),

    独立字的笔画结合,归纳起来是三种基本形式:

    1、穿结合:笔画与笔画互相交穿,如:一、王、里、土、生、重、十、车、革、中、千、牛、卑、聿、妻、史、及、册、木、本、朱、禾、七、屯、内、禺、长、乙、幺、彖......

    2、粘结合:笔画与笔画互相粘接,彼此靠拢,但不交穿,如:厂、丁、万、口、互、早、尸、上、白、人、阜、山、匕......

    3、散结合:笔画与笔画互相散开,有一定距离,如:立、言、见、广、方、户、水、小、门、心......

    独立字过去叫“独体字”,“独体字”的命名不确切,汉字的“体”,是指汉字的“体势状态”(体态),如“印刷体”、“宋体”、“楷体”、“黑体”、“欧体”、“柳体”等等,汉字的“体态”变化了,而它们的笔画、结构,即汉字的“形态”,并没有变化,汉字形态的变化产生出不同的汉字,人们便从汉字形态的变化识别汉字,汉字是形音义合而为一,以图形展现的,形、音、义是汉字的三要素,学会汉字,是学会对汉字识形(识别图形)、读音(读准声、调),辨义(辨明意义),从形的角度,把下面两种状态的字,界定为独立字要确切些,

    1、笔画穿结合、粘结合,字中笔画连接处没有明显界线,一个整块,独立成字,不能分解出可以表示确切意义的形态单位的字,

    2、部分散结合的字中虽然有明显的界线贯穿,但各个被分开的形态单位(独立的笔画,穿、粘结合的整块)不能表示确切的意义的字,如:

    心——丶++丶+丶

    首—— 丷+ 

    免——+

    冬—— 夂+ 

    飞——+

    因此,独立字有两个特征:1、独立成字,2、不可分解,再分解没有意义,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编的《现代汉语通用字部首(201部)顺序表》中的独立字有:

    十、厂、人、匕、几、刀、力、又、干、工、土、大、口、巾、山、彳、夕、子、王、无、韦、木、支、车、牙、止、日、牛、手、毛、长、片、斤、爪、月、氏、甘、目、田、四、皿、生、矢、禾、白、瓜、疋、皮、耒、老、耳、臣、西、而、至、虫、缶、舌、臼、自、血、米、聿、艮、麦、走、豕、里、足、身、豸、黾、革、面、韭

    卜、八、儿、寸、弋、门、小、马、戈、瓦、歹、贝、见、气、文、火、母、水、龙、业、鸟、立、矛、页、竹、舟、衣、羊、艸、赤、卤、龟、言、辛、青、雨、非、隹、金、隶、骨、鬼、食、首、髟、黑

    二、合成字:由独立字+独立字,或独立字+非字构件组成复合形态,有特定的发音,能表示特定意义的汉字,如:

    殷、所、谓、谢......

    笑、怂、多、合、剪......

    后、或、有、这......

    团、国、圊、巫、来......

    很明显,组成合成字的各构件之间有明显的空间分隔界线贯通,该空间分隔界线可以是将各构件分隔成纵向形式排布的横向方向的;可以是将各构件分隔成横向形式排布的纵向方向的;可以是将各构件分隔成半包围形式或嵌陷形式排布的弯折方向的;也可以是将各构件分隔成完全包围形式排布的封闭环绕形状的,但合成字都是以一个独立字为基础,由其它构件在两维平面上以一次或多次或几种形式相互复合叠加排列成的平面图形,

    比较以两维空间的平面图形为表现形式的汉字,和以一维直线的扩展延伸为表现形式的英文等西文拼音文字,不难发现在字(词)的构成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均是以一个独立的构件为基本构件,在基本构件上增添构件的方式延伸和扩张,从而形成在读音、字义上发生变化的新字(词),其区别只在于西文表现为在一维方向上,以一次/多次递加的“前缀”/“后缀”,汉字表现为在两维方向上,以一次/多次递加的“左缀”、“右缀”、“上缀”、“下缀”、“内缀”,以及成斜角的“左上缀”、“左下缀”、“右上缀”等,例如,“月”字作为“字根”,在其作为独立字的基础上,一次及多次叠加排列不同的附加构件后组成具有不同读音和字义的部分新字,可如下表所示:

    人们对汉字的学习、认知和记忆规律也与此相适应,通过对汉字图案的形态(图形),图形中各构造汉字的部件(构件)的形态特征和在图中的位置实现的,因此,基本构件的形态和在图形中的位置,是组成汉字图形的二要素,

    由于汉字组字成字的叠加垒积过程,是构件间的拼合过程,拼合汉字的构件在汉字图形中成块状,称为汉字的拼块,或简称为“块”,如:

      俞——人+一++刂

      输——车+人+一++刂

      崩——山+月+月

      嘣——口+山+月+月

    其中的“车、人、一、、刂、口、山”是拼块,它们在汉字图形中各自独占一块位置,互相之间的空间分隔界线分明,因此,在本发明中

    拼块是构造汉字的各自独立,互相之间有明显界线的基本构件

    拼块是由笔画组成的构造汉字的基本单位(基本构件),将拼块对应字母键,编写汉字代码,用键盘输入汉字,可保持汉字构件的完整,用拼块编码基于汉字图形的组成要素,符合汉字造字规律,是科学的,拼块递加造出新字是造字的顺过程,用将汉字拆分为的拼块编写代码是造字的逆过程,

    分析合成字的结构,根据被分隔界线分隔开的各拼块的不同排布形式,如上所述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等横排形式,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等纵排形式,以及半包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几种,其中半包围结构是一种偏重形式的排列,全包围结构是汉字排列中一种封闭形式的排列,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嵌陷形式的排列,如

      玉:“丶”嵌陷在“王”中,

      噩:四个 “ 口”   嵌陷在“王”中,

      爽:四个“”嵌陷在“大”中,

      巫:两个 “  人”嵌陷在“工”中,

      来:“丶、 丿”嵌陷在“未”中,

    本发明中将封闭排列、嵌陷排列合并称为封嵌式排列,显然,即使具有相同的拼块,其间的位置变化后,便成了不同的字,如:

