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44331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6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8432.X

申请日:

2003.03.31

公开号:

CN1461713A

公开日:

2003.12.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2M 7/12申请日:20030331授权公告日:20061206终止日期:201203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R16/00; B60G7/00; F01N3/00

主分类号:

B60R16/00; B60G7/00; F01N3/00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川寧; 河本秀一; 矢萩邦夫; 平山周二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2.05.29 JP 154995/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两轮摩托车上,使动力单元以及排气消音器的重量向后轮的左右两侧分散,强固地进行排气消音器的对动力单元的支撑。在将可转动地支撑形成在该动力单元(P)的外壳(10)上的吊臂(26)的水平的枢轴(24)的两端部连接在车身架(1)上的两轮摩托车中,在从发动机(E)延伸出的迂回后轮(6r)的排气管(16)上,将夹着后轮(6r)被配置在与发动机(E)相反侧的排气消音器(17)连接,将该排气消音器(17)通过消音器撑杆(30)支撑在前述吊臂(26)的排气消音器(17)一侧的端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所述两轮摩托车将 由发动机(E)和在输出轴(12)上连结后轮(6r)的变速器(T)构 成的动力单元(P)配置在后轮(6r)左右的一侧,将可转动地支撑形 成在该动力单元(P)的外壳(10)上的吊臂(26)的水平的枢轴(24) 的两端部连接在车身架(1)上, 其特征在于,在从发动机(E)延伸出的迂回后轮(6r)的排气管(16) 的下游端,将夹着后轮(6r)被配置在与发动机(E)相反侧的排气消音 器(17)连接,将该排气消音器(17)通过消音器撑杆(30)支撑在前 述吊臂(26)的排气消音器(17)一侧的端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其 特征在于,在将该消音器撑杆(30)的基端固定在排气消音器(17) 上的同时,在该消音器撑杆(30)的前端形成上下一对连结部(31), 将这些连结部(31)从上下夹着前述枢轴(24)、通过连接部件(34) 连接在前述吊臂(26)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 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吊臂(26)的排气消音器(17)一侧的端面上刻 设具有与前述枢轴(24)平行的轴线的螺栓孔(33),通过将从车体外 侧穿插到前述连结部(31)上的作为连接部件的螺栓(34)与该螺栓 孔(33)螺合紧固,将连结部(31)连接在前述吊臂(26)上。

说明书


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摩托车,特别是将发动机的排气消音器配设在动力单元上的构造。所述两轮摩托车将由发动机和在输出轴上连结后轮的变速器构成的动力单元配置在后轮左右的一侧,将可转动地支撑形成在该动力单元的外壳上的吊臂的、水平的枢轴的两端部连接在车身架上。

    背景技术

    上述那样的两轮摩托车,例如,特开平11-2125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已经被公众所知。以往,在那样地两轮摩托车中,发动机的排气消音器与动力单元一起被配置在后轮的左右一侧,而且安装在动力单元的适宜的部位。

    在以往的两轮摩托车中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中,由于动力单元与排气消音器的邻接配置,在可以强固地进行排气消音器的相对于动力单元的支撑的相反一面,包括排气消音器的动力单元的重量都集中在后轮的左右一侧,另外也不容易将连接发动机及排气消音器之间的排气管的长度设定成充分的长度。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在使动力单元以及排气消音器的重量向后轮的左右两侧分散成为可能的同时,能够强固地进行排气消音器的对动力单元的支撑,同时能够将排气管的长度设定成充分的长度。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中,所述两轮摩托车将由发动机和在输出轴上连结后轮的变速器构成的动力单元配置在后轮左右的一侧,将可转动地支撑形成在该动力单元的外壳上的吊臂的水平的枢轴的两端部连接在车身架上,其第一特征在于,在从发动机延伸出的迂回后轮的排气管的下游端,将夹着后轮被配置在与发动机相反侧的排气消音器连接,将该排气消音器通过消音器撑杆支撑在前述吊臂的排气消音器一侧的端部。

    另外,前述外壳与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曲轴箱10对应,前述连结部与连接凸起部31对应。

    根据上述第一特征,动力单元以及排气消音器在后轮左右两侧分开配置,可以极力谋求车体的左右重量的平衡。

    另外,通过在排气消音器上连接从动力单元的发动机延伸、迂回后轮的前部的排气管的下游端,可以容易地对该排气管赋予充分长的管长,可以有助于得到发动机的特别是低、中速的输出性能的提高。

    而且,尽管排气消音器离开动力单元配置,通过将支撑该排气消音器的消音器撑杆的前端部连接在吊臂的排气消音器一侧的端部上,可以使用较短的消音器撑杆,能够提高排气消音器的支撑刚性。

    本发明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二特征在于,在将该消音器撑杆的基端固定在排气消音器上的同时,在该消音器撑杆的前端形成上下一对连结部,将这些连结部从上下夹着前述枢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前述吊臂上。

