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数据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校正数据的管理,适用于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并需要进行有效期管理的数据。
背景技术
高精度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时,从测试台到测试点之间的测试配线由于长度不同,会造成信号传输时间的不同,产生时序偏差。为了消除偏差对测试造成的影响,测试台必须测量每条测试配线的偏差,并生成相应的补偿数据,以便在测试时进行时间补偿。这一测量过程称为校正,生成的补偿数据称为校正数据。校正一般是在测试开始时进行,通常需花费时间约1至2小时,校正结果以数据形式保存在动态内存中,当测试台变换测试品种时,内存需要清零,校正数据也随之删除。因此,只要变换一次测试品种,测试台就会删除原有校正数据,而对新品种实施校正,生成新的校正数据。由于测试条件一般都具有较长期的稳定性,校正数据在较长时间内都能符合测试环境,因此,运行流程中过于频繁的校正数据删除导致了有效生产时间的减少,影响了测试设备的生产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正数据管理系统,以解决重复校正,浪费时间这一问题。在此系统中,为校正数据提供了调入、保存、删除的功能,并对校正数据进行合理的期限管理,从而在保证工艺条件的情况下,节省校正时间。
本发明涉及地校正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流程:测试台初始化、程序调用、校正、制品测试、测试结束,该系统在程序调用后增加校正数据调用、校正数据保存及校正数据删除程序。
在本发明中,实现了校正数据再利用功能,即在品种变换前,实现原品种校正数据的保存,当原品种程序经过一段时间再次需要使用时,测试台将自动调出原来保存的校正数据,直接用于测试,而不再进行校正动作。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在原流程中,测试台只进行初始化、程序调用、校正、测试这一过程,对校正数据不进行任何管理。而在新流程中,首先对当前内存中的校正数据进行保存,然后在实施了初始化和程序调用后,进行校正数据有无的判断,若对应校正数据已存在,则将数据自动调入内存,并跳过校正作业,直接进行测试;若对应校正数据不存在,则仍然实施校正,再进行测试。以校正时间1小时,品换再调用10次为例,原流程校正耗时为10小时,而新流程校正耗时仅为1.1小时。
本发明具有校正数据的期限管理功能。虽然测试条件具有较长期的稳定性,但这并不能表示校正数据一旦生成就可无期限的使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原来的校正数据也将与现行条件产生偏差,因此,校正数据必须进行期限管理。本发明的期限管理方式为:对每个产品测试程序的校正数据期限进行独立管理。当某个产品测试程序的校正数据使用时间达到指定期限时,只将这一测试程序的校正数据进行删除,待下次使用时再进行校正、保存及新的期限累计。期限累计从生成日开始到删除日结束,从删除日到生成日间的时间间隔不记入期限管理期间。从而尽可能减少了校正的次数。如图2所示数据使用期限为1个月,程序aaa由于频繁使用,六个月内校正5次,年耗时10小时;而程序bbb由于偶然使用,因此一年内只需校正5次,年耗时5小时。如果根据原流程进行管理,按每月每个程序校正5次计算,则每个程序的年耗时约为60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校正数据删除功能以备数据失效时使用,例如当测试台进行与校正有关的修理时,如果改变了配线条件,则所有校正数据均不符合修理后测试条件,校正数据必须全部删除,
为了防止误记、漏记的发生,本发明中还设置了主机自动记录与手工记录对比确认的内容,并建立了专用的管理台帐,对生成日、删除日及相关确认进行记录。
在进行校正数据管理时,要设立明确的数据管理标记,从而达到管理目的。由于一种产品的测试程序需要多个项目的校正数据文件,不同产品的测试程序有可能存在内容不同但名称相同的校正数据文件,因此不同测试程序的校正数据不能混放于同一个目录下。由于一种产品的测试程序名与校正数据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在本发明的软件设计中,将产品的测试程序名作为数据管理标记进行利用,即,使用程序名作为存放对应校正数据文件的目录,并在执行程序中运用程序名比对判定来确认数据来源及执行内容是否正确。如图3所示,测试程序名作为唯一识别标志,在进行调入、保存、删除作业时,为校正数据提供正确的路径。
附图说明
阅读以下本发明的详细叙述和附图,将会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点与优点。
图1是校正数据管理系统流程图
图2是校正数据使用期限
图3是校正数据管理标记“测试程序名”的运用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建立的实施例校正数据管理流程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制作的实施例校正数据调入程序流程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制作的实施例校正数据保存程序流程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制作的实施例校正数据删除程序流程
