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03625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28819.5

申请日:

2010.07.16

公开号:

CN102339089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公布日:201202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日:20100716|||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1/16

申请人: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蒋政宏

地址: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出口加工区第二大道2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包括一本体以及至少一脚垫。脚垫可拆卸的设置于本体,并可相对本体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脚垫位于第一位置时,脚垫可从本体上脱离,使壳体结构在进行维修或有更换脚垫的需求时,能在不破坏脚垫的情形下,即能完成卸除脚垫的操作。当脚垫位于第二位置时,脚垫以本身所具有的卡钩勾扣并固定于本体,进而使脚垫能稳固地设置在本体上,并避免脚垫从本体上脱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笔记本壳体结构包括 : 一本体, 具有至少一固定孔, 并于每一固定孔旁设置至少一滑孔, 且该滑孔具有至少一 插设部, 其中插设部的孔宽大于滑孔的孔宽 ; 以及 至少一脚垫, 每一脚垫对应单一固定孔, 该脚垫具有一垫体及一卡钩, 该卡钩并具有一 勾扣部, 该脚垫以可拆卸的关系设置于该本体并遮蔽该固定孔, 且该脚垫可相对该本体于 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 其中, 该脚垫位于该第一位置时, 则以该勾扣部对应于该插设部的方式令该卡钩穿过 该滑孔, 而使该勾扣部位于该本体内 ; 而该脚垫位于该第二位置时, 则该勾扣部位于该本体 内, 且勾扣部偏离于该插设部而限位于该滑孔, 令该脚垫固定于该本体。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至少一结合部, 该固定孔及该滑孔配置于该结合部内。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脚垫的该卡钩具有一杆 体, 该勾扣部凸设于该杆体的一端, 该杆体的另一端连接于该垫体。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垫体具有一凹陷部, 该凹 陷部设置于该垫体相对该卡钩的另一侧。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凹陷部具有至少一沟槽。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凹陷部具有至少一凸肋。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凹陷部具有若干个锯齿 结构。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凹陷部具有一咬花结构。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脚垫的该垫体由橡胶或 硅胶材料所组成, 且该卡钩由塑料材料所组成。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脚垫为一体成型的结 构。