    根据上述第二特征,使施加在吊臂上的排气消音器的负荷分散到枢轴的周围,减轻向吊臂集中的负荷,可以谋求其耐久性的提高。

    再有,本发明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三特征在于,在前述吊臂的排气消音器一侧的端面上刻设具有与前述枢轴平行的轴线的螺栓孔,通过将从车体外侧穿插到前述连结部上的作为连接部件的螺栓与该螺栓孔螺合紧固,将连结部连接在前述吊臂上。

    根据上述第三特征,可以不被其他物品干扰地容易地进行前述螺栓的螺合、紧固,可谋求消音器撑杆的向吊臂的组装性的提高,而且,通过对相互被支撑在枢轴上的吊臂的轴承孔、和前述螺栓孔的下孔进行多轴加工,能够一举地形成,还有前述螺栓孔可以接近枢轴配置,可以谋求吊臂的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的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要部放大侧视图。

    图3是图2的3-3箭头视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的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要部放大侧视图,图3是图2的3-3箭头视图,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首先在图1中,两轮摩托车S的车身架1由下述构成:从可转向地支撑前叉2的头管1h向下方延伸、支撑踏板面3的前部车架1f,从该前部车架1f的后端向上方延伸、支撑工具箱4、乘坐用座椅5以及燃料箱7的后部车架1r;在前叉2上下端枢轴支撑着前轮6f,在后部车架1r上可上下摆动地悬挂着动力单元P,以支撑并驱动后轮6r,而且在后部车架1r与动力单元P之间安装着后减震器8。另外,在前部车架1f上安装着使车体可自立的支架9。这样,两轮摩托车S构成为踏板型。

    如图2及图3所示,动力单元P是在发动机E的曲轴箱10中,一起收纳曲轴和变速机构而构成的装置,被配置在后轮6r的左右一侧,在图示的例中是配置在右侧。而且,在从曲轴箱10的后部一侧的壁突出的前述变速机构的输出轴12上,安装着后轮6r。

    在发动机E的向车体前方倾斜的汽缸盖13的上面,通过进气管14连接着化油器15,在其下面结合排气管16。该排气管16很大地迂回后轮6r的前部而弯曲,在其下游端,夹着后轮6r、连接着被配置在与动力单元P相反侧的排气消音器17。

    接着,参照图2~图7,对上述动力单元P的悬挂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固设于前部车架1f的后端部的左右侧面的支撑臂20、20的前端焊接着一对支架21、21,在这些支架21、21上,通过水平的第1枢轴23可摆动地连接悬挂杆22。悬挂杆22具有1根前部臂22a和左右一对后部臂22b、22b,该前部臂22a夹着缓冲橡胶25插入前部车架1f的后端部内而被支撑。

    一方面,在发动机E的曲轴箱10上一体地形成吊臂26。该吊臂26由臂部26a和轴承毂26b构成,该臂部26a从曲轴箱10的前面向后轮6r的前方且朝着后轮6r的旋转中心面O斜向突出,该轴承毂26b从该臂部26a的前端向左右延伸,在后轮6r的前方横断其旋转中心面O地(换言之车体的纵中心面)水平配置,从轴承毂26b向臂部26a穿设减轻重量孔28。

    在轴承毂26b的轴承孔的两端部分别压入橡胶垫27、27。该轴承毂26b被配置在悬挂杆22的左右两后部臂22b、22b的后端部之间,通过左右的橡胶垫27、27可旋转地支撑轴承毂26b的水平的第2枢轴24的两端与两后部臂22b、22b连接。因此,动力单元P可在第2枢轴的周围上下摆动,来自该动力单元P的作用于悬挂杆22的摆动冲击力通过缓冲橡胶25吸收。

    排气消音器17利用上述动力单元P的悬挂装置,如下述那样被支撑。

    在排气消音器17的上面焊接着消音器撑杆30的基端,该消音器撑杆30的前端部分成上下的双股部30a、30a,在该双股部30a、30a的前端具有与前述第2枢轴24平行的轴线的一对的连接凸起31、31被固定设置。一方面,在前述吊臂26的轴承毂26b的排气消音器17一侧的端部上,夹着第2枢轴24形成向上下鼓出的消音器安装部32、32(特别参照图2)。因此,轴承毂26b的排气消音器17一侧的端面与动力单元P一侧的端面相比,宽出了消音器安装部32、32这部分。在这些消音器安装部32、32的端面上,刻设从上下夹着第2枢轴24排列的、且具有与其平行的轴线的一对螺栓孔33、33。而且,将从车体的外侧穿插在消音器撑杆30的一对连接凸起31、31中的螺栓34、34螺合紧固在消音器安装部32、32的一对螺栓孔33、33中,据此,连接凸起31、31被紧固在轴承毂26b的端面上。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

    两轮摩托车S在行驶中,若后轮6r随着路面的凹凸升降的话,支撑后轮6r的、且一体地具备吊臂26的动力单元P,与通过消音器撑杆30被支撑在吊臂26上的排气消音器17成为一体,在第2枢轴24的周围上下摆动,可以将该上下摆动通过后减震器8缓冲。