图8是校正数据调入程序的操作画面-存在校正数据的操作画面
图9是校正数据调入程序的操作画面-不存在校正数据的操作画面
图10是校正数据保存程序的操作画面
图11是校正数据删除程序的操作画面-校正数据删除执行中推出画面
图12是校正数据删除程序的操作画面-校正数据删除全品种时的画面
图13是校正数据删除程序的操作画面-校正数据删除指定品种时的画面
图14是校正数据生成历史查询操作画面
图15是校正数据删除历史查询操作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叙述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于128M存储器测试台校正数据管理的实施例。
实施例系统管理软件,使用DEC公司的VMS系统语言进行编程,其主要功能为:能够实现校正数据的保存、调入、删除及生成相关的实施履历,删除功能具有单一与全部两种形式以供灵活使用。软件的主要特点为:使用对话方式,便于操作;程序运行中自动实施双重确认,以防出错;调入等主要功能设计在原有程序中自动实施,减少操作量。
128M存储器测试台在进行测试时,为了对校正数据实施管理,必须考虑所有与校正数据相关的作业,在图4所示的校正数据管理流程中,通过程序调用、日常点检、测试台故障修理这三方面的作业,达到完整的管理目的。
在程序调用作业中,首先进行校正数据的保存,在内存初始化、测试程序调入后,询问对应程序是否存在校正数据,若有,则调入数据;若无,则在测试台中自动记录校正数据生成日期,并提示作业者在台帐中手工记录校正数据生成日期,设定删除日期。
在日常点检作业中,首先查询手工记录中是否有达到删除期限的校正数据,若有,则实施删除作业,测试台自动记录删除的当时日期,作业者也在台帐中手工记录校正数据删除日期;若无,则跳过删除作业,直接确认台帐上手工记录的生成、删除日期是否与测试台自动记录的结果一致,确保双重确认,以防失误。
在测试台故障修理时,首先进行校正数据的保存,如果测试台的修理引起了配线条件的改变,则实施全部校正数据的删除,测试台自动记录删除的当时日期,作业者在台帐上手工记录校正数据的删除日期。若无配线条件的变更,则无需实施删除。
为了实现校正数据管理流程,管理软件设计了调入、保存、删除数据的功能
在图5的校正数据调入程序流程中,首先步骤1引用保存程序对上批的校正数据进行保存,然后实施内存清零。当操作者输入程序名时,步骤2将调用程序名写入程序名记忆文件PLDNM.TXT中以备在保存及删除程序中提供双重确认信息。在判定框步骤3中,利用已输入的程序名查找对应的校正数据目录,如果判定为“YES”,即存在此程序名的校正数据目录,则跳至步骤7实施校正数据装载,并结束调入程序;如果判定为“NO”,即不存在此程序名的校正数据目录,则转入步骤4显示程序名及当前日期、时间,并在步骤5提示作业者记录台帐,同时,在步骤6中将当前日期及程序名写入校正数据生成记录表文件MAKE_LIST.TXT,以便日常点检中实施查询,实现自动与手工的双重确认。操作画面如图8、9所示。
在图6的校正数据保存程序流程中,步骤1建立基本目录结构,以便为校正数据的保存提供路径。步骤2显示当前内存中的程序名及校正数据,供操作者确认。步骤3为判断框,确认是否进行校正数据的保存,为程序提供退出的出口。步骤4出示询问,要求手动输入所要保存校正数据的程序名,当操作者输入程序名后,判断框步骤5对手输程序名与程序名记忆文件PLDNM.TXT进行比较,即双重确认,如果判断为“NO”,即两程序名不一致,则说明手输有误,或记忆文件异常,此时将显示异常提示;若判断为“YES”,即两程序名一致,则说明状态正常,继续进入步骤6。判断框步骤6检查是否存在与输入名相同的目录,如果判断为“YES”,即已存在同名目录,则进入步骤8;如果判断为“NO”,即此校正数据是第一次保存而不存在目录,则先进入步骤7生成此程序名目录,然后再进入步骤8。步骤8是在程序名目录下删除旧数据并保存当前校正数据。操作画面如图10所示。
在图7的校正数据删除程序流程中,判断框步骤1确认是否进行校正数据的删除,为程序提供退出的出口。判断框步骤2提出两种选择,由操作者输入是删除1种校正数据还是删除全部校正数据,若选择“ALL”,即实施全部删除,则进入步骤3,删除全部程序名目录下的校正数据,再进入步骤8;若选择“1”,即实施单一品种删除,则进入步骤4。步骤4出示询问,要求手动输入所要删除校正数据的程序名,当操作者输入程序名后,步骤5将删除程序名目录下的校正数据。步骤6将当前日期及程序名写入校正数据删除记录表文件CLEAR_LIST.TXT,以便日常点检中实施查询,实现自动与手工的双重确认。判断框步骤7将输入程序名与程序名记忆文件PLDNM.TXT进行比较,即双重确认,如果判定为“NO”,即两程序名不一致,则说明所要删除的程序不是当前使用的程序,无需其它操作,直接结束删除程序;若判定为“YES”,即两程序名一致,则说明所要删除的程序是当前使用的程序,为了保证彻底删除旧数据,必须进入步骤8。步骤8为内存清零,目的是防止旧数据残留。操作画面如图11、12、13所示。
查询程序包括校正数据生成历史查询和校正数据删除历史查询。由于在调入程序中制作了“校正数据生成记录表”文件MAKE_LIST.TXT,因此只要显示其文件内容即可查出生成历史,查询的操作画面如图14所示。由于在删除程序中制作了“校正数据删除记录表”文件CLEAR_LIST.TXT,因此只要显示其文件内容即可查出删除历史,查询的操作画面如图15所示。
上面叙述了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一明确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能对其中的内容做出各种改变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