说明书


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壳体结构, 特别是一种具有脚垫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高度发展, 各种型式的电子装置 ( 或产品 ) 已普遍的被应用于每 个家庭中, 例如个人电脑、 笔记本电脑、 室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等, 不仅带给人们相当大 的便利性, 并同时使人们的生活质量获得提升。
     一般为了使这些电子装置能稳固地摆放在桌面或地面上, 通常会在电子装置的机 壳底部设置若干个由弹性材料所组成的脚垫。 以借由这些脚垫本身所具有的吸震及高摩擦 系数等特性, 提供电子装置能具备防震及暂时固定于桌面或地面的能力, 进而达到平衡及 稳定支撑的目的。 因此, 可避免电子装置直接的接触于桌面或地面而摩损, 或是避免电子装 置因摇晃碰撞而损坏。
     目前在这些脚垫的使用上, 大多是以背胶黏贴的方式, 将脚垫的一侧面贴覆在机 壳底部, 或是于脚垫上设置若干个卡钩, 并以卡钩穿设并固定于机壳上所开设的定位孔内。 虽然这些种类的设置方式可达到使脚垫结合于机壳底部的功用,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上, 其 中却仍存在有相当多的问题。 例如, 当脚垫采用背胶黏贴的方式贴覆于机壳底部时, 脚垫与 机壳底部之间的结合强度完全地取决于背胶本身所具有的黏着力, 以及脚垫与机壳之间接 触面积的大小而定。若所使用的背胶黏着力不足或是在脚垫未完全的贴覆于机壳时, 将容 易造成脚垫与机壳之间因结合力不足, 而使脚垫从机壳上脱落的情形发生。
     此外, 即使背胶具有足够的黏着力, 可以使脚垫稳固地结合于机壳底部。但是, 由 于背胶属于化学物质中的一种, 其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黏着力的降低。因此在 使用一段时间之后, 随着背胶的黏着力下降, 最终还是会产生脚垫脱离于机壳的情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于是有相关业者于脚垫上设置若干个卡钩, 并且于机壳底部 开设定位孔, 使脚垫以卡钩穿设过定位孔, 并借由卡钩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回复力而扣合于 机壳底部, 进而大辐地提升脚垫与机壳之间的结合强度。 在这种结合方式中, 由于卡钩在穿 设过定位孔后是扣合于机壳内, 因此使脚垫在设置于机壳底部后, 便无法从机壳上脱离。 此 虽然可达成让脚垫稳固的结合于机壳的作用。 然而当组装人员或使用者有更换脚垫的需求 时, 则必须通过拆卸工具强势的将脚垫从机壳上拔除。此不仅会造成脚垫因卡钩断裂而无 法重复使用的问题, 并容易因拔除力道的不易掌握, 而造成机壳从相邻于定位孔的位置发 生断裂, 导致整个机壳报废而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用于改良现有壳体结构 上所装设的脚垫, 受限于背胶的黏着力而容易从壳体结构上脱离的问题。以及现有具有卡 钩的脚垫在组装至壳体结构后, 必须使用拆除工具将卡钩破坏后, 才能顺利完成脚垫的拆 卸作业, 导致脚垫无法重复组装于壳体结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其包括一本体及至少一脚垫。本体具有至 少一固定孔, 并于每一固定孔旁设置至少一滑孔, 且滑孔具有至少一插设部, 其中插设部的 孔宽大于滑孔的孔宽。脚垫具有一垫体及一卡钩, 且卡钩具有一勾扣部。脚垫是以可拆卸 的关系设置在本体上并遮蔽固定孔。并且, 脚垫可相对本体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 间转动。其中, 当脚垫位于第一位置时, 是以勾扣部对应于插设部的方式令卡钩穿过滑孔, 而使勾扣部位于本体内。 而当脚垫位于第二位置时, 则勾扣部位于本体内, 且勾扣部偏离于 插设部而限位于滑孔, 令脚垫固定于本体上。
     本发明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借由脚垫以可拆卸的关系设置于本体上, 使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在进行维修或有更换脚垫的需求时, 在不需破坏脚垫本身结构的情 形下, 仅需在本体上转动脚垫便能进行脚垫的组装或拆卸。因此使拆卸后的脚垫具有可重 复使用的特性, 并增加脚垫在组装或拆卸作业的便利性。同时, 脚垫借由卡钩勾扣于本体 上, 使脚垫与本体之间的结合强度获得提升, 可避免脚垫从本体上脱离的情形发生, 进而增 加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的实用性。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 并且为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作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 1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 2 绘示图 1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 3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 4 绘示图 3 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 5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 6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 7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垫体具有凹陷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 8 绘示图 7 的剖面示意图。 