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输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主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手势输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主机。背景技术
开发人性化的人机界面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 苹果公司的 iphone 开创了一个以 手势操控手机, 电脑, 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时代。目前可以用于手势操作的设备很多, 如支持 多点触摸的触摸屏 / 触摸板、 鼠标、 手写笔、 重力传感器 (Gravity-sensor, GSensor)、 陀螺 仪, 以及识别人体动作的摄像头等。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 手势操作与对应的手势设备多种 多样, 包括触摸屏, 手写笔, GSensor, 陀螺仪等。在个人电脑 (Personal Computer, PC) 等 主机上, 也有少量非智能手势输入设备, 如鼠标和触摸板 TouchPad 等。目前, 可以使用手机 等移动终端模拟这些非智能手势输入设备与 PC 之间的接口协议, 对 PC 进行手势输入。例 如, 用户在手机的触屏上滑动手指时, 则触屏产生的一连串的位置信息被手机接收, 手机把 这些信息按照蓝牙鼠标的方式把信息送给 PC, 则在 PC 上, 认为手机是一个普通的蓝牙鼠标 设备, PC 获得该蓝牙鼠标设备的手势输入信息, 把信息传递给某个应用, 如浏览器等。此时 若这些应用开启了手势输入功能, 则应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辨识出输入的手势姿态, 与 其定义的手势操作进行匹配, 从而激活对应的操作。然而, 采用这种方式, 手机等移动终端 仅仅是模拟蓝牙等非智能手势输入设备向 PC 等主机传递手势, 其手势姿态和手势操作局 限于非智能手势输入设备已有的手势姿态和手势操作, 而手机上其他丰富、 多样的手势却 无法有效地传递给主机, 这使得主机的手势操作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手势输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主机, 以解决主机的手势操作体 验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势输入方法, 包括 :
移动终端识别手势姿态, 获得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
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对应的手势 ID ;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手势 ID 发送给主机, 以使得所述主机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 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势输入方法, 包括 :
主机从移动终端接收手势 ID, 所述手势 ID 由移动终端对输入手势姿态信息进行 匹配获得 ;
所述主机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 包括 :
处理器 ; 传感器 ; 输入输出器 ;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从所述传感器获取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对所述输入手势姿态信 息进行匹配, 获得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对应的手势 ID。
所述传感器, 用于识别手势姿态, 生成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所述输入输出器, 用于从处理器接收所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对应的手势 ID 并发 送给主机。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主机, 包括 :
主机处理器 ; 主机输入输出器 ; 其中,
所述主机处理器, 用于从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手势 ID, 识别 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手势 ID。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手势输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主机, 将移动终端的手 势输入有效地传递到主机上, 从而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对主机进行手势输入, 提升了主机的 手势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手势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手势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 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当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 平 板电脑或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 主机包括但不限于 PC、 平板电脑等。 实施例二中的移动终端 以手机为例, 主机以 PC 为例进行说明, 但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 1,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手势输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01、 移动终端识别手势姿态, 获得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当用户在移动终端上作出某手势姿态时, 如左右晃动、 多点触摸等, 移动终端可以 利用其自带的手势输入设备, 如 GSensor、 触摸屏等, 接收该手势姿态并进行识别, 获得原始 的输入手势姿态信息。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可以基于视觉、 触摸、 运动等多种姿态, 这取决于 用户的爱好和手机的手势输入能力。
