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电脑测试仪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针对电脑系统综合性测试的设备的实现方法,特别是一种实现电脑测试仪的方法。技术背景
目前现有的主要针对电脑系统综合性测试的设备有电脑主板故障诊断卡,也叫POST卡。现有诊断卡均只是简单地将主板80H端口(来自BIOS的POST自检程序)的自检故障代码予以显示,再通过查阅诊断卡说明书上该代码的含义便可以大致地知道故障的范围,因此它不具备数据处理能力,显示方式也简单抽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PC升级与维修》一书中第869页倒数第9行“尽管由系统POST完成的诊断并不很彻底,但它确是第一道防线......”,还有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2年6月份出版的《PC硬件工程师手册》第1148页第15行“......这些检测是简短的......”,第16行“......POST是不彻底的......”。而且这种诊断卡不具备自检能力,一旦诊断卡自身出错就不能准确诊断电脑的错误。另外它们一般只能用于台式电脑,对于笔记本电脑甚至电脑外设或者其它电路、元器件束手无策,因此使用范围过于狭小。目前也有用于电脑生产线的线上固定搬不动的价格昴贵的测试设备,它们就更不能适用于日程的电脑检测和电路检测了。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依靠被测电脑的BIOS自检,能够广泛用于测试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甚至非电脑的电路及电子元器件,并且功能齐全、人机对话方式多样的用于测试电脑的方法及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地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电脑测试仪的方法,采用显示器、键盘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如下模块:
微处理器,内设系统控制软件,对本测试仪的各部分进行管理、控制,并分析测试数据;
测试电路,包括被测电路物理连接适配接口和逻辑信号接口,用于与待测试的电路相连接,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对被测电路的数据采集和转换;
信号发生器,连接微处理器和测试电路,以产生测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
电脑通讯接口,连接微处理器,用于微处理器与电脑通讯;
资料库,为一存储被测电路的正确参数的数据库,连接微处理器,为微处理器分析测试数据时提供比较依据;
人机对话模块,连接微处理器和显示器,用于进行语音和文字的人机对话;
以及一电源模块,用于向整个系统供电;
所述系统控制软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开电源、启动;
步骤2:系统自检,用于系统自身故障自检,并显示自检结果和系统配置信息;
步骤3:等待键盘输入控制命令;
步骤4:如果接收到测试的控制命令则进入测试流程,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5:如果接收到信号发生的控制命令则进入信号发生流程,产生用户所需要的信号,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6:如果接收到诊断的控制命令则进入诊断流程,采取语音、文字和图形的方式将被测电脑的BIOS故障自检结果显示,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7:如果接收到通讯的控制命令则进入与个人电脑通讯流程,完成与个人电脑的数据资料交换,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8:如果接收到资料库操作的控制命令则进入资料库操作流程,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9:如果接收到稳定性测试的控制命令则进入稳定性测试流程,从而判定被测电脑的稳定性,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10:如果接收到电脑监控的控制命令则进入监控被测电脑流程,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11: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如果是,则返回到步骤3,如果否,则退出本系统控制软件并关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性的特征:
1)检测过程不依赖于被测电脑的BIOS自检,并且能够通过系统控制软件实现自身的系统自检;
2)可以依靠信号发生器产生检测信号,并可通过信号输出接口输出,因此即使被测电路陷于瘫痪状态也能够实行检测;
3)与被测电路的连接接口形式多样,不仅可以测试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可以测试非电脑的电路及电子元器件,因此使本发明适用性强;
4)提供了强大的资料库,并且资料库可更新,由此保障了测试诊断的范围;
