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系统间切换焦点的交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在多系统间切换焦点的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现在已经出现了对在一台电子设备中集成两个系统的需求。
图1示出了集成有两个系统的电子设备1。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包括主系统11和辅助系统12,它们可以分别独立地执行各自的常规操作,并且可以通过通信机制(例如线缆、无线电、红外、蓝牙等)彼此通信。主系统11具有输入装置111,辅助系统12具有显示兼指点输入装置(例如触摸屏)121。在下文中,显示设备兼指点输入装置将被简称为辅屏。
辅屏既可作为主系统的输入装置也可作为辅助系统的输入装置,然而对于两不同系统的输入操作都发生在同一输入装置上,如何使得输入装置(如辅屏)便利的在两系统间进行切换,现有技术中尚未给出便利的切换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用户在辅助系统12的显示和输入装置与主系统11的输入装置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系统电子设备的操作方法,所述双系统包括:第一系统和与所述第一系统通信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具有作为所述第一系统的输入装置的触摸板,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接收由用户对所述触摸板的第一用户操作而产生的第一用户输入信号;
处理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信号,获得第一用户输入信号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信号处理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操作形成的第一输入轨迹是否形成闭合曲线;
当所述第一输入轨迹形成闭合曲线时,所述闭合曲线将所述触摸板划分为处于所述闭合曲线内部的第一区域和处于所述闭合曲线外部的第二区域;以及
在检测到发生在所述第一用户操作之后的第二用户操作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将由所述第二用户操作产生的第二用户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系统。
优选地,其中所述触摸板为触摸屏,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显示特定图像。
优选地,其中在当所述第一输入轨迹形成闭合曲线时,所述闭合曲线将所述触摸板划分为处于所述闭合曲线内部的第一区域和处于所述闭合曲线外部的第二区域的步骤之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用户对所述触摸板的第三用户操作而产生的第三用户输入信号;
处理所述第三用户输入信号,获得第三用户输入信号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第三用户输入信号处理结果判断所述第三用户操作形成的第三输入轨迹与预设输入轨迹是否在预定误差范围内相同;
当所述第三输入轨迹与所述预设输入轨迹在预定误差范围内相同时,取消所述闭合曲线对于所述触摸板形成的区域划分。
优选地,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区域显示特定图像的步骤具体为:确定所述第一系统中鼠标的当前鼠标位置并截取以所述当前鼠标位置为中心显示在所述第一系统的显示屏上的的部分显示内容,并在所述第一区域显示所述部分显示内容。
优选地,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区域显示所述部分显示内容的步骤具体为:根据所述触摸屏的分辨率、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界坐标以及预设放大倍率确定所述部分显示内容,并以所述预设放大倍率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所述部分显示内容。
优选地,其中所述触摸板为触摸屏,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信号处理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操作形成的第一输入轨迹是否形成闭合曲线的步骤之前,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快捷按钮;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信号处理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操作形成的第一输入轨迹是否形成闭合曲线的步骤之后,当所述第一输入轨迹形成闭合曲线时,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最大及最小横纵坐标值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矩形边界,在所述触摸屏上处于所述矩形边界以外的区域重新排列所述快捷按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系统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系统包括:
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用于控制第一系统中的其他装置执行相应操作;和
第一系统通信接口装置,第一系统核心装置经由第一系统通信接口装置与第二系统通信;以及
与所述第一系统通信的第二系统,包括:
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用于控制第二系统中的其他装置执行相应操作;
第二系统通信接口装置,第二系统核心装置经由第二系统通信接口装置与第一系统通信;
第二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以及
作为第二系统输入装置的触摸板,其中:
触摸板将用户输入以轨迹点坐标集合的形式作为输入信息传递给第二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第二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形成闭合区域则将该闭合区域设置为临时输入区,并将该临时输入区中的后续用户输入转换为第一系统鼠标事件发送给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将第一系统鼠标事件经由第二系统通信接口装置和第一系统通信接口装置发送给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优选地,其中第二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将临时输入区以外的用户输入转换为第二系统鼠标事件并发送给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优选地,其中第二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类型确定装置、闭合区域判断装置、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和鼠标事件生成装置,其中:
类型确定装置接收输入信息,并根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判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根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将输入信息发送给鼠标事件生成装置,并指示鼠标事件生成装置生成第一系统鼠标事件;
如果类型确定装置确定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把输入信息发送给闭合区域判断装置,闭合区域判断装置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形成闭合区域则从输入信息得到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并将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发送给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如果不形成闭合区域则通知类型确定装置指示鼠标事件生成装置生成第二系统鼠标事件;