步骤 102、 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对应的手势 ID。
所述手势 ID 由移动终端从主机获取, 每个手势姿态都对应唯一的手势 ID, 同时每 个手势 ID 都对应主机上不同的手势操作。移动终端在步骤 101 获得原始的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后, 根据其上存储的手势 ID 和对应的手势姿态信息, 对该接收的输入手势姿态信息与 存储的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对应的手势 ID。
步骤 103、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对应的手势 ID 发送给主机。
将步骤 102 中得到的对应的手势 ID 发送给主机, 可以通过 Wi-Fi、 蓝牙、 红外、 通用 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等方式来实现。
步骤 104、 所述主机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具体地, 主机上储存有手势 ID, 手势 ID 由主机生成, 每个手势 ID 都与主机上的 应用程序相关联, 对应各个应用程序上唯一的手势操作。所述手势 ID 可以是一连串阿拉 伯数字、 英文字母或它们之间的组合, 如 “2fac1234-31f8-11b4-a222-08002b34c003” , 也 可以采用通用资源标志符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的形式如 GestureID : //Companyname/ApplicationName/Version/GestureName, 具体可以命名为 GestureID:// huawei/Camera/1.0/Circle 等, 其对应的手势操作则可以是翻页、 放大或缩小等手势操作。 主机对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手势 ID 直接进行识别, 即可得到其对应的唯一的手势操作。
本实施例中, 移动终端识别手势姿态, 得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对所述输入手势姿 态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对应的手势 ID, 并将该手势 ID 发送给主机, 主机识别该手势 ID 得到对 应的手势操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 主机从移动终端接收其传递的手势 ID 并识别为 对应的手势操作, 从而利用移动终端的手势输入能力对主机进行手势输入, 提升了主机的 手势操作体验。 实施例二
参考图 2,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手势输入方法, 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201、 PC 给手势操作分配对应的手势 ID, 生成手势 ID 列表。
具体地, PC 为其上支持手势输入的应用程序, 如浏览器的手势操作分配对应的手 势 ID, 生成手势 ID 列表。 该手势 ID 是系统唯一的, 且能够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所识别, 该手势 ID 列表由手势 ID 信息组成, 每个手势 ID 信息包含一个手势 ID, 每个手势 ID 对应某个应用 程序中唯一的手势操作, 所述手势 ID 可以是一连串阿拉伯数字、 英文字母或它们之间的组 合, 如 “2fac1234-31f8-11b4-a222-08002b34c003” , 也可以采用通用资源标志符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的 形 式 如 GestureID : //Companyname/ApplicationName/ Version/GestureName, 具体可以是 GestureID://huawei/Camera/1.0/Circle 等 ; 手势操 作则可以是翻页、 放大或缩小等目前可以实现的手势操作。该手势 ID 列表是可以更新的, 若 PC 上安装了新的支持手势输入的应用程序, 则 PC 为该新的应用程序可实现的手势操作 分配新的手势 ID, 将该新的手势 ID 信息加入手势 ID 列表 ; 若 PC 上删除了某个支持手势输 入的应用程序, 则 PC 也可以将该删除的应用程序在手势 ID 列表中的手势 ID 信息删除。
可选的, 上述的手势 ID 信息可以以不同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的形式保存在手 势 ID 列表中, 例如, 手势 ID 列表中可以包括 IE 浏览器和愤怒的小鸟 ( 一款触摸操作游戏 ) 两个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 IE 浏览器的手势 ID 集合中包含在 IE 浏览器上可用的手势 ID, 愤怒的小鸟的手势 ID 集合亦然。这样保存手势 ID, 使得 PC 在步骤 204b 中可以直接通 知手机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 从而告知手机当前可用的手势 ID。
可选的, 上述的手势 ID 信息中可以包含该手势 ID 对应的手势操作在应用程序中 具体作用的描述, 例如 : 翻页、 放大、 暂停等, 该手势操作具体作用的描述用于在步骤 203 中
帮助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手势操作对应的手势姿态。
可选的, 上述的手势 ID 信息中还可以包含预置的手势姿态信息, 该手势姿态信 息与不同的手势操作相对应。例如, 手机操作为浏览器中的向后翻页, 对应的手势 ID 为 GestureID://Microsoft/IE/8.0/Nextpage, 其预置的手势姿态信息为在触摸屏上从左向 右滑动。在手势 ID 信息中预置手势姿态信息的作用是使得步骤 203 中用户无需再对手势 ID 的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定义。
步骤 202、 所述 PC 将手势 ID 列表发送给手机。
此步骤 202 之前, PC 与手机已经通过 Wi-Fi、 蓝牙、 红外线或 USB 建立起有线或无 线连接。通过上述连接, PC 将步骤 201 生成的手势 ID 列表发送给手机。此后若手势 ID 列 表发生更新, 则 PC 将更新后的手势 ID 列表发送给手机。
步骤 203、 所述手机根据所述手势 ID 列表, 建立或更新手势姿态 ID 库。