图 9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凹陷部具有锯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 10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凹陷部具有咬花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 11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凹陷部具有一字型沟槽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 12 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凹陷部具有十字型沟槽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 13 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 14 绘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 15 绘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 1 和图 2,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包含有 一本体 10 及四个脚垫 20。本体 10 的一侧面 110 上选择性地配置有四个结合部 120, 且四 个结合部 120 分别设置于侧面 110 的四周角落。其中, 每一结合部 120 内配置有一固定孔 111 及成对的二滑孔 130。二滑孔 130 分别设置于相邻于固定孔 111 的二相对侧, 使二滑孔 130 呈环绕于固定孔 111 的形式设置于侧面 110 上。固定孔 111 用以供如螺丝等固定组件30 穿设并锁附于固定孔 111 内。每一滑孔 130 的一侧缘延伸有一插设部 140, 插设部 140 的孔宽大于滑孔 130 的孔宽, 使滑孔 130 具有一容置区 131 及一卡合区 132。容置区 131 即 滑孔 130 延伸有插设部 140 的区域, 且容置区 131 的宽度大于卡合区 132 的宽度。
     同时, 二滑孔 130 对称设置于固定孔 111 二侧, 并使二插设部 140 位于二斜对角的 位置。即其中一滑孔 130 的容置区 131 与卡合区 132 分别对应于另一滑孔 130 的卡合区 132 及容置区 131, 使二滑孔 130 的容置区 131 及卡合区 132 以间隔排列方式环绕于固定孔 111。
     四个脚垫 20 分别对应设置于四个结合部 120。每一脚垫 20 具有一垫体 210 及二 卡钩 220, 且二卡钩 220 分别对应于结合部 120 的二滑孔 130。每一卡钩 220 具有一杆体 221 及一勾扣部 222。勾扣部 222 凸设于杆体 221 的一端, 并与结合部 120 内的插设部 140 相对应。杆体 221 相对勾扣部 222 的另一端则连接于垫体 210。且杆体 221 的厚度匹配于 滑孔 130 的卡合区 132 宽度, 而杆体 221 结合勾扣部 222 的厚度则匹配于滑孔 130 的结合 区 131 宽度。因此, 使卡钩 220 在勾扣部 222 对应于插设部 140 的情形下才能穿设过滑孔 130, 否则将受到卡合区 132 的阻挡而无法穿过滑孔 130。换言之, 当卡钩 220 穿过滑孔 130 后, 也必须在勾扣部 222 对应于插设部 140 的情形下, 才能使卡钩 220 从滑孔 130 内移出。
     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 脚垫 20 的垫体 210 由橡胶或硅胶等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所 组成, 而卡钩 220 则由塑料等硬质材料组成。并且脚垫 20 是以双料射出方式所制作的一体 成型结构。
     请同时参阅图 1、 图 2、 图 3 及图 4, 脚垫 20 可拆卸的设置于本体 10。在脚垫 20 装 设于本体 10 的操作上, 首先以固定组件 30 穿设并固定于固定孔 111 内, 此时固定组件 30 相对脚垫 20 的一端露出于固定孔 111。接着, 将卡钩 220 的勾扣部 222 对准于滑孔 130 的 插设部 140, 然后使杆体 221 与勾扣部 222 穿过滑孔 130 的容置区 131( 如图 5 所示 ), 并使 垫体 210 相对本体 10 的一侧贴覆于本体 10。此时脚垫 20 位于一第一位置并遮蔽住固定孔 111 及固定组件 30。其中, 第一位置即卡钩 220 的勾扣部 222 对应于滑孔 130 的插设部 140 的位置。同时, 卡钩 220 可经由滑孔 130 的容置区 131 位移至本体 10 相对脚垫 20 的一侧, 使勾扣部 222 自本体 10 内移出 ; 或位移至本体 10 相对脚垫 20 的另一侧, 使勾扣部 222 位 于本体 10 内。
     之后, 施加一外力于垫体 210 上, 使脚垫 20 在结合部 120 上从第一位置转动至一 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 卡钩 220 的杆体 221 沿着滑孔 130 的卡合区 132 的方向移动, 使杆 体 221 从容置区 131 位移至卡合区 132, 并暂时地固定于卡合区 132( 如图 6 所示 )。此时, 由于杆体 221 结合勾扣部 222 的厚度大于滑孔 130 的卡合区 132 的宽度, 使杆体 221 在位 移至卡合区 132 时, 可借由勾扣部 222 勾扣于本体 10 相邻于卡合区 132 的一侧边, 进而使 脚垫 20 可借由垫体 210 及勾扣部 222 在本体 10 上的夹制作用, 而暂时的固定于本体 10 上 ( 如图 3、 图 4 和图 6 所示 )。
     因此, 当脚垫 20 旋转至第二位置时, 由于勾扣部 222 位于本体 10 内并偏移于插设 部 140 而限位于滑孔 130 内, 因此脚垫 20 可借由卡钩 220 勾扣于本体 10 而稳固的设置于 本体 10 上, 可避免脚垫 20 从本体 10 上脱离的情形发生。并且, 当有维修或更换脚垫 20 的 需求时, 仅需将脚垫 20 旋转至第一位置即可将脚垫 20 从本体 10 上卸除, 以及利用一如螺 丝起子的拆除工具 ( 图中未示 ) 将固定组件 30 从本体 10 上移除。据此, 在不需破坏脚垫20 的情形下便能完成拆卸脚垫 20 或移除固定组件 30 的操作, 进而使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 的脚垫 20 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同时, 脚垫 20 也提供遮蔽固定孔 111 及固定组件 30 的功能, 可避免来自于外界的 杂质 ( 如水分或棉絮等 ) 经由固定孔 111 进入本体 10 内。此外, 也可随着使用者的个人喜 好, 选择具有不同垫体 210 形式的脚垫 20 配置于本体 10 上, 可增加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的 整体美观及提升使用者对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的喜好程度。