    吧——邑   唯——售   吞——吴  吕——回  旯——旮——旭,

    上述合成汉字结构的各种形式中,都有明显的空间分隔界线贯通,将字分隔成不同形式的相关组成单元,可称其为组成汉字的“段”,如:

    吧、晖、位、信、彭、臃、繇——横排二段字,

    排、御、暾、櫾——横排三段字,    

    滩、摊、渊、灉——横排四段字,

    雠——横排五段字,

    邑、告、旯、旮、各、雪、蕸、繁、蕕——纵排二段字,

    晕、喾、嚣、囊、曡、雾、蕹、蘩、纛——纵排三段字,

      幕、、曩、愈、幂——纵排四段字,

      饔——纵排五段字,

      有、左——左上偏重二段字,

      式、戒——右上偏重二段字,

      冈、闭、闱、肉、威——上偏重二段字,

      旭、这、赴、赵——左下偏重二段字,

      凶、函、凼、击、幽——下偏重二段字,

      回、围、夹、丹、玉——封嵌二段字,

    在偏重式和封嵌式排列,虽然也有三段以上(含三段)的字,如:

      癕、瘸——左上偏重三段字,

      或、、戴、司——右上偏重三段字,

      同、周、阕、成、网、阙、——上偏重三段字,

      逸、遐、趔、趣、、遭、趁、超、遏、趯、趱—左下偏重三段字,

      画——下偏重三段字,

      廱、癰——左上偏重四段字,

      逡、逵、逾——左下偏重四段字,

      园、图、囿、国、爽、噩、畿——封嵌三段字,

      囹——封嵌四段字,

    但实践发现,对偏重排列、封嵌排列的三段以上字(含三段字)所编的基本代码,与把偏重排列、封嵌排列三段以上字(含三段字)视为二段字所编的基本代码,重码率相差不大,因此,在选取拼块代码时可把偏重排列、封嵌排列的字都视为二段字,按二段字编码,

    结构中由于无空间分隔界线贯通而不能被拆分的独立字,视其为一段字;其再与其它拼块叠加累积构成合成字后,其即作为组成合成字的一个单元拼块,如在下述的合成字中,——前面为汉字,——后面是该字的段:

    所—、斤    从——人、人  谢——讠、身、寸   御——彳、、卩

    殷——、殳  谓——讠、胃  櫾—木、、系   暾——日、享、攵

    各——夂、口   多——夕、夕  合——人、一、口

    怂—从、心                   剪——、、刀

    有——     这——文、辶  司——、一、口  同——冂、一、口,

    回——囗、口   团——囗、才  国——囗、王、丶    圊——囗、、

    有些字段,如“斤、人、讠、身、彳、、木、日、攵、夂、口、夕、冂”,一个段由一个拼块组成,是没有明显分隔界线贯通的整体,拼块就是字段,这种字段为单件段,

    某些字段较复杂,如“殳、胃、、系、享、从、、寸”一个段是进一步由二个或多个拼块组合而成,其间有明显的分隔界线贯通而分开,这种字段为复件段,组成复件段的各单元构件可称为该字段的“件”,因此,字段是由拼块(单件段)或拼块组(复件段)组成的,例如:

    彭-——横排二段字,一段“”,三个拼块“士+口+”组成,纵向排列,二段“彡”一个拼块,

    晖——横排二段字,二段“军”,二个拼块“冖+车”组成,纵向排列,一段“日”一个拼块,

    繇——横排二段字,一段“”,二个拼块“爫+缶”组成,纵向排列,二段“系”,二个拼块“丿+糸”组成,纵向排列,

    熬——纵排二段字,一段“敖”二个拼块“+攵”,横向排列,二段“灬”一个拼块,

    俞——纵排三段字,三段“”二个拼块“+刂”,横向排列,一段“人”和二段“一”各一个拼块,

    同理,字段中的“件”还可以再分为两种:以单个拼块构成的件为单块件,还可被其结构中的分隔界线贯通,进一步分隔成两个或更多拼块的件为复块键或复合件,如:“彡、日、灬、人、一”既是字段、又是部件、也是拼块,段、件、块三合一,是单块件的特殊形式,

    愉——横排二段字,二段“俞”,四个拼块组成,纵向排列,一段“忄”,一个拼块,

    觎——横排二段字,一段“俞”,四个拼块组成,纵向排列,二段“见”,一个拼块,

    臃——横排二段字,二段“雍”,四个拼块组成,纵向排列,一段“月”,一个拼块,

    繁——纵排二段字,一段“敏”,三个拼块组成,横向排列,二段“糸”一个拼块,

    “俞、雍、敏”虽然是字,但在“愉,觎、臃、繁”中却是字段,是随汉字图形环境而变换角色的,它们的“件”的排列是:

                     俞——人+一+

                     雍——亠+

                     敏——每+攵

    、每”是组成字段“俞、雍、敏”的部件,但与前面讨论过的“士、口、冖、车、缶、丿、攵、月、刂”不同,“士、口、宀、车、缶、丿、攵、月、刂”是一个拼块便是一个部件;“、每”是二个以上(含二个)拼块组成一个部件,

    提出汉字的段和件的概念,有利于用拼块编写代码,有利于缩短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的码长,减少重码,如:

    次横排二段字,一段“冫”是一个拼块,二段“欠”是二个单块件组成的复件段,代码:ldd,

    该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编写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数据统计》统计的使用度:11085.2,(以下的使用度都以该统计为准)

    资纵排二段字,一段“次”,是复件段,第一件“冫”是一个拼块,第二件“欠”是二个拼块组成的复块件,二段“贝”,一个拼块,是单件段,代码:ldf,ldf,比不用“件”概念编写的代码:lddf,缩短了码长,减少了前三位码的重复,

