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55266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20054.0

申请日:

1998.09.28

公开号:

CN1249416A

公开日:

2000.04.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3.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9.28|||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3/02

主分类号:

F24F13/02

申请人:

国祥冷冻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和贵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其是利用若干个固定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上之供气装置呈适当间距以线体排列方式带引该空间内之空气流通,该供气装置可为风扇或风车或风机等具有驱动供气者,其中,该供气装置内置于一略为箱形之壳体中,壳体侧面可连通一或数个喷嘴,壳体及由一固定或可调整角度之风管连通喷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 (7)上固定若干个呈适当间距且以线体排列方式之供气装置(2)组合,利用这些 供气装置驱动一小段距离位移之气流,以接续形式带引室内空气朝线体排列方 向作换气与循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若干个呈适当间距固定 于结构物(7)上之供气装置(2)是以直线排列方式组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若干个呈适当间距固定 于结构物(7)上之供气装置(2)是以曲线排列方式组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若干个呈适当间距固定 于结构物(7)上之供气装置(2)是采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之排列方式组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若干个呈适当间距以线 体排列的末端供气装置(2)是朝向开放端出口(6)。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若干个呈适当间距以线 体排列的末端供气装置(2)是朝向开放端出口(6),且该线体排列启始端之供气 装置(2)是固定于另一开放端入口(5)。
7: 一种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结构,其特征在于:供气装置(2)内置于一 略呈箱形之壳体(1)中,壳体(1)侧面连通数个喷嘴(3),且若干个呈适当间距 以线体排列的供气装置(2)固定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7)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供气装置(2)之壳体(1) 与喷嘴(3)间由风管(4)连通。

说明书


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之辅助装置,尤指一种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

    现行之室内空调包括小型冷气及中央空调系统两大类,但在实施上,不论是小型冷气或中央空调系统最大的问题在于形成短循环,由于二者之进气口及出风口几乎为同一风口或相邻状态,故在出风口端排出之空气有相当部分立即被回收,亦即在空调设备之出风口端处形成短循环,该短循环现象特别是在低温空调区域中无法提供人体散热目的,依人体排热原理是将汗水排至皮肤表层利用空气流通挥发汗水达到降低体热,而现行短循环之空调设备,除非是人站立于出风口端可籍其短循环之空气与皮肤表层接触挥散热气,否则即使加大空调设备或降低输出温度仍有闷热感,特别是一些不规则形或长廊或多隔间之室内空间其空调设备之设置常无法满足空气流通或循环之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空调设备产生长循环或曲线路径循环,使空气单向、多向流通的直线或曲线的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是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上固定有若干个呈适当间距且以线体排列方式的供气装置组合,利用这些供气装置驱动产生一小段距离位移之气流,以接续形式带引室内空气朝线体排列方向作长距离换气或作循环。又,该若干个呈适当间距固定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上之供气装置是以直线或曲线排列方式组合。又,该若干个呈适当间距固定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上之供气装置是采由下而上及由上而下之线体排列方式组合。又,若干个呈适当间距固定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上的末端供气装置是朝向开放端(出口),则可作半开放的空调系统。又,前述之末端供气装置朝向开放端(出口),且启始端之供气装置是固定于另一开放端(入口),则可作全开放系统引入新鲜空气。

    本发明之结构,其中供气装置是内置于略呈箱形的壳体中,壳体侧面连通一或数个喷嘴,供气装置可为具有动力驱动供气地风扇、风车或风机等,将若干个供气装置呈适当间距以线体排列方式组合并固定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上。调路径作单向、双向或多向供气。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一详述。

    图1是本发明之单向结构组合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之单向结构组合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之双向结构组合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之多向结构组合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之最佳实施例。

    图号简单说明:

    (1)壳体、(2)供气装置、(3)喷嘴、(4)风管、(5)入口、(6)出口、(7)室内结构物。

    请参阅图1、2、5,本发明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是利用若干个固定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7)即墙或天花板面上之供气装置(2),呈适当间距以直线排列方式组合,由于各供气装置(2)驱动空气向前产生一小段距离之气流,而该供气装置(2)驱动气流之同时可带引气流周围之室内停滞空气朝同方向流通,当固定有若干个适当间距之供气装置(2)以接续方式连接各小段距离之气流,即可形成一长距离气流而使室内空气朝流动方向移动达到长循环或流通的目的;而若干个呈适当间距之供气装置(2)若以曲线排列方式,则可有效地使密闭或近封闭空间内之空气循环。以仅设有一门口之房间为例,该房间之墙或天花板面上固定有略呈房间轮廓形状之曲线排列之若干适当间距之供气装置(2),可使该房间内空气随各被供气装置(2)驱动之气流带引而流通(开门状态)或循环(开门状态)。

    又该方法特别适用于一般空调设备无法完成全循环或换气之特殊环境,如不规则形或多隔间或长廊形状之室内空间,利用呈适当间距以直线或曲线排列之供气装置(2)固定于室内结构物(7)上,可使室内空气做有效地全循环或全换气。

    另外,如大型近封闭空间如戏剧院、室内体育馆、会议厅等具有挑高空间,以一般中央空调根本无法完全做到有效空调循环或换气,尤其该类空间之天花板过高无法设置空调管路,而对向墙面之间距又太远,即使是出风门端温度极低(低温空调),仍无法供给长距离低温气流至中央区域而有闷热感,该类空间通常长时间容纳众多人,为避免该空间内含氧量降低需有效换气,人体呼出之高温气体较轻而上浮皆汇集于该空间天花板处,因此,一般空调皆无法作到全换气,而本发明则可利用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之直线或曲线排列方式固定供气装置(2)于室内墙或天花板面结构物(7)上;或是采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之直线或曲线排列交互运用,可将该类近封闭式空间中之空气作长或全循环,甚至于极短时间内全部换气。

    本发明之结构如图1、2、3、4所示,供气装置(2)是内置于一略呈箱形之壳体(1)中,且固定于室内墙或天花板面结构物(7)上,壳体(1)设有进气孔,壳体(1)之侧面可连通一或数个喷嘴(3),当供气装置(2)动作时,即由喷嘴(3)端喷出急速气流,利用该具有速度之气流产生带引气流,使周围之滞留空气朝同方向前进,而若干个呈适当间距排列之供气装置(2)之喷嘴(3)端皆同时产生有速度之气流即可有效按直线或曲线排列方式作长距循环或全部换气。该供气装置(2)可为风扇、风车或风机等供气。

    又上述供气装置(2)之壳体(1)与喷嘴(3)间可籍一固定或可调整角度之风管(4)连通,则本发明使用于交叉空调路径时可作单向或双向或多向供气。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如图5,是以若干个供气装置(2)呈适当间距以曲线排列方式固定于多隔间空间之墙及天花板面上,利用曲线排列方式可将该空间内空气带引流通,其中若干个呈适当间距排列供气装置(2)末端是朝向开放端出门(6),则可有效淘汰不洁之室内空气(半开放系统),又,该排列曲线启始端是固定于另一开放端入口(5)且排列曲线末端朝向出口(6),则可引入外界新鲜空气(全开放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及结构利用若干个经济、简单的供气装置即可改善室内空气流通状态,明显提高空调效率,且节省大量空调设备耗电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线体排列辅助供气之方法及其结构,其是利用若干个固定于建筑物室内结构物上之供气装置呈适当间距以线体排列方式带引该空间内之空气流通,该供气装置可为风扇或风车或风机等具有驱动供气者,其中,该供气装置内置于一略为箱形之壳体中,壳体侧面可连通一或数个喷嘴,壳体及由一固定或可调整角度之风管连通喷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