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29136.1
2009.03.27
CN101846244A
2010.09.29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1S 2/00公开日:201009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2/00申请日:20090327|||公开
F21S2/00; F21V15/02; F21V23/00; F21V23/06; F21V7/00; F21Y103/025(2006.01)N
F21S2/00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林崇智
中国台湾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文琦;杨本良
一种冷阴极照明装置,其接受交流电源,该冷阴极照明装置包含管体、至少一个电连接组件、变压组件或换流器以及冷阴极荧光灯。管体至少部分透光,电连接组件设置在管体的一端。变压组件或换流器设置于管体内,并与电连接组件电性连接。冷阴极荧光灯设置于管体内,并与变压组件或换流器电性连接。
1. 一种冷阴极照明装置,其接受交流电源,包含:一管体,其至少部分透光;至少一个电连接组件,设置于该管体的一端;一变压组件或一换流器,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电连接组件电性连接;以及一冷阴极荧光灯,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变压组件或该换流器电性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还包括:条型组件,沿设于所述管体内。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冷阴极荧光灯与所述条型组件连结。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条型组件具有电路层,所述变压组件或所述换流器与该电路层电性连接。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内。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管体具有透光部,至少一部分电路板对应该透光部而设置。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管体内,该电路板与所述条型组件连接固定。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变压组件或换流器与所述冷阴极荧光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变压组件或换流器经由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连接组件电性连接。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变压组件或换流器与所述冷阴极荧光灯设置于所述条型组件的相对两侧。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条型组件还具有一反射面,所述冷阴极荧光灯设置于该反射面之上。11.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条型组件是透明材料。1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条型组件,并支撑所述冷阴极荧光灯。1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条型组件具有至少一个配光部以及一本体部,该配光部与该本体部形成一夹角。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管体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半圆形、或椭圆形、或正方形、或矩形或多边形。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电连接组件具有一灯帽以及两个电极接头,这些电极接头固定于该灯帽,该灯帽与所述管体密合。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该灯帽以与所述管体长轴方向实质上垂直的方向,与所述管体结合。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管体具有透光部,所述变压组件或该换流器对应于所述透光部设置。
冷阴极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冷阴极照明装置。 现有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照明装置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用品之一。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照明装置仍为热阴极荧光灯(HotCathode Fluorescent Lamp,HCFL)。 请参照图1所示,为现有的热阴极荧光灯1与灯座B配合的示意图。热阴极荧光灯1具有玻管11、两个灯12以及两个电连接组件13。玻管11中充填有容易放电的氩气和极少量的水银,在玻管11内壁上涂敷有荧光物质。灯丝12设置于玻管11的两端,以钨丝作为电极,并且在电极上涂敷有发射电子的物质。各电连接组件13具有灯帽131以及两个电极接头132。而热阴极荧光灯1通过电极接头132与交流电源电性连接,并通过电子式镇流器使热阴极荧光灯1的工作电流稳定,并对热阴极荧光灯1的灯丝12预热以点灯。点灯启动时,电流流过灯丝12并加热,使灯丝12发射出电子,电子与玻管11内的水银原子碰撞,发生紫外线,而紫外线激发玻管11上的荧光物质,变成可见光。 然而,由于热阴极荧光灯1的灯12预热时间较长,导致其点灯速度较慢,并且热阴极荧光灯1的使用寿命短、不易调光以及无法频繁点灭等缺点,都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困扰。