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印法中的一种印刷元素形式本发明有关一种印刷元素的形式,该印刷元素是采用胶印法、
尤其是轮转式胶印法印刷时在一印刷单元上的多个由四周围绕的
路径所相互隔开的印刷元素中的一个,其中各印刷元素具有一种
多边形的几何形状。
自创造胶印法的复制技术以来,人们便希望替代照相制版网
屏而来模仿旧的、无网屏的石版印刷术或者至少尽量接近该技术。
随着照相平版印刷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用常规
技术的网屏尽管能达到相对高的印刷质量,但却不能仿制旧式的
照相平版印刷。照相制版式网屏,比如象格拉达尔网屏或品红网
屏非常适合于新开发的照相平版印刷术且也适合于复印技术。但
这些网屏种类却存在着某些技术缺陷如网屏线条中断、莫尔条纹
生成、二次莫尔条纹生成以及花瓣状图案的形成。因此一直希望
使最初的照相平版印刷术即石版印刷能够无网屏地仅仅使用石版
表面的颗粒作为印刷元素来用于胶印技术。
因此便首先产生了十分一般的任务,即制造无网屏的石版。
最初的想法是,将一透明胶片的彩色颗粒作为基础并通过颜色分
离法来选出颗粒并用作印刷元素。这种尝试由于照相材料的不理
想而终告失败。但采用计算机编程和Post Script页面描述程序却
能取得部分成果。由于这些网屏程序要受到一种受控的随机发生
器的作用,因而产生的问题是,所选的单元的分辨率越细,各颜
色层次曲线的计算便越困难。由于该问题,这种网屏类型如同
Cristall、Diamond、或Harlequin-HD网屏一样均不适用于报纸
轮转式印刷机。
因此在以前又回到了胶印用的常规网屏技术。在轮转式胶印
中,一块印刷板被张紧在一圆筒上。该圆筒与另一覆盖有一橡胶
布的圆筒一起工作,且该另一圆筒又与一反压圆筒一起工作,经
该反压圆筒将待印的纸送入。印刷板的印刷位置被如下所述地加
以准备,使得它排斥水而接受油脂性的印刷颜色。非印刷位置则
被做成亲水的但排斥油脂性颜色。印刷时先将整块印刷板浸湿,
其中仅仅那些非印刷的、亲水的位置接收水分。由此被部分弄湿
的印刷板便走过颜色辊子,该颜色辊子将含油脂的颜色传递到印
刷板的非浸润位置上。印刷图象然后被传递到橡胶布圆筒上,再
从那里被传递到待印刷的纸上。
一张印刷图象的待上色位置被分成众多印刷元素,它们用肉
眼是看不出来的。每个印刷元素与其相邻的元素间是靠路径分开
的。这些路径不上色。一个图象点中的路径的总面积越大,该图
象点被显得越亮。一个图象点的总面积中的被上色部分确定了一
个灰度值、即图象点的半色调值,且通常是以百分比值给出的。
用一具有许多分散在其上的印刷元素的网屏则可通过改变印
刷元素尺寸来模拟不同的半色调值。已知有将印刷元素组成为方
形的、圆形的面积、椭圆的或其它的几何面积。图象的轮廓清晰
度在技术上能实现的细度条件下采用已知的那些印刷元素形式却
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原因在于,即使在中等印刷元素尺寸情况
下,亦即相关图象区域具有中等半色调值,便已产生了点之间的
连接现象,这样印刷图象的轮廓清晰度和阴影层次变化便是不令
人满意的。在待寻找的印刷元素形式中,必须将点连接尽量向“后”
置于阴影深处,且必须能通过层次变化曲线来完美地控制新的印
刷元素形式。
该问题的一种已知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根据EP-A 0 825 490
的印刷元素形式。在棋盘式配置的虚网屏小格的每一小格中,各
配置有一个印刷元素,这样在整个网屏小格上始终保持不变的任
意色调值情况下,对一个印刷元素的边界线上的所有点来说,到
达相邻印刷元素的各最短距离至少都近似为相同的。因此印刷元
素应具有一种实质为长菱形的面积,其边界线成弧形地延伸,这
样它们便形成了两个相互对角相对的锐角和两个相互对角相对的
圆角或钝角。由此一个印刷元素便形成一种旗帜的形式。
这种印刷元素形式及其在网屏中的配置其优点是:纯理论上
讲,仅当在一个100%的半色调值时才会发生点连接现象。尽管这
种印刷元素形式是专为四色印刷所研制的,但在彩色成像时始终
仍存在着形成莫尔条纹的缺点。这种现象只有当用于另一种诸如
品红、青或黄色的印刷元素相对于黑色的普通配置绕中点轴被旋
转时才可避免,而这在调整软件中却是一件十分费力的工作。
本发明的任务是,研制一种新的印刷元素形式,用该形式可
以实现更加清晰的复制品和在阴影部分中更为精细、柔和的颜色
层次,尤其是在彩色印刷时、当然是在采用一个印刷元素的一种
且相同的形式条件下不产生莫尔条纹。
根据使用如EP-A-0 825 490所述的印刷元素的经验,作为
所提出的任务的解决方案则提供有:各印刷元素仅仅由S形线条
所限定,且这些线条在该印刷元素的所有角上包括一个≤90°的角
度。由此则在印刷元素不仅仅由三条线条、而且更好地是由四条
线条所限定时,上述做法是特别有意义的,因为这样便产生了一
种具有软性打结式的S形线条的螺旋桨结构。由此则找到了一种
可明确规定的几何形印刷元素形式。
一个印刷元素的这种结构具有的特殊优点是,在将螺旋桨垂
直于一根轴进行镜像映照穿过中点和相对的波谷线波峰线间的转
折点时,便可形成一相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印刷元素。当现在将
