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离压敏粘合剂膜的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03410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29840.9

申请日:

2007.08.09

公开号:

CN101501744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9F 9/00申请日:20070809授权公告日:20120111终止日期:201308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9F9/00

主分类号:

G09F9/00

申请人:

3M创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舛田辰也; 甘利伸五

地址:

美国明尼苏达州

优先权:

2006.8.14 JP 221306/200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郇春艳;樊卫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同时使施加在这些基底上的物理外部负载最小的分离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的方法,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包含压敏粘合剂聚合物,所述压敏粘合剂聚合物具有分散在其中的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所述方法包括这样的步骤:将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加热至能够引起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盐水合物分解和脱水的温度,从而加速分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的方法,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包含压敏粘合剂聚合物,所述压敏粘合剂聚合物具有分散在其中的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加热至能够引起所述金属氢氧化物或所述金属盐水合物分解和脱水的温度,从而加速所述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为刚性基底。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底为显示器面板而所述第二基底为用于设置显示器的底座。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选自由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片钠铝石、水合铝酸钙、二水石膏和硼酸锌水合物组成的组。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压敏粘合剂的质量,所述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含量为20质量%至70质量%。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敏粘合剂聚合物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有机硅树脂、聚醚、聚碳酸酯、聚乙烯醚、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乙烯基酯基聚合物、聚异丁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和聚丙烯腈组成的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敏粘合剂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并且所述压敏膜被加热至250℃或更高的温度。