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点灯速度快并且使用寿命长的照明装置,已逐渐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灯速度快并且使用寿命长的冷阴极照明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冷阴极照明装置接受交流电源,其包含管体、至少一个电连接组件、变压组件或换流器以及冷阴极荧光灯。管体至少部分透光,电连接组件设置于管体的一端。变压组件或换流器设置于管体内,并与电连接组件电性连接,冷阴极荧光灯设置于管体内,并与变压组件或换流器电性连接。 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冷阴极照明装置是在管体内设置至少一个冷阴极荧光灯,而由于冷阴极荧光灯并非利用钨丝作为电极,也使得其点灯速度比热阴极荧光灯更快。并且冷阴极荧光灯更具有使用寿命长、可调光控制及可迅速点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热阴极荧光灯与灯座配合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冷阴极照明装置沿A-A直线的剖面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示意图,图3B是图3A中冷阴极照明装置沿B-B直线的剖面图; 图3C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另一变化形式的剖面图; 图4A及图4B为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不同形式的剖面图; 图4C及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不同形式的示意图; 图4D及图4E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不同形式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与灯座配合的示意图,图7B是图7A中冷阴极照明装置沿C-C直线的剖面图; 图8及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不同变化形式的示意图; 图10A及图10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不同变化形式的剖面图;以及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热阴极荧光灯 11:玻管 12:灯丝 13、22、32、42、52、62:电连接组件 131、221、321、421、521:灯帽 132、222、322、422、522、622:电极接头 2、3、3a~3e、4、5、5a~5d、6:冷阴极照明装置 21、31、31a、41、51、51a、51b、61:管体 211、311、411、511:透光部 23、39、43、59、63:换流器 24、34、34a、44、54、54a:冷阴极荧光灯 241、341、341a:保护件 33、53:变压组件 331、332、L:导线 35、35a、45、55:条型组件 351、451、513、551:反射面 352:电路层 512:光学结构 552:滑槽 56、56a:电路板 57:支撑组件 58:气体 A:长轴方向 B:灯座 B1:本体部 C:卡合部 C1:卡槽 D:宽度 M:金属板 P:配光部 T:子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A及图2B所示,其中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2的示意图,而图2B为图2A中冷阴极照明装置2沿A-A直线的剖面图。冷阴极照明装置2接受交流电源,例如为60Hz的市电,当然也可以是由其它电子组件(例如,电子式或电磁式的镇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源,并且不论其频率为高频、低频或其它频率均可适用。 冷阴极照明装置2包含管体21、至少一个电连接组件22、变压组件或换流器(inverter)23以及冷阴极荧光灯24。在本实施例中,以冷阴极照明装置2包含换流器23作说明,当然,冷阴极照明装置2也可同时包含变压组件及换流器。 管体21至少部分透光。管体21的材料例如可以是玻璃、或陶瓷、或石英、或塑料、或高分子材料,而其截面形状例如可为圆形、或半圆形、或椭圆形、或正方形、或矩形或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管体21以全部透光为例,并且管体21的截面形状以圆形为例作说明。管体21的一端为开口,而管体21的另一端则为封闭端,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 电连接组件22设置于管体2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冷阴极照明装置2只具有电连接组件22,电连接组件22可具有灯帽221以及两个电极接头(pin)222。这些电极接头222固定于灯帽221并且外露于灯帽221。灯帽221与管体21结合,例如为黏合、卡合或螺合。 换流器23设置于管体21内(例如:黏设于管体21内壁),并与电连接组件22电性连接。换流器23可包含升压单元(包含变压器)以及开关单元。换流器23接受交流电源经升压后驱动冷阴极荧光灯24。此外,管体21可具有至少一个透光部211,或整个管体21均透光,换流器23对应透光部211设置。换言之,换流器23对应设置于管体21的透光区域内。因此,不需另外设置遮光区摆放换流器23,也不需加大灯帽221的尺寸来藏放换流器23,由此可增加冷阴极照明装置2的透光面积。 冷阴极荧光灯24例如可以是U型冷阴极荧光灯、C型冷阴极荧光灯、W型冷阴极荧光灯或直线型冷阴极荧光灯,在本实施例中,以U型冷阴极荧光灯作说明。冷阴极荧光灯24设置于管体21内,并与换流器23电性连接。另外,冷阴极荧光灯24的端部可具有保护件241,该保护件241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橡胶等非导电性材料。通过保护件241可保护冷阴极荧光灯24的电极接脚部分避免受损,并可间隔开两个电极接脚以免短路。另外,冷阴极荧光灯24例如可通过保护件241固定于灯帽221上。 