    该字的使用度:9851.5

    能横排二段字,一段“”是二个单块件“厶、”组成的复件段,二段“”是二个单块件“匕、匕”组成的复件段,代码:xbv,

    该字的使用度:29879.6

    熊常用姓氏字,纵排二段,一段“能”,是二个复块件组成的复件段,该段四个拼块“厶、、匕、匕”组成两个复块件“”,二段“灬、”,只一个拼块,是单件段,代码:xvl,xvl比不用“件”概念编写的代码:xbvo,缩短了码长,减少了前三位码的重复,

    常用姓氏字是户政,邮政,财政,工商,税务,金融,商务,医药,卫生等行业常用的字,是统计不全而遗漏的使用频率高的字,

    殿横排二段字,一段“”是三个单块件“尸、、八”组成的复件段,二段“殳”是二个单块件“、又”组成的复件段,代码:atd,

    该字的使用度:<2000

    臀纵排二段字,一段“殿”,是二个复块件组成的复件段,该段五个拼块“尸、八、、又”组成二个复块件“、殳”,二段“”,只一个拼块,是单件段,代码:adb,adb比不用“件”概论编写的代码:atdb,缩短了码长,减少了前三位码的重复,

    该字的使用度:<2000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汉字的构成是:

                   笔画组合拼块组合部件组合字段组合图形,

    在这一过程中,构成汉字的构件和汉字都是随汉字图形环境而变换其角色,汉字、构件随汉字图形变化,是研究汉字形态的动态观,

    在确定拼块的种类前,先应统一对写汉字时笔画与笔画结合中三种基本形式的认定:

    1、穿结合:笔画与笔画互相交穿,如:中、十、五、先、于,

    2、粘结合:笔画与笔画互相粘接,彼此靠拢,互不交穿,如:口、四、皿、血、去,

    3、散结合:笔画与笔画互相散开,有一定距离,如:二、三、川、彡,

    在上述基础上对由笔画结合三种形式构成的拼块的认定时,穿结合、粘结合的都是独立的拼块,散结合有约定的是一个拼块,没有约定的不是一个拼块,而是拼块组成的汉字,本输入法约定确定散结合拼块的规则是:单纯的笔画,横向、斜向排列的是一个拼块,如“川、彡、八”,纵向排列的是由拼块组成的字体,如“二、三”,  以下若无特别说明的,都是本方案的约定,

    由笔画结合组成拼块,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如:可以为由一(横)、丨(竖)、丿(撇)、丶(点)、(折)等笔画(其中将笔画“”(捺)归入丶(点)类)构成的拼块;可以为由笔画与笔画联合组成的有形态、名称,能读音(读出名称)但不能表示意义的如:匚、冂、亻、勹、亠、冫、冖、凵、卩、廴、巛等形式的拼块;还可以为由笔画与笔画以粘接,交穿或散开的形式结合而成的有固定的形态、能记录声音、标明读音和表示意义,且部分可独立成字形式的拼块,如:一、口、人、上、先、王、土、中、禾、卜、小等,其中某些合成字被列入部首,已约定成俗的,也是字形形式的拼块,如:广、户、贝等,根据《现代汉语通用字部首(201部)顺序表》中规定的部首是:

    丨、丿、丶、、十、厂、匚、卜、冂、八、人(亻)、勹、匕、儿、几、亠、冫、冖、凵、卩、刀(刂)、力、厶、又、廴、干、工、土、廾、大、尢、寸、弋、口、囗、巾、山、彳、彡、夕、夂、丬、广、门、宀、彐、尸、已、弓、女、飞、小、子、马、幺、巛、王、无、韦、木、支、犬(犭)、歹、车、戈、比、牙、瓦、止、攴(攵)、日、贝、见、牛(牜)、手(扌)、毛、气、长、片、斤、爪、父、月()、氏、欠、风、殳、文、方、火(灬)、斗、户、心(忄、)、母(毋)、水(氵)、示、甘、石、龙、业、目、田、四()、皿、生、矢、禾、白、瓜(爫)、鸟()、疒、立、穴()、疋、皮、癶、矛、耒、老、耳、臣、西(覀)、而、页、至、、虫、肉、缶、舌、竹()、臼、自、血、舟、色、齐、衣(衤)、羊、米、聿、艮、艸(艹)、羽、纟、麦、走、赤、豆、酉、辰、豕、卤、里、足、邑(阝)、身、(辶)、采、谷、豸、龟、角、言(讠)、辛、青、、雨()、非、齿、黾、隹、阜(阝)、金(、钅)、鱼、隶、革、面、韭、骨、香、鬼、食(饣)、音、首、髟、鬲、高、黄、麻、鹿、鼎、黑、黍、鼓、鼠、鼻、龠,

    汉字是方块形,很规则,具有上、下、左、右四边,组成汉字的拼块也很规则,具有上、下、左、右四边,因此,在确定各拼块所属的种类时,将拼块下边的底边平行线作为区分归纳拼块类型的标志,便可将全部拼块归纳为“一、丨、丿、丶、”五类,

    归纳拼块类形的方法是:

      “一”类拼块:拼块底平线由一“一”封闭,如:一、工、王、五、 西、互、豆、百、面、凸、、土、古、甘、堇、口、囗、四、曰、日、田、皿、且、目、 里、凹、上、止、业、韭、 虫、 占、卣、由、曲、白、臼、自、壬、丘、舌、血、生、、重、垂、亠、、、立、言、 彐、丑、纟等,可用“横封底”概括,

    “丨”类拼块:拼块底平线(地平线)由一个或多个“丨”端点触,且没有其它的笔形混杂,如:干、耳、十、车、、韦、革、艹、卌、早、甲、卜、巾、中、申、串、亻、彳、千、午、牛、牜、年、阜、卑、丬、忄、礻、衤、卩、阝、屮、肀、聿等,可用“竖触地”概括,

    “丿”类拼块:拼块底平线的左角是“丿”的末稍(撇稍),如:厂、兀、 万、页、歹、更、、大、夫、支、吏、走、、夷、妻、贝、足、虍、攴、、央、几、月、用、册、丿、 、八、人、入、彡、夕、 久、 夂、夊、父、爪、瓜、矢、 失、臾、九、丸、舟、 广、疒、户、产、火、、文、方、刀、乃、尺、又、 疋、尹、乡、力、女、廴、 允等,可用“左角撇”概括,