5)测试方法灵活多样,测试功能齐全,并可以测试系统稳定性、监控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便能够提早发现故障;
6)软件操作简单易懂,操作流程指示详细,人机对话形式多样,便于检测人员的使用;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现电脑测试仪的方法的控制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现电脑测试仪的方法的系统控制软件的流程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软件流程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登记、查询配置步骤;
附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显示配置步骤;
附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测试流程;
附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自动连续方式测试流程;
附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单步方式测试流程;
附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自动环绕方式测试流程;
附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信号发生流程;
附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方波信号发生流程;
附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弦波信号发生流程;
附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阶梯波信号发生流程;
附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诊断流程;
附图16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与个人电脑通讯流程;
附图17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资料库操作流程;
附图18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稳定性测试流程;
附图19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监控被测电脑流程;
附图20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第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1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第二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2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第三种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实现电脑测试仪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应用本发明的电脑测试仪的硬件部分的包括显示器、键盘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微处理器,一测试电路,一信号发生器,一电脑通讯接口,一资料库,以及一电源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内设系统控制软件,并连接以上各个模块,所述信号发生器还与测试电路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整个系统供电。
参考附图2,所述系统控制软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开电源、启动;
步骤2:系统自检,用于系统自身故障自检,并显示自检结果和系统配置信息;
步骤3:等待键盘输入控制命令;
步骤4:如果接收到测试的控制命令则进入测试流程,根据用户的选择可采取自动连续、单步、自动环绕等方式测试被测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频率、速度、温度、功率、波形等参数,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5:如果接收到信号发生的控制命令则进入信号发生流程,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方波、正弦波、阶梯波、网络拨号信号、棋盘格信号等信号,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6:如果接收到诊断的控制命令则进入诊断流程,采取语音、文字和图形的方式将被测电脑的BIOS故障自检结果显示,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7:如果接收到通讯的控制命令则进入与个人电脑通讯流程,完成与个人电脑的数据资料交换,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8:如果接收到资料库操作的控制命令则进入资料库操作流程,完成对资料库的整理、更新等操作任务,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9:如果接收到稳定性测试的控制命令则进入稳定性测试流程,通过测试脉冲数量、电压波形、电流值、温度值、速度值、频率变化等参数从而判定被测电脑的稳定性,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10:如果接收到电脑监控的控制命令则进入监控被测电脑流程,即根据用户的选择监控被测电脑的脉冲、电压、电流、波形、故障自检通过率、温度、速度、频率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完成后进入步骤11;