     并且, 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为了增加脚垫 20 于本体 10 上装设或拆除的便利性。另 可于脚垫 20 的垫体 210 上设置一凹陷部 211, 凹陷部 211 设置于垫体 210 相对于卡钩 220 的另一侧, 用以供使用者可直接以手指 ( 图中未示 ) 按压于凹陷部 211, 而执行脚垫 20 于第 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操作。并且, 如图 9 和图 10 所示, 可进一步的在凹陷部 211 设置锯齿结构 212 或由若干个凸肋 ( 或沟槽 ) 所形成的咬花结构 213 等, 可增加凹陷部 211 的表面粗糙度的结构。借以提升使用者手指与凹陷部 211 之间的摩擦力, 进而让使用者在 进行装设或卸除脚垫 20 的操作上更加的省力。
     或是如图 11 和图 12 所示, 亦可配合锁附于固定孔 111 内的固定组件 30 之形式, 而于凹陷部 211 上设置一字型沟槽 214 或十字型沟槽 215。借以让组装人员或使用者可直 接得知被脚垫 20 所遮蔽的固定组件 30 种类, 而能及早准备适当的拆除工具 ( 如一字起子 或十字起子等 ) 对固定组件 30 进行拆除, 进而增加组装及拆卸操作时的便利性。 此外,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结合部 120 可选择性地配置于本体 10 上, 用以协 助组装人员或使用者能快速地寻找到固定孔 111 及滑孔 130 的设置位置, 以加快组装人员 或使用者将脚垫 20 装设于本体 10 的组装速度。因此, 如图 13 所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 例中, 可选择性地将固定孔 111 及滑孔 130 直接设置于本体 10 的预定区域上, 并省略结合 部 120 的设置。
     此预定区域可以是但不限于本体 10 上其它用以锁附固定组件 30 的固定孔 111 位 置。 一般在本体 10 上皆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 111, 用以供固定组件 30 穿设并锁附于固定孔 111 内。由于这些固定孔 111 及固定组件 30 皆是露出于本体 10 的侧面 110, 因此容易对本 体 10 的外观美感造成影响, 并使固定组件 30 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锈蚀, 或是使水分 容易从固定孔 111 进入本体 10 内, 进而损害容置于本体 10 内的电子零组件 ( 图中未示 )。
     因此, 可选择性地将若干个滑孔 130 设置于固定孔 111 两侧。当脚垫 20 以卡钩 220 穿设过滑孔 130 并固定于本体 10 时, 即可借由脚垫 20 遮蔽固定孔 111, 进而避免外在 环境对固定孔 111 及固定组件 30 造成影响, 并保持本体 10 外观的一致性。
     同时,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本体 10 上所设置的结合部 120 数量、 结合部 120 内所配置的固定孔 111 及滑孔 130 数量、 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所具有的脚垫 20 数量以及脚 垫 20 所具有的卡钩 220 数量等可视实际情况做对应性的调整, 并不以先前所述的实施例所 列举的数量为限。 举例而言, 如图 14 所示,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可选择性地在本体 10 的侧面 110 上省略结合部 120 的配置, 而仅于侧面 110 上设置一固定孔 111、 一滑孔 130 及 延伸自滑孔 130 的插设部 140, 以及在脚垫 20 上设置单一卡钩 220。并使卡钩 220 的杆体 221 及勾扣部 222 分别匹配于滑孔 130 及插设部 140 的设置方式。
     另外, 本发明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中, 脚垫及滑孔的设置方式及应用范 围, 包含但不限于配置在具有固定孔的本体上。如图 15 所示,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 将
     脚垫 20 及滑孔 130 配置于未设置有固定孔的本体 10 上。使脚垫 20 仅单纯的提供支撑本 体 10 于桌面或地面等平面 ( 图中未示 ) 的功能。
     本发明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包含本体及至少一脚垫, 且脚垫是以可拆卸 的关系设置于本体上。同时通过双料射出成型的方式, 使脚垫可同时使垫体具有橡胶的吸 震及高摩擦力特性, 以及使卡钩具有塑料的应力强度。因此, 使脚垫在装设于本体后, 能提 供本体放置于桌面或地面上的稳定性, 并同时提升脚垫与本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并且, 当脚垫有维修或更换的需求时, 仅需于本体上转动脚垫, 便能将脚垫从本体 上卸除。 由于在此操作过程中不需破坏脚垫本身的结构, 因此可保持脚垫的完整性, 使脚垫 具有可重复组装于本体的特性。同时, 不需使用其它的拆除工具便能直接的完成脚垫的组 装或拆除作业, 因此可避免本体在脚垫的组装过程中受到拆除工具刮伤、 摩损。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 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相关技艺 者,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 构造、 特征及精 神当可做些许之变更, 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 定者为准。