说明书

用于分离压敏粘合剂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的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惯例,已经用压敏粘合剂膜来使第一基底(例如像等离子显示器面板这样的显示器面板)粘结至第二基底(如用于设置显示器的底座)。目前,要求在长期使用包括粘结基底的产品之后,能轻易并彻底地移除压敏粘合剂膜以使组成每个基底的部分分开。例如,通过如下方法来使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分开。
(1)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可以通过这样分离:施加物理外部负载,例如,在约200℃的加热下或使用有机溶剂来减少压敏粘合剂的内聚力并引起扭曲。
(2)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可以通过这样分离:在两者间插入线材、细丝等并切削压敏粘合剂膜。
(3)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可以通过这样分离:将压敏粘合剂以长条的形式设置然后将它们从侧面抽出。
(4)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Kokai)No.2004-69766和日本专利公布(Kokai)No.2004-309551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在该显示设备中,显示器面板和支撑板由设置在两者间的压敏胶带支撑,并且可以在该压敏胶带的端部用力拉该胶带,从而使其与支撑板分离。
在方法(1)的情况下,施加在显示器面板和底座上的荷载较大,这可能会在分离时引起显示器破损或底座变形。另外,存在这样的时间限制:必须在其中能有效地使内聚力由于热或有机溶剂而减小的时间内进行分离操作。在方法(2)的情况下,当粘合剂的内聚力高且阻力大时,有时无法切削压敏粘合剂膜。在方法(3)和方法(4)的情况下,在移除压敏粘合剂膜的操作期间,膜自身可能会在中间切断,而不能成功地抽出压敏粘合剂膜。此外,这些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由于粘合力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而不能获得稳定的效果。这样,在试图将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分离时,当这些基底为刚性基底时,分离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方面,已知一种压敏粘合剂膜或片材,其在电子设备中还具有散热能力。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Kokai)No.2002-294192公开了一种导热阻燃性压敏粘合剂,其包含作为阻燃剂的氢氧化铝和作为导热填料的氧化铝。然而,并未公开如何在使用这种粘合剂作为导热压敏粘合剂片材之后分离该压敏粘合剂片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同时使施加在这些基底上的物理外部负载最小的分离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例中的试验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了在实例中如何将试验装置放置在烘箱中的横截面图。
图3为示出了在实例中如何将试验装置放置在烘箱中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如下实施例。
(1)一种用于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的方法,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包含压敏粘合剂聚合物,该压敏粘合剂聚合物具有分散在其中的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加热至能够引起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盐水合物分解和脱水的温度,从而加速分离。
(2)如上面(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为刚性基底。
(3)如上面(2)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底为显示器面板而所述第二基底为用于设置显示器的底座。
(4)如上面(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选自由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片钠铝石、水合铝酸钙、二水石膏和硼酸锌水合物组成的组。
(5)如上面(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压敏粘合剂的质量,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含量为20质量%至70质量%。
(6)如上面(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压敏粘合剂聚合物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有机硅树脂、聚醚、聚碳酸酯、聚乙烯醚、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乙烯基酯基聚合物、聚异丁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和聚丙烯腈组成的组。
(7)如上面(6)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压敏粘合剂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8)如上面(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并且所述压敏粘合剂膜被加热至250℃或更高的温度。
在本发明中,术语“(甲基)丙烯酸”意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将压敏粘合剂膜加热至不低于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盐水合物的脱水分解反应温度的温度。因此,使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盐水合物分解并产成水蒸气,由此使压敏粘合剂膜的分离加速。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不应将本发明理解为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是用于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的方法,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包含压敏粘合剂聚合物,该压敏粘合剂聚合物具有分散在其中的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加热至引起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盐水合物分解和脱水的温度,从而加速分离。
当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为刚性基底时,本发明的方法特别有利。这是因为当基底为柔性的时,压敏粘合剂膜可以通过使基底本身弯曲来分离,并且甚至不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相对容易地分离压敏粘合剂,然而当基底为刚性时,难以分离压敏粘合剂膜,本发明的实用性增加。