具体地, 手机获取所述手势 ID 列表后, 根据手势操作的作用描述, 用户可以通过 手机自己定义各个手势 ID 所对应的手势姿态, 生成各个手势 ID 对应的手势姿态信息, 从而 建立或更新手势姿态 ID 库, 在手势姿态 ID 库中, 手势姿态信息与手势 ID 是一一对应的。 手势姿态可以基于视觉、 触摸、 运动等多种姿态, 这取决于用户的爱好和手机的手势输入能 力。 例如,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定义在触摸屏上从左向右滑动为向后翻页, 从右向左滑动为向 前翻页 ; 也可以定义在触摸屏上从上往下滑动为向后翻页, 从下往上滑动为向前翻页, 从而 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定义手势操作对应的手势姿态, 提升了用户操作体验。 另外, 不同手势 ID 对应的手势姿态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 但其对应的应用程序是不同的, 不会发生冲突。 可选的, 若步骤 201 的手势 ID 信息中包含了预置的手势姿态信息, 则用户也可以 选择不定义各个手势 ID 所对应的手势姿态, 直接使用预置的手势姿态信息, 建立手势姿态 ID 库。
可选的, 若步骤 201 中手势 ID 信息以不同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的形式保存在 手势 ID 列表中, 则手势姿态 ID 库中的手势 ID 也可以以不同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的形 式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 若手机上已存在手势姿态 ID 库, 则手机将从 PC 获取的手势 ID 列 表中的手势 ID 与该已存在的手势姿态 ID 库中的手势 ID 进行对比, 手势姿态 ID 手势姿态 ID 对于手势姿态 ID 库中不存在的手势 ID, 则对其定义手势姿态后加入手势姿态 ID 库或使 用预置的手势姿态信息并加入手势姿态 ID 库, 从而更新手势姿态 ID 库。
可选的, 可以执行步骤 204a :
步骤 204a、 所述 PC 向所述手机发送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包。
具体地, PC 启动一个应用程序, 如 IE 浏览器, 其在 PC 上可用的手势操作包括向前 翻页、 向后翻页、 放大、 缩小、 前进和后退等, 则 PC 将当前使用的该 IE 浏览器的可用手势操 作所对应的手势 ID 包发送给手机。若 PC 在使用 IE 浏览器的过程中, 打开另一个应用程序 进行前台操作, 则 PC 向手机发送该新打开的应用程序可用的手势 ID 包。
可选的, 若步骤 201 中, PC 的手势 ID 列表以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的形式组成, 则也可以执行步骤 204b 以替代步骤 204a :
步骤 204b、 所述 PC 向所述手机发送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信息。
通过 PC 向所述手机下发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信息, 手机能够获知该应用程序包 含的手势 ID 集合为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从而使得手机获知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的操作更加 简便、 快捷。
若 PC 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发生变化, 则 PC 及时向所述手机发送变化后的 PC 正在 使用的应用程序。
步骤 205、 根据 PC 发送的手势 ID 包或应用程序信息, 所述手机标记手势姿态 ID 库 中相应的手势 ID 为可用状态。
若前面执行步骤 204a, 则手机将收到的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包中的手势 ID 与手势 姿态 ID 库进行对比, 将手势姿态 ID 库中, 手势 ID 包包含的手势 ID 标记为可用状态, 其他 手势 ID 均标记为不可用状态 ; 若前面执行步骤 204b, 则手机根据收到的通知判断当前哪些 应用程序正在使用, 将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中的手势 ID 标记为可用状态, 将 其他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中的手势 ID 标记为不可用状态。需要说明的是, PC 上当前使 用的手势 ID 包或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是可以随时变化的, 若其发生变化, 则手机及时根据 PC 发送的变化后的手势 ID 包或变化后的应用程序使用通知, 更新手势姿态 ID 库中的手势 ID 的状态。 步骤 206、 所述手机识别手势姿态, 获得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当用户在移动终端上作出某手势姿态时, 如左右晃动、 多点触摸等, 手机可以利用 其自带的手势输入设备, 如 GSensor、 触摸屏等, 接收该手势姿态并进行识别, 获得原始的输 入手势姿态信息。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可以基于视觉、 触摸、 运动等多种姿态, 这取决于用户 的爱好和手机的手势输入能力。
步骤 207、 所述手机对输入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得到所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对 应的手势 ID。
具体地, 手机将接收的输入手势姿态信息与手势姿态 ID 库中处于可用状态的手 势 ID 所对应的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所述接收的手势姿态对应的手势 ID, 不可用状 态的手势 ID 则不予理会, 从而排除了不同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手势姿态可能相同或相似, 从 而导致同一个手势姿态匹配多个手势 ID 的问题, 提升了手势输入体验。
步骤 208、 所述手机将所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对应的手势 ID 发送给所述 PC。
步骤 209、 所述 PC 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由于手势 ID 与应用程序的手势操作是一一对应的, 因此 PC 可以对接收到的手势 ID 直接进行识别, 即可得到其对应的唯一的手势操作。