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9089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9089ACN102339089A21申请号201010228819522申请日20100716G06F1/1620060171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地址215300江苏省昆山市出口加工区第二大道269号申请人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蒋政宏54发明名称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57摘要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包括一本体以及至少一脚垫。脚垫可拆卸的设置于本体,并可相对本体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脚垫位于第一位置时,脚垫可从本体上脱离,使壳体结构在进行维修或有更换脚垫的需求时,能在不破坏脚垫的情。

2、形下,即能完成卸除脚垫的操作。当脚垫位于第二位置时,脚垫以本身所具有的卡钩勾扣并固定于本体,进而使脚垫能稳固地设置在本体上,并避免脚垫从本体上脱离。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4页CN102339102A1/1页21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笔记本壳体结构包括一本体,具有至少一固定孔,并于每一固定孔旁设置至少一滑孔,且该滑孔具有至少一插设部,其中插设部的孔宽大于滑孔的孔宽;以及至少一脚垫,每一脚垫对应单一固定孔,该脚垫具有一垫体及一卡钩,该卡钩并具有一勾扣部,该脚垫以可拆卸的关系设置于该本体并遮蔽该固定孔,且该脚垫可相。

3、对该本体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该脚垫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则以该勾扣部对应于该插设部的方式令该卡钩穿过该滑孔,而使该勾扣部位于该本体内;而该脚垫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则该勾扣部位于该本体内,且勾扣部偏离于该插设部而限位于该滑孔,令该脚垫固定于该本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至少一结合部,该固定孔及该滑孔配置于该结合部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脚垫的该卡钩具有一杆体,该勾扣部凸设于该杆体的一端,该杆体的另一端连接于该垫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垫体具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设置于该垫体相对。

4、该卡钩的另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陷部具有至少一沟槽。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陷部具有至少一凸肋。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陷部具有若干个锯齿结构。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陷部具有一咬花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脚垫的该垫体由橡胶或硅胶材料所组成,且该卡钩由塑料材料所组成。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脚垫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权利要求书CN102339089ACN102339102A1/5页3笔记本电脑壳体。

5、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壳体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脚垫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背景技术】0002随着电子产业的高度发展,各种型式的电子装置或产品已普遍的被应用于每个家庭中,例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室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等,不仅带给人们相当大的便利性,并同时使人们的生活质量获得提升。0003一般为了使这些电子装置能稳固地摆放在桌面或地面上,通常会在电子装置的机壳底部设置若干个由弹性材料所组成的脚垫。以借由这些脚垫本身所具有的吸震及高摩擦系数等特性,提供电子装置能具备防震及暂时固定于桌面或地面的能力,进而达到平衡及稳定支撑的目的。因此,可避免电子装置直接的接触于桌面或地面而摩损,或。

6、是避免电子装置因摇晃碰撞而损坏。0004目前在这些脚垫的使用上,大多是以背胶黏贴的方式,将脚垫的一侧面贴覆在机壳底部,或是于脚垫上设置若干个卡钩,并以卡钩穿设并固定于机壳上所开设的定位孔内。虽然这些种类的设置方式可达到使脚垫结合于机壳底部的功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上,其中却仍存在有相当多的问题。例如,当脚垫采用背胶黏贴的方式贴覆于机壳底部时,脚垫与机壳底部之间的结合强度完全地取决于背胶本身所具有的黏着力,以及脚垫与机壳之间接触面积的大小而定。若所使用的背胶黏着力不足或是在脚垫未完全的贴覆于机壳时,将容易造成脚垫与机壳之间因结合力不足,而使脚垫从机壳上脱落的情形发生。0005此外,即使背胶具有足够。