冷阴极荧光灯24不具有灯丝结构,也使得其点灯速度比现有的热阴极荧光灯更快,并且冷阴极荧光灯24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可调光控制以及频繁点灭等优点。 另外,冷阴极荧光灯24可通过导线与换流器23电性连接,或者直接以冷阴极荧光灯24的灯管电极而与换流器23直接焊接。而变压组件或换流器23也可利用导线或者直接焊接的方式与电极接头222电性连接。 此外,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2可直接与传统灯具上的电磁式镇流器或电子式镇流器连接,并接收由镇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源,或者是直接接市电。换言之,如果现有的热阴极荧光灯的灯座上设置有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时,则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2可直接替换热阴极荧光灯。由此,除可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外,还可避免更改灯具线路的成本。此外,换流器23还可具有调光控制的功能,使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2具有调光功能。 因此,利用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2来直接置换热阴极荧光灯时,可取下或者保留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这不仅可省下更改灯具线路的花费,而且使用者可自行安装,更可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A及图3B所示,其中图3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3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冷阴极照明装置3沿B-B直线的剖面图。冷阴极照明装置3包含管体31、至少一个电连接组件32、变压组件33、冷阴极荧光灯34以及条型组件35。其中,管体31、电连接组件32、冷阴极荧光灯34的结构与特征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冷阴极照明装置3同样只具有一电连接组件32,该电连接组件32可具有灯帽321以及两个电极接头322。这些电极接头322固定于灯帽321,而灯帽321与管体31结合,例如为黏合、卡合或螺合。变压组件33可包含变压器,并与冷阴极荧光灯34电性连接,变压组件33接受交流电源,经升压后驱动冷阴极荧光灯34。另外,冷阴极荧光灯34的端部可具有保护件341,保护件341的材料例如可为橡胶等非导电性材料。通过保护件341可保护冷阴极荧光灯34的电极接脚部分避免受损,并可间隔开两个电极接脚以免短路。 条型组件35沿设于管体31内,也就是说,条型组件35的长轴与管体31的长轴实质上平行。条型组件35的长度可大于冷阴极荧光灯34长度的一半,优选地是大于等于冷阴极荧光灯34的长度。而冷阴极荧光灯34与条型组件35连结,例如冷阴极荧光灯34设置于条型组件35,条型组件35进而支撑冷阴极荧光灯34。其中,条型组件35的材料可以是不透明材料、透明材料、导电材料或绝缘材料,并可与电连接组件32例如以卡合、黏合、嵌合等方式连接固定。当然,条型组件35也可直接卡合固定于管体31内(例如图3B,条型组件35的宽度D实质上等于管体31的内径时),而不需再与电连接组件32产生固定。 另外,条型组件35、35a、35b可以是平板状(如图3B所示),或截面呈圆弧状(如图4A所示)、或ㄩ状(如图4B所示)或U状等。其中,如图4B所示,条型组件35b可具有本体部B1以及至少一个配光部P,该配光部P邻设于冷阴极荧光灯34并与本体部B1形成一夹角。因此,可通过调整配光部P与本体部B1夹角,并配合反射材料的设置,以对冷阴极荧光灯34所发出的光线进行不同方向的配光,使发出的光线更有方向性。 此外,如图4C所示,冷阴极荧光灯34a的保护件341a也可与配合管体31形状的卡合部C一体成型(例如一同射出成型)。卡合部C具有一卡槽C1,条型组件35则可与卡合部C的卡槽C1卡合固定。卡合部C的一侧与保护件341a连结,另一侧则与灯帽321结合(例如是利用卡合部C的软性材料,直接塞入灯帽321中)。因此,通过卡合部C可分别与管体31、条型组件35以及灯帽321卡合。 如图4D所示,管体31a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而变压组件33与冷阴极荧光灯34设置于条型组件35的相同侧。由此,可减少冷阴极照明装置3d的管体31a的材料成本。另外,管体31a平面的一侧更可与金属板M连接,以提高散热效果。另外,如图4E所示,冷阴极照明装置3e的管体31b也可为一组件,例如为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子管体T可彼此接合,例如卡合、黏合、扣合等,以形成管体31b。 请再参照图3A及图3B所示,变压组件33与冷阴极荧光灯34可设置于条型组件35的相对两侧,使得条型组件35作为变压组件33与冷阴极荧光灯34的分隔组件。其中,冷阴极荧光灯34则可通过导线与变压组件33电性连接,或者直接以冷阴极荧光灯34的灯管电极而与变压组件33直接焊接,而变压组件33也可利用导线或者直接焊接的方式与电极接头322电性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条型组件35更可具有反射面351,冷阴极荧光灯34设置于反射面351之上。其中,反射面351例如可利用反射层或反射片来形成,在此不予以限制。通过条型组件35的反射面351,可使冷阴极荧光灯34向下发出的光线经由反射面351反射向上,以更加提高冷阴极照明装置3的单位面积的发光亮度。 另外,请参照图3C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3a另一变化形式的剖面图。条型组件35a还可具有电路层352,亦即条型组件35a为一条型电路板,而变压组件33直接黏合于管体31的内壁,并通过导线331与电路层352电性连接,并通过另一导线332与灯管的电极接头(图中未显示)电性连接。需注意的是,电路层352除可设置于条型组件35上与反射面351相对侧之外,还可设置于与反射面351相同侧(例如反射面对应电路层图案镂空),或者条型组件35的内部。 