步骤11: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如果是,则返回到步骤3,如果否,则退出本系统控制软件并关机。
附图3~附图23提供了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
参考附图3,本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包括:
一微处理器,可以是现有的单片机、非单片机类的(如Z80等)CPU,也可以是所谓“通用型智能模块、智能卡”等,这里采用Z80。它的作用如下:①对本发明进行全面的自动控制;②对本发明的所有信息进行交流、处理、分析、管理等;
一资料库,连接微处理器,它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资料比较依据;②给需要信息支持的部件提供如脉冲的频率、脉宽、电压、电流等各种电参数的信息。它的接入可以是本发明内部自带的,也可以由用户外插,它的建立可以是随机抓取的,也可以由用户建立,且可以不断更新升级;它的媒质可以是IC、磁盘、光盘等,这里资料库建立在磁盘内;
一个人电脑通讯接口,连接微处理器,以便能充分利用PC个人电脑中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无论是开发设计、生产、调试检验及日常维护都离不开这部分,通过它与PC电脑之间进行资料的发送与接收,它可以连接于PC电脑的USB、COM、并口、笔记本的IEE1394口等标准通用接口,这里采用笔记本的IEE1394通讯接口;
一信号产生电路和一信号输出接口,他们都连接微处理器,并且信号产生电路连接信号输出接口,所述信号产生电路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产生所需如正弦波,阶梯波、网络拨号等各种电信号,并且能够通过信号输出接口输出信号供外界使用;
一被测电路物理连接适配接口,连接被测电路,并能将被测电路五花八门的连接方式变换成本发明所能连接的方式,包括电子元器件也可变换成本发明所能连接的方式而进行测试;
一测量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信号产生电路和微处理器;
一被测电路输入接口,接收来自被测电路物理连接适配接口的待测信号,并加工成为测量数据采集模块所能接受的规范,再送到测量数据采集模块,与测量数据采集模块共同实现模拟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A/D转换),以供微处理器读取,从而实现对本发明测试功能的智能化、数字化;
一逻辑信号接口,可以为与被测电脑相匹配的ISA、EISA、VESA、PCI、AGP、IDE、SCSI、PCMCIA、IEE1394、USB、COM串口、并口,或者为可以测试电路中的零散信号的探头。在被较佳实施例中采用ISA接口和PCI接口(如附图22所示)。微处理器可以通过该接口读入被测电路的逻辑量,所述逻辑信号接口可以进行I/O地址译码和信号锁存,以保证微处理器在通过逻辑信号接口与被测电脑通讯时数据准确传送;
一分频器,将被测频率信号或脉冲信号进行分频或计数后与微处理器连接,以实现对其诸如测频率、监测被测电路的脉冲情况等功能;
一语音电路及扬声器,连接微处理器,从而可以将本发明需要显示的信息用语音或(多语种)语言的方式通过扬声器发音,它的作用是当操作者的眼睛要不停的盯住测试点的探棒或长时间看显示器眼睛疲劳时,它可轻松解决此问题;
一显示驱动模块及机外显示接口,微处理器通过显示驱动模块连接机外显示接口或者显示器,这里所述的显示器可以为自身显示器,也可以为PC电脑通用显示器,显示方式有数码、文字、图形,显示部件类别有发光管、数码管、示波管、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当本装置如本较佳实施例中被制成卡式,插入被测电脑内部使用时,所述机外显示接口便可连接被测电脑外的显示设备以进行人机对话;
一电源模块及电源指示灯组,为本发明的电源供应系统。所述电源指示灯组是利用灯的亮、不亮、闪亮、不同的灭亮次数、灭亮间隔时间长短的方式显示电源情况;
一自身工作指示灯组及灯驱动,用于指示本发明当前工作状态、工作模式、功能等自身的情况。
附图20、21、2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被制成卡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20所示为一方形卡,可插入台式电脑中,其底端为PCI插槽,其右端为ISA插槽,其上的直插式元器件被加工成为贴片式的安装,这样,使无外壳的功能卡不伤手,而且也减少了线路板中导电孔的数量而大大提高了电性能。附图21、22所示为用于插入笔记本电脑中的长形卡,所带通讯接口为PCMCIA接口,它们的一端都带有扩展槽,以便设置显示部件。
