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命性射弹 领域和背景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人类或动物目标失去能力的射弹,且更明确地说涉及用于吸收非致命性射弹(non-lethal projectile)的动能的机构。
执法人员使用常规武器来阻止和制服罪犯。然而,执法人员使用常规武器受到造成所谓的嫌疑犯受伤的可能性的限制,因为是法院而非执法人员负责确定罪行和判决罪犯。更糟糕的是,执法人员使用常规武器可能导致无辜的旁观者严重受伤或死亡。此外,在暴动示威时,需要非致命性武器来控制人群。
为了阻止嫌疑犯目标逃跑、参加进一步的搏斗或从事其他犯罪行为,使用非致命性武器系统来使其失去能力而不造成伤害。常规的非致命性武器包括棍棒(或警棍)、橡胶和塑料子弹。执法官员使用的警棍在近距离挥动,并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物理损伤。橡胶和塑料子弹通常冲力太强以致不能在小于约25m的距离使用,而在大于50m的距离使用时就变得无效。常规橡胶和塑料子弹已经引起数量巨大的不必要的伤害。
美国专利3,710,720公开了包括发射器和相对较大质量的灵活的低致命性射弹的武器系统,射弹适合于在弹道期间径向展开,以便呈现给目标相对较大的冲击面。射弹具有初始的相对较小的截面,以便可插入到常规发射器内。发射器在弹筒内具有内部来复线槽(internal rifling groove),以便由于地心引力实现射弹的旋转和它的径向展开。相对较大的冲击接触面积能减少目标每单位面积穿透的能量,同时维持高的惯性能。
美国专利6,012,295公开了一种警棍射弹(baton projectile),其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的外壳和软性材料,例如热塑性凝胶改良橡胶的心部。在高于可接受的冲击力时,外壳破裂,且心部展开以径向分散多余的冲击能,并提供给目标更大的冲击区域,所以降低了对目标的不可接受的穿透和损伤伤害的风险。
这里使用的术语“目标”指的是将被失去能力的人类或动物。这里使用的涉及非致命性射弹的术语“向外”包括重要的径向部件(radialcomponent)指向远离射弹的纵向轴线的方向。
这里使用的术语“粘弹性”描述当经历变形时既展现粘性特性又展现弹性特性的材料。
这里使用的术语“能量密度”指的是射弹在目标上的动能冲击,并定义为射弹的动能除以冲击面积,典型地用每平方厘米面积单位给出。
这里使用的术语“压力”指的是射弹在目标上的冲击力除以冲击面积。
概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在非致命性武器系统中的射弹。射弹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主体和连接到主体的可变形的头(deformablehead)。具有某些动能的射弹在目标的方向上沿纵向轴线射出。在射弹与目标冲击时,可变形的头粘弹性变形。射弹的动能的一部分被粘滞散逸,而动能的另一部分被弹性吸收,使得射弹与目标冲击的剩余动能减小到非致命等级。射弹优选地包括半刚性元件(semi-rigid element),半刚性元件包括由可折叠部分(foldable portion)连接的两个部分或更多个部分。半刚性元件优选地至少部分地支撑可变形地头并连接到主体。空气隙和/或软性材料优选地布置在半刚性元件和主体之间和/或半刚性元件和可变形的头之间。在射弹与目标冲击时,可折叠部分的一个或更多个响应于冲击而向外弯曲或向外移动。一个或更多个分离物(separator)优选地嵌入可变形的头内。分离物优选地横向定向,实质上垂直于纵向轴线。可选地,多个纵向构件嵌入在可变形的头内,指向目标并实质上平行于纵向轴线。在冲击时,纵向构件向外弯曲远离纵向轴线。通过纵向构件的向外弯曲优选地有助于射弹保持住目标。纵向构件任选地包括至少一个带倒钩的末端(barbedend),在冲击时,带倒钩的末端刺破和/或连接到目标。可变形的头优选地至少部分地由没有添加的交联剂或其他添加剂的硅橡胶聚合物原料形成。射弹优选地包括具有相同纵向轴线的第二主体。第二主体包括洞。第一主体在边上(marginally)装配进洞内,使得在冲击期间,第一主体被迫进入洞内,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变形,并因此吸收另一部分动能。射弹优选地包括弹性机构(elastic mechanism),在冲击时,弹性机构弹性地吸收动能的在所述弹性机构内弹性储存为存储能的一部分。在与目标的初始冲击后,弹性机构任选地将存储能释放给目标,因此在较低的力下扩充脉冲持续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在非致命性武器系统中的射弹。射弹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第一主体。具有动能的射弹实质上在目标的方向上沿纵向轴线发射。在射弹与目标冲击时,弹性机构弹性地吸收动能的第一部分。弹性机构优选地降低冲击期间射弹施加在目标上的最大力。在冲击期间,弹性机构初始地弹性吸收动能的在弹性机构内弹性储存为存储能的第二部分。在与目标的初始冲击后,弹性机构将存储能释放给目标,因此扩充脉冲持续时间,但是是在较低的力下。