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基于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将临时输入区与第一系统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将用户在临时输入区中的输入信息转换为第一系统鼠标事件所需的各个匹配参数,然后将匹配参数、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和指示存在临时输入区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存储在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并且
鼠标事件生成装置根据输入信息和匹配参数生成第一系统鼠标事件。
优选地,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系统还包括鼠标位置确定装置和显示内容确定装置,第二系统还包括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其中
每次用户在临时输入区中进行输入后,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从输入信息处理装置获得第一系统鼠标事件和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并把它们经由第二系统通信接口装置、第一系统通信接口装置发送给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鼠标位置确定装置从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接收第一系统鼠标事件并把当前显示屏上的鼠标位置输出到显示内容确定装置;
显示内容确定装置截取以当前鼠标位置为中心地第一系统的部分屏幕显示内容,所截取的内容大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系统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以及所需放大倍率确定,并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通过第一系统通信接口装置、第二系统通信接口装置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
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按上述所需放大倍率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图像在第二系统的显示装置中与临时输入区相对应的显示区域内显示。
优选地,第二系统还包括布局装置和显示装置,其中
第二系统显示装置显示快捷按钮;
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根据闭合区域的最大和最小x、y坐标计算出其矩形边界坐标,并将该矩形边界坐标作为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存储到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
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从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获得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并将其发送给布局装置;
布局装置基于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对快捷按钮重新布局。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是笔记本,所述第一系统包括显示屏和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或触摸板,所述第二系统包括作为显示和输入装置的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是笔记本,所述第一和第二系统均包括作为显示和输入装置的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第一系统是电器,所述第二系统是遥控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系统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系统包括:
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用于控制第一系统中的其他装置执行相应操作;
第一系统通信接口装置,第一系统核心装置经由第一系统通信接口装置与第二系统通信;和
第一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以及
与所述第一系统相互通信的第二系统包括:
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用于控制第二系统中的其他装置执行相应操作;
第二系统通信接口装置,第二系统核心装置经由第二系统通信接口装置与第一系统通信;
作为第二系统输入装置的触摸板;和
分配器,将触摸板耦合到第一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触摸板将用户输入以轨迹点坐标集合的形式作为输入信息传递给第一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第一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形成闭合区域则将该闭合区域设置为临时输入区,并将该临时输入区中的后续用户输入转换为第一系统鼠标事件发送给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优选地,其中第二系统包括第二系统信息处理装置,
触摸板将用户输入以轨迹点坐标集合的形式作为输入信息传递给第二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第二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形成闭合区域则将该闭合区域设置为临时输入区,并不对该临时输入区中的后续用户输入作出响应,而将临时输入区以外的用户输入转换为第二系统鼠标事件并发送给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优选地,其中第一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类型确定装置、闭合区域判断装置、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和鼠标事件生成装置,其中:
类型确定装置接收输入信息,并根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判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根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将输入信息发送给鼠标事件生成装置,并指示鼠标事件生成装置生成第一系统鼠标事件;
如果类型确定装置确定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把输入信息发送给闭合区域判断装置,闭合区域判断装置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形成闭合区域则从输入信息得到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并将闭合区域边界坐标发送给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
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基于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将临时输入区与第一系统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将用户在该临时输入区中的输入信息转换为第一系统鼠标事件所需的各个匹配参数,然后将匹配参数、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和指示存在临时输入区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存储在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并且