参考附图4,本实施例的系统控制软件包括的步骤为:
步骤1:开电源、启动;
步骤2:登记、查询配置、故障自检;
步骤3:显示配置等信息;
步骤4:扫描键盘,等待输入控制命令;
步骤5:如果接收到测试的控制命令则进入测试流程,根据用户的选择可采取自动连续、单步、自动环绕等方式测试被测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频率、速度、温度、功率、波形等参数,完成后进入步骤20;
步骤6:如果接收到信号发生的控制命令则进入信号发生流程,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方波、正弦波、阶梯波、网络拨号信号、棋盘格信号等信号,完成后进入步骤20;
步骤7:如果接收到诊断的控制命令则进入诊断流程,采取语音、文字和图形的方式将被测电脑的BIOS故障自检结果显示,完成后进入步骤20;
步骤8:如果接收到通讯的控制命令则进入与个人电脑通讯流程,完成与个人电脑的数据资料交换,完成后进入步骤20;
步骤9:如果接收到资料库操作的控制命令则进入资料库操作流程,完成对资料库的整理、更新等操作任务,完成后进入步骤20;
步骤10:如果接收到稳定性测试的控制命令则进入稳定性测试流程,完成后进入步骤20;
步骤11:如果接收到电脑监控的控制命令则进入监控被测电脑流程,完成后进入步骤20;
步骤12:如果接收到测速度的控制命令,则进入测速度流程,完成后进入步骤20;
步骤20: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如果是,则返回到步骤4,如果否,则退出本系统控制软件并执行关机操作21。
参考附图5,所述登记、查询配置、故障自检2的步骤为:
步骤201:开始;
步骤202:查询资料库,如果查询到,则登记库的类别、大小等参数;
步骤203:查询机外显示器,如果查询到,则登记机外显示器的类别、分辨率等参数;
步骤204:查询自身显示器,如果查询到,则登记自身显示器类别、分辨率等参数;
步骤205:查询语音电路,如果查询到,则登记语音电路工作方式、存储时间长短等参数;
步骤206:查询PC电脑通信接口是否连接了PC电脑,如果是,则登记所连接接口的种类;
步骤207:查询信号输出接口是否连接探头、电缆等输出连线,如果是,则登记其类别、参数;
步骤208:查询信号产生电路,如果查询到,则登记已接入的模块数量、类别、参数等;
步骤209:查询被测电路物理连接适配接口是否有与被测电路连接的适配器,如果有,则登记其类别、线数等参数;
步骤210:查询被测电路输入接口,如果查询到,则登记其模块的档次、数量、分别的参数;
步骤211:查询对已登记的配置故障自检是否通过,如果是,则结束本流程,进入显示配置信息3,否则,进入步骤212;
步骤212:查询是否全部为通过,如果是,则显示“无可用配置”后停机,否则,将通过的配置登记为可用的,然后结束本流程,进入显示配置信息3。
参考附图6,所述显示配置等信息3是通过步骤302显示资料库的类别及其容量;通过步骤303显示显示器的类别和种类;通过步骤304显示PC电脑通信接口信息;通过步骤305显示信号输出所连接的装置;通过步骤306显示信号发生器的可产生的信号模块的信息;通过步骤307显示被测电路物理连接适配接口的接入连线的信息;通过步骤308显示测量数据采集模块允许选配的数据线的最多位数、参考电压范围、A/D转换数据线位数、A/D转换参考电压等参数;通过步骤309显示键盘类型;通过步骤310显示其它相关信息。
参考附图7,所述测试流程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开始;
步骤502:显示“请选择测试方式”;
步骤503:扫描键盘并进行键义分析,从而接收控制命令;
步骤504:如果接收到自动连续方式的控制命令,则执行自动连续方式测试流程1504;
步骤505:如果接收到单步方式的控制命令,则执行单步方式测试流程1505;
步骤506:如果接收到自动环绕方式的控制命令,则执行自动环绕方式测试流程1506;
步骤507:如果接收到可控环绕方式的控制命令,则执行可控环绕方式测试流程;
步骤508:检测是否还需继续测试,如果是则返回步骤503,如果不是,则结束本流程,进入判断是否继续流程20。
其中,测试的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参考附图8,所述自动连续方式测试流程1504是指导使用者在电压、电流、电阻、频率、速度、温度、功率和波形这些参数中选中一个参数,然后自动循环检测所选参数,如果在循环的过程中接收到中断检测信号,则中断检测进入步骤508。
参考附图9,所述单步方式测试流程1505是指导使用者选择电压、电流、电阻、频率、速度、温度、功率和波形中的某一参数进行测试,然后判断当前是否为最后一步,如果不是,则重复测试所选参数,如果是,则判断是否从头再单步测试,如果是,则指导使用者选择测试参数,如果不是,则退出单步方式测试流程进入步骤508。
参考附图10,所述自动环绕方式测试流程1506是指导使用者选择环绕方式,并根据所选环绕方式进行检测,如果在环绕测试中接收到检测中断的信号,则中断检测进入步骤508。其中,所述环绕方式包括:不同参数之间环绕测试、单一参数的环绕测试、不同参数和单一参数之间的交叉环绕测试。
参考附图11,所述信号发生流程6是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方波、正弦波、阶梯波、网络拨号信号、棋盘格信号等信号。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开始;
步骤602:显示“请选择当前需要那些信号?”;
步骤603:扫描键盘,等待输入当前所需要产生的信号;
步骤604:如果需要产生方波信号,则执行方波信号发生流程1 604;