可选地,锁定机构将动能的第一部分储存在弹性机构内;由此冲击的剩余动能被减小到目标的非致命等级。射弹优选地包括连接到第一主体的可变形的头。可变形的头由既表现弹性机构(具有粘弹性材料的弹性机构属性)又进一步表现具有粘弹性材料的粘性属性的锁定机构的粘弹性材料形成。弹性机构优选地包括弹簧,弹簧在冲击时变形,并弹性储存动能的第一部分。该存储能稍后可通过释放锁定机构任选地传递到目标。可选地或另外,射弹优选地包括具有相同纵向轴线和洞的第二主体。第一主体的一部分在边上装配进洞内。当第一主体在冲击期间被迫进入洞内时,弹性机构包括第一主体和/或第二主体的弹性变形。第一主体优选地与第一脊向外成脊状,而洞与匹配的第二脊向内成脊状。当在冲击期间第一主体被迫进入洞内时,锁定机构包括在第二脊上锁定第一脊。第一脊和第二脊优选地成形为防止弹性机构释放。可选地,使用摩擦机构来执行锁定机构,摩擦机构将动能的另一部分作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动摩擦能散逸。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主体、粘弹性变形的可变形的头和半刚性元件的射弹,半刚性元件包括由其的至少一个可折叠部分连接的至少两个部分,并至少部分地支撑可变形的头和第二主体,在冲击期间,第一主体被迫进入第二主体的洞内,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变形,并因此吸收动能的一部分。
当结合附图图形考虑时,前述的和/或其他方面将从以下的详细描述变得明显。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和目标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和目标的截面顶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和目标的截面顶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的截面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的截面侧视图;
图7是图6非致命性射弹的力对相对位移的典型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齿的脊的设计的一些重要参数;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的截面侧视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图9实施方式的变化形式的射弹的截面侧视图。
详述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始终指的是相同的元件。以下描述了实施方式以通过参考图形来解释本发明。
在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或在附图中示出的它的设计细节的应用和部件的布置。本发明能够有其他实施方式或以各种方式实践或实现。同样,应理解,这里使用的措词和术语是为了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
通过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适用于高速射击的射弹,例如标准武器,比如来复枪,其携带充足的动能以造成损伤或杀伤。为了达到精确性和射程,射弹在高速或高动能发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量在冲击时或恰恰在冲击之前吸收,以提供精确且非致命的射弹。此外,可应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而不依赖于所使用的失去能力的方法。可通过不同的方法,包括射弹的冲击和/或通过其他已知方法,例如电击或药物管理,比如通过针,或经由空气到目标的皮肤、眼睛和/或呼吸膜造成失去能力。
现参考附图,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10的侧视图。图1A示出与目标11冲击之前的非致命性射弹10A,而图1B示出与目标11冲击后的非致命性射弹10B。非致命性射弹10具有标为LA的纵向轴线,其指向射弹10的传播方向。图1A中显示了可变形的头13A,在与目标11冲击之前,其具有的直径为d,而在冲击之后,可变形的头13B的直径显示为具有更大的直径D。如图1A和图1B示出的,当在与目标11冲击期间可变形的头13的可变形材料受压时,可变形的头13在目标11和射弹10之间碰撞,并横向流动(或径向地,垂直于纵向轴线LA),并且材料内出现剪切力。可变形的头13的材料的形式随着材料流动超出它的初始形式13A而改变,从而生成剪切层。沿剪切层的运动的内部剪切力产生能量损失。因此,当射弹10与目标11相撞时,材料被挤压,使得至少一些能量在这个过程吸收,且在冲击下不转移到目标11。