再请参照图3A及图3B所示,由于冷阴极荧光灯34不具有灯丝结构,也使得其点灯速度比现有的的热阴极荧光灯更快,并且冷阴极荧光灯34更具有使用寿命长、可调光控制以及频繁点灭等优点。另外,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3同样可直接与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连接,并接收镇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源。换言之,如果现有的热阴极荧光灯的灯座上设置有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时,则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3可直接替换热阴极荧光灯,由此,除可增加使用上便利性外,还可避免更改灯具线路的成本。再者,变压组件33也可具有调光控制的功能,从而使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3具有调光功能。 另外,请参照图5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3f另一变化形式示意图。冷阴极照明装置3f还可以包含换流器39,其直接设置于管体31内,并与变压组件33电性连接。其中,条型组件35d为一电路板,变压组件33及换流器39均设置于条型组件35d,并与冷阴极荧光灯34相反侧。 因此,通过条型组件35d的反射面351,可提高冷阴极照明装置3f在出光侧的单位面积发光亮度,相比于热阴极荧光灯在相同发光亮度的耗电量,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3f更为省电。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4的示意图。冷阴极照明装置4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冷阴极照明装置4具有两个电连接组件42、两个直线型冷阴极荧光灯44以及两个条型组件45。其中,这些电连接组件42分别设置于管体41的两端,而各电连接组件42还可具有一灯帽421以及两个电极接头422。另外,直线型冷阴极荧光灯44以平行方式排列并黏附于管体41,而各条型组件45的截面则呈Y状,并可作为冷阴极荧光灯44的支撑件,而延设于管体41内。 值得一提的是,冷阴极荧光灯44的设置个数及排列方式都不是限制性的,冷阴极荧光灯44以及条型组件45的数量均可为两个以上,并可依产品需求而有不同的设计方式。 另外,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4是以单边馈电为例,也就是两个电连接组件42中的一个为电力输入馈电,而一个为电力流出,而且是由有变压组件43设置侧的电连接组件42输入馈电。当然,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4也可为双边馈电。 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4同样可直接与现有的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连接,并接收镇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源,以达到直接置换热阴极荧光灯的目的,从而增加了使用上的便利性,并且避免更改灯具线路的成本。此外,换流器也可具有调光控制的功能,从而使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4具有调光功能。另外,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4还可通过多个冷阴极荧光灯44来提高发光亮度。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A及图7B所示,其中图7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5与灯座B配合的示意图,图7B为图7A中冷阴极照明装置5沿C-C直线的剖面图。冷阴极照明装置5与第二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3差异在于:冷阴极照明装置5具有两个电连接组件52、一电路板56以及至少一支撑组件57。 这些电连接组件52分别设置于管体51的两端,各电连接组件52可具有一灯帽521以及两个电极接头522。 电路板56设置于管体51内,并设置于条型组件55上相对于冷阴极荧光灯54的另一侧,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当然电路板56也可与冷阴极荧光灯54设置于相同侧。管体51可具有透光部511,至少一部分电路板56对应于透光部511设置。换言之,至少一部分电路板56设置于管体51的透光区域内。因此,不需另外设置遮光区摆放电路板56,也不需加大灯帽的尺寸来藏放电路板56,由此可增加冷阴极照明装置5的透光面积。另外,电路板56可与条型组件55例如以卡合、黏合、嵌合等方式连接固定。图7B中是以电路板56与条型组件55的滑槽552卡接固定为例作说明,条型组件55的滑槽552可协助电路板56作定位的操作。 另外,变压组件53与冷阴极荧光灯54设置于电路板56的相对两侧,变压组件53经由电路板56与这些电连接组件52电性连接。其中,变压组件53可利用导线或者直接焊接的方式与电路板56电性连接,而电路板56同样可利用导线或者直接焊接的方式与电连接组件52的电极接头522电性连接。 支撑组件57设置于条型组件55,并支撑冷阴极荧光灯54。支撑组件57的数量可为一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以四个支撑组件57为例作说明。 一般而言,办公室内照明常用的轻钢架灯具,通常包含四支热阴极荧光灯管以及一灯座,而且各热阴极灯管均需搭配传统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5可直接与具有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的灯座B连接,并接收镇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源。换言之,如果现有的热阴极荧光灯的灯座上设置有镇流器时,则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5可直接替换热阴极荧光灯。 