步骤 210、 所述 PC 执行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 PC 将手势 ID 列表发送给手机, 手机根据该手势 ID 列表生成手 势姿态 ID 库, 手机将 PC 正在使用的手势 ID 标记为可用状态, 然后手机识别手势姿态, 生成 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将该输入手势姿态信息与手势姿态 ID 库中处于可用状态的手势 ID 所 对应的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后, 获得对应的手势 ID 并发送给 PC, 由 PC 识别该手势 ID 对 应的操作并执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 主机从移动终端接收其传递的手势 ID 并识别 为对应的手势操作, 从而利用移动终端的手势输入能力对主机进行手势输入, 提升了主机 的手势操作体验。
装置实施例
实施例三
参考图 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
处理器 301 ; 传感器 302 ; 输入输出器 303 ; 其中,
所述处理器 301, 用于从所述传感器 302 获取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对所述输入手势 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对应的手势 ID。
所述传感器 302, 用于识别手势姿态, 生成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所述输入输出器 303, 用于从处理器 301 接收所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对应的手势 ID 并发送给主机。
所述输入输出器 303 可以是射频芯片、 信号收发天线等,
具体地, 当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做出某手势姿态时, 如左右晃动、 多点触摸等, 传感 器 302 对该手势姿态进行识别, 获得原始的输入手势姿态信息。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可以基 于视觉、 触摸、 运动等多种姿态, 这取决于用户的爱好和手机的手势输入能力。
然后所述处理器 301 从所述传感器 302 获取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终 端上的手势 ID 和对应的手势姿态信息, 对该传感器 302 识别出的输入手势姿态信息与移动 终端上的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对应的手势 ID。所述手势 ID 由移动终端从主机获 取, 每个手势姿态都对应唯一的手势 ID, 同时每个手势 ID 都对应主机上不同的手势操作。 所述输入输出器 303 将处理器 301 匹配得到的与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对应的手势 ID 发送给 主机, 可以通过 Wi-Fi、 蓝牙、 红外、 USB 等方式来进行发送。所述传感器 302 可以是触摸屏 / 触摸板、 鼠标、 手写笔、 重力传感器 (Gravity-sensor, GSensor)、 陀螺仪, 以及识别人体动 作的摄像头等。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三中的移动终端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方 法, 具体使用流程参照实施例一,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 移动终端包括 : 处理器 301、 传感器 302 和输入输出器 303, 其中, 传感 器 302 识别手势姿态, 得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后发送给处理器 301, 处理器 301 对所述输入 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输入手势姿态信息对应的手势 ID 后通过输入输出器 303 发送 给主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 主机从移动终端接收其传递的手势 ID 并识别为对应的 手势操作, 从而利用移动终端的手势输入能力对主机进行手势输入, 提升了主机的手势操 作体验。
实施例四
参考图 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
处理器 401 ; 传感器 402 ; 输入输出器 403 ; 其中,
传感器 402、 输入输出器 403 与实施例三中的传感器 302、 输入输出器 303 结构和 功能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
存储器 404, 与所述处理器 401 连接, 用于存储手势姿态 ID 库 ;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 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手势姿态 ID 库对所述输入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输入手势姿态 信息对应的手势 ID。
所述的手势姿态 ID 库参照实施例二中步骤 203 的描述, 由处理器 401 根据从主机 获取的手势 ID 列表建立或更新, 不再赘述。可选的, 所述处理器 401 包括 :
存储管理单元 401a ; 状态标记单元 401b ; 匹配单元 401c ; 其中,
存储管理单元 401a, 用于通过所述输入输出器 403 从所述主机接收手势 ID 列表, 所述手势 ID 列表包括手势 ID 信息, 并根据所述手势 ID 信息在所述存储器 404 中建立或更 新手势姿态 ID 库。
可选地, 存储管理单元 401a 通过输入输出器 403 从主机获取手势 ID 列表后, 根据 手势操作的作用描述, 用户可以通过传感器 402 输入各个手势 ID 对应的手势姿态信息, 再 由存储管理单元 401a 建立各个手势 ID 和手势姿态信息的对应关系, 从而建立或更新手势 姿态 ID 库, 并在存储器 404 中储存, 这使得用户可以自由定义习惯的手势姿态。
可选的, 若所述手势 ID 列表中的手势 ID 信息中包含了预置的手势姿态信息, 存储 管理单元 401a 也可以选择直接使用预置的手势姿态信息, 建立或更新手势姿态 ID 库。