可用作可变形的头13的基材的例子的非限制性清单包括:有机硅;氟硅氧烷;聚氨基甲酸酯;多硫化物;聚丁烯(C4单体基聚合物);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醋酸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丙烯酸(醋酸乙烯和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例如丙烯酸丁酯);丁苯橡胶(SBR);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含油树脂成分;沥青;松香;不饱和弹性体(unsaturatedelastomer),例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和聚氯丁烯;饱和弹性体(saturatedelastomer),例如聚异丁烯、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丙烯共聚物(EPR-乙丙橡胶)、丁腈橡胶和聚丁烯;以及矿物粘土和合成粘土。以上提到的材料的混合物或对其的添加剂,例如粉末、硅胶、纤维,可用来调整材料科学领域内已知的可变形材料的机械属性,比如增加冲击剪切力或增加材料的保存期。可变形材料任选地由具有不同变形性特性的不同材料制成的两层或更多层构成,以达到特殊的变形行为。可变形材料任选地被涂覆,以保护可变形材料不受环境条件或点火或弹道行进期间过量的力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可变形的头13的材料是粘弹性的,且像油灰一样粘性响应又像橡胶一样弹性响应。粘滞变形造成冲击的一些动能散逸,而弹性变形允许一些动能弹性储存在材料内。材料内的弹性能的百分数依赖于选定的材料。如果期望降低射弹从目标的反弹,那么弹性能可减小到例如射弹动能的几个百分点。用作可变形的头的优选原材料是Bayer Siloprene HV 1/401。优选地不根据制造商的指示使用该材料,且没有任何交联剂或其他添加剂。一种用于制作像弹性有机硅成分在延长的时段保持形状的油灰的方法在美国专利3,350,344中描述。
应注意形状,根据非限制的例子,可变形的头13的形状能够是圆锥形的、球状体、圆柱形的、椭圆体或非球面形的。
现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20的截面顶视图。图2A示出与目标11冲击之前的非致命性射弹20A,而图2B示出与目标11冲击之后的非致命性射弹20B。图2显示了可变形的头13A,在冲击之间,其具有d的直径,而在冲击之后,可变形的头13B的直径显示为具有更大的直径D。直径D典型地比直径d大20%或30%。如图2A和图2B示出的,当在与目标11冲击期间可变形的头13的可变形材料受压时,可变形的头13横向流动(在垂直于纵向轴线LA的径向方向),并且材料内出现剪切力。
剪切力的大小依赖于剪切层的厚度。减小材料层的厚度增加剪切力。因此,如图2A和图2B示出的,分离物25平行于期望的剪切流插入可变形的头13内。分离物25减小剪切层的厚度,因此增加每个剪切层的力。分离物25设计为对可变形材料具有良好的粘附,以便优选地在冲击期间消除可变形材料和分离物25之间的滑移。在冲击期间,分离物25的任何运动或分离物25的弯曲进一步减少目标11吸收的冲击能。
现参考图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30的截面顶视图。图3A示出与目标11冲击之前的非致命性射弹30A,而图3B示出与目标11冲击之后的非致命性射弹30B。图3A所示的可变形的头13A在冲击之前具有的直径为d,而在冲击后,可变形的头13B的直径显示为具有更大的直径D。如图3A和图3B示出的,当在与目标11冲击期间可变形的头13的可变形材料受压时,可变形材料横向流动(在垂直于纵向轴线LA的径向方向),并且在材料内出现剪切力。优选地在顶端有倒钩35的一个或更多个纵向构件插入通过可变形的头13A。插入物或倒钩35指向目标并可稍微向外弯曲。冲击压力和剪切力使倒钩35向外弯曲并通过可变形的头13B,使得倒钩35B优选地在冲击时刺破、钩住和/或将射弹连接到目标11。弹性和/或塑性变形,也就是插入物35的弯曲也有助于能量的吸收。当插入物35弹性变形时,可变形材料的粘性行为引起弹性能仍然储存在弯曲的插入物35内,并仅在剪切力被减小后释放。
现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40的透视图。图4A示出冲击之前的非致命性射弹40A,而图4B示出冲击之后的非致命性射弹40B。半刚性支撑元件43包括可变形的头13的可变形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半刚性支撑元件43在折叠线45处或折叠线45附近向外折叠到一定程度。半刚性支撑元件43优选地由于压力向外折叠,从而增强可变形的头13的可变形材料的向外流动,并增加冲击期间的接触面积。可选地,在冲击期间,半刚性支撑元件43由可变形的头13的可变形材料的压力和向外剪切流弯曲(图4B)。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半刚性支撑元件43可以是主体15的部分或连接到主体15的不同的部分。半刚性支撑元件43可以是连续的,或部分沿主体15的周边,或沿周边刚性变化,以调节控制可变形材料的冲击剪切流。