被映照的印刷元素用另一种颜色、优选地当用黑色结合品红而当
用青绿结合黄色进行着色时,便不会再出现莫尔条纹现象,这一
点对四色印刷来说具有特别大的优越性。在采用这种螺旋桨式印
刷元素时,那种在采用旗帜式印刷元素时为避免形成莫尔条纹所
要应用的对印刷元素的旋转处理便没有必要了,在这里对其它的
颜色则仅仅只需使用被映照的螺旋桨,而这一点用现有的软件是
很容易做到的。这种印刷元素对152~304lpi的频率范围来说是
可以采用的。
当然,对四色印刷来说也可不应用映照技术来使用这种印刷
元素。此时,为避免莫尔条纹的形成,该印刷元素要如已有的技
术那样绕中间轴进行旋转。
为使印刷图象能够具有不同的明暗层次、即一种变化的色调
值,因此印刷元素必须通过一个面积与其相邻的未着色的元素隔
开。这些(白色的)面积在根据本专利申请的配置形式中始终是
等宽的线条形状的,且具有如下的形式,即网屏的相互相邻配置
的印刷元素—并不被配置成棋盘式图案—被这样地相互关联起
来:在每个且甚至是变化的色调值上,两条相邻边到紧接着的印
刷元素的距离在该边的长度之上始终是恒定的。这种配置形式仅
当出现一个约为100%的半调值时才是各相邻印刷元素出现一种
点连接的先决条件。这种配置产生的结果是温和的亮度差,在用
这种印刷元素所制造的图象中有最佳的轮廓清晰度。
因此这种印刷元素尤其适合被用于报纸胶印、卷筒轮胶印或
走纸式胶印中的彩色复印。
以下通过附图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印刷元素的形式。附图
中:
图1为一已有的胶印装置辊子截面的示意图,
图2以放大多倍形式以俯视图示出一单个的螺旋桨式印刷元
素,
图3为图2所示的一印刷元素以及一个绕一根通过该印刷元
素中点的轴X-X的映照,
图4以稍稍小一点的放大形式示出多个一个接一个配置的具
有相同色调值的螺旋桨式印刷元素,
图5同样以放大多倍、但较之图2或图3的放大倍数稍小些
的放大倍数示出多个具有不同大小的印刷元素,亦即它们具有不
同的色调值。
根据图1的胶印装置用一板式圆筒1进行工作,在该圆筒上
张紧有一印刷板2。板式圆筒1一方面与一橡胶布圆筒3一起工作
橡胶布圆筒3则进一步与一张紧有如纸4那样的待印刷的印刷载
体的反压圆筒5一起工作,另一方面则与一上色机构6和一湿润
装置7一起工作。印刷颜色60则被上色机构6经多个压力辊子8
传递至印刷板2上。水70则被湿润装置7经多个另外的传递辊子
9传递。所有辊子和圆筒均相互在相反的方向上运行,如图中部分
地用箭头所标记的那样。
用湿润装置7将水70传递至印刷板2的非印刷位置10,而
印刷板2的印刷位置11则保持不受水的作用。湿润位置11在接
触压力辊子8的接触位置12上排斥印刷颜色60,而印刷位置11
则接收该印刷颜色60。印刷颜色60然后被从印刷板2传递到橡胶
布圆筒3上并在那里形成颜色位置11′,该位置11′最终被印刷到
印刷载体4上。
印刷位置11或颜色位置11′根据图2和图3所示是印刷元素。
它们在实际中是非常小的且用肉眼是不能将它们相互分开的。图2
以放大许多倍的形式示出一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桨结构的印
刷元素。该螺旋桨具有四条S形的边线15,它们的长度完全相等。
每根边线起始于角上具有一个下降的线谷15′且终止于一个下降
的线峰15″或在另一方向上开始于一上升的线峰15″而终止于一上
升的线谷15′。当S形边线都等长时,则在一根终止的峰线与一根
起始的谷线交汇的角上形成一个90°的角。
在这种印刷元素17的结构中,映照产生了一种相同形式的、
但同样为被映照的印刷元素,该元素在用底色覆盖时仅显示出圆
形的角。上述现象的前提条件是印刷元素的一种映照垂直于一根
轴X-X并通过一印刷元素的两相对S形线条的中点和转折点。
图3示出一个被这样映照的印刷元素17′,该元素在此处另外还具
有相同的大小。实际中根据所需要的混合颜色则可使不同颜色的
两汇合的印刷元素具有不同的大小。重要的仅仅是,在印刷元素
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因此也使用相同的软件来制造印刷元素时,一
个印刷元素的部分则用其自身的颜色未加混合地被印刷,这样则
避免了莫尔现象的产生。当现在印刷元素的必要的角在映照之后
始终是圆的时,莫尔现象便被消除了,此时无须将印刷元素绕其
中轴旋转。
按图4,螺旋桨式的印刷元素相互紧挨着地布置成,各相邻
印刷元素的两个边线15之间的距离始终为常数。不着墨的路径18
始终等宽。这在低于100%的色调值时就已经是避免点连接
(Punkteschluss)先决条件。在独立于棋盘式图案布置在印刷点
上的螺旋桨式印刷元素时,绝不会产生点连接,除非特殊的印刷
点要被印刷成绝对黑。
为对上述内容加以补充,必须参考图5。其中未加改动地照
样示出螺旋桨式印刷元素,然而在图5或印刷点的面积之上印刷
元素之间的各距离、亦即路径18的宽度发生了改变。由此色调值
也跟着改变。印刷点朝图象的下方则越来越亮。路径的拓宽可以
如上所述地是连续地或如下所述地以较大百分比突跳地进行。在
印刷点下方的百分比突跳仅仅是较大的,要使得图象点在这种分
辨率之下能被看得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