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间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系统,具体而言涉及电梯间门锁。
【发明背景】
在电梯间门上包括一个门锁装置,对电梯设备而言是典型的。当电梯未着陆时,电梯间门的门锁装置防止电梯间门开启。大多数电梯间门锁定装置是机械式的,且包含多个滚轮和运动零件。这种门锁定装置要求频繁的调节和需要进行多次返修。
近年来,一些地区已开始要求电梯间门上有锁定装置。例如,香港要求:当电梯处在运输中和处在门区外时,电梯间门应锁住。此要求还规定该门应响应一个电信号而机械式地关闭和开启,除了可靠性和调节性的问题外,与门锁定装置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噪音水平。因为门锁定装置不易为电梯乘客发现,那么噪音对电梯箱来说就特别是一个问题了。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电梯门的门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使该门锁产生的噪音最小。
如本发明所述,门锁包括一个固定在电梯上的锁盒和一个固定在电梯间门上的锁臂。该锁盒包括一个螺线管,螺线管驱动一个杠杆以便放开锁臂。螺线管以两节拍方式激励,为的是减小噪音。在螺线管第一拍激励期间,一个减震器限制了该锁臂和该螺线管插棒式铁芯的运动。在螺线管第二拍激励间,一个杆式缓冲器阻止了螺线管插棒式铁芯的完全闭合。
门锁还包括一个安全开关和一个动作开关,动作开关把信号发出给门控制器,这样,相应地电梯间门锁关闭或开启。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该门锁能安装在带有任何类型的控制器或门系统的升降机设备上。还有,即使总电源断开时,一种后备电池电源将松开门锁,使乘客退出电梯。
本发明上述的和其他的优点,在下面示范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明显地呈现出来。该实施例如附图图示。
附图简要描述
图1是电梯门锁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图1电梯门锁的侧视图。
实现本发明最佳方式
参照图1,电梯间门锁10包括一个锁臂12和一个锁盒14。锁臂12可转动地固定在电梯间门16上,如图2所示,且锁臂12的一端是钩形区18和另一端是臂地枢轴20。钩形区18具有一个斜面22和一个底面,其底面附连一个分流(shunt)板26。重物28固定在锁臂12的钩形区18上。减震器30配置在电梯间门上,位于锁臂12的上面,如图2所示。
锁盒14固定在电梯间32上,并包括一个外壳34,从该外壳伸出倾斜翼片36。翼片36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应于锁臂12钩形区18的斜面22的倾斜角度。杠杆40具有开放端42和枢轴端44,枢轴端44通过1个枢轴杆46可转动地连接在外壳34上。杠杆40包括一个凹槽48和一块腹板50,在腹板50内加工了一个椭圆形开口52。尼龙缓冲器56固定在杠杆40的上表面上。
螺线管60包括一个螺线管线圈框架62和一个插棒式铁芯64,螺线管60固定在外壳34上。插棒式铁芯一端进入螺线管框架内,而另一端进入杠杆40的凹槽48内。插棒式铁芯的开放端包括一个圆形开口66,该圆形开口与杠杆40的椭圆形开口52对齐。弹簧销68嵌入圆形开口和椭圆口之中,把插棒式铁芯和杠杆连在一起,且允许其间有相互运动。螺线管60具有激励状态和去激励状态。图1描述的是螺线管处于去激励状态,其中插棒式铁芯处于最低位置。在激励状态时,铁芯64向上运动。
动作开关70配置在杠杆40下面。开关70有一个可从中伸出的触头72,因而当杠杆40处于开放位置时,杠杆40的枢轴端44与动作开关70的触头72接触。动作开关70用导线连接到门控制器上(图未示)。
安全开关牢固固定在外壳34上,位于锁臂钩形区的下面。安全开关76包括分流触头78,如图2所示。