    “丶”类拼块:拼块底边由“丶”或一“丨”或一“”,与左边的“丿”、“”、“”、“丶”、和右边的“丿”、“丶”、“”中的各一画组成对称状态,如:不、木、来、未、(少、肖、当等字的头)、ㄑ、ㄍ、巛、朱、禾、、丶、冫、氵、、灬、爫、小、水、氺、等,可用“对称点”概括,其中二点水、三点水的末笔是“”,要作为点,不作为横,归纳入点类,不归纳入横类,

    “乙”类拼块:拼块的底平线有“钩、转、折”的笔式,如:丁、于、牙、匚、巨、而、 丙、再、 两、、扌、才、 击、禹、 事、 冂、、禺、刂、内、山、 电、冉、、犭、勹、 匕、 长、钅、、手、乎、缶、身、、冖、宀、 门、 衣、辶、亡、、心、 乛、乙、 乚、凵、  厶、 幺、母等,可用“钩转折”概括,

    本发明输入方法中提出以拼块的底平线结构状态的整体特征,作为识别拼块类型的唯一客观标识指征,在运用时辨别底平线的状态必须准确,其中当拼块底平线上同时有几种不同的笔画出现时,确定其拼块类型可根据需要做出适当的约定,例如在出现这些情况时可以做出如下的约定:    

    (1)纯净的竖端与左角撇并见,竖端低于撇稍,优先确定竖类,即竖、撇并见竖优先。如

    丌、开、、川、廾、井、卅、斤、斥、升、片、弗

    汉字楷体的竖、撇并见,竖端是低于撇稍的,触到地平线的竖端,没有其它的笔形混杂,是纯净的。

      丌、开、廾、井、卅、—是竖类横,不是撇类横。

      、川、斤、斥、升、片—是竖类撇,不是撇类撇。

      爿、弗—是竖类折,不是撇类折。

    (2)左角撇与点并见,优先确定撇类,即撇、点并见撇优先。如

      廴、尺、又—是撇类折,不是点类折

    (3)左角撇与折、竖混杂。优先确定撇类,即撇、折、竖混撇优先。如

      月、用、册、方、舟—是撇类撇、撇类点,不是折类、竖类。

    (4)如果“丿”的末稍不在底平线上,或虽在底平线,但不在左角,不能归于撇类。如

      身—是折类撇。不是撇类撇。

      ——是折类横。不是撇类横。

      —撇的末稍不在左下角,归点类,是点类点。不归撇类。

    (5)折与竖并见,优先确定折类,即折、竖混杂,折优先。如

      冂、禺、冉—是折类竖,不是竖类竖。

    (6)点与折并见,优先确定点类,即点、折并见,点优先。如

      冖、宀——是折类点,不是折类折。

    (7)提归横类,提与点并见,中间无“丨、”,优先确定横,即横、点并见,横优先。如

      虫—“”“丶”并见,中间无“丨、”,归横类。是横类竖,不是点类竖。

    (8)本输入法注重正字。以《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字的形态为准绳,对形态相似的拼块,严格地各归其类型。

      “”和“冂”

      ——竖类竖,代码“u”。拼组“冒”(+一+一+目)等字。

      冂——折类竖,代码“b”。拼组“同”(冂+一+口)等字。

    ”和“月”

      ——折类竖,代码“b”。拼组“前”(++刂)等字。

      月——撇类撇。独立字。代码“d”。拼组“脯”(月+甫)等字。

    ”和“亦”

      ——竖类点,代码“o”。拼组“变、恋”等字。

      亦——撇类点,代码“w”。拼组“迹、弈、奕”等字。

    ”和“

      ——竖类横,代码“y”。拼组“傅、搏”等字。

      ——折类横,代码“n”。拼组“甫、捕”等字。

    ”、“用”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只用于“勇”(++力)一个字。

      ——拼组恿(++心)、“通”(++辶)等字。

      因此,将“”归并为一类拼块——“”(折类竖)。代码“b”。

      用——撇类撇。独立字。代码“d”。拼组“拥”(扌+用)

    “巛”三画都是撇点,折在腰部,底平线无折的特征,是点类撇,不归折类。

    与本发明上述方法相适应的键盘键位安排,除将26个字母键的通用键盘中的Z键用于输入几何图形符号、学科专业符号的符号和汉字笔画、部首偏旁键外,其余A-Y共25个键位,为拼块代码的对应键——块码键,简称块键,分为5区,用于分布“一、丨、丿、丶、”五类拼块,并按输入时左右手操作习惯的方便,将其在键盘上排布为:

    Q、W、E、R、T键为横类拼块键位区, Y、U、I、O、P键为竖类拼块键位区,

    A、S、D、F、G键为撇类拼块键位区, H、J、K、L、M键为点类拼块键位区,

    X、C、V、B、N键为折类拼块键位区,

    在此基础上,再将各类拼块中的第一笔笔画按“一、丨、丿、丶、”的走势划分为“一、丨、丿、丶、”五种键,分别对应在各拼块键位区内的各键位上,使之成为25个相应拼块的代码键,具体各键位如下:

    T——横类横键,如输入一、 工、 正、 百、王、五、西、互、豆等横类横型拼块;

    R——横类竖键,如输入口、 囗、 四、 曰、日、田、凸、凹、皿、且等横类竖型拼块;

    E——横类撇键,如输入生、 白、 臼、 自、血、丘、舌、壬、金、鱼等横类撇型拼块;

    W——横类点键,如输入亠、 、、立、言等横类点型拼块;

    Q——横类折键,如输入彐、、丑、 纟等横类折型拼块;

    Y——竖类横键,如输入干、 耳、 丌、 开、十、艹、卌、车、韦、革等竖类横型拼块;

    U——竖类竖键,如输入卜、、 巾、 中、串、早、甲、申、吊、卓等竖类竖型拼块;

    I——竖类撇键,如输入川、 斤、 斥、 升、片、亻、彳、千、牜、牛等竖类撇型拼块;