7、的黏着力,可以使脚垫稳固地结合于机壳底部。但是,由于背胶属于化学物质中的一种,其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黏着力的降低。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随着背胶的黏着力下降,最终还是会产生脚垫脱离于机壳的情形。0006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有相关业者于脚垫上设置若干个卡钩,并且于机壳底部开设定位孔,使脚垫以卡钩穿设过定位孔,并借由卡钩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回复力而扣合于机壳底部,进而大辐地提升脚垫与机壳之间的结合强度。在这种结合方式中,由于卡钩在穿设过定位孔后是扣合于机壳内,因此使脚垫在设置于机壳底部后,便无法从机壳上脱离。此虽然可达成让脚垫稳固的结合于机壳的作用。然而当组装人员或使用者有更换脚垫的需求时。

8、,则必须通过拆卸工具强势的将脚垫从机壳上拔除。此不仅会造成脚垫因卡钩断裂而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并容易因拔除力道的不易掌握,而造成机壳从相邻于定位孔的位置发生断裂,导致整个机壳报废而无法使用。【发明内容】0007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用于改良现有壳体结构上所装设的脚垫,受限于背胶的黏着力而容易从壳体结构上脱离的问题。以及现有具有卡钩的脚垫在组装至壳体结构后,必须使用拆除工具将卡钩破坏后,才能顺利完成脚垫的拆卸作业,导致脚垫无法重复组装于壳体结构的问题。说明书CN102339089ACN102339102A2/5页4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其包括一本体。

9、及至少一脚垫。本体具有至少一固定孔,并于每一固定孔旁设置至少一滑孔,且滑孔具有至少一插设部,其中插设部的孔宽大于滑孔的孔宽。脚垫具有一垫体及一卡钩,且卡钩具有一勾扣部。脚垫是以可拆卸的关系设置在本体上并遮蔽固定孔。并且,脚垫可相对本体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当脚垫位于第一位置时,是以勾扣部对应于插设部的方式令卡钩穿过滑孔,而使勾扣部位于本体内。而当脚垫位于第二位置时,则勾扣部位于本体内,且勾扣部偏离于插设部而限位于滑孔,令脚垫固定于本体上。0009本发明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借由脚垫以可拆卸的关系设置于本体上,使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在进行维修或有更换脚垫的需求时,在不需破坏。

10、脚垫本身结构的情形下,仅需在本体上转动脚垫便能进行脚垫的组装或拆卸。因此使拆卸后的脚垫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并增加脚垫在组装或拆卸作业的便利性。同时,脚垫借由卡钩勾扣于本体上,使脚垫与本体之间的结合强度获得提升,可避免脚垫从本体上脱离的情形发生,进而增加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的实用性。0010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为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作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0011图1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12图2绘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13图3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0014图4绘示图3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1、。0015图5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0016图6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0017图7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垫体具有凹陷部的立体示意图。0018图8绘示图7的剖面示意图。0019图9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凹陷部具有锯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0020图10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凹陷部具有咬花结构的剖面示意图。0021图11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凹陷部具有一字型沟槽结构的剖面示意图。0022图12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凹陷部具有十字型沟槽结构的剖面示意图。0023图13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24图14绘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25图15绘示本。

12、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包含有一本体10及四个脚垫20。本体10的一侧面110上选择性地配置有四个结合部120,且四个结合部120分别设置于侧面110的四周角落。其中,每一结合部120内配置有一固定孔111及成对的二滑孔130。二滑孔130分别设置于相邻于固定孔111的二相对侧,使二滑孔130呈环绕于固定孔111的形式设置于侧面110上。固定孔111用以供如螺丝等固定组件说明书CN102339089ACN102339102A3/5页530穿设并锁附于固定孔111内。每一滑孔130的一侧缘延伸有一插。