鼠标事件生成装置根据输入信息和匹配参数生成第一系统鼠标事件。
优选地,其中第二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类型确定装置、闭合区域判断装置、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和鼠标事件生成装置,其中:
类型确定装置接收输入信息,并根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判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根据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丢弃输入信息,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以外,则把输入信息发送给鼠标事件生成装置,并指示鼠标事件生成装置生成第二系统鼠标事件;
如果类型确定装置确定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把输入信息发送给闭合区域判断装置,闭合区域判断装置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形成闭合区域则从输入信息得到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并将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发送给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
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将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和指示存在临时输入区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存储在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
优选地,第一系统还包括鼠标位置确定装置和显示内容确定装置,第二系统还包括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其中
每次用户在临时输入区中进行输入后,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从第一系统输入信息处理装置获得第一系统鼠标事件和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
鼠标位置确定装置从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接收第一系统鼠标事件并把当前显示屏上的鼠标位置输出到显示内容确定装置;
显示内容确定装置截取以当前鼠标位置为中心的第一系统的部分屏幕显示内容,所截取的内容大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系统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以及所需放大倍率确定,并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第一系统核心逻辑装置通过第一系统通信接口装置、第二系统通信接口装置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
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
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按上述所需放大倍率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图像在第二系统的显示装置中与临时输入区相对应的显示区域内显示。
优选地,第二系统还包括布局装置和显示装置,其中
第二系统显示装置显示快捷按钮;
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根据闭合区域的最大和最小x、y坐标计算出其矩形边界坐标,并将该矩形边界坐标作为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存储到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中;
第二系统核心逻辑装置从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获得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并将其发送给布局装置;
布局装置基于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对快捷按钮重新布局。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是笔记本,所述第一系统包括显示屏和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或触摸板,所述第二系统包括作为显示和输入装置的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是笔记本,所述第一和第二系统均包括作为显示和输入装置的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第一系统是电器,所述第二系统是遥控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判断用户操作是否形成闭合轨迹来判断触控板当前工作状态,通过闭合曲线将触控板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作为主系统和辅助系统的输入装置,便捷的完成了输入装置在两系统间的切换,用户体验良好,学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集成有两个系统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2简要示出了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
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对图2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4A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电子设备4。
图4B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执行的示例性处理。
图4C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的示例性框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的框图。
图5B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第二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6执行的处理。
图5C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执行的操作。
图5D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第二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6的框图。
图5E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的示例性框图。
图6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合区域判断装置执行的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的示例性过程。
图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了类型确定装置执行的判断用户输入是否位于临时输入区域的示例性过程。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电子设备中实现“画中画”的示意图。
图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的框图。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将辅屏的功能一分为二的示意图。