状态标记单元 401b, 用于通过所述输入输出器 403 从所述主机接收当前使用的手 势 ID 包或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信息 ; 根据所述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包或当前使用的应用程 序信息, 所述状态标记单元标记所述存储器 404 中的手势姿态 ID 库中相应的手势 ID 为可 用状态。 具体地, 状态标记单元 401b 将收到的主机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包中的手势 ID 与存 储器 404 中的手势姿态 ID 库进行对比, 将所述手势姿态 ID 库中, 所述手势 ID 包包含的手 势 ID 标记为可用状态, 其他手势 ID 均标记为不可用状态 ; 或者状态标记单元 401b 根据收 到的通知判断当前哪些应用程序正在使用, 将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中的手 势 ID 标记为可用状态, 将其他应用程序的手势 ID 集合中的手势 ID 标记为不可用状态。需 要说明的是, 主机上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包或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是可以随时变化的, 若其 发生变化, 则状态标记单元 401b 及时根据主机发送的变化后的手势 ID 包或变化后的应用 程序使用通知, 更新手势姿态 ID 库中的手势 ID 的状态。
匹配单元 401c, 用于从所述传感器 402 获取输入手势姿态信息, 将所述输入手势 姿态信息, 与所述存储器 404 的手势姿态 ID 库中处于可用状态的手势 ID 所对应的手势姿 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对应的手势 ID, 并通过所述输入输出器 403 发送给所述主机。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四中的移动终端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一、 二中的 方法, 具体使用流程参照以上实施例, 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管理单元 401a、 状态标记单元 401b 和匹配 单元 401c 可以采用单独的硬件模块来实现, 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一个微处理器, 还可以 是集成在主芯片中的功能模块。
本实施例中, 移动终端包括 : 处理器 401、 传感器 402、 输入输出器 403 和存储器 404, 其中处理器 401 包括 : 存储管理单元 401a ; 状态标记单元 401b ; 匹配单元 401c, 其中, 存储管理单元 401a 通过所述输入输出器 403 从主机接收手势 ID 列表, 并可以使用传感器 402 在所述存储器 404 中建立或更新手势姿态 ID 库, 状态标记单元 401b 根据输入输出器 403 接收的主机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包或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信息, 标记所述存储器 404 中 的手势姿态 ID 库中相应的手势 ID 为可用状态, 匹配单元 401c 从所述传感器 402 获取输入 手势姿态信息, 并与所述存储器 404 的手势姿态 ID 库中处于可用状态的手势 ID 所对应的 手势姿态信息进行匹配, 获得对应的手势 ID, 并通过所述输入输出器 403 发送给所述主机。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 主机从移动终端接收其传递的手势 ID 并识别为对应的手势操 作, 从而利用移动终端的手势输入能力对主机进行手势输入, 提升了主机的手势操作体验, 同时还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个人习惯和喜好自由定义手势操作对应的手势姿态。
实施例五
参考图 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机, 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
主机处理器 501 ; 主机输入输出器 502 ; 其中,
所述主机处理器 501, 用于从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502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手势 ID, 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502, 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手势 ID。
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502 可以是射频芯片、 信号收发天线等, 通过 Wi-Fi、 蓝牙、 红 外、 USB 等方式从移动终端接收手势 ID, 所述手势 ID 由移动终端根据输入的手势姿态信息 匹配对应的手势 ID 所得。主机处理器 501 从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502 获取所述手势 ID 后 对其进行识别, 得到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手势操作。
本实施例五中的主机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方法, 具体使用流程参照 实施例一,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 主机包括 : 主机处理器 501 和主机输入输出器 502, 其中主机输入输 出器 502 从移动终端接收手势 ID, 主机处理器 501 从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502 获取所述移 动终端发送的手势 ID, 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 主机从移 动终端接收其传递的手势 ID 并识别为对应的手势操作, 从而利用移动终端的手势输入能 力对主机进行手势输入, 提升了主机的手势操作体验。
实施例六
参考图 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机, 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
主机处理器 601 ; 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 其中,
所述主机处理器 601, 用于从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手势 ID, 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用于从移动终端接收手势 ID。
可选的, 所述主机处理器 601 可以包括 :
手势 ID 管理单元 601a ; 识别单元 601b ; 通知单元 601c ; 其中,