13、设部140,插设部140的孔宽大于滑孔130的孔宽,使滑孔130具有一容置区131及一卡合区132。容置区131即滑孔130延伸有插设部140的区域,且容置区131的宽度大于卡合区132的宽度。0027同时,二滑孔130对称设置于固定孔111二侧,并使二插设部140位于二斜对角的位置。即其中一滑孔130的容置区131与卡合区132分别对应于另一滑孔130的卡合区132及容置区131,使二滑孔130的容置区131及卡合区132以间隔排列方式环绕于固定孔111。0028四个脚垫20分别对应设置于四个结合部120。每一脚垫20具有一垫体210及二卡钩220,且二卡钩220分别对应于结合部120的二滑。

14、孔130。每一卡钩220具有一杆体221及一勾扣部222。勾扣部222凸设于杆体221的一端,并与结合部120内的插设部140相对应。杆体221相对勾扣部222的另一端则连接于垫体210。且杆体221的厚度匹配于滑孔130的卡合区132宽度,而杆体221结合勾扣部222的厚度则匹配于滑孔130的结合区131宽度。因此,使卡钩220在勾扣部222对应于插设部140的情形下才能穿设过滑孔130,否则将受到卡合区132的阻挡而无法穿过滑孔130。换言之,当卡钩220穿过滑孔130后,也必须在勾扣部222对应于插设部140的情形下,才能使卡钩220从滑孔130内移出。0029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脚垫2。

15、0的垫体210由橡胶或硅胶等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所组成,而卡钩220则由塑料等硬质材料组成。并且脚垫20是以双料射出方式所制作的一体成型结构。0030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脚垫20可拆卸的设置于本体10。在脚垫20装设于本体10的操作上,首先以固定组件30穿设并固定于固定孔111内,此时固定组件30相对脚垫20的一端露出于固定孔111。接着,将卡钩220的勾扣部222对准于滑孔130的插设部140,然后使杆体221与勾扣部222穿过滑孔130的容置区131如图5所示,并使垫体210相对本体10的一侧贴覆于本体10。此时脚垫20位于一第一位置并遮蔽住固定孔111及固定组件30。其中,第。

16、一位置即卡钩220的勾扣部222对应于滑孔130的插设部140的位置。同时,卡钩220可经由滑孔130的容置区131位移至本体10相对脚垫20的一侧,使勾扣部222自本体10内移出;或位移至本体10相对脚垫20的另一侧,使勾扣部222位于本体10内。0031之后,施加一外力于垫体210上,使脚垫20在结合部120上从第一位置转动至一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卡钩220的杆体221沿着滑孔130的卡合区132的方向移动,使杆体221从容置区131位移至卡合区132,并暂时地固定于卡合区132如图6所示。此时,由于杆体221结合勾扣部222的厚度大于滑孔130的卡合区132的宽度,使杆体221在位移至。

17、卡合区132时,可借由勾扣部222勾扣于本体10相邻于卡合区132的一侧边,进而使脚垫20可借由垫体210及勾扣部222在本体10上的夹制作用,而暂时的固定于本体10上如图3、图4和图6所示。0032因此,当脚垫20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由于勾扣部222位于本体10内并偏移于插设部140而限位于滑孔130内,因此脚垫20可借由卡钩220勾扣于本体10而稳固的设置于本体10上,可避免脚垫20从本体10上脱离的情形发生。并且,当有维修或更换脚垫20的需求时,仅需将脚垫20旋转至第一位置即可将脚垫20从本体10上卸除,以及利用一如螺丝起子的拆除工具图中未示将固定组件30从本体10上移除。据此,在不需破坏。

18、脚垫说明书CN102339089ACN102339102A4/5页620的情形下便能完成拆卸脚垫20或移除固定组件30的操作,进而使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的脚垫20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0033同时,脚垫20也提供遮蔽固定孔111及固定组件30的功能,可避免来自于外界的杂质如水分或棉絮等经由固定孔111进入本体10内。此外,也可随着使用者的个人喜好,选择具有不同垫体210形式的脚垫20配置于本体10上,可增加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的整体美观及提升使用者对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的喜好程度。0034并且,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增加脚垫20于本体10上装设或拆除的便利性。另可于脚垫20的垫体210上设置一凹陷部。