图9B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辅助系统92框图。
图10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
图11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器及其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原理。
图2简要示出了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在图2中,大方块代表图1所示的辅助系统12的显示设备兼指点输入装置121,里面的小矩形代表应用程序的图标。
如图2所示,在状态1(为什么状态,在第一次出现时,应该进行说明,下面的状态2也一样)时,辅屏121作为辅助系统12的显示和输入装置。辅屏121上可以显示辅助系统12上正在运行的程序(应该是程序运行界面或运行结果吧,程序本身是代码,在运行的时候是没法被直接显示的。),用户通过手指或手写笔的输入,可以对辅屏121上显示的交互元素(第一次出现时,应该对交互元素进行定义,说明为什么手指或手写笔为什么能和交互元素进行交互,不用太长,一两句话)进行操作。在状态2时,用户在辅屏上画出一闭合区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闭合区域接下来将作为主系统11的输入装置而不再作为辅助系统12的显示和输入装置(感觉很口语,另外,在写专利时,尤其是在写说明书时,尽量避免直接写技术结果或效果,而是应该和技术过程一起来写)。可以通过使该闭合区域显示特定图像或使辅助系统12发出特定声音来提示用户已形成闭合区域(此处,应该将这种提示用户的方式作为技术方案一部分来写,比如:……进行判断,并输出判断结果,在所述判断结果显示所述用户通过手写笔在所述辅屏上输入的线条为一封闭曲线时,生成一提示信号,将所述提示信号输出,以提示用户。所述提示信号输出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在所述提示信号为声音信号时,将所述声音信号通过声音输出设备输出,进而达到提示用户的目的)。整个说明书的撰写方式请参考上述方式进行调整。在状态3时,用户使用上述闭合区域对主系统11进行输入。在状态4时,用户进行任意指定操作,例如双击边界线、在边界线上画差、在闭合区域外画某个特定图形,或者按下辅助系统的某个特定按键,等等,使辅屏121恢复为辅助系统12的显示和输入装置。
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对图2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3中的第一、二、三列分别描述了在图2所示各个状态下,用户、辅助系统和主系统执行的操作。
在状态1,主系统和辅助系统分别运行各自的应用程序,并且辅屏作为辅助系统的显示和输入装置。
在状态2,用户例如用手指在辅屏表面画出一条曲线。辅助系统利用下文将详细描述的方法判断该曲线是否形成一块闭合区域,如果是,则将该闭合区域限定为主系统的临时输入区(以下简称为“临时输入区”)。然后,辅助系统将临时输入区形状与主系统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匹配,从而可以将用户手指在该临时输入区中的输入转换为对主系统的输入。该匹配和输入转换方法是计算机输入领域的公知技术,因此在这里不再详述。(不要直接承认那一部分是现有技术)
在状态3,使用下文将详述的方法判断用户是否在辅屏的临时输入区中进行输入。如果用户在临时输入区中进行输入,这些输入将等同于对主系统的输入,而辅助系统则不对这些输入作出任何响应;相反,如果用户在临时输入区以外进行输入,则这些输入仍作为对辅助系统的输入,而主系统不对这些输入作出任何响应。可替换地,当用户在临时输入区以外输入时,这些输入也可以被忽视,即辅助系统也不对其作出任何响应。
在状态4,如辅助系统发现用户执行了预定操作,则辅助系统取消临时输入区,即把整个辅屏都恢复作为辅助系统的显示和输入装置。
图4A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电子设备4。该电子设备4包括主系统41和辅助系统42。
主系统41包括:核心逻辑装置411,用于控制主系统41中的各个组件执行相应操作;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411的通信接口装置412,用于与辅助系统42进行通信;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411的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13,以及耦合到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13的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装置414。其中,输入装置414接收用户输入,并将其作为输入信息传递给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13。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13接收来自输入装置414的输入信息,并将其转换为针对主系统的鼠标事件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411。
辅助系统42包括:核心逻辑装置421,用于控制辅助系统42中的各个组件执行相应操作;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421的通信接口装置422,用于与主系统41进行通信;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421的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以及耦合到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的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装置424。其中,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接收来自输入装置424的输入信息,并将其转换为针对辅助系统的鼠标事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输入装置424可以使用触摸屏来实现。为了使说明更加直观,在下文中将输入装置424称为辅屏424。
在辅助系统42中,辅屏424将用户手指在辅屏上运动形成的曲线轨迹以轨迹点坐标集合的形式作为输入信息传递给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执行图5所示的操作,从而判断该输入信息应该由主系统处理还是应该由辅助系统处理,并将输入信息转换为相应的鼠标事件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421。核心逻辑装置421判断鼠标事件是主系统鼠标事件还是辅助系统鼠标事件,如果是辅助系统鼠标事件,则核心逻辑装置421执行相应操作;如果是主系统鼠标事件,则核心逻辑装置421将该鼠标事件经由通信接口装置422发送给主系统41。
图4B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执行的示例性处理。该处理开始于步骤S40。在步骤S41,接收输入信息。在步骤S42,判断辅屏424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在步骤S43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是,则在步骤S44通过如下方式将该闭合区域设置为临时输入区:将临时输入区形状与主系统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将用户在该闭合区域中的输入转换为主系统的鼠标事件所需的各个匹配参数;存储所述匹配参数和闭合区域的边界坐标等作为临时输入区参数。如果在步骤S43判断用户输入不形成闭合区域,则执行步骤S46。
在步骤S42,如果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在步骤S45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不是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确定该输入信息应由辅助系统处理,并在步骤S46将该输入信息转换为辅助系统的鼠标事件。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则确定该输入信息应由主系统处理,并在步骤S47根据上述匹配参数将该输入信息转换为主系统的鼠标事件。然后在步骤S48,将鼠标事件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421。
