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DN400-800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机。
(二)、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DN400-700离心机存在下列缺陷:
1、冷却效果差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及生产效率低。水冷离心铸管机的冷却系统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首先要求冷却均匀,如果不均匀,铸管的温差过大,管体所产生的热应力如果不一致,将会造成管体的热裂纹。其次要求足够的冷却水量,水量不够导致铸管冷却速度减慢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DN400-700离心机采用均匀布置冷却管方式,但由于铸管承口端直径大,结构复杂,壁厚不均匀,其散热量很大,采用这种冷却方式往往造成承口端冷却很慢,管体与承口存在温差,导致铸管出现质量问题,在生产DN700铸管时,这种情况比较明显。另外,在要求高效率情况下,冷却系统设计造成水量不足成为很大的制约条件。
2、上芯装置两个动作(芯架摆动及伸缩)由两个油缸完成,分别控制,动作准确率低。DN400-700离心机上芯装置由转动机构、压紧机构和砂芯支承机构三部分组成。转动机构由转动油缸实现承口砂芯的转动与定位。压紧机构是由伸缩油缸来实现承口芯与管模压紧的机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芯架需同时完成转动和伸缩两个动作,两机构通过滚轮箱来实现各自的独立工作且避免互相干涉。这套机构复杂,由于通过中间机构(滚轮箱)来完成,因此加工精度要求严格,使用维护也要求较高,否则由于累计误差(加工及磨损)将造成动作精度降低,影响生产。
3、生产铸管规格少,设备使用范围窄。DN400-700离心机最大可生产DN700铸管,在使用中由于设备在冷却、上芯等系统设计问题,生产DN700铸管质量问题较严重,因此通常只能生产DN400、DN500、DN600三种规格的铸管,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能力。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机,它不仅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好,上芯装置的两个动作无误差,扩充了生产规格,使下限能生产DN400的铸管,上限能生产DN800铸管,而且铸管质量大大提高,产品合格率在95%以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离心主机,所述的离心主机包括机头、管模、托轮装置、上芯装置、冷却水系统,机头为管模固定及动力传动装置,管模的承口端外圆柱面和端面分别紧靠有锁固环和锁紧环,锁紧环固定在锁固环上,锁固环与支撑环固定,支撑环上固定动力输入皮带轮,支撑环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盘内,固定盘固定在机座上,管模的其它部位由托轮装置支撑,托轮装置固定在机座上;上芯装置包括组合油缸、芯架、压紧机构、转臂架,转臂架的一端与组合油缸的输出轴固定,另一端固定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上固定芯架,芯架上固定承口芯,所述的组合油缸固定在机座上,组合油缸将伸缩油缸与摆动齿条油缸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滑键联接,实现摆动及伸缩两个动作;冷却水系统包括进水管道、水套、出水管道、回水槽,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与水套连通,水套包在所述的管模外,出水管道出口下方的机座上有回水槽,实现无压回水。
所述锁固环的内径大小有两种,小孔径的用来生产DN400-DN500铸管,大孔径的用来生产DN600-DN800铸管。
所述地冷却水系统分段设置,保证冷却均匀。
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加粗,使冷却水量充分足够。
由于机头有两种锁固环,所以扩充了生产规格,使下限能生产DN400的铸管,上限能生产DN800铸管。由于在设计DN800离心机时,根据各段冷却速度不同,将冷却系统分段设置,承口端采用套筒结构,侧重冷却,加粗冷却管道使冷却水量充分足够,同时采用无压回水形式,加快冷却水循环,冷却效果明显。由于上芯装置两个动作(芯架摆动及伸缩)由传统的两个油缸控制形式改为组合油缸形式,避免了中间环节造成的动作误差,提高了动作的准确率。铸管质量大大提高,产品合格率在95%以上。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机头第一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机头第二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冷却水系统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冷却水系统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A-A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5中B-B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上芯装置局部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离心主机1,如图1、2所示。所述的离心主机1包括机头、管模9、托轮装置、上芯装置3、冷却水系统2,机头为管模9固定及动力传动装置。管模9的承口端外圆柱面和端面分别紧靠有锁固环7和锁紧环8,如图3所示,锁紧环8固定在锁固环7上,锁固环7与支撑环10固定,支撑环10上固定动力输入皮带轮6,支撑环10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盘5内,固定盘5固定在机座4上。所述锁固环7的内径大小有两种,小孔径的用来生产DN400-DN500铸管,如图3所示,大孔径的用来生产DN600-DN800铸管,如图4所示。管模9的其它部位由托轮装置支撑,托轮装置固定在机座4上。上芯装置3包括组合油缸15、芯架17、压紧机构18、转臂架19,如图9所示。转臂架19的一端与组合油缸15的输出轴16固定,另一端固定压紧机构18,压紧机构18上固定芯架17,芯架17上固定承口芯。所述的组合油缸10固定在机座4上,组合油缸10将伸缩油缸与摆动齿条油缸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滑键联接,实现摆动及伸缩两个动作。冷却水系统2包括进水管道12、水套13、出水管道11、回水槽14,如图5、6、7、8所示。进水管道12和出水管道11与水套13连通,水套13包在所述的管模9外,出水管道11出口下方的机座4上有回水槽14,实现无压回水。所述的冷却水系统2分段设置,保证冷却均匀。所述的冷却水系统2的进水管道12、出水管道11加粗,使冷却水量充分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