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006816.X
2008.01.31
CN101498418A
2009.08.05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1V 3/02公开日:2009080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F21V3/02; F21V7/04; F21Y101/02(2006.01)N
F21V3/02
邱宸邦
台湾省台北市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孙皓晨
本发明为一种灯具,是由一灯罩与一发光组件所构成,所述的发光组件恰与所述的灯罩相邻并设立在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灯具主要为所述的灯罩在发光组件一侧呈弧形向上延伸并弯曲且超越所述的发光组件;通过所述的灯罩将所述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源聚集后以反射方式对外抛射以达到聚光照明的效果。
1. 一种灯具,其由一灯罩与发光组件构成,所述的发光组件与所述的灯罩相邻并设立在一水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在所述的发光组件一侧呈弧形向上延伸,并弯曲且超越所述的发光组件;通过所述的灯罩将所述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源聚集后以反射方式对外抛射以达到聚光照明的效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设有复数个具弧形的曲面,以增加反射与聚光的效果。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增大所述的灯罩延伸并弯曲部位的弧形曲率,以缩小所述的灯罩的照射范围与角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缩小所述的灯罩延伸并弯曲部位的弧形曲率,以增大所述的灯罩的照射范围与角度。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设有复数个矩形曲面,以增加反射与聚光的效果。
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灯具,特别是一种具有集中与控制照射范围的灯具。 背景技术 轻薄短小与低耗能,是目前电子产品研发的趋势,是通过利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以及低耗电等多项优异的特性的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管或灯泡作为发光组件,且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类产品中作为发光组件的用途,唯目前市面上虽有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的产品可供使用,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仍然有限,因此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除通过本质的研发改良以提高发光亮度外,尚包括通过外部附加的灯罩,用以提供辅助性的光反射作用,来提高其对外投光的亮度。 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的反射片灯罩结构1,其是设有一反射片11,并将所述的灯泡12设置在所述的反射片11的前端,所述的灯泡12通过所述的反射片11将光源作反射后对外照射,唯,前述现有的反射片灯罩结构1设计中,其反射片对光线仅提供反射效果,对于聚光效果仍不理想,光源折射效果也不佳且无法控制光源照射的范围与折射角度,当应用在汽机车上做车灯反射片灯罩使用时仅只能将光源向前方照射无法控制其照射角度与照射范围,照射角度过高可能影响对向来车驾驶人员视线甚至发生危险; 故上述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的缺点: 光源集中效果不佳; 光源照射亮度不足; 光折射效果不佳; 无法控制照射范围与角度; 另者,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报公告证书号I281971反射式LED车灯发明专利公开,惟在实际使用上有其问题存在,LED光源是固定在反射罩上,而其发光面是面对所述的反射罩的后弧形反射部,虽然上述现有技术可通过弧形反射部将LED光源所产生的光源作反射再做照明,但所述的LED光源是固定在反射罩上之中央部位,却会阻挡光源作反射时的反射效果;故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的缺点:阻挡光源反射效果;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陷,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可聚光、并可将光源完全做反射、且可控制光源照射范围与照射角度的灯具。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灯具,所述的灯具是由一灯罩与一发光组件所构成,所述的发光组件恰与所述的灯罩相邻并设立在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灯罩是在所述的发光组件一侧呈弧形向上延伸并弯曲且超越所述的发光组件;通过所述的灯罩将所述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源聚集后以反射方式对外抛射以达到聚光照明的效果;故本发明具有下列的优点: 1.可使光源确实集中照射; 2.提升光源照射亮度; 3.光源可完全折射; 4.准确控制光源照射的范围与照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灯具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2-灯具;21-灯罩;211-第一反射部;212-第二反射部;213-第三反射部;215-投射口;216-弧形的曲面;2161-反射部;217-矩形曲面;3-发光组件;4-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灯具,图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实施例中是可通过设置发光组件产生光源,所述的发光组件是可为如发光二极管、灯泡、冷阴极管等作为发光组件,本发明的下列实施例中较佳是以发光二极管为例加以说明,惟,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阅图2-图4,如图所示,所述的灯具2是由一灯罩21与一发光组件3所构成,所述的发光组件3与所述的灯罩21其两者之间相对的关系为,所述的发光组件3与所述的灯罩21恰相邻,且设立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灯罩21是在所述的发光组件3一侧,呈弧形向上延伸后,并弯曲形成第一反射部211,再由所述的第一反射部211的一端继续延伸,形成第二反射部212,所述的第二反射部212是位于所述的发光组件3的正上方,另再由所述的第二反射部212的一端继续延伸,并且超越所述的发光组件2所设立的位置,进而形成第三反射部213;通过所述的灯罩上的第一反射部211与第二反射部212与第三反射部213,将所述的发光组件3所发出的光源4聚集后,以反射方式对外抛射,以达到聚光照明的效果;故可改善现有技术的灯罩无法充分聚光以及阻挡光源反射的问题。 如图4所示,所述的发光组件3所发出的光源4,首先是通过所述的第一反射部211与第二反射部212与第三反射部213,以抛射方式反射至所述的灯罩21的投射口215,并通过所述的灯罩21的投射口215,将光源集中并限制照射范围与角度,再向所述的灯罩的外侧照射,所述的投射口215是可控制所述的光源4向外照射的范围与角度,另者曲率为一曲形或一弧形的曲度,所述的灯罩21延伸并弯曲的部位为弧形故也具有曲率,而所述的曲率是与曲率半径成反比,是可通过调整所述的灯罩21延伸,并弯曲的部位的曲率,以改变所述的投射口215的大小,当所述的曲率增大所述的投射口215,将会缩小使所述的光源4向外照射的范围与角度缩小,另者当所述的曲率缩小所述的投射口215,将会扩大进而使所述的光源4向外照射的范围与角度扩大。 请参阅图5-图7,如图所示所述的灯罩21内侧表面上是可设复数个弧形的曲面216,所述的弧形的曲面216是可将所述的灯罩21内侧表面,划分成复数个反射部2161,并使所述的发光组件3所发出的光源4,可通过所述的复数个反射部2161将所述的光源4以反射的方式向外抛射,以增加所述的光源4对外照射的效果;另者,也可在所述的灯罩21内侧表面上设复数个矩形曲面217,所述的矩形曲面217是具有将所述的发光组件3所发出的光源4作多重折射的效果,是可还加强所述的光源4向外抛射时的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灯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具.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灯具,是由一灯罩与一发光组件所构成,所述的发光组件恰与所述的灯罩相邻并设立在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灯具主要为所述的灯罩在发光组件一侧呈弧形向上延伸并弯曲且超越所述的发光组件;通过所述的灯罩将所述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源聚集后以反射方式对外抛射以达到聚光照明的效果。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