现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50的截面侧视图。图5A示出冲击之前的非致命性射弹50A,而图5B示出冲击之后在中间点的非致命性射弹50B。半刚性支撑元件53支撑可变形的头13A的可变形材料。典型地,半刚性支撑元件53和主体15之间有空气隙57A或软性材料57A。半刚性支撑元件53在折叠线或铰合线55处,或者折叠线或铰合线55附近向外展开到一定程度。半刚性支撑元件53优选地由于冲击向外展开,从而增加可变形的头13的可变形材料的向外流动,并增加冲击期间的接触面积。支撑元件53的向外弯曲或运动优选地增加20%或30%或更多的冲击面积,并因此减少目标上的压力。空气隙和/或软性材料57B在冲击后是最小体积;大部分的空气/软性材料57A由于冲击而被迫流出。虽然半刚性支撑元件53显示有三个部分和两个折叠线或铰合线55,但是对于机械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明显的是,本发明的相似实施方式可设计和构建有具有一个折痕55和两个部分、三个折痕55和四个部分等等的半刚性支撑元件53。折痕或铰合线55可以是半刚性支撑元件53的整体铰合线或弱化的弯曲条,使得相对较低的力引起半刚性支撑元件53的部分在冲击下调整。
当射弹50击中目标11时,在目标11和可变形的头13之间有接触。当压力促使中间部分向主体15运动时,外部部分由于向外的动作而展开。结果,在冲击时,射弹50的截面面积增加,并且可变形的头13的可变形材料的截面面积也增加。
不同实施方式中的半刚性支撑元件43或53优选地弹性和/或塑性折叠或者以弹性和塑性变形的组合形式折叠。
现参考图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60的截面侧视图。图6A示出冲击之前的非致命性射弹60A,而图6B示出冲击之后的非致命性射弹90B。射弹60包括两个主体61和63,其中61是空的,且仅当主体61和63弹性地和/或塑性地径向(垂直于纵向轴线LA)拉紧时,63装在里面。非致命性射弹60的头未在图6显示。非致命性射弹优选地包括可变形的头或其他常规的头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10、20、30、40、50)。非致命性射弹60在箭头的方向沿纵向轴线LA发射。在与目标11冲击时,冲击力迫使主体61进入主体63内,并且冲击时整个长度(沿轴线LA)减少。主体61和63的更大块优选在后面,在这种情况,主体61在非致命性射弹60内的后面。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主体61和63配置有互锁的带齿的脊(interlocking toothed ridge)65和67(见细节),这里简单称为“齿”。脊形成在部分61的内径面上和部分63的外径面上。如细节中看到的,部分63的外径大于部分61的内径。同样,如在细节A最佳看到的,齿优选地配置有单个倾斜面和实质上垂直的面,使得部分61的齿的倾斜面接合部分63的齿的倾斜面。因此,当在冲击时两个部分被推到一起时,齿的几何尺寸迫使部分61的直径增加而部分63的直径减小,并由此生成径向应力。当部分61和63达到它们的最大变形同时越过凸起的齿以后,它们径向落入齿之间的谷,而不造成任何径向力。当齿落入相应的谷时,垂直面防止这两个部分在纵向轴线LA方向的任何轴向扩展,并将部分61和63锁在适当位置。带齿的脊65、67之间的摩擦吸收部分动能。
现参考图7,其包括根据需要使用非致命性射弹60使主体61相对于63位移的力的典型图。现也参考图8A,其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齿的脊65、67的设计的一些重要参数。参数包括带齿的脊65、67的高度H、宽度P(涉及每英寸齿的数量)以及角度a和b。在图8B,带齿的脊65、67的设计包括在脊的一面上的斜度a,而第二面实质上是垂直的,如图6的细部。将理解,每英寸齿的数量、齿的高度、角度a和b以及其他参数可根据特定应用的需要而改变。主体61和63的选择的表面材料决定它们之间的摩擦系数。
现参考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非致命性射弹90的截面侧视图。图9A示出冲击之前的非致命性射弹90A,而图90B示出冲击之后的非致命性射弹90B。如在射弹60中的,射弹90包括两个主体61和63,其中61是空的,而63装在里面。任选地,主体61、63构建为弹性地径向(垂直于纵向轴线LA)拉紧。非致命性射弹90的头未在图9显示。非致命性射弹90优选地包括可变形的头或另外的常规的头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10、20、30、40、50)。非致命性射弹90在箭头的方向沿纵向轴线LA发射。在与目标11冲击时,冲击力迫使主体61进入主体63内,并在冲击时整个长度(沿纵向轴线LA)减少。主体61和63的更大块优选地在后面,在这种情况,主体61在非致命性射弹90内的后面。弹簧元件93组装在主体61和63之间。如果不应用联锁装置,那么弹簧的势能就转化为目标上的附加力。这个力在初始冲击之后被随后施加。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主体61和63配置有互锁的带齿的脊65和67。
