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背光显示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背光显示模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1640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31640ACN102331640A21申请号201110285938922申请日20110923G02F1/13357200601F21V8/0020060171申请人东莞市亚星半导体有限公司地址523820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水朗村水朗工业区东莞市亚星半导体有限公司72发明人向柏红74专利代理机构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代理人邓猛烈54发明名称液晶背光显示模组57摘要本发明涉及液晶背光显示模组。为了使液晶背光显示模组更薄,给出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增亮片和显示屏,增亮片位于导光板。
2、正面与显示屏背面之间,增亮片正面为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光源设在导光板侧方,导光板背面设有多个导光点,光源发出的光直接到达导光点或者经导光板表面全反射到达导光点,被这多个导光点扩散后从导光板正面射出,经增亮片聚集后显示在显示屏上,导光板正面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导光板正面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与增亮片上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这两者棱镜条纹方向互相交错。本发明用于液晶背光显示。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331653A1/1页21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增亮片和显示屏,增亮片位于导光板正面与显示。
3、屏背面之间,增亮片正面为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光源设在导光板侧方,导光板背面设有多个导光点,光源发出的光直接到达导光点或者经导光板表面全反射到达导光点,被这多个导光点扩散后从导光板正面射出,经增亮片聚集后显示在显示屏上,其特征是,导光板正面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导光板正面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与增亮片上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这两者棱镜条纹方向互相交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的交错角度为9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是,在所述增亮片与显示屏之间还设有使光线均匀扩散的扩散片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是,在。
4、导光板背面外侧还设有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的反射片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是,导光板正面做成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中,靠近所述光源的相邻棱镜条纹间距大于远离所述光源的相邻棱镜条纹间距。权利要求书CN102331640ACN102331653A1/2页3液晶背光显示模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背光显示模组。背景技术0002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如图1,包括光源1、导光板2、下增亮片6、上增亮片7和显示屏9。下增亮片6和上增亮片7位于导光板2正面与显示屏9背面之间,这两块增亮片6、7正面均为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光源1设在导光板2侧方,导光板2背面设有多个。
5、导光点3,光源1发出的光直接到达导光点3或者经导光板2表面至少包括正面,还可以包括背面全反射到达导光点3,被这多个导光点3扩散后从导光板2正面射出,多个导光点3起到了把设在导光板2侧方的光源1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的功能,使得导光板2正面发光均匀,然后经两块增亮片6、7聚光后显示在显示屏9上。这两块增亮片6、7上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棱镜条纹方向互相交错,以达到二维增光效果,图1中为优选地,其交错角度为90度,故从图示视角看不出上增亮片7的棱镜排列形状。如果从图1的左视或右视视角观看上增亮片7,就可以看到与图1视角中的下增亮片6相似的棱镜排列形状。0003让液晶背光显示模组更薄是一种普遍。
6、的需求,但在上述液晶背光显示模组中,导光板2、显示屏9和两层增亮片6、7都似乎是为了达到较佳的显示效果而不可或缺的,看来液晶背光显示模组的厚度已经没有再减小的余地。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使液晶背光显示模组更薄。0005为此给出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增亮片和显示屏,增亮片位于导光板正面与显示屏背面之间,增亮片正面为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光源设在导光板侧方,导光板背面设有多个导光点,光源发出的光直接到达导光点或者经导光板表面全反射到达导光点,被这多个导光点扩散后从导光板正面射出,经增亮片聚集后显示在显示屏上,导光板正面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导光板正面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
7、镜排列面与增亮片上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这两者棱镜条纹方向互相交错。0006因为导光板正面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所以导光板正面就具有了聚光功能,那么导光板正面与显示屏背面之间就可以无需设两块增亮片而只需设一块增亮片,导光板正面做成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与这一块增亮片上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棱镜条纹方向互相交错,就可以达到采用两块增亮片所达到的二维增光效果。与采用两块增亮片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可以省去其中一块增亮片,既减少了所需物料,又使得液晶背光显示模组更薄了。附图说明0007图1是已有液晶背光显示模组的分解图。0008图2是本发明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实施例的分解图。说明书CN102。
8、331640ACN102331653A2/2页40009图3是图2中的导光板的立体图。0010图4是图2中的导光板正面其中一个正向聚光条纹棱镜的聚光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液晶背光显示模组如图2,包括光源、导光板、增亮片和显示屏。光源1设在导光板2侧方,导光板2背面设有多个导光点3,光源1发出的光直接到达导光点3或者经导光板2表面全反射到达导光点3,被这多个导光点3扩散后从导光板2正面射出。在导光板2背面外侧还设有使从所述光源1发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中的反射片4,有利于把光源1发出的光反射至距离光源1较远的导光点3。增亮片5位于导光板2正面与显示屏9背面之间,增亮片5正面为正向聚光条纹棱镜。
9、排列面,导光板2正面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导光板2正面做成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与增亮片上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这两者棱镜条纹方向互相交错与增亮片5上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棱镜条纹方向互相交错且交错角度为90度,达到二维上的均匀增光效果。导光板2正面做成的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中的一个正向聚光条纹棱镜的聚光原理如图4,从各个导光点3射出的光经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折射后被聚集。在增亮片5与显示屏9之间还设有使光线均匀扩散的扩散片8。导光板2中的光经导光板2正面聚集射出再经增亮片5聚集和扩散片8均匀扩散后显示在显示屏9上。0012如图2、3,导光板2正面的做成正向聚光条纹棱镜排列面中,各相邻棱镜条纹间距D相等。比这更优选的是靠近光源1的相邻棱镜条纹间距大于远离所述光源的相邻棱镜条纹间距,其在靠近光源1处提供了较大的全反射面积,有利于把光源1发出的光全反射至距离光源1较远的导光点3。0013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此基础上的等同技术方案仍落入发明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331640ACN102331653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31640ACN102331653A2/2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316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