该压敏粘合剂膜包含压敏粘合剂聚合物和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只要能够赋予压敏粘合剂膜用于将第一基底(如显示器面板)和第二基底(如底座)粘结在一起的粘合强度,并且该聚合物能够经受包括基底的产品的使用条件和分离操作条件,则该压敏粘合剂聚合物不受限制。该压敏粘合剂聚合物可以为(例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有机硅树脂、聚醚、聚碳酸酯、聚乙烯醚、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乙烯基酯基聚合物、聚异丁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或聚丙烯腈。这些聚合物的两种或更多种可以组合使用。根据使用中的耐候性和粘结性或足够高以承受分离操作时的加热的耐热性,该压敏粘合剂聚合物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下面描述作为优选压敏粘合剂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所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不受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常规用于压敏粘合剂的那些。这种(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实例包括一种或多种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下文中有时称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该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的烷基中具有1至12个碳原子,所述极性单体可与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共聚。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壬酯。此类单体起到赋予所得压敏粘合剂粘著性的作用。可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共聚的极性单体的实例包括含羧基-的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和富马酸)和含氮单体(例如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此类极性单体起到增强压敏粘合剂的内聚力和粘合力的作用。极性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的比例不受限制,但是通常为1~20份质量/100份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
如果需要,可以使压敏粘合剂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基于所用单体的总质量,交联剂通常以约0.05质量%至1质量%的量使用,而且在此范围内,可以增强压敏粘合剂的剪切附着力。可以使用的交联剂的实例包括(诸如)多官能丙烯酸酯之类的交联剂单体,例如: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1,2-二丙烯酸乙二醇酯、1,12-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交联剂的其他实例包括取代的三嗪(例如2,4-二(三氯甲基)-6-对甲氧基苏合香烯-5-三嗪)和单烯不饱和芳香酮(例如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
用于压敏粘合剂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通常根据标准自由基聚合法(例如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或本体聚合法)使上述单体聚合而获得。该聚合优选在存在适用的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通过光聚合法实施。用于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更优选地通过这样获得:在那些单体上照射紫外线(UV)等,从而实现聚合。聚合引发剂的合适实例包括:安息香醚(例如安息香甲醚和安息香异丙醚)、取代的安息香醚(例如苯甲醚)、取代的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聚合引发剂优选以通常为0.01~5份质量/100份质量的单体混合物的量使用。
在通过紫外线(UV)等进行光聚反应时,将在惰性气氛(例如氮氛)下去除了溶解氧的单体混合物连同适当的光引发剂和交联剂(如果需要的话)一起涂覆至设计成载体的支撑体上,并且让紫外线照射至其上,由此可以实现聚合。为了获得支撑体上的良好涂布性能,有利的是,预先用紫外线使单体聚合直到形成具有适当粘度的粘性液体(糊浆),并且在将该糊浆涂覆在支撑体上之后,通过进一步照射紫外线来完成聚合。
用于本发明的压敏粘合剂膜包含能够在加热下引起脱水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只要能产生本发明的效果,即由于加热下的脱水分解而生成水蒸气并从而有利于压敏粘合剂膜的分离,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将不受限制。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优选为: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镁(Mg(OH)2)、片钠铝石(NaAl(CO3)(OH)2)、水合铝酸钙(3CaO·Al2O3·6H2O)、二水石膏(CaSO4·2H2O)或硼酸锌水合物(2ZnO·3B2O3·3.5H2O)。所述二水石膏的热分解温度为150℃,因此这可能不适合在使用期间将包括粘结基底的产品(例如等离子体显示器)加热的用法,然而,在使用期间不涉及温度的提高的用法中,由于脱水分解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可以防止包含在压敏粘合剂中的压敏粘合剂聚合物等在用于分离的加热操作中分解。另一方面,氢氧化镁和硼酸锌水合物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应当注意不要引起诸如压敏粘合剂之类的组分分解。氢氧化铝、片钠铝石和水合铝酸钙具有200至350℃的适当的热分解温度并且是优选的,氢氧化铝是最优选的,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阻燃性,并且可以以低成本获得。
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粒径不受限制,但优选为1至120μm。如果粒径小于1μm,则在制备压敏粘合剂时可能会出现粘度增大的问题,使得难以形成膜,而如果粒径超过120μm,则可能会使膜表面失去光滑并且可能会抑制压敏粘合剂膜的粘合力。在此所用的粒径意指平均粒径。基于压敏粘合剂的质量,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含量为20质量%至70质量%。如果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量太小,则可能无法在加热下将压敏粘合剂膜轻易分离,而如果量过大,则可能抑制压敏粘合剂膜的粘结性。
除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之外,用于本发明的压敏粘合剂膜还可以含有导热填料。这种附加的导热填料在与金属氢氧化物填料联合使用时能够协同地增强压敏粘合剂膜的导热性。此类导热填料的粒径优选为50至120μm。存在粒径小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以填充粒径大的导热填料粒子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促进导热填料的高效传热。导热填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铝、氮化硼和氮化铝。
在制备(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之前或在其制备期间,在合适的时间将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和可选的导热填料混合,以使其很好地分散在压敏粘合剂中。例如,在紫外线聚合法中,预先通过用固定量的紫外线照射来使单体聚合,直到形成具有适当粘度的糊浆,将上述填料引入该糊浆中,之后搅拌,并进一步照射紫外线以完成聚合,由此可以成功地将填料分散于压敏粘合剂中。
附加的导热填料的混合量根据所需的导热性而改变,但基于压敏粘合剂的质量,通常为40质量%或更少。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和导热填料的总量优选为20质量%至80质量%。如果总量超过这个范围,则粘性液体在聚合完成之前的流动性可能会丧失,使得难以制备压敏粘合剂膜,或者可能降低所获得的压敏粘合剂对粘附体的润湿性,而对粘合剂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如果总量小于上述范围,则可能会造成难以实现加热下的轻易分离和足够高的导热性。
