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式隔音玻璃.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03485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4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9042.5

申请日:

1988.09.28

公开号:

CN1041343A

公开日:

1990.04.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3C27/06; E04B1/82

主分类号:

C03C27/06; E04B1/82

申请人:

黄道宣

发明人:

黄道宣

地址:

香港中环遮打道10号太子大厦19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肖尔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作为一种透气式隔音玻璃,系由二片或三片玻璃(或压克力玻璃)组合而成,其每二层玻璃之间夹设有一层塑胶膜,于各玻璃上设有气孔,在塑胶膜上之适当位置亦穿设有胶膜气孔,唯各气孔之位置均为交错排列而不重叠,而于玻璃之内侧设有连贯各气孔之气道,使气体能由一侧之气体进入,通过气道而穿过胶膜气孔,再经另一玻璃之气道及气孔穿出,达到透气之效果,而由狭小弯折之气道来达到隔音之效果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透气式隔音玻璃,系由二片以上之玻璃(或压克力玻璃)组合,为一种层合式之玻璃,在每片玻璃上均设有气孔,层合之玻璃内侧设有交错之气道,于每二片玻璃之间夹设一层塑胶膜用以分隔气道及具吸音作用,于塑胶膜上适当之位置穿设有气孔,用以连贯气道,用以透气,各玻璃及塑胶膜上之气孔为交错排列而由气道互相连贯者。

说明书


本发明作为一种透气式隔音玻璃,系由二片或三片玻璃(或压克力玻璃)组合而成,其每二层玻璃之间夹设有一层塑胶膜,于各玻璃上设有气孔,在塑胶膜上之适当位置亦穿设有胶膜气孔,唯各气孔之位置均为交错排列而不重叠,而于玻璃之内侧设有连贯各气孔之气道,使气体能由一侧之气体进入,通过气道而穿过胶膜气孔,再经另一玻璃之气道及气孔穿出,达到透气之效果,而由狭小弯折之气道来达到隔音之效果者。

    本发明为一透气式隔音玻璃特殊新颖设计,系由二片或三片之玻璃(或压克力玻璃)组合,原则上属于一种层合玻璃,惟每片均有其气道(凹槽)与气孔用以通气,而每片玻璃之间粘合有一层塑胶膜,塑胶膜上在适当之位置亦有气孔,使其兼具分隔气道,连通气道及吸音之效果

    按目前工业日益发达,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及工作或辨公处所之各项条件要求亦日益严格,尤其是对噪音之防治,各工业先进国家均投入大量之人力物力,以求得一安宁而舒适的环境。

    当今之市面上,为了防止噪音,各大建筑物均采用密闭式之玻璃帷幕,靠近工厂、交通要道或闹区之建筑物更有装设复层玻璃窗户以求降低噪音,然而,以密闭式之门窗来将噪音阻隔于建筑物之外,虽能达到降低噪音之效果,但却将室内之空间变为一与外界隔绝之单独密闭系统,不单是声音,包括空气之交换、压力之平衡…等,若完全依靠空调系统,其能源之消耗,经济负担的提升等诸多问题均随之而来。虽然现在已有最新颖之防噪音式气窗制造完成,以供应建筑市场之需求,然而此类气窗仅适用于兴建中设计有防噪窗之建筑物,而对旧有房屋之安装,却须大兴土木,才能够修改装设,甚为费时费力,且价格颇高。

    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建筑物对噪音问题及透气问题无法同时解决,乃立意加以研究,其方向有二:

    (一)声波属于纵波,亦即所谓疏密波,其传播必须仰赖介质才能进行,且于各种不同介质中其传播之速度并不相同,又声波在一介质中恒由声源依直线向各方传播,其强度随传播距离而递减,如遇障碍物即被反射而回,此即声波之反射现象;一般之建筑所采用之密封式玻璃即运用此一原理,因为声波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之介质(障碍)即会分为反射及穿透两部分,若遇到之介质较硬(密度较大)则反射量较大穿透较少,诸如一般玻璃或建筑;若遇到之介质较软(密度较小)则反射量较小而穿透量较大,诸如一般音乐厅或特殊场合所用之吸音墙。

    (二)声波在介质中为直线进行,经过反射后其能量即因部分穿透至障碍物中被吸收而有衰减,就如同一般汽机车所采用之消声器,其原理仅是在排气管中加入一些隔片,使引擎爆炸后所产生之气体及声音经过一两个弯道而排出,如此即可将噪音减至极低,此种消音器之效果,只要听过有消音器被拆除之机车发出之燥音者,均会明了其所达成之功效不容置疑。

    本发明人经长时间之研究改良,终于发展出了功效卓越之本创作,其玻璃将绝大部分之噪音反射阻隔,而极少量之声波会进入孔径狭小之气孔,但几经弯折而通过本创作时,不但受气道之长度及弯折阻隔衰减能量,同时由于中央为软质之塑胶膜,具有吸音之效果,故其噪音能量早已消耗殆尽,而其气孔及气道之贯通,不但阻隔了噪音,亦可使空气保持畅通、内外压力保持平衡,且安装方便无须更改原有之建筑架构即可安装,且其气道可以制成各种花纹,增加其美观,中央之塑胶膜更可采用各种彩色以阻隔太阳直射并兼具美观之功效。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创作之结构能有更深入而明确之了解,兹举一较佳之实施例佐以图式详细说明于下:

    图1系本创作之立体外观图。

    图2系本创作之平面外观图。

    图3系第2图之3-3截面单位面积气孔及气道示意图。

    图4系本创作单位面积之立体气孔及气道示意图。

    图5系本创作单位面积之元件分解图。

    图6、7系本创另一型式之单位面积元件分解图。

    图号表示:

    (1)内玻璃    (11)内气孔

    (12)内气道    (2)塑胶膜

    (21)胶膜气孔    (4)外玻璃

    (41)外气孔    (42)外气道

    注:于本创作之玻璃、气孔、气道等均无内外之分,在此仅为说明方便故称之为内外。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创作之立体外观图,于此图中内玻璃(1)与外玻璃(4)重叠,中央夹设有透明之塑胶膜(2),在此实施例中之内、外气孔(11)(41)纵横交错,且互相对称重叠,而塑胶膜则由中间将其气道分隔两侧;其内气孔(12)及外气孔(42)之位置则呈交错排列,并不互相重合,而其中央夹设之塑胶膜(2)之胶膜气孔(21)位置,又与内气孔(11)、外气孔(41)之位置错开,使其各层面之气孔均不重叠在同一位置。

    请参阅图2所示,即为本创作之平面外观图,其内外气道(12)(42)互相重叠而纵交错排列,呈一格状之花纹,美观大方,又各层面上之气孔座落于气道之交叉点上,更衬托出本创作与众不同之风格。

    图3则为第2图中之3-3截面之单位面积气孔及气道之示意图,气体之流通可由内玻璃(1)之内气孔(11)进入,受到塑胶膜(2)之阻挡,则转向穿入内气道(12),至胶膜气孔(21)处穿入外玻璃(4)之外气道(42),至外气孔(41)处穿出而通过本创作,此通道对气体而言,依扩散作用或受风力之压力变化,进出绝无困难。

    由图4观之,当极少量之声波由狭小之内气孔(11)进入时,首先会撞及中央之塑胶膜(2),会产生第一次的反射、吸收及转折,才能够进入狭窄之内气道(12),经过细长之内气道(12)及转折后,才能通达胶膜孔(21),穿过胶膜气孔(21)时又再次撞及外玻璃(4),经反射、吸收及转折后,才会进入狭窄之外气道(42),再经细长之外气道(42)及转折后再由外气孔(41)穿出。其原来进入内气孔(11)之声波量即已非常少,再履经转折、反射及在气道中又有一侧为塑胶膜(2),在声波传播途中不断地吸收,损耗,传至外气孔(41)之声波早已消耗殆尽,不再能像原本之噪音音源一般振荡著人们的听觉神经。

    由图5中即可看出,本创作在制造时,乃是内、外玻璃(1)(4)分别制造,并配合中央塑胶膜(2)所穿设之胶膜气孔(21),当三层均制造完成时再加以合并,成为一体之本创作。其胶膜气孔(21)之穿设必须配合气道之位置,以免组合后发生气道被塑胶膜(2)阻隔之现象。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创作之另一型式之实施例,此类之结构代表著其内外玻璃上所设之气道可以每一单元作一独立系统,其各气道并不互相连贯,仅由一内气孔(11)进入内气道(12),经过数个弯折后通至塑胶膜(2)之胶膜气孔(21),再通入外气道(42),最后由外气孔(41)通出,且其内外玻璃(1)(4)上之内外气道(12)(42)可以不必相对称,只要该气道之前端与乞孔相连,而二气道之末端重合于塑胶膜(2)之胶膜气孔(21)处,即可达成功效;又此类之气道安排较前述之实施例有更长的行程,若连用在某些工厂或噪音较大之建筑,当有更佳之隔音效果。

    请参阅图7所示,此一实施例所表示者为三角形之气道,同样地本创作之气道也可以制造成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或其他任何几何形状,其气道之排列亦可千变万化,而随使用者之需要设计之。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设计确具有隔音及透气之实效,其所能达成之功效绝非一般习用隔音玻璃所能比拟,唯本创作之实施并非不一定装设于建筑物外侧之门窗上,其主要之运用方向在于各个确须隔音之录音室、工厂内或其他建筑。且未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合于发明专利之申请要求,爰依法具文提出申请。

透气式隔音玻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透气式隔音玻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透气式隔音玻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气式隔音玻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气式隔音玻璃.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作为一种透气式隔音玻璃,系由二片或三片玻璃(或压克力玻璃)组合而成,其每二层玻璃之间夹设有一层塑胶膜,于各玻璃上设有气孔,在塑胶膜上之适当位置亦穿设有胶膜气孔,唯各气孔之位置均为交错排列而不重叠,而于玻璃之内侧设有连贯各气孔之气道,使气体能由一侧之气体进入,通过气道而穿过胶膜气孔,再经另一玻璃之气道及气孔穿出,达到透气之效果,而由狭小弯折之气道来达到隔音之效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玻璃;矿棉或渣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