图4C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的示例性框图。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包括:类型确定装置4231,闭合区域判断装置4232,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4233,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4234,以及鼠标事件生成装置4235。
类型确定装置4231接收输入信息,根据来自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4234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该存在性指示在辅助系统加电时被设置为指示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判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类型确定装置4231判断出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根据来自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4234的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类型确定装置将输入信息和指示应生成主系统鼠标事件的指示发送到鼠标事件生成装置4235。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以外,则类型确定装置将输入信息和指示应生成辅助系统鼠标事件的指示发送到鼠标事件生成装置4235。如果类型确定装置4231判断出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将输入信息发送给闭合区域判断装置4232,闭合区域判断装置4232根据下文将描述的方法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闭合区域判断装置4232将判断结果通知类型确定装置4231,如果用户输入形成闭合区域,类型确定装置4231不将输入信息发送给鼠标事件生成装置4235,反之,类型确定装置4231将输入信息和指示应生成辅助系统鼠标事件的指示一起发送给鼠标事件生成装置4235。鼠标事件生成装置4235根据指示应生成哪种鼠标事件的指示,将输入信息转换为相应的鼠标事件。
同时,如果闭合区域判断装置4232判断出用户输入形成闭合区域,则它把从输入信息获得的闭合区域边界坐标发送给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4233,作为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4233基于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将临时输入区与主系统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将用户在该闭合区域中的输入所产生的输入信息转换为主系统的鼠标事件所需的各个匹配参数。然后,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4233在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4234中存储所述匹配参数、临时输入区边界,并将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改写为指示存在临时输入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辅助系统的核心逻辑装置421检测到用户执行了预定操作,则它通过将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改写为指示不存在临时输入区来取消临时输入区。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的框图。电子设备5包括主系统51和辅助系统52。
主系统51包括:核心逻辑装置511,用于控制主系统51中的各个组件执行相应操作;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511的通信接口装置512,用于与辅助系统52进行通信;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511的第一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3,以及耦合到第一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3的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装置514。其中,输入装置514接收用户输入,并将其作为输入信息传递给第一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3。第一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3接收来自输入装置514的输入信息,并将其转换为针对主系统的鼠标事件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511。主系统51还包括第二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6,用于接收来自辅助系统的输入信息,在判断出该输入信息应该由主系统处理时,将该输入信息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511。
辅助系统52包括:核心逻辑装置521,用于控制辅助系统52中的各个组件执行相应操作;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521的通信接口装置522,用于与主系统51进行通信;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521的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以及耦合到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的分配器525。分配器525耦合到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装置524,用于将来自输入装置524的输入信息同时传递给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和第二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6。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接收来自分配器525的输入信息,并将其转换为针对辅助系统的鼠标事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输入装置524可以使用触摸屏来实现。为了使说明更加直观,在下文中将输入装置524称为辅屏524。
图5B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第二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6执行的处理。该处理开始于步骤S510。在步骤S511,接收输入信息。在步骤S512,判断辅屏524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在步骤S513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是,则在步骤S514通过如下方式将该闭合区域设置为临时输入区:将临时输入区与主系统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将用户在该闭合区域中的输入转换为主系统的鼠标事件所需的各个匹配参数;存储所述匹配参数和闭合区域的边界坐标等作为临时输入区参数。如果在步骤S513判断用户输入不形成闭合区域,则返回步骤S511。
在步骤S512,如果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在步骤S515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不是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返回步骤S511。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则确定该输入信息应由主系统处理,并在步骤S517根据上述匹配参数将该输入信息转换为主系统的鼠标事件。然后在步骤S518,将鼠标事件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511。