现参考图10,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射弹100的截面侧视图,其为射弹90的变化形式。显示射弹100的两个主体101和105。非致命性射弹90的头未在图10显示。非致命性射弹100优选地包括可变形的头或另外的常规的头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10、20、30、40、50)。弹簧元件105组装在部分101和105之间。主体101是空的,并且任选地仅当主体101和105弹性地径向(垂直于纵向轴线LA)拉紧时,主体105在边上装进101。非致命性射弹100在箭头的方向沿纵向轴线LA发射。在与目标11冲击时,冲击力迫使主体105进入主体101内,并在冲击时整个长度(沿纵向轴线LA)减少。主体105和101的更大块优选地在后面,在这种情况,主体61在非致命性射弹90内的后面。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主体105和101配置有互锁的带齿的脊65和67。弹簧元件103组装在主体101和105之间。在射弹100冲击期间,由于主体101的向前惯性,射弹100的一些动能储存在弹簧元件103内。当应用锁定机构例如带齿的脊时,那么在冲击压缩之后,因为锁定机构的作用,弹簧元件103不释放。另外,如果不应用锁定机构,储存在弹簧103内的一部分能通过推主体101、105而将更多的能传输到目标11。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前述讨论仅仅是示例性的。进一步,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想到许多更改和变化,所以不期望将本发明限制到显示和描述的确切的结构和操作,并因此,可采取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合适的更改和等价形式。
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可进行这些实施方式的变更、更改和其他应用,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范围界定在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价形式中。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在非致命性武器系统中的射弹,所述射弹包括:
(a)主体,其具有纵向轴线;以及
(b)可变形的头,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主体,其中,所述射弹适合于具有动能,并适合于实质上在目标的方向上沿所述纵向轴线发射,而且在所述射弹与目标冲击时,所述可变形的头适合于粘弹性变形,因此粘性地散逸所述动能的第一部分,并弹性地吸收所述动能的第二部分,由此,在与所述目标冲击时,将所述射弹的剩余动能减小到非致命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c)半刚性元件,其包括由其至少一个可折叠部分连接的至少两个部分,其中,所述半刚性元件至少部分地支撑所述可变形的头,并且其中,所述半刚性元件连接到所述主体;且在所述射弹与所述目标冲击时,所述至少一个可折叠部分响应于所述冲击而向外移动,由此增加所述可变形的头与所述目标的接触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d)空气隙,其布置在所述半刚性元件和所述主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d)软性材料,其布置在所述半刚性元件和所述可变形的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c)至少一个分离物,其嵌入在所述可变形的头内,所述分离物实质上布置为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c)多个纵向构件,其连接到所述主体并嵌入在所述可变形的头内,所述纵向构件指向所述目标,其中,在所述冲击时,所述纵向构件向外弯曲远离所述纵向轴线并刺破所述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弹,其中,所述纵向构件由金属或刚性塑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弹,其中,所述纵向构件包括在冲击时刺破并连接到所述目标的至少一个带倒钩的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弹,其中,所述可变形的头至少部分地由硅橡胶聚合物原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c)第二主体,其具有所述纵向轴线,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洞,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的一部分在边上装进所述洞内;并且