手势 ID 管理单元 601a, 用于给所述主机上的手势操作分配手势 ID, 生成手势 ID 列表, 还通过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手势 ID 列表。
识别单元 601b, 用于从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手势 ID, 识别所 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通知单元 601c, 用于收集所述主机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包或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 信息, 并通过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
具体地, 手势 ID 管理单元 601a 为主机上支持手势输入的应用程序, 如浏览器的手 势操作分配对应的手势 ID, 生成手势 ID 列表。 该手势 ID 是系统唯一的, 且能够为手机等移 动终端所识别, 该手势 ID 列表由手势 ID 信息组成, 每个手势 ID 信息包含一个手势 ID, 每 个手势 ID 对应某个应用程序中唯一的手势操作。此外, 手势 ID 信息还可以包括该手势 ID 对应的手势操作在应用程序中具体作用的描述或预置的手势姿态信息。手势 ID 管理单元
601a 通过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手势 ID 列表。若手势 ID 管理 单元 601a 更新该手势 ID 列表, 则手势 ID 管理单元 601a 即时将更新后的手势 ID 列表通过 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手机。当主机启动一个支持手势操作的应用 程序如 IE 浏览器时, 可选的, 通知单元 601c 可以收集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使用的手势 ID 包, 或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信息, 通过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当所述移 动终端向所述主机发送其匹配用户输入的手势姿态得到的手势 ID 时, 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接收该手势 ID 并发送给识别单元 601b, 由识别单元 601b 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之 后主机可以执行在相应的应用程序中执行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 主机包括 : 主机处理器 601 和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其中主机处理器 601 包括 : 手势 ID 管理单元 601a ; 识别单元 601b ; 通知单元 601c, 其中, 手势 ID 管理单元 601a 给所述主机上的手势操作分配手势 ID, 生成手势 ID 列表, 还通过所述主机输入输出 器 602 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手势 ID 列表, 通知单元 601c 收集主机上当前使用的手势 ID 包 或当前使用的应用程序信息, 并通过所述主机输入输出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 识别单元 601b 通过主机输入输出器 602 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手势 ID 后, 识别所述手势 ID 对应的操 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 主机从移动终端接收其传递的手势 ID 并识别为对应的手势 操作, 从而利用移动终端的手势输入能力对主机进行手势输入, 提升了主机的手势操作体 验。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势 ID 管理单元 601a、 识别单元 601b 和通知单 元 601c 可以采用单独的硬件模块来实现, 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一个微处理器, 还可以是 集成在主芯片中的功能模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 实施例中的终端的单元或实体可以按照实施例的 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终端中, 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或实体可以合并成一个模块或实体, 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 块或实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 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 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 分, 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 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模块、 实体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需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 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 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 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 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 如计算机的软盘, 硬盘或光盘等,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 可以是个人计 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 )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 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