图5C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执行的操作。该处理开始于步骤S520。在步骤S521,接收输入信息。在步骤S522,判断辅屏524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在步骤S523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如果是,则在步骤S524通过如下方式将该闭合区域设置为临时输入区:将临时输入区与主系统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将用户在该闭合区域中的输入转换为主系统的鼠标事件所需的各个匹配参数;存储所述匹配参数和闭合区域的边界坐标等作为临时输入区参数。如果在步骤S523判断用户输入不形成闭合区域,则执行步骤S526,将输入信息转换为辅助系统鼠标事件,并在步骤S528将鼠标事件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521。
在步骤S522,如果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在步骤S525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不是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执行步骤S526,将输入信息转换为辅助系统鼠标事件,并在步骤S528将鼠标事件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521。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则返回步骤S521。
图5D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第二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6的框图。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6包括:类型确定装置5161,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162,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5163,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5164,以及鼠标事件生成装置5165。
类型确定装置5161接收输入信息,根据来自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5164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该存在性指示在辅助系统加电时被设置为指示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判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类型确定装置5161判断出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根据来自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5164的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类型确定装置将输入信息发送到鼠标事件生成装置5165。鼠标事件生成装置将输入信息转换成主系统鼠标事件。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以外,则类型确定装置丢弃输入信息。如果类型确定装置5161判断出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将输入信息发送给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162,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162根据下文将描述的方法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
如果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162判断出用户输入形成闭合区域,则它把从输入信息获得的闭合区域边界坐标作为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发送给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5163。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5163基于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将临时输入区与主系统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将用户在该闭合区域中的输入所产生的输入信息转换为主系统的鼠标事件所需的各个匹配参数。然后,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5163在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5164中存储所述匹配参数、临时输入区边界,并将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改写为指示存在临时输入区。
图5E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的示例性框图。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23包括:类型确定装置5231,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232,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5233,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5234,以及鼠标事件生成装置5235。
类型确定装置5231接收输入信息,根据来自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5234的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该存在性指示在辅助系统加电时被设置为指示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判断是否存在临时输入区。如果类型确定装置5231判断出存在临时输入区,则根据来自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5234的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中,则类型确定装置5231丢弃输入信息。如果用户输入发生在临时输入区以外,则类型确定装置将输入信息发送到鼠标事件生成装置5235。如果类型确定装置5231判断出不存在临时输入区,则将输入信息发送给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232,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232根据下文将描述的方法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232将判断结果通知类型确定装置5231,如果用户输入形成闭合区域,类型确定装置5231不将输入信息发送给鼠标事件生成装置5235,反之,类型确定装置5231将输入信息发送给鼠标事件生成装置5235。鼠标事件生成装置5235将输入信息转换成辅助系统鼠标事件。
如果闭合区域判断装置5232判断出用户输入形成闭合区域,则它把从输入信息获得的闭合区域边界坐标作为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发送给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5233。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5233在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5234中存储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并将临时输入区存在性指示改写为指示存在临时输入区。