19、211,凹陷部211设置于垫体210相对于卡钩220的另一侧,用以供使用者可直接以手指图中未示按压于凹陷部211,而执行脚垫20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操作。并且,如图9和图10所示,可进一步的在凹陷部211设置锯齿结构212或由若干个凸肋或沟槽所形成的咬花结构213等,可增加凹陷部211的表面粗糙度的结构。借以提升使用者手指与凹陷部21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让使用者在进行装设或卸除脚垫20的操作上更加的省力。0035或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亦可配合锁附于固定孔111内的固定组件30之形式,而于凹陷部211上设置一字型沟槽214或十字型沟槽215。借以让组装人员或使用者可直接得知被脚垫2。

20、0所遮蔽的固定组件30种类,而能及早准备适当的拆除工具如一字起子或十字起子等对固定组件30进行拆除,进而增加组装及拆卸操作时的便利性。0036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结合部120可选择性地配置于本体10上,用以协助组装人员或使用者能快速地寻找到固定孔111及滑孔130的设置位置,以加快组装人员或使用者将脚垫20装设于本体10的组装速度。因此,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择性地将固定孔111及滑孔130直接设置于本体10的预定区域上,并省略结合部120的设置。0037此预定区域可以是但不限于本体10上其它用以锁附固定组件30的固定孔111位置。一般在本体10上皆开设有若干个固。

21、定孔111,用以供固定组件30穿设并锁附于固定孔111内。由于这些固定孔111及固定组件30皆是露出于本体10的侧面110,因此容易对本体10的外观美感造成影响,并使固定组件30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锈蚀,或是使水分容易从固定孔111进入本体10内,进而损害容置于本体10内的电子零组件图中未示。0038因此,可选择性地将若干个滑孔130设置于固定孔111两侧。当脚垫20以卡钩220穿设过滑孔130并固定于本体10时,即可借由脚垫20遮蔽固定孔111,进而避免外在环境对固定孔111及固定组件30造成影响,并保持本体10外观的一致性。0039同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本体10上所设置的结合部。

22、120数量、结合部120内所配置的固定孔111及滑孔130数量、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所具有的脚垫20数量以及脚垫20所具有的卡钩220数量等可视实际情况做对应性的调整,并不以先前所述的实施例所列举的数量为限。举例而言,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选择性地在本体10的侧面110上省略结合部120的配置,而仅于侧面110上设置一固定孔111、一滑孔130及延伸自滑孔130的插设部140,以及在脚垫20上设置单一卡钩220。并使卡钩220的杆体221及勾扣部222分别匹配于滑孔130及插设部140的设置方式。0040另外,本发明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中,脚垫及滑孔的设置方式及应用范围,。

23、包含但不限于配置在具有固定孔的本体上。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将说明书CN102339089ACN102339102A5/5页7脚垫20及滑孔130配置于未设置有固定孔的本体10上。使脚垫20仅单纯的提供支撑本体10于桌面或地面等平面图中未示的功能。0041本发明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壳体结构包含本体及至少一脚垫,且脚垫是以可拆卸的关系设置于本体上。同时通过双料射出成型的方式,使脚垫可同时使垫体具有橡胶的吸震及高摩擦力特性,以及使卡钩具有塑料的应力强度。因此,使脚垫在装设于本体后,能提供本体放置于桌面或地面上的稳定性,并同时提升脚垫与本体之间的结合强度。0042并且,当脚垫有维修或更。

24、换的需求时,仅需于本体上转动脚垫,便能将脚垫从本体上卸除。由于在此操作过程中不需破坏脚垫本身的结构,因此可保持脚垫的完整性,使脚垫具有可重复组装于本体的特性。同时,不需使用其它的拆除工具便能直接的完成脚垫的组装或拆除作业,因此可避免本体在脚垫的组装过程中受到拆除工具刮伤、摩损。0043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当可做些许之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说明书CN102339089ACN102339102A1/14页8图1说明书。

25、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2/1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3/14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4/14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5/14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6/14页13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7/14页14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8/14页15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9/14页16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10/14页17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11/14页18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12/14页19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13/14页20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CN102339102A14/14页21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33908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