再者,由于条型组件55设置有反射面551,因此冷阴极照明装置5可为半面出光,故可减少冷阴极照明装置5射至灯座B的光线,进而可增加冷阴极照明装置5的光线利用率。 另外,请参照图8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5a另一变化形式示意图。冷阴极照明装置5a还可包含一换流器59,其直接设置于管体51内,并与变压组件53电性连接。其中,条型组件55a为电路板,变压组件53及换流器59均设置于条型组件55,并且与冷阴极荧光灯54相反侧。 请参照图9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5b另一变化形式的示意图。冷阴极照明装置5b可具有两个电路板56a以及两个变压组件53,并且这些变压组件53以及这些电路板56a分别设置于管体51的两端,这些电路板56a可通过导线L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这些电路板56a通过两个导线L电性连接作说明,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 另外,冷阴极照明装置5b还可具有多个冷阴极荧光灯54a,在此以两个U型冷阴极荧光灯54a对向排列作说明。由此,可更提高冷阴极照明装置5b的发光亮度。需注意的是,在此冷阴极照明装置5b可通过双边馈电,也就是两个电连接组件52都可作为电力输入馈电,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冷阴极荧光灯54a的样式、设置个数以及排列方式都不是限制性的,依不同要求可有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可利用多个U型冷阴极荧光灯并以平行相互迭合方式排列。 请参照图10A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5c另一变化形式的剖面图。冷阴极照明装置5c的管体51a还可具有光学结构512,该光学结构512例如可以是微结构(例如微透镜或微棱镜)用以增加光线的指向性。或者,管体51a还可有散射表面(喷砂)或掺杂复数散射粒子,由此使冷阴极照明装置5c发光更为均匀。 此外,冷阴极照明装置5c还可包括气体58。气体58例如为隋性气体、或氮气、或二氧化碳,并充填于管体51a内,以避免电弧放电产生臭氧,进而增加冷阴极照明装置5c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10B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5d另一变化形式的剖面图。冷阴极照明装置5d的管体51b还可具有一反射面513,该反射面例如可利用反射层或反射片来形成,通过反射面可减少冷阴极照明装置5d的光线射至灯座,可提高对使用者的出光亮度。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11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6的示意图。冷阴极照明装置6包含管体61、两个电连接组件62、变压组件、冷阴极荧光灯以及条型组件。需注意的是,为能清楚表示电连接组件62,图11中并未显示位于管体61内的变压组件、冷阴极荧光灯以及条型组件,然而实际应用时,管体61内仍应具有变压组件、冷阴极荧光灯及条型组件,并且管体61应为至少部分透光。另外,管体61、变压组件、冷阴极荧光灯以及条型组件的结构与特征已在前述实施例中详述,于此不再赘述。 电连接组件62设置于管体61的一端,电连接组件62可具有灯帽621以及两个电极接头622,这些电极接头622外露于电连接组件62,这些电极接头622延伸的方向与管体61的长轴方向A实质垂直。另外,电连接组件62与管体61结合,可例如为黏合、卡合、嵌合或螺合等方式。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62与管体61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系减少了灯帽的设置,除可增加冷阴极照明装置6的出光面积,并在多个冷阴极照明装置6连续串联时,可形成连续性光源。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在一管体内设置至少一个冷阴极荧光灯,而由于冷阴极荧光灯并非利用钨丝作为电极,也使得其点灯速度比热阴极荧光灯更快,并且,冷阴极荧光灯更具有使用寿命长、可调光控制及频繁点灭等优点。此外,本发明的冷阴极照明装置接收交流电源,也就是说,不论是接收市电或是直接与传统灯具上的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连接,均可驱动冷阴极荧光灯发亮。如果现有的热阴极荧光灯的灯座上设置有电磁式或电子式镇流器时,则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可直接替换热阴极荧光灯,有此,除可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外,还可避免更改灯具线路的成本。另外,换流器还可具有调光控制的功能,从而使本实施例的冷阴极照明装置具有调光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变压组件或换流器设置于管体的透光区域内,因此,不需另外设置遮光区摆放变压组件或换流器,也不需加大灯帽的尺寸来藏放变压组件或换流器,由此可增加管体的透光面积,并提高冷阴极照明装置的发光亮度。另外,通过条型组件的反射面,可使冷阴极荧光灯向下发出的光线经由反射面反射向上,以更提高冷阴极照明装置的发光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
《冷阴极照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阴极照明装置.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冷阴极照明装置,其接受交流电源,该冷阴极照明装置包含管体、至少一个电连接组件、变压组件或换流器以及冷阴极荧光灯。管体至少部分透光,电连接组件设置在管体的一端。变压组件或换流器设置于管体内,并与电连接组件电性连接。冷阴极荧光灯设置于管体内,并与变压组件或换流器电性连接。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