下面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合区域判断装置执行的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的示例性过程。如上所述,闭合区域判断装置接收到包括轨迹点坐标的输入信息。闭合区域判断装置将相邻轨迹点用直线连接,得到一条由轨迹点间按顺序连接的折线。如果该折线形成闭合图形,则用户输入形成闭合区域。
下面参考图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来描述类型确定装置执行的判断用户输入是否位于临时输入区域的示例性过程。如上所述,类型确定装置接收到包括轨迹点坐标的输入信息。同时,类型确定装置从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获得临时输入区的边界坐标,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该临时输入区的边界是无交叉的。从要判断的轨迹点引一条水平射线,如果与临时输入区边界的交点是奇数个,则确定该轨迹点在临时输入区内,反之该点在临时输入区外。如果该射线刚好经过临时输入区的多边形顶点,则此时需要逐渐改变所引水平射线的斜率,直到该射线没有经过临时输入区的多边形顶点,且与多边形有交点时为有效射线,此时再计算交点的个数并从而确定该点是否在临时输入区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判断用户输入是否形成闭合区域的过程和判断用户输入是否位于临时输入区中的过程也可以使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其他已知方法来实现。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电子设备中实现“画中画”的示意图。当作辅屏中定义好闭合区域之后,该区域作为主系统的输入装置,同时显示光标在主系统中的所在区域,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图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的框图。电子设备8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4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电子设备8的主系统81还包括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411的鼠标位置确定装置815和耦合到鼠标位置确定装置815的显示内容确定装置816。此外,辅助系统82还包括耦合到核心逻辑装置421的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827和耦合到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的显示装置828。注意,显示装置828可以是辅屏424的显示部分,但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将其单独示出。
每次用户在临时输入区中进行输入后,核心逻辑装置421从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获得主系统鼠标事件和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并把它们经由通信接口装置422、通信接口装置421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411。鼠标位置确定装置815从核心逻辑装置411接收鼠标事件并把当前显示屏上的鼠标位置输出到显示内容确定装置816。显示内容确定装置816截取以当前鼠标位置为中心的主系统81的部分屏幕显示内容,所截取的内容大小根据预先设置的辅屏分辨率、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以及所需放大倍率确定,并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411。核心逻辑装置411通过通信接口装置412、422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核心逻辑装置421。核心逻辑装置421将所截取的显示内容发送给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827,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827将图像按上述所需放大倍率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图像在显示装置828与临时输入区相对应的显示区域内显示。为了保证放大后的图像仅显示在与临时输入区相对应的显示区域内,临时输入区显示控制装置827对待显示图像的所有像素点逐一进行判断,只有位于临时输入区内的像素点才显示。或者,放大操作可由显示内容确定装置816执行。
在电子设备5中也可以类似地实现这样的画中画功能,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时主系统的核心逻辑装置411从第二输入信息处理装置516接收主系统鼠标事件和临时输入区边界坐标。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将辅屏的功能一分为二的示意图。如图9A所示,在初始状态下,辅屏上显示快捷按钮。当用户在辅屏上画出闭合区域之后,辅助系统将与该闭合区域相对应的一个矩形设定为临时输入区,并将快捷按钮重新布局。
图9B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辅助系统92框图。辅助系统92的结构与辅助系统42或52基本相同。这里以辅助系统42为例进行说明。辅助系统92还包括辅屏布局装置927和显示装置928。这里显示装置928可以是辅屏424的显示部分,但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将其单独示出。
在辅助系统92的输入信息处理装置423中,临时输入区设置装置4233根据闭合区域的最大和最小x、y坐标计算出其矩形边界,并将该矩形边界作为临时输入区边界存储到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4234中。核心逻辑装置421从临时输入区参数存储装置4234获得该矩形边界,并将其发送给辅屏布局装置927。辅屏布局装置927基于该矩形边界,根据未被该矩形占用的区域的位置、尺寸、纵横比和快捷按钮的个数,重新布置快捷按钮。然后,核心逻辑装置421修改辅屏点击位置与按钮功能映射的数据。
图10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虽然图中示出了笔记本计算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除笔记本计算机以外的计算机。如图10左侧图所示,笔记本计算机中集成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系统和辅助系统,并且LCD1和键盘分别作为主系统的显示和输入装置,LCD2作为辅助系统的显示和输入装置。如图10右侧图所示,笔记本计算机中集成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系统和辅助系统,并且LCD1作为主系统的显示和输入装置,LCD2作为辅助系统的显示和输入装置。
图11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器及其遥控器,其中电器相当于上述主系统,遥控器相当于上述辅助系统。遥控器包括触摸屏作为显示和输入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功能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合来实现,还可以通过程序来实现。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ROM、RAM、磁盘、光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中。
以上结合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上面的描述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将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