在所述冲击期间,所述第一主体被迫进入所述洞内,从而使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变形,并由此吸收所述动能的第三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c)弹性机构,其在所述冲击时弹性地吸收所述动能的在所述弹性机构内弹性储存为存储能的第三部分,并且然后在与所述目标的所述冲击期间,所述弹性机构将所述存储能释放给所述目标,因此在较低的力下扩充脉冲持续时间。
12.一种用在非致命性武器系统内的射弹,所述射弹包括:
(a)第一主体,其具有纵向轴线,其中,所述射弹适合于实质上沿所述纵向轴线发射,而动能在目标的方向上;以及
(b)在所述射弹与所述目标冲击时,弹性机构弹性地吸收所述动能的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在所述冲击时变形,并弹性地储存所述动能的所述第一部分。
13.一种用在非致命性武器系统内的射弹,所述射弹包括:
(a)第一主体,其具有纵向轴线,其中,所述射弹适合于实质上沿所述纵向轴线发射,而动能在目标的方向上;以及
(b)在所述射弹与所述目标冲击时,弹性机构弹性地吸收所述动能的第一部分;
(c)第二主体,其具有所述纵向轴线,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洞,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的一部分在边上装进所述洞内;并且
当在所述冲击期间所述第一主体被迫进入所述洞内时,以及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弹性变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弹,其中,所述弹性机构在所述冲击时弹性地吸收所述动能的在所述弹性机构内弹性储存为存储能的第二部分,并且然后在与所述目标的所述冲击期间,所述弹性机构将所述存储能释放给所述目标,因此在较低的力下扩充脉冲持续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c)锁定机构,其将所述动能的所述第一部分储存在所述弹性机构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d)可变形的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主体,所述可变形的头由既表现所述弹性机构又表现所述锁定机构的粘弹性材料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c)第二主体,其包括洞,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的一部分在边上装进所述洞内;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与多个第一脊向外成脊状,且所述洞与匹配的多个第二脊向内成脊状,并且当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冲击期间被迫进入所述洞内时,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脊上锁定所述第一脊,其中,所述第一脊和第二脊成形为防止所述弹性机构的释放。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d)摩擦机构,其将所述动能的第二部分作为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动摩擦能散逸。
19.一种用在非致命性武器系统中的射弹,所述射弹包括:
(a)主体,其具有纵向轴线;
(b)可变形的头,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主体,其中,所述射弹具有动能,并实质上在目标的方向上沿所述纵向轴线发射,并且在所述射弹与目标冲击时,所述可变形的头粘弹性变形,由此粘性散逸所述动能的第一部分,并弹性吸收所述动能的第二部分,由此,在与所述目标冲击时,将所述射弹的剩余动能减小到非致命等级;
(c)半刚性元件,其包括由其至少一个可折叠部分连接的至少两个部分,其中,所述半刚性元件至少部分地支撑所述可变形的头,并且其中,所述半刚性元件连接到所述主体;并且在所述射弹与所述目标冲击时,所述至少一个可折叠部分响应于所述冲击而向外弯曲或折叠;以及
(d)第二主体,其具有所述纵向轴线,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洞,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的一部分在边上装进所述洞内;并且在所述冲击期间,所述第一主体被迫进入所述洞内,从而使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变形,并因此吸收所述动能的第三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弹,其进一步包括:
(c)涂层,其位于所述可变形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