只要不对本发明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压敏粘合剂可以含有添加剂,例如着色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和粘度调节剂。
采用任何适当的方法将用于本发明的压敏粘合剂膜成形为片形形状。例如,当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含(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填料时,将溶液涂覆在经受分离处理的塑料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上,并将其干燥,然后移除溶剂,由此实施压敏粘合剂膜的膜形成。在通过用紫外线照射而进行的本体聚合法的情况下,在与上述膜相同的膜上用紫外线进一步照射预聚合后的糊浆,由此实施膜形成。膜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但通常为50μm至3mm。
用于本发明的压敏粘合剂膜包含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因此,当加热至低于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热分解温度的温度时,发生脱水反应。这种脱水反应为吸热反应并有助于压敏粘合剂膜的阻燃性。虽然并不旨在束缚于特定理论,但是据认为,在加热时由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盐水合物生成的水蒸气在压敏粘合剂膜与基底之间的界面处施加了加速分离的应力,由此可轻易地使压敏粘合剂膜分离。因此,易分离性取决于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量。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量越大,热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的量就越大,而且越能更成功地发挥压敏粘合剂膜的易分离性。然而,如果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量过大,则有时会抑制压敏粘合剂膜的粘结性。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量如上所述。
为了促进压敏粘合剂膜的分离,将压敏粘合剂膜加热至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热分解温度。例如,在氢氧化铝的情况下,已知软水铝石的转变在约245℃下部分地发生而导致脱水(2Al(OH)3→2AlO·OH+2H2O),此外,三水铝石的脱水(2Al(OH)3→κ-Al2O3+3H2O)在约320℃下发生。因此,当包含于压敏膜中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为氢氧化铝时,通过加热至约245℃或以上来获得压敏粘合剂膜的易分离性。这样,由金属氧化物的脱水温度来确定加热的最低所需温度。
另一方面,根据基底和压敏粘合剂膜的耐热性来确定上限温度。例如,重要的是加热基本不涉及压敏粘合剂膜中的其他组分(例如压敏粘合剂聚合物)的分解。例如,(甲基)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剂能够经受高达约350℃的加热。可以将硅基压敏粘合剂加热至更高的温度,但是趋向于避免这种压敏粘合剂在电子设备中的使用,因为当使用与压敏粘合剂粘结在一起的基底时,生成有机硅气体。
这样,在将显示器面板(例如等离子体显示器)与底座粘结在一起的使用中,优选的是,包含于压敏粘合剂膜中的压敏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并且金属氢氧化物填料为氢氧化铝。在使用此类压敏粘合剂膜时,可以通过加热至约250℃或更高的温度(例如250至350℃)来轻易地使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分离。因此,有利于在超过了显示器设备的使用期限后使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分离并继而进行循环利用。
附带地讲,在上述各页中,通过参考作为由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基底的显示器面板和底座来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所述基底并不限于此,并且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可以用于其他设备(例如电子设备)或建筑材料的应用。
实例
下面参考实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实例中,除非另外指明,所述“份”和“百分比”是基于质量。
实例1
1.压敏粘合剂膜的制备
将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的100份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由大阪Chuo-ku的日本触媒有限公司(Nippon Shokubai Co.,Ltd.,Chuoku,Osaka)制备)和作为光引发剂的0.04份Irgacure 651(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由东京Minato-ku的汽巴精化有限公司(CibaSpecialty Chemicals,Minato-ku,Tokyo)制备)在玻璃容器中完全混合,并在用氮气置换溶解氧之后,通过低压汞灯用紫外线照射几分钟以实现部分聚合,从而获得粘度为1,500cP的粘性液体(糊浆)。随后,将作为极性单体的3份丙烯酸(由东京Minato-ku的三菱公司(MitsubishiChemical Corp.,Minato-ku,Tokyo)制备)、作为交联剂的0.08份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HDDA)(NK-Ester-A-HD(商品名),由和歌山Wakayama-shi的新捺咖化学有限公司(Shin-Nakamura ChemicalCo.,Ltd.,Wakayama-shi,Wakayama)制备)和平均粒径为30μm的氢氧化铝(Al(OH)3,B-303(商品名),由东京Shinagawa-ku的日本轻金属有限公司(Nippon Light Metal Co.,Ltd.,Shinagawa-ku,Tokyo)制备)以含量为所得压敏粘合剂的质量的20质量%的量添加至100份上述获得的组合物中,并搅拌所得混合物直到变得均匀。将该混合物真空脱泡并以1mm的厚度涂覆至经受分离处理的50μ厚的聚酯膜上,在其上层合与上述膜相同的另一膜片材,以便阻挡抑制聚合的氧,然后用低压汞灯照射这两个表面约5分钟以获得压敏粘合剂膜。
2.评估试验
分别制备200mm×300mm×3mm的浮法玻璃(415g)(模拟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和200mm×330mm×2mm的铝板(模拟底座)作为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并通过使用尺寸为190mm×290mm的如上制备的压敏粘合剂膜来将这些基底粘结在一起。图1为示出了层合的试验装置的透视图。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压敏粘合剂膜,2表示第一基底(浮法玻璃),而3表示第二基底(铝板)。这样,制备了六个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通过使用基座4将每个试验装置置于设置为150℃、200℃、250℃、300℃、350℃或400℃的烘箱中,并测量第一基底(浮法玻璃)2和第二基底(铝板)3的分离时间。结果示于表1中。
实例2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和评估压敏粘合剂膜,不同的是氢氧化铝的量改为50质量%的含量。结果示于表1中。
实例3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和评估压敏粘合剂膜,不同的是氢氧化铝的量改为70质量%的含量。结果示于表1中。
参考例1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和评估压敏粘合剂膜,不同的是根本不并入氢氧化铝。结果示于表1中。
参考例2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压敏粘合剂膜,不同的是氢氧化铝的量改为10质量%的含量。
参考例3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压敏粘合剂膜,不同的是氢氧化铝的量改为80质量%的含量。
表1