在工作时, 当电梯间处在门区外且门已被关闭时,电梯间门锁10处在闭合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此闭合位置时,锁臂12的钩形区18在斜角翼片36后面被钩住,并和分流板26的分流触头78形成接触。在门锁10的闭合位置螺线管60处在去激励状态。螺线管60的线圈框架62处于去激励状态,且插棒式铁芯64被松开而向下。与插棒式铁芯64连接的杠杆40也处于最低位置,并且动作开关70的触头72与杠杆40接触。
当门控制器(图未示出)把开门16信号发出给螺线管60时,螺线管得以激励且把插棒式铁芯向上提升。与杠杆40连接的插棒式铁芯64把杠杆向上提升,使杠杆绕枢轴46向上旋转。当杠杆40向上旋转时,杠杆40的开放端42推动锁臂12的钩形区18向上,使钩形区18离开翼片36。锁臂12绕臂的枢轴20向上旋转,脱离了配置于锁臂12上的分流板26和触头78之间的接触。当锁臂12的运动被减震器30限制时,螺线管60的插棒式铁芯的初始升高减慢,如图2所示。选择减震器30的位置,使得铁芯的升高大约在70%的位置时,减缓铁芯的升高,从而减小了由螺线管60产生的噪音。这就防止了螺线管产生撞击关闭声。螺线管60继续激励且继续提升杠杆40的开放端。而杠杆继续向上推动锁臂12的钩18,直到锁臂钩离开翼片36。在升高的第二阶段期间,当螺线管60继续激励,铁芯上移余下的总升高的约30%,减震器30被压,使锁完全打开。杠式缓冲器56制止螺线管60完全关闭。当锁臂12的钩18离开翼片36后,杠杆40和触头72间的动作开关70的接触被断开。动作开关70给门控制器发出信号,告之机械锁松开,门16可以可靠地打开。然后门16移至开放位置。一旦门被打开,螺线管变成去激励状态,铁芯64下落推动杠杆40到下部位置。
为关闭电梯间门16,使锁臂12的倾斜面22沿看翼片36的倾斜面向上滑动到钩18,通过重物28的重力作用下,落在翼片36后面,由此将门关闭。当锁臂12落下时,锁臂的分流板26和触头78产生接触,且安全开关76向门控制器发出信号,告之门锁10闭合。
当电梯间正在运动中和/或处于门区外时,本发明的门锁10防止任何人打开电梯间门。该门锁还向门控制器发出两个信号。一个信号是当门锁的锁臂离开锁盒的翼片时,由动作开关70发出的,此时门松开,可以打开。另一个信号是门锁闭合且电梯间在升降间中运动时,由安全开关76发出的。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螺线管60以两节拍方式激励,而减小了有关噪音。第一节拍激励被减震器30制止。这就防止了螺线管60发出闭合撞击声。第二节拍激励被杠杆缓冲器56制止,防止了螺线管的完全闭合。两种碰撞都未产生很大的噪音。在减震器30与锁臂12间的第一次碰撞达到低噪音接触,因为减震器30是用橡胶制造的。在杠杆缓冲器56与螺线管框架62间的第二次碰撞也是低噪音接触,因为杠杆缓冲器56用尼龙材料制造。另外,在关闭位置时杠杆40与锁臂12间的间隙趋于最小值,以避免由杠杆40碰到锁臂时产生噪音。间隙不能减少到零,因为锁臂下落进锁盒和碰撞杠杆将产生噪音。另一个可以增加的减小噪音的部件是用任何一种尼龙或塑料制成的复盖层(图未示),它复盖在翼片36上可以减小由锁臂12的金属钩18与金属翼片36间接触而产生的噪音。该门锁还包括一个透明塑料外壳覆层(图未出),这也减小噪音,同时使肉眼可以观察到该门锁装置。
本发明另一个优点是:在带有何种类型的控制器的电梯系统或门系统上,都能安装此门锁。另外,即使在停电时,用后备电池电源也能松开电梯间门锁,让乘客退出电梯间。
虽然本发明描述的是门锁使用在电梯间门上,但是本发明的门锁也能使用来锁定升降机设备上的或是任一其他的输运设备上的升降间门。
尽管已通过特定实施例例示和说明本发明,但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违反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种种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