步骤605:如果需要产生正弦波信号,则执行正弦波信号发生流程1605;
步骤606:如果需要产生阶梯波信号,则执行阶梯拨信号发生流程1606;
步骤607:如果需要产生网络拨号信号,则根据使用者输入的多音频、脉冲的拨号方式设置网络拨号信号发生的软硬件环境,并从信号发生器输出网络拨号信号,结束后进入步骤609;
步骤608:如果需要产生棋盘格信号,则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格宽、格高、色别、行数、列数等参数设置棋盘格信号发生的软硬件环境,并从信号发生器中输出棋盘格信号,结束后进入步骤609;
步骤609:查询是否还要继续,如果是,则返回步骤603,如果不是,则结束本流程,进入判断是否继续流程20。
参考附图12,所述方波信号发生流程1604是指导使用者输入方波的占空比值、频率值、高度值和输出路数,并将这些参数输入到信号发生器中从而设置方波发生的软硬件环境,并从信号发生器中获得持续的方波信号,如果接收到中断信号则关闭信号发生器进入步骤609。
参考附图13,所述正弦波信号发生流程1605是指导使用者输入正弦波的频率值、伏度值和起始相位值,并将这些参数输入到信号发生器中从而设置正弦波发生的软硬件环境,并从信号发生器中输出持续的正弦波信号,如果接收到中断信号则关闭信号发生器进入步骤609。
参考附图14,所述阶梯波信号发生流程1606是指导使用者输入阶梯度、频率、跨度、输出伏度、相位值、输出路数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输入到信号发生器中从而设置阶梯波发生的软硬件环境,并从信号发生器中输出持续的阶梯波信号,如果接收到中断信号则关闭信号发生器进入步骤609;
参考附图15,所述诊断流程7是借被测电脑的BIOS故障自检系统检测,并采取语音、文字和图形的方式将自检结果显示。它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701:开始;
步骤702:显示“现在将被测电脑BIOS故障自检结果显示出来:1----送往语音电路用说话的方式显示;2----送显示器用代码显示;3----送显示器用图文方式显示,请选择”;
步骤703:扫描键盘,等待输入控制命令;
步骤704:如果键入“1”,则按需要的语种进行语音报告被测试的结果,完成后进入步骤710;
步骤705:如果键入“2”,则按需要的十六进制的代码方式送往显示器显示代码,完成后进入步骤710;
步骤706:如果键入“3”,则送往显示器进行图文引导方式将被测电脑中BIOS自检的结果显示出来,完成后进入步骤710;
步骤710:判断是否需要再测一次,如果是则返回步骤702,如果不是,则结束本流程,进入判断是否继续流程20。
参考附图16,所述与PC电脑通讯流程8是用于与个人电脑的数据资料交换,其步骤如下:
步骤801:开始;
步骤802:显示“当前已连接的是某某口(如并口、COM、USB、IEE1394、PCMCIA等)请选择数据传输方向:1----从本机传到PC电脑 2----从PC电脑到本机”;
步骤803:扫描键盘,等待输入控制命令;
步骤804:如果键入“1”,则将要传的数据资料传入电脑,完成后进入步骤806,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805;
步骤805:如果键入“2”,则将需要的资料传入本装置,完成后进入步骤806,如果不是则返回步骤803;
步骤806: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传输,如果是则返回步骤802,如果不是,则结束本流程,进入判断是否继续流程20。
参考附图17,所述资料库的操作流程9是用于执行对资料库的整理、更新等操作任务,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901:开始;
步骤902:显示“当前已查寻到可用的库有:1.芯片类:容量为:XXXXG字体 2.软盘:容量为1.44M字节 3.硬盘:容量为......G字节 4.光盘类:容量为.....M字节”;
步骤903:显示“请选择操作类别:1----向库中添加资料;2----从库中读出资料;3----删除库中的资料;4----重新整理库中的资料;5----退出本功能”;
步骤904:扫描键盘,等待输入控制命令;
步骤905:如果键入“1”,则将需要添加的资料存入指定的库中,并进行库目录更新,完成后进入步骤910;
步骤906:如果键入“2”,则将需要的库资料读到指定的存候区域,完成后进入步骤910;
步骤907:如果键入“3”,则将指定不需要的资料从库中删除,并重新标记库容量,更新库资料的目录,完成后进入步骤910;
步骤908:如果键入“4”,则根据指定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完成后进入步骤910;
步骤909:如果键入“5”,则为退出操作,直接进入判断是否继续流程20;
步骤910:判断是否还要对库继续操作,如果是,则返回步骤902,如果不是,则结束本流程,进入判断是否继续流程20。
参考附图18,所述稳定性测试流程10是根据使用者选择的具体测试方式,针对脉冲数量、电压波形、成功率、电流值、温度高低、速度值、频率变化等参数中某一个参数检测,从而判定被测电脑的稳定性。
参考附图19,所述监控被测电脑流程11是根据用户的选择监控被测电脑的脉冲、电压、电流、波形、故障自检通过率、温度、速度、频率等参数中某一个参数的变化情况。
本发明可以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灵活取舍其中某些功能,并改变其外形结构,它可以为台式、卡式、便携式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