(数字和符号说明)
在表格中,数字表示在将浮法玻璃与铝板分离之前的时间(单位:分钟)。
标记×表示未获得适当的分离。
标记-表示通过添加氢氧化铝未获得作为接合材料的适当粘合力。
标记*表示在分离时产生了接合材料的碳化和发烟。
如上述结果所示,当使用氢氧化铝作为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时,根据压敏膜在加热下的易分离性和粘合力,所添加的氢氧化铝的量适合为20质量%至70质量%,并且加热温度适合为250至300℃。然而,即使当量小于20质量%时,还可以通过除基底的自重之外再施加外力来轻易地使基底分离。另外,可以根据金属氢氧化物填料的种类来正确地确定加热温度和添加量。
实例4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压敏粘合剂膜,不同的是基于压敏粘合剂膜的质量,所添加的氢氧化铝的量变为46质量%。另外,在评估试验中,将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实践玻璃板用作第一基底,并将铝底座用作第二基底。
玻璃板:      42英寸,重量:9kg
铝底座:      42英寸,重量:6kg
压敏粘合剂膜的面积:0.42m2
如图3所示,通过使用具有悬挂夹具5(hanging jig)的基座4将试验装置置于300℃下的烘箱中并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例5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压敏粘合剂膜,不同的是基于压敏粘合剂膜的质量,所添加的氢氧化铝的量变为60质量%。此外,以与实例4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估试验,不同的是使用两个试验装置并在250℃和300℃下的烘箱中试验。
表2

在任何条件下,可以只通过玻璃板的自重来使玻璃板与铝底座分离而且不会引起严重损坏。

用于分离压敏粘合剂膜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用于分离压敏粘合剂膜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用于分离压敏粘合剂膜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分离压敏粘合剂膜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分离压敏粘合剂膜的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同时使施加在这些基底上的物理外部负载最小的分离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的方法,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包含压敏粘合剂聚合物,所述压敏粘合剂聚合物具有分散在其中的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所述方法包括这样的步骤:将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加热至能够引起金属氢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