    O——竖类点键,如输入忄、 礻、 衤、 丬等竖类点型拼块;

    P——竖类折键,如输入卩、 阝、 丩、 爿、肀、聿、弗等竖类折型拼块;

    G——撇类横键,如输入厂、 兀、 万、 歹、页、更、大、夫、支等撇类横型拼块;

    F——撇类竖键,如输入贝、 足、 、攴、央等撇类竖型拼块;

    D——撇类撇键,如输入 月、 用、丿、 八、 人、 入、彡、夕、久、父等撇类撇型拼块,

    S——撇类点键,如输入、 广、疒、 户、 产、 火、文、方、亦、亦等撇类点型拼块;

    A——撇类折键,如输入 廴、 尸、尺、 尹、 又、 刀、乃、女、允、乡等撇类折型拼块;

    H——点类横键,如输入 木、 本、未、 不、等点类横型拼块;

    J——点类竖键,如输入 、 尗等点类竖型拼块;

    K——点类撇键,如输入 く、 巛、爫、、禾、 朱、等点类撇型拼块;

    L——点类点键,如输入 丶、、冫、 氵、、灬等点类点型拼块;

    M——点类折键,如输入 小、 水、氺、、糸等点类折型拼块;

    N——折类横键,如输入 丁、 于、牙、 匚、 巨、 而、 丙、再、雨、两等折类横型拼块;

    B——折类竖键,如输入 冂、 、禺、刂、 山、内、电、冉等折类竖型拼块;

    V——折类撇键,如输入 犭、 勹、匕、 长、 饣、 手、 乎、缶、身、禹等折类撇型拼块;

    C——折类点键,如输入 冖、 宀、门、 衣、 辶、 心等折类点型拼块;

    X——折类折键,如输入 乙、 、 凵、 厶、 幺、母等折类折型拼块,

    上述按同一规则和方法确定拼块及其代码,以及进一步确定其在键盘中所在的键位区和具体的键位,其规律性强,无需强背记忆就易于掌握,且不易遗忘,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和优点,

    目前对于任何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同一代码同时出现两个以上汉字的重码现象是难以避免的,虽然可以通过在屏幕提示中进行选择的方法予以解决,但为了提高输入速度,作为一个较为完善和完整的输入方法而言,一般都要采取和设计适当的消除重码的措施予以解决,本发明上述的汉字输入方法同样如此,对于出现的重码除也可以通过屏幕提示中进行选择而不会对汉字输入造成障碍外,在上述输入方法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种消除重码的措施,基本的处理原则,是分别以其第一拼块和/或第二拼块结构的顶部及左侧部有将该部是封闭状态的封闭代码和开放状态的开放代码,作为消除重码使用的补充消重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汉字,对所说的补充消重码的选择和使用上略有不同,为方便左右手的习惯性操作,对两类消重码在键盘上的键位作了适当的安排:左手操作区:为封闭代码区——输入以封闭状态为主的拼块一段字顶部封闭的             Q   W   E   R   T  合成字,第一、二块都是封闭的一段字/合成字第二块左边封闭  A   S   D   F   G  合成字,第一块封闭、第二块开放

                                 封  偏  纵  横

                                 嵌  重  向  向

                                 排  排  排  排

                                 列  列  列  列右手操作区:为开放代码区——输入以开放状态为主的拼块合成字,第一、二块都是开放的      Y   U   I   O    P  一段字顶部开放合成字,第一块开放、第二块封闭    H   J   K   L    M  一段字/合成字第二块左边开放

                                  横  纵  偏  封

                                  向  向  重  嵌

                                  排  排  排  排

                                  列  列  列  列

    对不同结构形式汉字用于消重的补充码的具体键位和使用方法的安排分述如下:

    Q键——输入一段字中顶部是封闭形的补充码q,如:

      乙xq——基本码只有一位x,补充码q;一tq——基本码只有一位t,补充码q;

      乃adq——基本码二位ad,补充码q;冉bxq——基本码二位bx,q是补充码,

    P键——输入一段字中顶部是开放形的补充码p,如:

      乡aap  皮adp——基本码二位aa、ad,补充码p;

      身vbp  禹vbq——基本码二位vb、vb,补充码p,楷体丿顶部开放,

    A键——输入一段字/合成字第二码左侧是封闭的补充码a,用于第二次消除重码,如:

      尺agqa——基本码二位ag,第一次补充码q,第二次补充码a;

      电bxpa——基本码二位bx,第一次补充码p,第二次补充码a,

    M键——输入一段字/合成字左侧是开放的补充码m,用于第二次消除重码,

      禺bxqm—基本码二位bx,第一次补充码q,第二次补充码m;

      女adpm——基本码二位ad,第一次补充码p,第二次补充码m,

    T、G、Y、H四键专用于输入横向排列字的补充码,

    T键——输入横排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以下称一)顶部封闭(以下称:顶封),第二个拼块(以下称二)顶部也是封闭的字的补充码t(即称为:一封二封),如:

      骒xjt——第一块:马x,顶封,第二块:果j,顶封,

    G键——输入横排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封闭,第二个拼块顶部开放(以下称:顶开)的字的补充码g(即称为:一封二开),如:

      驶xfg——第一块:马x,顶封,第二块:史f,顶开,

    Y键——输入横排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开放,第二个拼块顶部也是开放的字的补充码y(即称为:一开二开),如:

      拽nby——第一块:扌n,顶开,第二块:曳b,顶开,

    H键——输入横排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开放,第二个拼块顶部封闭的字的补充码h(即称为:一开二封),如:

      伍ith——第一块:亻i,顶开,第二块:五t,顶封,

    R、F、U、J四键专用于输入纵向排列字的补充码,

    R键——输入纵排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封闭,第二个拼块顶部也是封闭的字的补充码r(一封二封),如:

      贾tfr——第一块:覀t,顶封,第二块:贝f,顶封,

    F键——输入纵排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封闭,第二个拼块顶部开放的字的补充码f(一封二开),如:

      异xgf——第一块:巳x,顶封,第二块:廾g,顶开,

    U键——输入纵排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开放,第二个拼块顶部也是开放的字的补充码u(一开二开),如:

      牟xiu——第一块:厶x,顶开,第二块:牛i,顶开,

    J键——输入纵排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开放,第二个拼块顶部封闭的字的补充码j(一开二封),如:

      竿dyj——第一块:d,顶开,第二块:干y,顶封,

    E、D、I、K四键专用于输入偏重排列字的补充码,

    E键——输入偏重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封闭,第二个拼块顶部也是封闭的字的补充码e(一封二封),如:

      厅gne——第一块:厂g,顶封,第二块:丁n,顶封,

    D键——输入偏重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封闭,第二个拼块顶部开放的字的补充码d(一封二开),如:

      辽xcd——第一块:了x,顶封,第二块:辶c,顶开,

    I键——输入偏重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开放,第二个拼块顶部也是开放的字的补充码i(一开二开),如:

      巡kci——第一块:巛k,顶开,第二块:辶c,顶开,

    K键——输入偏重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开放,第二个拼块顶部封闭的字的补充码k(一开二封),如:

      问crk——第一块:门c,顶开,第二块:口r,顶封,

    W、S、O、L四键专用于输入封嵌排列字的补充码,

    W键——输入封嵌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封闭,第二个拼块顶部也是封闭的字的补充码w(一封二封),如:

      回rrw——第一块:囗r,顶封,第二块:口r,顶封,

    S键——输入封嵌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封闭,第二个拼块顶部开放的字的补充码s(一封二开),如:

      因rgs——第一块:囗r,顶封,第二块:大g,顶开,

    O键——输入封嵌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开放,第二个拼块顶部也是开放的字的补充码o(一开二开),如:

      囱edo——第一块:e,顶开,第二块:夕d,顶开,

    L键——输入封嵌字基本代码中,第一个拼块顶部开放,第二个拼块顶部封闭的字的补充码l(一开二封),如:

      奭gttl——第一块:大g,顶开,第二块:百t,顶封,

    消除重码的若干操作步骤示例如下:   A.一段字:一段字的重码分二次消除,

    1、第一次消重,看字的顶部(看顶消重):

      字的顶部是封闭的加“q”,如:

      乙xq    一tq    乃adq    黾bxq

      字的顶部是开放的加“p”,如:乡aap   皮adp   夬agp   冉bxp

      第一次消重,将二码字变成三码字,

    2、第二次消重:第一次消重处理后仍然重码的,进行第二次消重,看字的左边(看左消重),字的左边是封闭的加“a”,如:尺agqa、电bxpa、禺bxqa

         字的左边是开放的加“m”,如:女adpm

      第二次消重,将三码字变成四码字,

    3、成为四码字后仍然重码的,屏幕显示重码字及序号,如:1尸agqa   2尺agqa   B.二段字、三段字:

    1、基本码后有剩余块码(余码)的,加剩余块码为补充码消除重码(加余消重),余码取该字的最末的一个拼块的代码,以下加余码同此,如:

      翙bdxx——段取二码,二段取一码,与屹bdx重码,三段x是余码,

      渤lnxa——一段取一码,二段取二码,与浡lnx重码,三段a是余码,

      嫩ahd——一、二段各取一码,与妹ah重码,三段d是余码,

      犀aji——一、二段各取一码,与妙aj重码,三段i是余码,(妙是高频字基本代码二位)

      掌brv——一、二段各取一码,与堂br重码,三段v是余码,2、没有余码的,分二次消除重码,

    第一次消除重码:看基本代码第一、二两个拼块的排列形式(看排消重),横向排列:一封二封,加“t”,如:骒xjr(马x+果j)      即xpt(x+卩p)

                                 啰rrdt(口r、罒r、夕d)

          一封二开,加“g”,如:劝aag(又a+力a)      驶xfg(马x+史f)

                                 脎ddhg(月d+d+木h)

          一开二开,加“y”,如:拽nby(扌n、曳b)     铩vdhy(钅v+d)

          一开二封,加“h”,如:奶aah(女a+乃a)      伍ith(亻i+五t)

                                 锣vrdh(钅v+罒r)纵向排列:一封二封,加“r”,如:贾tfr(覀t+贝f)

          一封二开,加“f”,如:忌xcf(己x+心c)      异xgf(巳x+廾g)

                                 罗rdj(罒r十夕d)     逻rdcj(罒r+夕d)

          一开二开,加“u”,如:效sddu(亠s+d)   牟xiu(厶x+牛i)

                                 雩ynnu(y+一n)   荡ylxu(艹y+氵l)

          一开二封,加“j”,如:竿dyj(d、干y)     芸ynnj(艹y、一n)

                                 敏dxdj(d+母x)偏重排列:一封二封,加“e”,如:厅gne(厂g+丁n)      屋ate(尸a+至t)

          一封二开,加“d”,如:辽xcd(了x+辶c)      历gad(厂g+力a)

          一开二开,加“i”,如:庄sti(广s+土t)      巡kei(巛k+辶c)

          一开二封,加“k”,如:问crk(门c+口r)封嵌排列:一封二封,加“w”,如:回rrw(囗r+口r)      国rtlw(囗r+王t)

          一封二开,加“s”,如:因rgs(囗r+大g)      团rns(囗r+才n)

                                 巫tdds(工t+人d),

          一开二开,加“o”,如:囱edo(e+夕d)    夹gsdo(夫g+丶s)坐ddto(人d、人d)

          一开二封,加“l”,如:奭gttl(大g+百t)3、经第一次消重后,仍然有重码的,再进行第二次消重:看次码的左边(次左消重),重码字第二个拼块左侧是封闭的加a:鄙rpta(第二块:阝)  甾xrja(第二块:田)间crka(第二块:日)  毡vria(第二块:占)重码字第二个拼块左侧是开放的加m:吗rxtm(第二块:马)  吮ragm(第二块:厶)

                                 芗yaum(第二块:乡)  笃dxjm(第二块:马)

                                  逎tcdm(第二块:辶)  囟edom(第二块:)4、经二次消重处理仍然重码的,屏幕显示重码字及序号:

    1弋ncom  2戋ncom  3甫ncom,C.多段字:加编末尾段(尾段)的最末一个拼块对应的块码为余码,消除重码,如:

    薨yrcg-与葸yrc重码,末段g是余码  幕yrgu-与莫yrg重码,末段u是余码

    蒿ywrr-与聪ywr重码,末段r是余码

    在汉字输入方法中,采取适当处理方法能将词或词组一次性地输入,能大幅度地提高输入速度,在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同样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即能实现在四键范围内对词和多字词组一次性地输入,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将组成该词或词组视为一个整体形式的复件段“字”对待,将该词或词组中由左至右的各组成汉字,依次视为该复件段“字”组成中的相应段后,即可按对合成汉字选取基本代码及补充消除重码的方法选取代码作为该词或词组的输入代码,由于输入词和词组时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与处理汉字的相同,因此学习和应用都非常方便,既不增加记忆的负担,也不易遗忘,

    对各种非汉字的特殊符号的输入,包括独立符号和由至少二个独立符号组合而成的合成符号,不同输入方法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可将全部符号集中单独设计在同一个输入代码下,或是其它的适当处理方式,本发明输入方法中采取的是先输入符号键Z,然后再以形态相似方式确定的与该符号相似对应的代码,

    A、独立符号:成整体形态的符号,叫独立符号,视为组成合成符号的拼块,    

    (a)笔画块型:与笔画块一样,随从其下一顺序的代码,确定其类型,

    横线条“-”与笔画拼块“-”相似,归属横类,

    竖线条“丨”与笔画拼块“丨”相似,归属竖类,

    左斜线条“/”与笔画拼块“丿”相似,归属撇类,

    右斜线条“\”与笔画拼块“”相似,归属点类,

    圆点“·”与笔画拼块“丶”都是点,归属点类,

    波形曲线“~”及各种曲线与笔画拼块“横卧”相似,归属折类,

    拼块型:按拼块特征输入,如

    ⊥zrt  □zr  ∠ze  △ze  ≮zi  >zs  <zk  ◇zi  ☆zi

    (b)字母型:将符号的图形与西文字母比较,相似者定义于该键,输入方法是以相似的西文字母为代码,直接输入,如

    “○”与字母“O”相似,定义在o键zo  “∪”与字母“U”相似,定义在u键zu

    “×”与字母“X”相似,定义在x键zx  “∈”与字母“E”相似,定义在e键ze

    “¥”与字母“Y”相似,定义在y键zy

    “√”与字母“N倾斜”相似,定义在n键znp(与··zn重码,顶开加p)

    “⌒”与字母“C横卧”相似,定义在c键zc

    “∑”与字母“M横卧”相似,定义在m键zm

    “∽”与字母“s横卧”相似,定义在s键zs

    “∩”与字母“U倒转”相似,定义在u键zuq(与∪zu重码,顶封加q)

    (c)象形型:用“象形”法造出的符号,将其名称由左至右依次视为合成式汉字中的相应各段后,按对合成式汉字选取基本代码及补充码消除重码的方式选取代码作为该符号的输入代码,如:“★”五角星zt“▲”三角形ztt“■”方块形zs “●”圆形zr“··”两点zn

    D.2.a.(2)合成符号:,相似于汉字的图形,如

    ‖  zuu  ∥zdd  ≥zsdd  ≈zxx  ‰zod  ≤zkl  ÷zwt  ±zyy

    ∴zln  ∵znl  ≌zst

    输入汉字构件符号:汉字构件符号是不作为笔画块的原始笔画,部首偏旁的集成,其输入方法:(a)将原始笔画从落笔到提笔的走势,依其方向转变的态势,转变一次定为一段,为一个代码,(b)部首偏旁以其特征,按拼块类型输入基本码,有重码的,按消重方法加补充码消除重码,如

    一Zt(横类横)Ztp(与一Zt重码,顶开加p)  丨Zu(竖类竖)  丿Zd(撇类撇)

     Zgd(撇类:横撇)  丶Zl(点类点)  Z1(点类点)Znb(折类:横竖钩)

    乛Znx(折类:横折)Znxx(折类:横折折)Zbx(折类:竖折)

    Zbxx(折类:竖折折)  亠Zwt(横类点)  囗Zrq(横类竖)  彐Zqt(横类折)

    廾Zy(竖类横)  亻Zi(竖类撇)  忄Zo(竖类点)  阝Zp(竖类折)  攴Zf(撇类竖)

    疒Zsg(撇类点)  冫Zlh(点类点)  巛Zkk(点类撇)  扌Znx(折类横)

    冂Zbx(折类竖)  钅Zvc(折类撇)  宀Zcc(折类点)

    由此可以了解,本发明上述汉字输入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汉字的拆分是其组字成字过程的逆过程,符合汉字自身的组字成字规律,而且拆分方法简单易学,完全不存在任何需要专门记忆的字根,而且在对汉字处理的基础上,对词和词组,以及各种符号的处理上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方法,没有过多的特殊处理原则和方法,也是有利于掌握和使用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无论少年或老人、认不认得汉字,均能在几十分钟内学会和掌握本发明的上述汉字输入方法,只是在其熟练程度和输入的速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以下用若干不同结构形式的汉字、词和词组,以及常用符号的输入为例,对本发明上述的汉字输入方法作具体的介绍,

    一段字的输入:

    1、一段字的基本代码(基本码,简称基码):二位,

    2、在一段字对应的键盘区域,按笔顺取第一、二两画,以该二画对应的块码名称为代码,

    乡aa——撇类折a、撇类折a    皮ad、女ad、乃ad——撇类折a、撇类撇d

    尺ag、尹ag、尸ag、夬ag——撇类折a、撇类横g    又as——撇类折a、撇类点s

    县bx、黾bx、禺bx、冉bx、电bx、山bx——折类竖b、折类折x

    3、有重码的,加补充码,消除重码,

    二段字的输入:

    1、二段字的基本代码:三码,

    2、三码由二段共取,

    a、一段有二码及二码以上的取二码,二段取一码,

       努aaa、怒aac——一段“女a+又a”;二段“力a”、“心c、”,

       刚bdb——一段“冂b+d”;二段“刂b”,

       盈aar——一段“乃a+又a”;二段“皿r”,

    b、一段只有一码的取一码,在二段取二码,

       婿aab——一段“女a”:二段“疋a+b”,

       嵋bar——一段“山b”;二段“a+目r”,

       嶝bat——一段“山b”;二段“癶a+一t”,

       岿bfq——一段“山b”;二段“f+彐q”,

    3、二段中的单件段,用该段拼块对应的块码名称为代码,复件段用该段第一、二两个件中,各自的第一个拼块对应的块码名称为代码,

    岗bbd——一段“山”单件段,用b为代码;

             二段“冂+”,复件段,用bd为代码,

    嶝bat——一段“山”,单件段,用b为代码;

             二段“癶+一+口”,复件段,用aft(癶+一)为代码,

    4、按“2、”的方法取块编码,其后的拼块,在一段的不用,在二段的备作补充码,

    尉ahn——一段“”,取“尸a+一h”;“”在一段,不用,

    5、一、二两段都是单件段的,各以该段拼块对应的块码名称为代码,作为特例,两段共编二码,

    如(女+口)ar,胥(疋+ )ab,尽(尺+)al,  边(力+辶)ac,

    岐(山+支)bg,骨(+)bb,堂(+)br,冈(冂+)bd,

    6、对高使用度的字,可按高使用度字编码,其使用度的数据,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数据统计表》为淮,

    7、有重码的,加补充码,消除重码,

    8、有特殊约定的,按约定处理,

    三段字的输入:

    1、将三段字的第一、二两码视为二段字,

    2、三段字的基本代码同二段字一样:三码,

    3、一、二两段,按二段字编码规则编写基本代码(基码),

    凝(冫+匕+矢)lvd,辙(车++)ycb,暨(+旡+曰)xgr,

    4、第三段的最末一个块码,作为剩余的块码(余码)用于编写补充码,消除重码,

    翙bdxx——bdx(山+夕+习),基本代码,习x为余码,

    桑aaah——aaa(又+又+又),基本代码,木h为余码,

    5、对高使用度的字,可按高使用度字编码,

    6、有特殊约定的,按约定处理,

    多段字的输入:

    四段以上(含四段)的字叫多段字,

    l、多段字的基本代码:三码,

    2、一、二和倒数第二段,每段取第一个拼块对应的块码编写基本代码,

    滩lai(氵l+又a+亻i),     雠iwi(亻i+w+亻i),

    登atr(癶a+一t+口r),     蒸ymt(艹y+氶m+一t),

    藁ywb——ywb(艹y+亠w+冂b)

    叁xgt(厶x+大g+一t),     藜ykd(艹y+禾k+人d),

    3、末段第一个拼块作为余码,用于编写补充码,消除重码,

    雠iwiw(基码:亻i+w+亻i),末段最末一个拼块“w”为余码,

    叠aacr(基码:又a+又a+冖c),末段最末一个拼块“且r”为余码,

    睿btdr(基码:b+一t+八d),末段最末一个拼块“目r”为余码,

    藁ywbh——基本码ywb(艹y+亠w+冂b)与蓑ywb重码,末段“木h”是余码,

    4、是高使用度的字,可按高使用度字编码,

    5、有特殊约定的,按约定处理,

    高使用度字的处理可采取下述方式:

    1、在基本代码的重码组中,优先将该组的代码确定为高使用度字的代码,

    2、余下的字,增加补充码,消除重码,

    3、如果没有其它的字的代码与该组代码的第一、二两码相同者,将高使用度字去掉第三码,成为二码字,

    以xl(使用度49075.2),

    4、同等条件,可以优先处理姓氏字,再处理高使用度字,以适应和方便在多种行业中的使用,

    5、将二字词视为二段字,二字词的二字为二段字的二段。按前述输入二段字的方法,取基本码。其第一字是一段者,视为单件段;其第一字是至少二段者,视为复件段。如

    重庆esg——重e+广s+大g  组织qrq——组qr+纟q  纺织qsq——纺qs+纟q

    C.1.b、按前述的方法,加补充码。如

    重庆esgy-y(横排一开二开)  组织qrqd-d(八d)  纺织qsqd-d(八d)

    C.2、将三字词视为三段字,三字词的三字为三段字的三段。按前述输入三段字的方法取基本码和补充码。如

    重庆市esgu-esg+u(重庆esg+巾u)  纪律性qxie-qxi+e(纪律qxi+生e)

    C.3.a、将多字词(至少四个字的词)或词组视为多段字,多字词的各字视为多段字的各段。按前述输入多段字的方法,取基本码。如

    中华民族uix-uix(中u+华i+民x)

    中华民国uix-u+i+x(中u+华i+民x)

    中华人民共和国uii-u+i+i(中u+华i+和i)

    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dbd-d+b+d(全d+党b+人d)

    C.3.b、按前述输入多段字的方法,加补充码(余码)。如

    中华民族uixd-u+i+x+d(中u+华i+民x+矢d)

    中华民国uixw-u+i+x+w(中u+华i+民x+丶w)

    中华人民共和国uiiw-u+i+i+w(中u+华i+和i+丶w)

    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dbdx-d+b+d+x(全d+党b+人d+民x)

    C.3.c、有重码的屏幕显示序号及重码字、词、词组、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汉字输入方法的拼块基本码类型键盘分布图。 

              图2是本发明汉字输入方法的消重用补充码键盘分布图。

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以字符底平线的基本单元结构形态选取代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将汉字基本笔画分为“一”、“丨”、“丿”“丶”、“乙”五种,以其相互结合所成的最小整体型结构为基本单元拼块;按拼块在底平线的展现形态相应分为“一”、“丨”、“丿”、“丶”、“乙”五类拼块。按结构中自然形成的分隔界线将汉字逐级分解成其组成单元的“段”及再其下级的“件”;不能分解的单元即为拼块。将普通键盘的Z键作符号键,其余25个字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