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环状城市道路网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建设领域,是一种类环状城市道路网。
道路是城市建设的骨架,功能甚多。特别是作为交通的基础设施,其功能尤为突出。城市道路依城市大小设定,多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大中城市还设有快速路。道路网的规划建设,往往依城市所在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定,但大中城市多分为内环、外环及中环。传统的道路网多为“井”字状和辐射状。我国还留有古代的八卦状。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大,交通不畅已成为一大难题。尽管许多城市的道路建设发展很快,并采取拓宽、立交、高架、地铁等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改善管理等措施,但仍然存在着经常堵塞,事故增多,运输效率低下的状况。对此人们正在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良策。最近,我国还召开国际性讨论会,与各国专家共同探索如何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问题。但重要的问题还在于交通运输道路的合理规划与建设,以及运输线路的合理设计。现实中的交通不畅主要来自道路的交叉处。辽宁省大连市电力经济干部学校的赵锐先生于1993年提出,1995年5月3日公开号为CN110229A的发明专利(申请号93119501.2)《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其设计原理主要是单行道运行、全立交、全封闭的系统建设工程,同样有投资大、占地多、建设周期长地不足,故很难尽快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平面十字交叉的类环状城市道路网,以适应无立交系统的平面道路连续运行的需要。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该类环状城市道路网是由不少于两个类环状道路所组成,类环状道路之间用纵道路或横道路相连通,类环状道路的内部设有纵道路或横道路。
本发明的交通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各类环状道路的交通运行均为同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连通类环状道路的纵道路和横道路则是采用上、下行运行方式。当车流或人流通过纵道路或横道路进入第一个类环状道路后,单向运行,并随另一纵道路或横道路进入相邻的类环状道路。依此继续运行,就可实现欲往的纵道路或横道路出口,到达目的地。
类环状道路的形状为环状的或类环状的或矩环状的。
类环状城市道路网可以是新建的,也可以是改建的,也可以是部分新建部分改建而成。
附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环状道路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类环状道路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矩环状道路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类环状道路,2为纵道路,3为横道路,4为人行地道,5为环内纵道路,6为环内横道路。
下面结合实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描述:附图2所示,实施例1的环状道路1用纵道路2和横道路3相连通,在地下设立人行通道4。当车流或人流通过纵道路2或横道路3进入第一个类环状道路1并单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运行,即可实现无十字,交叉连续运行的目的。从图1可看出,车流、人流无论从纵道路2或横道路3进入类环状道路1后,沿单方向行进,随之进入另一纵道路2或横道路3到达相邻的类环状道路1,依此方式继续运行,则可到达任何目的地。
为安全起见,行人可通过人行地道4穿行。
如附图1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类环状道路的形状为类环状的。
如附图1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类环状道路的形状为矩环状的。
本发明具有投资少、易建设、无平面十字交叉、交通四通八达连续运行,效率高,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适合新市区的建设和老市区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