    但是,由于动力单元P以及排气消音器17分别配置在后轮6r的左右两侧,能够极力地谋求车体左右重量的平衡。另外,尽管动力单元P配置在后轮6r的一侧,但通过横断后轮6r的旋转中心面O地配置承受着后轮6r、动力单元P或排气消音器17等的重物的吊臂26,能够极力地回避相对于包括吊臂26及第2枢轴24的悬挂装置的偏荷载,据此可以谋求两轮摩托车S的乘坐舒适感。

    另外,由于在排气消音器17上连接从动力单元P的发动机E延伸、迂回后轮6r的前部的排气管16的下游端,可以容易地对该排气管16赋予充分长的管长,可以有助于得到发动机E的特别是低、中速的输出性能的提高。

    而且,尽管排气消音器17离开动力单元P配置,通过将支撑该排气消音器的消音器撑杆30的前端部连接在吊臂26的轴承毂26b的排气消音器17一侧的端部上,可以使用较短的消音器撑杆30,能够提高排气消音器17的支撑刚性,保证其稳定的支撑。

    特别是,由于消音器撑杆30的双股部30a、30a的连接凸起31、31从上下夹着第2枢轴24、与吊臂26的轴承毂26b的一对消音器安装部32、32紧固连接,使施加在吊臂26上的排气消音器17的负荷分散到第2枢轴24的周围,减轻向吊臂26集中的负荷,可以谋求其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在将消音器撑杆30向吊臂26安装时,通过将从车体的外侧穿插在连接凸起31、31中的螺栓34、34螺合紧固在吊臂26的轴承毂26b的消音器安装部32、32的端面开设的螺栓孔33、33中,可以不被其他物品干扰地容易地进行螺栓34、34的螺合、紧固,消音器撑杆30的向吊臂26的组装性非常良好。

    再有,一对的螺栓孔33、33由于被刻设在轴承毂26a的一对消音器安装部32、32的端面上与第2枢轴24平行,通过对轴承毂26b的轴承孔以及螺栓孔33、33的下孔进行多轴加工,能够一举地形成,另外螺栓孔33、33可以接近第2枢轴24配置,可以谋求轴承毂26b的紧凑化。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主要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的设计变更。例如,可以将消音器撑杆的两端部用螺栓固定在排气消音器以及吊臂上。另外,与上述实施例相反,也可以将消音器撑杆与吊臂一体形成,将消音器撑杆的前端用螺栓固定在排气消音器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将由发动机和在输出轴上连结后轮的变速器构成的动力单元配置在后轮左右的一侧,将可转动地支撑形成在该动力单元的外壳上的吊臂的水平的枢轴的两端部连接在车身架上的两轮摩托车中,在从发动机延伸出的迂回后轮的排气管的下游端,将夹着后轮被配置在与发动机相反侧的排气消音器连接,将该排气消音器通过消音器撑杆支撑在前述吊臂的排气消音器一侧的端部,据此,动力单元以及排气消音器在后轮左右两侧分开配置,可以极力谋求车体的左右重量的平衡,另外,通过在排气消音器上连接从动力单元的发动机延伸、迂回后轮的前部的排气管的下游端,可以容易地对该排气管赋予充分长的管长,可以有助于得到发动机的特别是低、中速的输出性能的提高。而且,尽管排气消音器离开动力单元配置,通过将支撑该排气消音器的消音器撑杆的前端部连接在吊臂的排气消音器一侧的端部上,可以使用较短的消音器撑杆,能够提高排气消音器的支撑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由于在将该消音器撑杆的基端固定在排气消音器上的同时,在该消音器撑杆的前端形成上下一对连结部,将这些连结部从上下夹着前述枢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前述吊臂上,使施加在吊臂上的排气消音器的负荷分散到枢轴的周围,减轻向吊臂集中的负荷,可以谋求其耐久性的提高。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由于在前述吊臂的排气消音器一侧的端面上刻设具有与前述枢轴平行的轴线的螺栓孔,通过将从车体外侧穿插到前述连结部上的作为连接部件的螺栓与该螺栓孔螺合紧固,将连结部连接在前述吊臂上,可以不被其他物品干扰地容易地进行前述螺栓的螺合、紧固,可谋求消音器撑杆的向吊臂的组装性的提高,而且,通过对相互被支撑在枢轴上的吊臂的轴承孔、和前述螺栓孔的下孔进行多轴加工,能够一举地形成,还有前述螺栓孔可以接近枢轴配置,可以谋求吊臂的紧凑化。

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两轮摩托车上,使动力单元以及排气消音器的重量向后轮的左右两侧分散,强固地进行排气消音器的对动力单元的支撑。在将可转动地支撑形成在该动力单元(P)的外壳(10)上的吊臂(26)的水平的枢轴(24)的两端部连接在车身架(1)上的两轮摩托车中,在从发动机(E)延伸出的迂回后轮(6r)的排气管(16)上,将夹着后轮(6r)被配置在与发动机(E)相反侧的排气消音器(17)连接,将该排气消音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